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子木脂素论文-黄艳丽,张晗,郭颖,李安平,姚进龙

黄荆子木脂素论文-黄艳丽,张晗,郭颖,李安平,姚进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荆子木脂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蔓荆子,木脂素,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黄荆子木脂素论文文献综述

黄艳丽,张晗,郭颖,李安平,姚进龙[1](2019)在《蔓荆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蔓荆子中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MCI GEL(MCI)、反相ODS(ODS)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蔓荆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木脂素类单体成分,分别为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1),ficusal (2),(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9-O-β-D-glucopyranoside (3),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β-D-(2′-O-p-hydroxybenzoyl)glucoside (4),(7R,8R)-7,8-dihydro-9′-hydroxyl-3′-methoxyl-8-hydroxymethyl-7-(4-hydroxy-3-methoxyphenyl)-1′-benzofuranpropanol 9′-O-β-D-glucopyranoside (5),松脂醇(pinoresinol)(6),1-syringaresinol(7)。[结论]化合物5为首次从牡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郭耀丽[2](2019)在《中药黄荆子木脂素活性成分VN5和VN2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广泛侵袭性的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持续的炎症细胞浸润和滑膜细胞增殖的情况下,RA通过破坏关节、软骨和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导致骨侵蚀性破坏、不可逆的关节损伤,甚至造成高度残疾,进而影响患者的健康。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来源广泛,结构多样,有望成为治疗RA的潜在化学药物。因此,对于寻求具有高效、低毒的的抗RA天然药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黄荆Vitex negundo L.(VN)为马鞭草科牡荆属药用植物,其成熟果实黄荆子是一种民间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和理气止痛,多年来在民间用于治疗RA。已有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炎、止痛、抗氧化、抗肿瘤和抗骨质疏松的潜在功效。我们前期研究发现,黄荆子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木脂素活性成分(vitexdoins),获得的总木脂素有效部位TOV(total vitexdoins)具有显着的抗RA作用,TOV主要含有4个成分:VNL(VN1)、vitedoin A(VN2)、vitedoamine A(VN5)和vitexdoin A(VN12),但目前对于TOV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均未阐明。因此,本课题选取了其中2个代表性成分VN5和VN2,采用多种炎症及破骨细胞模型研究了VN5和VN2的体外抗RA作用及机制,为TOV候选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CCK8检测了VN5和VN2对293T细胞、RAW 264.7细胞、破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细胞增殖的影响。(2)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测定了VN5和VN2在293T细胞中对NF-κB的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3)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了VN2,VN5对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的抑制作用。(4)将破骨细胞与不同浓度的VN2、VN5、MCSF(50ng/mL)和RANKL(100ng/mL)共培养4天,至成熟的破骨细胞形成。采用对硝基苯磷酸盐测定成熟破骨细胞中总TRAP活性。(5)用TRAP染色法对成熟破骨细胞进行染色,显微镜观察TRAP阳性细胞数(超过3个细胞核)。除此之外将成熟的破骨细胞用罗丹明缀合的鬼笔环肽染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肌动蛋白环的结构。(6)利用Western-blot研究了VN5和VN2对LPS/IL-1β/TNF-α刺激的RAW 264.7细胞、RANKL刺激的破骨细胞和IL-1β刺激的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中NF-κB和MAPK的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Real-time RT-PCR检测了VN5和VN2对IL-1β、IL-6、IL-8和TNF-α等炎症因子和破骨细胞标志性的NFATc1、TRAP、CTSK基因的表达情况。(7)用IKKβ激酶活性光度法检测VN5对RAW 264.7细胞的IKKβ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究了VN5与其潜在作用靶点IKKβ的结合情况。结果:(1)木脂素活性成分VN5和VN2对不同细胞因子刺激的RAW264.7细胞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VN5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中NO的含量,且在此浓度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增殖没有显着性的抑制,同时下调了TNF-α刺激的293T细胞中NF-κB的转录活性(p<0.05)。但是,VN2对NF-κB的转录活性和NO含量没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VN5通过抑制p-IKK的表达,可进一步下调p-p65和p-ERK的表达,显着抑制LPS/IL-1β/TNF-α诱导的IκB降解,进而抑制了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同时,在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中,VN5显着降低了NF-κB下游炎性细胞因子如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p<0.05)。(2)木脂素活性成分VN5和VN2对破骨细胞形成和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VN2和VN5,较RANKL刺激的模型组相比,均浓度依赖性地显着降低了破骨细胞特征性标志酶TRAP的活性(p<0.05)。此外,在破骨细胞分化形成的过程中,模型组中可明显观察到TRAP阳性多核细胞。然而,在VN2和VN5不同剂量给药情况下,尤其是在高浓度时,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在破骨细胞功能的研究中,肌动蛋白环鬼笔环肽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N2和VN5药物处理后肌动蛋白环变细,其周围足体减少甚至消失,且VN2处理后对肌动蛋白环的影响比VN5更明显。因此,本课题进一步探究了其作用机制,发现在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中,VN2给药后显着抑制了ERK的磷酸化,同时下调了NFATc1,及NFATc1调控的CTSK和TRAP磷酸化的表达,而对NF-κB途径中I?B?和p65的表达没有影响。不同的是,VN5通过下调p-IKK的表达,可同时抑制p-p65和p-ERK以及RANKL诱导的IκB降解,进而抑制了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Real-time RT-PCR检测结果表明在VN2和VN5药物组处理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中,NFATc1以及NFATc1调控的CTSK、TRAP和OSCAR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3)木脂素活性成分VN5对IL-1β刺激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的抗炎作用及机制和靶点研究。在IL-1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中,VN5显着抑制了NF-κB下游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IL-8的表达(p<0.05),在蛋白水平上显着抑制p-IKK的表达,进一步下调p-p65和p-ERK的表达,进而抑制了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结合前面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IKK可能是VN5抗RA的潜在靶点。因此,本课题进一步探究了VN5对IKK的作用,发现在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VN5处理后显着抑制了IKKβ活性,尤其是浓度为40μM时,抑制率可达48%。同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VN5可与Cys99和Asp103以氢键的形式结合。Cys99位于ATP活性口袋的中心,推测VN5可通过阻止ATP与IKKβ结合,发挥其抑制IKKβ的活性。结论:(1)VN5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缓解骨质破坏发挥抗RA作用,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p-IKK蛋白表达,抑制了IκBα降解和p-ERK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NF-?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IKK?可能是VN5抗RA的作用靶点;(2)VN2主要通过缓解关节骨质破坏发挥抗RA作用,作用机制是通过干预ERK-NFATc1信号通路以及肌动蛋白环的形成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黄荆子中的不同木脂素活性成分可协同起效,发挥抗RA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月婷,孙晶,霍会霞,庞道然,孙慧[3](2017)在《基于UFLC-IT-TOF-MS技术的牡荆子中2个木脂素在大鼠体内代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牡荆子中2个木脂素单体化合物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7-甲氧基-3,4-二氢-2-萘醛(VB-1)和vitedoin A(VB-2)在大鼠体内的代谢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UFLC-IT-TOF-MS)技术,鉴定大鼠分别ig给予2个木脂素单体化合物后,粪便、尿液、胆汁、血浆中的代谢产物。结果发现并确证了2个木脂素原型及其11个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的存在。通过代谢产物鉴定分析了其主要代谢途径,发现在大鼠体内这2个木脂素成分发生了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羟化、羟化硫酸化、还原葡萄糖醛酸化和还原硫酸化等代谢反应。结论通过对2个木脂素单体化合物代谢产物的分析,基本阐明了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为进一步的药理活性及其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7年24期)

舒志恒[4](2016)在《黄荆子总木脂素制备工艺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并对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方法1.以总木脂素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最佳提取条件。2.采用聚酰胺、D101大孔树脂等纯化黄荆子总木脂素,HPLC法测定总木脂素含量,并以纯度和转移率为指标综合评价,优化黄荆子总木脂素纯化工艺条件。3.采用急性毒性试验以试药最大耐受剂量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两周,详细记录小鼠体重、行为活动、状态、饮食、大便、小便、毛色、分泌物及死亡等情况。4.采用Ⅱ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对黄荆子总木脂素进行体内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理活性评价。5.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扭体实验,研究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抗炎镇痛作用。6.采用HPLC法测定牡荆属4种植物果实中黄荆子素VNL的含量。结果1.黄荆子总木脂素最优提取工艺:提取溶剂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75℃,回流提取60 min,提取2次。2.聚酰胺与D101大孔树脂能有效富集总木脂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浸膏与聚酰胺拌样比为1.5∶1,浸膏与聚酰胺填料比为2∶1,水洗后以3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6 BV。D101大孔树脂上样液浓度为1.5 mg/mL,最大上样量11 BV,蒸馏水洗脱体积8 BV,洗脱溶剂为35%乙醇,洗脱体积8BV,纯化后终产品中总木脂素质量分数为51.4%,转移率为63.4%,得率为2.0‰。3.急性毒性实验中,动物无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测得黄荆子总木脂素最大试验药物剂量为16g/kg(相当于生药量8000g生药/kg),是人正常使用剂量的6400倍。4.黄荆子总木脂素对大鼠II型胶原性关节炎具有显着的治疗作用,可以明显地降低关节炎指数、足容积和抑制足肿胀率;可以显着地降低TNF-α、IL-1β、IL-6、IL-8和IL-17A水平(P<0.05),显着抑制MMP-3和MMP-9蛋白表达和COX-2和INOS蛋白酶表达,抑制关键酶IkB和PDPK的磷酸化(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黄荆子总木脂素高中剂量均能显着性提高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P>0.05)。其高剂量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且给药期间动物耐受性良好。5.黄荆子总木脂素40 mg/kg、20 mg/kg和10 mg/kg剂量均能显着抑制醋酸扭体模型小鼠的疼痛反应,抑制率分别为42.42%(p<0.01),30.27%(p<0.01),22.16%(p<0.05);40mg/kg和20 mg/kg剂量可显着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炎症反应,抑制率分别为35.63%(p<0.05),32.23%(p<0.05)。6.黄荆子素的含量在牡荆属4种植物果实中存在差异,其中以黄荆子和蔓荆子中含量较高。结论本课题建立的黄荆子总木脂素提取、纯化工艺稳定性好,简便易行,能够富集到纯度较高的黄荆子总木脂素。药理结果表明黄荆子总木脂素具有显着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和抗炎、镇痛作用;急性毒性试验提示总木脂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望开发成为高效低毒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舒志恒,李秀清,李华强,胡杨,秦路平[5](2016)在《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优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木脂素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最佳提取条件,试验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30%、50%、70%)、提取温度(65、75、85℃)、提取次数(1、2、3次)。结果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是总木脂素提取量的关键因素,其中乙醇体积分数对其有显着影响(P<0.05)。最佳提取方法为10倍量70%乙醇在75℃水浴中回流提取2次,每次60 min。结论该提取方法简单,而且稳定可行,为黄荆子总木脂素的分离纯化、含有量测定及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6年08期)

陈正收,曾光尧,周应军,唐莹翠,谭健兵[6](2014)在《中药黄荆不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的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中药黄荆不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ODS(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A)-0.1%冰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15%A;10~40 min,28%A),检测波长为255 nm,柱温为25℃,流速为1 mL·min-1。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及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抗肿瘤木脂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二氢芳基萘类木脂素VBE-1与VBE-2在该条件下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黄荆不同药用部位中其果实含量较高,茎(枝)中含量较少,根、叶中难以检测到。不同时间采收的黄荆子的木脂素含量测定研究结果显示,以11月采收其木脂素含量最高。结论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首次建立同时测定黄荆子药材中二氢芳基萘类木脂素VBE-1与VBE-2的含量测定方法学,为充分利用黄荆药材资源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4年03期)

李一春,杨文军,陈艳[7](2013)在《黄荆子木脂素3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蛋白激酶Akt、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黄荆子木脂素3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和0.1、0.3、1.0、3.0、10.0、30.0μmol/L黄荆子木脂素3组(n=3)细胞作用48h后的增殖抑制率;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黄荆子木脂素3(10.0μmol/L)组、5-氟尿嘧啶(5-FU,10.0μmol/L)组、溶媒(含0.1%二甲基亚砜的完全培养基)组、空白对照组(n=3)细胞作用24、48、72h后的活细胞数量;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溶媒组、黄荆子木脂素3(10.0μmol/L)组、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LY294002(10.0μmol/L)组及其混合组(n=3)细胞作用24h后的磷酸化(p-)Akt和p-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30.0μmol/L黄荆子木脂素3组对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与溶媒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荆子木脂素3组作用不同时间的活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1);与5-FU组比较,黄荆子木脂素3组作用72h后的活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与溶媒组比较,黄荆子木脂素3组、LY294002组及其混合组细胞内p-Akt和p-ERK1/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但后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荆子木脂素3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3年33期)

郑公铭,李忠军,刘纲勇,傅中,张显策[8](2012)在《黄荆子中香豆素木脂素的分离及油脂抗氧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油脂抗氧化活性导向,采用聚酰胺、硅胶等柱色谱从黄荆子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结构鉴定为异嗪皮啶(Ⅰ)和3,4-二氢-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7-甲氧基-2-醛基萘(Ⅱ)。添加质量分数0.04%的异嗪皮啶(Ⅰ)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效果以及添加质量分数0.06%的3,4-二氢-6-羟基-4-(4-羟基-3-甲氧基苯基)-3-羟甲基-7-甲氧基-2-醛基萘(Ⅱ)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效果均比添加质量分数0.02%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强,而且具有量效关系。(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2年04期)

陈艳华[9](2011)在《黄荆子活性成分木脂素-3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黄荆子活性成分VBE-3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和凋亡的影响,为该药物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MTT法检测VBE-3处理的HepG2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VBE-3处理的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Caspase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该细胞中caspase-3/7的酶活性变化。结果 VBE-3可显着降低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VBE-3处理的HepG2细胞中caspase-3/7活性显着升高。结论 VBE-3具有显着的促进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抑制和促进凋亡作用,其机制之一是提高了该细胞中caspase-3/7的酶活性。结果提示VBE-3可能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本文来源于《免疫学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王洋[10](2005)在《黄荆中的酶抑制剂木脂素类》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荆(Vitex negundo)根的甲醇提取物在海虾致死试验中显示强细胞毒性,其氯仿提取物对脂氧合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有显着抑制作用。本次从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1、2)和4个已知的木脂素(3~6)。黄荆根阴干切片后,于甲醇中浸泡10d,重复提取3次,合并提(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期刊2005年06期)

黄荆子木脂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及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广泛侵袭性的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持续的炎症细胞浸润和滑膜细胞增殖的情况下,RA通过破坏关节、软骨和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导致骨侵蚀性破坏、不可逆的关节损伤,甚至造成高度残疾,进而影响患者的健康。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来源广泛,结构多样,有望成为治疗RA的潜在化学药物。因此,对于寻求具有高效、低毒的的抗RA天然药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黄荆Vitex negundo L.(VN)为马鞭草科牡荆属药用植物,其成熟果实黄荆子是一种民间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和理气止痛,多年来在民间用于治疗RA。已有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炎、止痛、抗氧化、抗肿瘤和抗骨质疏松的潜在功效。我们前期研究发现,黄荆子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木脂素活性成分(vitexdoins),获得的总木脂素有效部位TOV(total vitexdoins)具有显着的抗RA作用,TOV主要含有4个成分:VNL(VN1)、vitedoin A(VN2)、vitedoamine A(VN5)和vitexdoin A(VN12),但目前对于TOV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均未阐明。因此,本课题选取了其中2个代表性成分VN5和VN2,采用多种炎症及破骨细胞模型研究了VN5和VN2的体外抗RA作用及机制,为TOV候选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CCK8检测了VN5和VN2对293T细胞、RAW 264.7细胞、破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的细胞增殖的影响。(2)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测定了VN5和VN2在293T细胞中对NF-κB的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3)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了VN2,VN5对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的抑制作用。(4)将破骨细胞与不同浓度的VN2、VN5、MCSF(50ng/mL)和RANKL(100ng/mL)共培养4天,至成熟的破骨细胞形成。采用对硝基苯磷酸盐测定成熟破骨细胞中总TRAP活性。(5)用TRAP染色法对成熟破骨细胞进行染色,显微镜观察TRAP阳性细胞数(超过3个细胞核)。除此之外将成熟的破骨细胞用罗丹明缀合的鬼笔环肽染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肌动蛋白环的结构。(6)利用Western-blot研究了VN5和VN2对LPS/IL-1β/TNF-α刺激的RAW 264.7细胞、RANKL刺激的破骨细胞和IL-1β刺激的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中NF-κB和MAPK的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Real-time RT-PCR检测了VN5和VN2对IL-1β、IL-6、IL-8和TNF-α等炎症因子和破骨细胞标志性的NFATc1、TRAP、CTSK基因的表达情况。(7)用IKKβ激酶活性光度法检测VN5对RAW 264.7细胞的IKKβ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究了VN5与其潜在作用靶点IKKβ的结合情况。结果:(1)木脂素活性成分VN5和VN2对不同细胞因子刺激的RAW264.7细胞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VN5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中NO的含量,且在此浓度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增殖没有显着性的抑制,同时下调了TNF-α刺激的293T细胞中NF-κB的转录活性(p<0.05)。但是,VN2对NF-κB的转录活性和NO含量没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VN5通过抑制p-IKK的表达,可进一步下调p-p65和p-ERK的表达,显着抑制LPS/IL-1β/TNF-α诱导的IκB降解,进而抑制了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同时,在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中,VN5显着降低了NF-κB下游炎性细胞因子如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p<0.05)。(2)木脂素活性成分VN5和VN2对破骨细胞形成和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VN2和VN5,较RANKL刺激的模型组相比,均浓度依赖性地显着降低了破骨细胞特征性标志酶TRAP的活性(p<0.05)。此外,在破骨细胞分化形成的过程中,模型组中可明显观察到TRAP阳性多核细胞。然而,在VN2和VN5不同剂量给药情况下,尤其是在高浓度时,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在破骨细胞功能的研究中,肌动蛋白环鬼笔环肽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N2和VN5药物处理后肌动蛋白环变细,其周围足体减少甚至消失,且VN2处理后对肌动蛋白环的影响比VN5更明显。因此,本课题进一步探究了其作用机制,发现在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中,VN2给药后显着抑制了ERK的磷酸化,同时下调了NFATc1,及NFATc1调控的CTSK和TRAP磷酸化的表达,而对NF-κB途径中I?B?和p65的表达没有影响。不同的是,VN5通过下调p-IKK的表达,可同时抑制p-p65和p-ERK以及RANKL诱导的IκB降解,进而抑制了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Real-time RT-PCR检测结果表明在VN2和VN5药物组处理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中,NFATc1以及NFATc1调控的CTSK、TRAP和OSCAR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3)木脂素活性成分VN5对IL-1β刺激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的抗炎作用及机制和靶点研究。在IL-1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中,VN5显着抑制了NF-κB下游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IL-8的表达(p<0.05),在蛋白水平上显着抑制p-IKK的表达,进一步下调p-p65和p-ERK的表达,进而抑制了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结合前面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IKK可能是VN5抗RA的潜在靶点。因此,本课题进一步探究了VN5对IKK的作用,发现在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VN5处理后显着抑制了IKKβ活性,尤其是浓度为40μM时,抑制率可达48%。同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VN5可与Cys99和Asp103以氢键的形式结合。Cys99位于ATP活性口袋的中心,推测VN5可通过阻止ATP与IKKβ结合,发挥其抑制IKKβ的活性。结论:(1)VN5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缓解骨质破坏发挥抗RA作用,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p-IKK蛋白表达,抑制了IκBα降解和p-ERK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NF-?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IKK?可能是VN5抗RA的作用靶点;(2)VN2主要通过缓解关节骨质破坏发挥抗RA作用,作用机制是通过干预ERK-NFATc1信号通路以及肌动蛋白环的形成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黄荆子中的不同木脂素活性成分可协同起效,发挥抗RA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荆子木脂素论文参考文献

[1].黄艳丽,张晗,郭颖,李安平,姚进龙.蔓荆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郭耀丽.中药黄荆子木脂素活性成分VN5和VN2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3].李月婷,孙晶,霍会霞,庞道然,孙慧.基于UFLC-IT-TOF-MS技术的牡荆子中2个木脂素在大鼠体内代谢研究[J].中草药.2017

[4].舒志恒.黄荆子总木脂素制备工艺及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6

[5].舒志恒,李秀清,李华强,胡杨,秦路平.黄荆子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优选[J].中成药.2016

[6].陈正收,曾光尧,周应军,唐莹翠,谭健兵.中药黄荆不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的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J].中南药学.2014

[7].李一春,杨文军,陈艳.黄荆子木脂素3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蛋白激酶Akt、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3

[8].郑公铭,李忠军,刘纲勇,傅中,张显策.黄荆子中香豆素木脂素的分离及油脂抗氧化作用[J].精细化工.2012

[9].陈艳华.黄荆子活性成分木脂素-3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实验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1

[10].王洋.黄荆中的酶抑制剂木脂素类[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

标签:;  ;  ;  ;  

黄荆子木脂素论文-黄艳丽,张晗,郭颖,李安平,姚进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