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分析

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分析

(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62)

摘要:本文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针织面料样品的疵点类型、数量和结构整理归纳,就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展开分析,分析原因所在,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以便于打造高质量的纺织产品,推动纺织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纬编;针织面料;胚布;表面疵点

近些年来,我国的纺织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针织面料占据纺织业半壁江山。针织面料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表面疵点,加之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加剧劣质纺织产品的出现。故此,应该加强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进行分析,改善产品质量,以求提升纺织产业整体工艺水平,朝着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对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分析,有助于积累经验,把握纺织工艺要点,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支持。

一、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原因分析

就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来看,原因较为复杂、多样,通过实践归纳和总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机械零件质量差,设备未能定期保养和检修,在实际生产中零件出现严重的磨损和老化。

(2)原料品质较差,原料和纱线的各项参数不符合要求,纺织期间可能出现成纱不良的问题,如细节、粗节、毛快和杂质等,在后期漂染过程中清洗不干净,纱线回潮问题严重等。

(3)在纺织前的准备阶段,由于清纱器之间的间隔过大,未能及时清理结头和粗纱,加剧表面疵点出现[1]。

(4)操作人员对设备和工艺掌握不充分,设计操作不熟练。

(5)编织机件质量不符合要求,未能结合实际要求调整和控制。

(6)产品工艺不合理,所选择的机械设备和纱线细度不符合标准,

二、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的改进措施

(一)针路

纺织生产期间,可能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加剧指向条纹问题出现,布面透明呈直线,开底灯透亮,手拉布面会出现一条凹凸线段的情况,即针路[2]。

(1)设备方面。针筒作为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运转中可能设备磨损,形成大小不同的针路。对于此类问题,需要结合质量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针筒,规避针路问题出现。新针筒使用时间短,适合生产丝光和磨毛布等要求较高的布料;A类针筒,表面磨损问题不严重,适合平纹布或是丝光布纺织生产;B类针筒,沉降片和针磨损较为严重,伴有一定的撞痕,适合生产拉架布和平纹布等;C类针筒,纺织生产期间撞针修复,适合生产抽针布和拉架布。

织针和沉降片在长时间使用中,可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磨损,针钩手外力作用下不一致,加剧沉降片磨损,编织的线圈大小不同形成针路,需要充分契合布料种类和质量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织针,最大程度上降低织针磨损[3]。对于新针,由于是以前并未使用过,没有磨损,适合生产丝光和磨毛布等要求较高的布料;A类针,上机时间短,磨损程度轻微,适合生产平稳等布料;B类针,使用一段时间后,针舌和针钩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磨损,适合生产间条布;C类针磨损严重,用于纺织生产提花和抽针布等布种。

防飞花方面,对于纺织布料生产期间,退绕时部分棉纱的短纤维脱落到聚积,可能到达编织区,针钩拉大出现针路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防飞花措施。

(2)原料方面。纱线质量,同样会影响到纺织品质量,如果选择的原材料粗糙,生产期间吸油快,针舌工作不灵活,需要在针上过蜡处理;纱结问题,生产中可能出现线圈大小不一致问题,应该及时纱结处理。准备阶段,尽可能减少部件和棉层的摩擦系数,不影响纺织生产基础上,适当降低卷线速度,最大程度上减少棉结数量[4]。依据纤维细度梳理部件针密度,避免棉结漏过去。同时,调整毛刷插入浓度,充分清理棉结。

(3)纺织工艺方面。颜色搭配不合理,加剧针路敏感;组织结构同样会影响到针路敏感。在选择纺织生产工艺时,充分了解客户需求,记录下新布种,预留0.7m留底用于大货参考依据。

(4)调机控制。换筒时应该充分清理干净针筒,避免飞花影响到沉降片的正常运行;对于20G以上的针筒,充分清洗干净喷枪后才可以使用;调机前调整参数,把握注意事项,明确纱嘴位置和用针情况;结合工艺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织针;滚筒式电脑提花机生产质量要求较高的布种时,可以选择5-8排片方式来规避针痕问题出现;结合布种要求来确定最佳的纱嘴位置,上下针盘不要超前成圈太多沉降片和织针没有问题后,动态调节滞后成圈,观察布面针路具体情况[5]。

(5)质量控制。应该检查两次布种,结合针路实际情况,机台停止后才开机;刷磨毛布调整后,经过质量检验后开机,中夜班刷磨毛布种后,浅色经过班长看布后开机,深色开一匹后停机等试布结果,通知相关质量检验小组及时跟进;镜检反馈针路问题,需要及时处理。此外,应该注重经验积累,定期组织培训来规避同类事故出现。

(二)横条

横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个别压针三角压位置不匹配,需要相关人员及时检查压针三角位置是否符合要求;个别纱线张力较大,使用张立表检查纱线的张力大小。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由于不同批次的原料混用,进纱量不一致导致,需要更换原料或是调整进纱量,重新进行平车和安装。并对花型进行严格检查,经过客户确认选择花型纹。

(三)漏针

漏针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纺织生产过程中,织针未能钩到新垫放纱线,成全后仍然脱出针钩形成的线圈,加剧漏针问题出现。通常情况下,纺织期间可能出现织针位置和导纱器位置不合理,应该充分分清里外漏针问题,检查织针是否被损坏;由于织针的三角跑道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可能出现织针剧烈振动,可以调整好织针和导纱器位置,充分清理针槽中的杂质;盘针和筒针的相对位置不匹配,相关人员应及时调整针盘三角相对位置。

(四)破洞

纺织生产中,纱线强力不足、毛线杂质大和条干粗细等问题,可能加剧坯布线圈断裂,或是线圈脱落后出现破洞问题,影响到针织品质量。此外,还可能出现花针问题,是由于纵向线圈大小不均导致。

(五)反拉架

纬编针织面料最重要的疵点反拉架(反根)即氨纶本应该被针织用纱覆盖住,由于机器调教和纬编针织布花型限制,使得氨纶容易偏离正确位置,变成氨纶覆盖用纱,致使面料表面凹进去。此类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是针对拉架比过大和张力太小进行解决,通过调节拉架比和增加张力即可。

花点

花点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织针、沉降片损坏,导纱器的安装位置不合理,牵拉卷取张力不均匀,纱线条干不均。对于此类问题,可以通过更换沉降片和织针,调整导纱器位置,调节牵拉卷取张力以及去纱节方式进行处理。

结论:

综上所述,纬编针织面料出现表面疵点问题,原因较为复杂、多样,极大的影响到纺织品生产质量。针对此类问题,应该做好材料、工艺和生产控制,分析可能出现的缺陷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以便于最大程度上解决疵点问题,生产高质量的纺织品,推动纺织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芳.衬衣面料“断界”疵点的成因及解决措施[J].上海纺织科技,2015,43(10):63-64+68.

[2]蒋丽云,陈前维.纱线条干不匀率对岗花呢面料外观质量的影响[J].毛纺科技,2015,43(06):10-13.

[3]范秀娟,史振兴,胡亦.基于全变分模型的纺织面料疵点检测[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12):27-30.

[4]钱素琴,董爱华.基于窗口分割技术的针织面料缝纫加工检验[J].微计算机信息,2019,25(07):257-259.

[5]钱素琴.基于最优形态学滤波的面料缝纫加工检测[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8,13(10):1902-1905.

标签:;  ;  ;  

纬编针织面料胚布疵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