明胶安全性论文-田原,袁莹,路航,邱洪,李向东

明胶安全性论文-田原,袁莹,路航,邱洪,李向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明胶安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穿孔,明胶海绵颗粒,混合糊剂

明胶安全性论文文献综述

田原,袁莹,路航,邱洪,李向东[1](2018)在《明胶海绵颗粒混合糊剂栓塞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采用大、小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与单一大颗粒或小颗粒明胶海绵混悬液栓塞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穿孔(CAP)的安全性和疗效差异。方法:汇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5-01至2016-12期间冠心病中心所有行PCI病例资料,选取术中出现Ⅱ型和Ⅲ型CAP并用单一大颗粒(350~560μm)明胶海绵(大颗粒组)、单一小颗粒(150~350μm)明胶海绵(小颗粒组)或大小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混合颗粒组)栓塞处理的患者,收集和比较分析叁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介入相关指标、栓塞术后效果等情况。结果:59 957例行PCI的患者中,符合入组标准的CAP患者共45例(0.08%)。患者平均年龄(60.2±10.6)岁,男性39例(86.7%)。大颗粒组、小颗粒组、混合颗粒组患者分别有11例(24.4%)、22例(48.9%)和12例(26.7%)。叁组间Ⅱ型、Ⅲa型及Ⅲb型CAP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1例(91.1%)患者栓塞治疗成功。4例栓塞失败的患者行补救性覆膜支架置入后CAP愈合,术后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大颗粒组、小颗粒组、混合颗粒组的栓塞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2.7%(8/11)、95.5%(21/22)和100%(12/12),栓塞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分别为18.2%(2/11)、4.5%(1/22)和0%(0/12),慢血流发生率分别为27.3%(3/11)、27.3%(6/12)和8.3%(1/12),慢血流和无复流总发生率分别为45.5%(5/11)、31.8%(7/22)和8.3%(1/1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PCI术中出现的CAP,用大、小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栓塞治疗安全、有效。与单纯大颗粒或小颗粒明胶海绵混悬液相比,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或有助降低术中无复流和慢血流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黄万里,郑游冰[2](2016)在《Embosphere微球及明胶海绵颗粒在脾栓塞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使用Embosphere微球和明胶海绵颗粒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9例脾亢患者分为微球组(n=36)和明胶海绵组(n=33),分别进行PSE,比较术后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1a、2 a的血常规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在术后上述不同时间随访,微球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高于明胶海绵组(P<0.01或0.05)。两组术后栓塞综合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胶海绵组的疼痛发生率高于微球组(84.8%vs 63.9%,P<0.05)。结论 Embosphere微球用于PSE,可快速升高白细胞、血小板,维持时间较长,术后不良反应轻微,优于明胶海绵颗粒。(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余强,彭晓明,杨斌,张敏,孙萌[3](2015)在《明胶海绵颗粒与Embosphere微球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明胶海绵颗粒及Embosphere微球栓塞肝癌破裂出血靶血管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AE),对422例破裂出血的肝癌患者行肝癌出血靶动脉栓塞止血,其中198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明胶海绵组),224例采用Embosphere栓塞微球栓塞(微球组),术后结合生化及影像学检查观察和分析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本组422例均有效止血。明胶海绵组中,34例栓塞术后24~36h有复发出血,122例肝转氨酶有不同程度升高(31例转氨酶升至1000U/L以上),198例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微球组中,术后肝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明胶海绵栓塞剂比较,Embosphere栓塞微球颗粒治疗肝癌破裂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不良反应轻,再通出血概率低,对术后肝功能的损害甚微,有利于围术期患者的良性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期刊2015年12期)

郑伟良,吴瑕,黄康华,江峰,陶志刚[4](2015)在《小肠急性出血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肠急性出血经动脉内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的疗效以及对肠道供血的影响。材料和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小肠出血急诊血管造影并栓塞的42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9.3岁。35例有黑便,其中10例同时伴有呕血。5例腹腔内引流管出血,2例腹腔内血肿。(本文来源于《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7-16)

史洲铭,赵宇威,杨晓慧,刘哲鹏[5](2014)在《几种不同来源食用明胶的蛋白二级结构分析及安全性能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圆二色谱仪对四种不同来源食用明胶的蛋白二级结构组成、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食用明胶的二级结构均以β-sheet为主,且含有β-turn结构,其中鱼鳞明胶和猪皮明胶还含有大量的310-helix结构,鱼皮明胶和猪皮明胶含有α-helix结构,鱼鳞明胶和牛骨明胶的无序结构含量较高。四个明胶样品的重金属指标均符合国内相关标准,其中牛骨明胶的重金属含量最低,安全性最高。(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4年09期)

王云鹏,周亚杰,沈光浩[6](2014)在《药用明胶质量对胶囊安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胶囊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药药品的质量,所以对于胶囊产品的控制就非常的有必要。而在制作胶囊的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明胶,所以药用明胶的质量就会对胶囊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药用明胶质量对中药胶囊安全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药物与人》期刊2014年08期)

卢志慧,卢志敏,陈光中,钟新光,陈婉雯[7](2013)在《一种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观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东莞市一种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接种后30 min、6 h、24 h、48 h、72 h、4~10 d对受种者进行随访,通过电话或自动报告监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受种者接种后情况均登记在《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安全观察登记表》,使用Excel2003和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7月26日-2012年9月30日,东莞市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6/万,病例在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多数(76.19%)为异常反应,多为(86.36%)24 h内出现症状,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结论东莞市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以轻症为主,接种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3年12期)

潘永志,覃惠英,冯锦,巫正政[8](2013)在《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无明胶)常规条件下的安全性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由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生产的冻干型水痘减毒活疫苗(无明胶)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武鸣县1~15岁儿童进行初次免疫和/或加强免疫,按Ⅳ期临床试验设计进行,不编盲,不设对照组。观察接种疫苗后3d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在监测卡上。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但在不同接种针次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加强免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初次免疫,但两者的发生率均较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8/10万。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接种部位发红,所有报告病例均不严重,全部病例均在短时间内恢复,无严重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无明胶)的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的安全性较好,值得应用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推广2剂次的接种程序。(本文来源于《医学动物防制》期刊2013年11期)

刘越,赵艳梅,田学忠,崔赓,杨强[9](2013)在《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叁维多孔骨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冷冻干燥法制备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叁维多孔支架的可行性并评价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取明胶水溶液,将其分别与10 wt%、20 wt%、30 wt%的nHA混合,交联后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明胶/nHA叁维多孔支架。评价材料的理化性质,通过测定支架孔径、孔隙率、吸水率、抗压强度及降解pH值优化制备条件;MTT法分析支架浸提液毒性;共培养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及周围生长情况;材料埋入背部肌肉内,组织学染色观察评价其生物安全性。[结果]体视显微镜及电镜显示,制备的支架均呈叁维多孔隙结构。随着nHA含量的增加,材料成孔效果变差,孔径、孔隙率、吸水率变小,而抗压强度增加。其中以nHA含量为20 wt%的材料表现更为适宜,并选其进行生物相容性实验。MTT法显示不同浓度支架浸提液与对照DMEM培养液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与材料共培养生长状态良好。HE染色观察材料与周围肌肉组织无排斥反应,组织相容性良好。[结论]制备的明胶/nHA支架材料具有叁维孔隙结构,具备合适的孔径和孔隙率,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3年16期)

刘影[10](2013)在《明胶海绵微粒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细胞癌—安全性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直径350-560u m明胶海绵微粒(GSPs)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TACE治疗的47例肿瘤直径≥5(平均直径10.1)cm的HCC患者。应用Kaplan-Meier分析患者生存率、生存时间(OS)及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按照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1.1)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CTCAE)评价肿瘤反应及安全性。对影响患者预后因素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至2013年2月,47例入组患者中24例(51.1%)存活,23例(48.9%)患者死亡;中位随访时间1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OS)21.0个月,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mTTP)为7.0个月;6月、12月及24月生存率分别91.5%、73.8%及43.3%。术后1、6及12个月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29.8%、25.0%和22.6%;术后1、6及12个月肿瘤客观反应率(ORR)分别为91.5%、79.5%和48.4%;术后1、6及12个月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7.8%、86.4%和67.7%。术后7天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血清白蛋白(ALB)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除1例(2.1%)患者出现肝脓肿,所有患者均未见肝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胆管损伤及胆囊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BCLC分级、AFP水平和抗病毒治疗四项变量影响患者生存期。结论:GSPs-TACE治疗HCC患者近期肿瘤客观反应率高,mOS及mTTP进一步提高,同时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GSPs-TACE治疗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3-05-01)

明胶安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使用Embosphere微球和明胶海绵颗粒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9例脾亢患者分为微球组(n=36)和明胶海绵组(n=33),分别进行PSE,比较术后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1a、2 a的血常规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在术后上述不同时间随访,微球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高于明胶海绵组(P<0.01或0.05)。两组术后栓塞综合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胶海绵组的疼痛发生率高于微球组(84.8%vs 63.9%,P<0.05)。结论 Embosphere微球用于PSE,可快速升高白细胞、血小板,维持时间较长,术后不良反应轻微,优于明胶海绵颗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明胶安全性论文参考文献

[1].田原,袁莹,路航,邱洪,李向东.明胶海绵颗粒混合糊剂栓塞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8

[2].黄万里,郑游冰.Embosphere微球及明胶海绵颗粒在脾栓塞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6

[3].余强,彭晓明,杨斌,张敏,孙萌.明胶海绵颗粒与Embosphere微球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5

[4].郑伟良,吴瑕,黄康华,江峰,陶志刚.小肠急性出血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疗效和安全性分析[C].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

[5].史洲铭,赵宇威,杨晓慧,刘哲鹏.几种不同来源食用明胶的蛋白二级结构分析及安全性能比较[J].应用化工.2014

[6].王云鹏,周亚杰,沈光浩.药用明胶质量对胶囊安全性的影响[J].药物与人.2014

[7].卢志慧,卢志敏,陈光中,钟新光,陈婉雯.一种无明胶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观察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

[8].潘永志,覃惠英,冯锦,巫正政.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无明胶)常规条件下的安全性观察[J].医学动物防制.2013

[9].刘越,赵艳梅,田学忠,崔赓,杨强.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叁维多孔骨支架的制备及其生物安全性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

[10].刘影.明胶海绵微粒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细胞癌—安全性及疗效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3

标签:;  ;  ;  ;  

明胶安全性论文-田原,袁莹,路航,邱洪,李向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