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灾变论文-孙德亮,吴健平,文海家,薛蒙蒙

斜坡灾变论文-孙德亮,吴健平,文海家,薛蒙蒙

导读:本文包含了斜坡灾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地斜坡,灾变韧性,地理空间数据,大数据挖掘

斜坡灾变论文文献综述

孙德亮,吴健平,文海家,薛蒙蒙[1](2019)在《山地斜坡灾变韧性大数据分析模型与应用研究——以城口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山地斜坡因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不足而常遇变形破坏致灾,因此需要对山地斜坡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典型实例,构建山地斜坡灾变韧性评价模型。选取高程、坡向、归一化植被指数、坡位、微地貌、岩性、坡度、曲率等13个因子作为山区斜坡灾变韧性的评价因子,结合研究区638个历史滑坡点,建立山地斜坡韧性评价地理空间数据库;进一步在地理空间数据库中,分别随机选取70%的灾变区域与非灾变区作为训练数据集,剩下的30%作为验证数据集;对样本数据进行逻辑回归模型训练,利用训练好的逻辑回归模型,对整个研究区斜坡的灾变韧性进行仿真分析,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5种韧性等级。【结果】对训练数据集、验证数据集以及区域仿真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合理性检验,得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下面积值分别为0.876,0.867和0.873,新近10个斜坡变形破坏点分布于中等-低韧性区域。【结论】基于历史数据挖掘分析构建的山地斜坡灾变韧性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斜坡灾变韧性评价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冯文凯,胡云鹏,谢吉尊,王琦,吴刚[2](2016)在《顺层震裂斜坡降雨触发灾变机制及稳定性分析——以叁溪村滑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震裂斜坡作为震后灾区潜在的高危地质灾害承载体分布广泛,尤其在雨季突发失稳的现象突出。针对该类灾害,以叁溪村滑坡为例,通过现场详细调查,采用Seep模块探寻降雨作用下斜坡的水响应规律,并通过室内试验获取不同条件下的强度参数。在此基础上,对降雨触发型震裂斜坡变形破坏的机制模式进行归纳,参照滑坡所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水力学模型,量化计算斜坡稳定性系数。研究表明:(1)顺层震裂斜坡灾变过程可分为原始斜坡–地震损伤–蠕变弱化–降雨触发–滑坡失稳5个演化阶段。(2)降雨是岩体形成深部裂隙、节理扩展从而切割岩体呈条块状的重要原因,同时裂隙的贯通促进了降雨入渗,导致滑带饱水软化、加速蠕变变形至失稳。(3)降雨与震后蠕变效应的耦合作用是影响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经历前期的降雨饱水软化以及同期的蠕变累计变形,最终在暴雨形成的水动力触发下失稳破坏。研究成果为降雨型震裂斜坡稳定性机制分析及工程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裴钻[3](2016)在《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形成演化过程及灾变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散粒体斜坡主要以同量级、近均匀的岩石颗粒形成的集合体所堆积的坡体,其物质组成具有结构松散、高压缩、强透水、低粘结力等独特的物理力学特征。其自稳性差、复发性强、突发性高的成灾特点,对高寒山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安全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局部地段起到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散粒体斜坡主要分布于高寒峡谷地带及易发高烈度地震活动区,其分布范围广阔、复发频率高、连锁反应多样,特别是易于转化成一系列灾害链的效应,从而可长期危害人类的工程活动,同时,它还为我国建立绿色通道理念带来了不少的生态环保问题。可见,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推进,研究作为高寒山区地质灾害之一的散粒体斜坡演化及灾变问题,不仅为山区公路等工程设施的防灾治理提出实践指导,也丰富了地质灾害理论研究。本文选取了天山公路、中巴公路作为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研究案例,以现场调查勘察及地质环境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等工作为基础,查明了天山公路、中巴公路散粒体斜坡分布规律及结构特征,基于高寒山区冻融循环、冰劈作用等特殊外动力效应,采用室内试验,研究了循环冻融及冰劈作用对散粒体形成的微观改造、宏观裂化机制,利用现场定点重复叁维激光扫描,实测并计算了裸露基岩产屑率;综合分析了散粒体失稳的诱发因素,采取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验证了散粒体斜坡在降雨融雪、滚石冲击作用下的启动失稳模式、灾变机理及其堆积特征,分析了其散粒体链式反应的灾害链效应,总结了泥石流典型特征参数计算公式。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以天山公路、中巴公路所代表的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的研究,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散粒体斜坡的演化过程、灾变效应,对该类特殊形式的斜坡工程治理提供了基本的灾变模式及典型设计参数。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天山公路、中巴公路散粒体斜坡的分布地质背景出发,对公路沿线散粒体斜坡进行详尽的调查,获取了空间展布规律和线密度特征;并根据散粒体斜坡特征结合资料查阅对其进行重新分类,增加了无粘粒散粒体和含粘粒散粒体两类斜坡,揭示了无粘粒散粒体斜坡的如下典型特征:颗粒粒度差别较大,重力分选性明显,颗粒组成以碎石、角砾为主,次为粗砂、中砂,几乎不含粘粒,松散无粘聚力等性质;含粘粒散粒体斜坡崩积层存在“二元结构”,坡面堆积层结构由表砾层与底粒层两层组成,上层表砾层由岩砾组成无粘聚力,底层有一定粘聚力。无粘粒散粒体斜坡形成过程可归纳为高位剥离、堆积运移、溜动;而含粘粒散粒体斜坡形成可归纳为高位剥离、堆积运移、岩块冻融分解、淋溶固结、蠕滑等一系列过程。(2)通过对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微裂隙扩展进行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得到了叁种工况(天然、常温饱水、高温饱水)叁类岩石(花岗岩、千枚岩、砂岩)其早期强度迅速提高、后期强度逐渐降低的规律,冻融前期岩石内部少量矿物组分迁移矿物进入并封闭了部分微裂隙空间来提高岩石的强度,冻融后期岩石闭合的微裂隙在多次循环后微裂隙局部贯通,降低后期强度。(3)基于高寒山区岩体结构面劣化特征,采取岩块自制裂缝的冰劈试验,揭示岩体形变可归纳为冻缩、冻胀及融缩叁阶段过程。发现了冻融过程中岩块裂缝顶部及底部的微应变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岩样顶部的微应变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为底部的微应变的10倍左右的规律,建立了相同裂缝深度顶部裂缝微应变与冻融循环次数y=5.2288x2-160.9x+2484.1的定量关系。(4)基于散粒体斜坡形成速率的分析,对天山公路及中巴公路花岗岩、砂板岩、千枚岩及河谷堆积物等4种岩土体斜坡采取现场定点重复叁维激光扫描,并对产屑率进行定量计算得到:河谷堆积物散粒体斜坡年产屑率0.0601(m3/㎡·a)、千枚岩年产屑率0.0448(m3/㎡·a)、砂板岩年产屑率0.0361(m3/㎡·a)、花岗岩年产屑率0.0146(m3/㎡·a),并揭示其夏秋两季产屑率低于冬春两季产屑率的规律。(5)基于降雨融雪作用下散粒体启动机理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和物理模拟试验,提出了波动S型、S脉冲型及脉冲型等3种启动模式,建立了冲刷深度y与雨强x所呈现的y=-6×10-5x2+0.0072x定量关系及流砂率与雨强间y=-3×10-7x3+3×10-5x2-0.0004x的幂次关系,总结了无粘粒散粒体斜坡以浅表层渐进前进式破坏模式,含粘粒散粒体斜坡以浅表层渐进前进式、中-深层溃决式破坏模式。(6)针对滚石冲击引起散粒体斜坡失稳机理问题,采取物理、数值模拟等手段,模拟了滚石能量与冲击频率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散粒失稳质量与滚石质量2次幂函数定量关系;得到了冲击频率由5s增加到3s失稳质量增加约16.4%;频率从3s增加到1s失稳质量急剧增加至74.5%的现象,提出了高频率连续性冲击效应。(7)针对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转化为泥石流的特殊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孕育、灾变、发育、循环等四阶段灾害演化过程,揭示了含沙水流→稀性泥石流→粘性阵性流→粘性连续流→粘性阵性流→稀性泥石流→含沙水流等阶段运动过程,分析了阵流有“头”大、“身”平且短、“尾”细且长等特征,并建立了适宜于天山、中巴公路地区泥石流典型参数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陈颖骐[4](2015)在《斜坡区桥梁地基灾变风险评估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我国对西南部开发力度的加大,在斜坡区构筑桥梁地基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桥梁作为重要的结构物,任何微小的变形都可能会对桥梁结构造成危害。所以在选线阶段,一般都要避开滑坡等斜坡灾害。但是由于我国地形的局限性,有些高等级公路或铁路的建设无法完全避免在滑坡上修筑桥梁。斜坡区桥梁地基的灾变类型在本文中考虑的主要有两种:崩塌和滑坡。针对崩塌灾变的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因为其影响的范围较小和深度较低,所以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伤亡较低。而滑坡的风险评估的研究开展较深入,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学术机构已经对滑坡风险评估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还是对于滑坡的易损性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部分问题有待解决。斜坡区灾变的控制方法的研究前人已经提出很多,但是斜坡灾变与桥梁地基的结合却相对较少,可根据不同的滑坡类型而进行不一样的治理措施。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进行斜坡区桥梁地基灾变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在目前斜坡风险评估理论的基础上,对斜坡区崩塌进行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系统整理,对滑坡进行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分析,并以棕树凼大桥滑坡为例。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的成果和结论:①综合考虑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和外界触发条件的不确定性,进行滑坡破坏概率的研究。滑坡破坏失稳的影响因素很多,外因和内因都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本文中,降雨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归纳的降雨极值数据选样的办法有皮尔逊III型分布和耿贝尔分布线型,给出了在不同降雨出现概率的情况下的滑坡失稳概率求解方法。②提出了桥梁滑坡的控制的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桥梁滑坡失稳与运营阶段的桥梁滑坡失稳。③滑坡易损性的研究过程中,加入了公路桥梁的易损性研究,为公路桥梁路基的易损性评价提供基础。④以棕树凼大桥滑坡为例,进行变形阶段阶段风险评估的实例分析。利用了棕树凼大桥滑坡的相关资料和有关滑坡体上部的调查数据。论文统计分析了1980年至2012年的日降雨量的数据,分别对3个时段的5日、10日、15日的最大累计降雨量进行频率分布曲线的估算和优化,选择了皮尔逊III型分布进行棕树凼多日累计极值降雨分布概率的计算,并以两种时期的降雨量极值计算滑坡失稳破坏的概率。并通过Geo-Studio软件模拟在T1和T2工况下的滑坡变形位移情况。同时,对滑坡承载体进行易损性的评价。在滑坡破坏概率和易损性评价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滑坡风险评估结果。(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5-06-10)

曾斌,项伟,Joachim,Rohn,Dominik,Ehret[5](2013)在《恩施市志留系地层斜坡灾变智能化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滑坡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及发生物理过程的非线性,决定了滑坡灾害预测研究的趋势是确定特定区域、特定条件下不稳定斜坡体演变成为滑坡的可能性,以及这些不稳定斜坡体空间分布规律的预测研究。以鄂西恩施市志留系地层潜在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GIS和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适用于研究区志留系地层斜坡灾变空间预测的技术路线及方法:从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库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智能化预测模块设计、斜坡灾变智能化预测系统集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研究区内在将来外界营力作用下可能演变成为滑坡的不稳定斜坡区空间的分布情况,并利用遥感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成果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计算机智能化理论与GIS技术结合应用于斜坡灾变空间预测分析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赵云江,郑春,黄亮,包佳凤,李冰[6](2012)在《灾变事件地层斜坡滑塌(带)堆积的特征——以滇西保山地区上叁迭统南梳坝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保山地块保山地区叁迭系上统南梳坝组研究程度较差,以往的资料多侧重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研究,沉积环境资料甚少。通过1∶5万保山幅等8幅区域地质调查,在南梳坝组中发现了灰岩滑塌岩块、下超面、饥饿沉积、水道砾岩、粒序层理、复理石韵律及槽模、沟模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沉积相资料,认为其沉积环境为斜坡-盆地环境,总体为一套浊积岩,其中的同沉积"褶皱"、同沉积断层、大量的滑塌面、各种类型的滑塌褶皱组成了3条较大规模的滑塌带,是斜坡环境的沉积物在地震作用触发下形成的,剖面结构"不合理",明显具有灾变事件地层的特征。灰岩滑塌岩块有极浓的油气味,显示出生储存油气的良好环境。因此,重塑叁迭系上统南梳坝组的古地理环境,不仅对发展沉积学、地层学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寻找烃源岩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2年05期)

曾斌[7](2009)在《恩施地区志留系地层斜坡灾变智能化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是我国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地质灾害,其所造成的危害正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而日趋严重。当今我国实施话部大开发战略,开发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工程、公路铁路工程、移民安置工程等)及生态环境保护;2008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国家决定投资4万亿元重整国内经济,其中大部分的资金也将投入到基础建设中去。届时,人类的工程建设必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如果不注重客观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建设中各类灾害的主动防护,则必将带来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及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在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中,又以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及其所造成的破坏最大。然而由于滑坡灾害本身的复杂性,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滑坡的准确时间预报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同时对于大规模的滑坡治理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并不现实。因此对于滑坡灾害预测防治研究的趋势将是对特定区域、特定条件下不稳定斜坡体演变成为滑坡的可能性,以及这些不稳定斜坡体在空间分布规律上的预测研究。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建设用地规划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以减少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然而,目前许多斜坡灾变空间预测模型实际上是属于“后验型”的,即通过模型的计算预测得出研究区内即有滑坡灾害的分布情况。但通常情况下,对于已经发生过的滑坡体,一方面斜坡内蓄积已久的应力通过坡体的滑动变形得以释放,另一方面滑动后的坡体其整体势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真正新近发生过的滑坡体将会处在一个暂时的稳定间歇期内。而真正存在危险性并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是如今尚未滑动,但具备滑动的一切客观条件,甚至已经出现了变形迹象,在将来外界营力的持续作用下极有可能发展演变成为滑坡的潜在不稳定天然斜坡体。因此,如何有针对性的为这一类潜在不稳定斜坡体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计算预测模型,从而能够更好的为预测其空间分布规律服务,而不是简单的预测即有滑坡体的分布情况,则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及创新点之一。本次论文主要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鄂西恩施地区滑坡形成机制与危险性评价”,选择鄂西恩施市地区部分志留系地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综合系统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与监测,查明鄂西恩施地区志留系地层滑坡形成的区域地学背景和关键影响因素。在对该地层上即有典型滑坡的破坏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确定志留系地层上斜坡变形破坏的评价因子指标体系;进而应用GIS技术,并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智能化预测模型,建立起区域潜在不稳定斜坡的空间预测模型。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鄂西山区志留系地层特点的,应用GIS技术进行斜坡灾变智能化空间预测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通过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阶段性的成果:(1)在鄂西恩施市地区,据统计,发生在志留系地层上的崩滑灾害数量占到了总数量的24.6%,即境内所有地层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灾害发生在了志留系地层上,并且在这些灾害中,中小规模的土质滑坡又占到了80%以上,斜坡的破坏类型及方式非常一致,十分有利于智能化系统对典型滑坡样本的学习记忆。所以根据典型性、代表性和资料获取程度等原则,选定鄂西恩施市屯堡乡一带的志留系地层区域作为典型研究区。采用资料收集、野外勘察、遥感资料解译等手段获取相关的基础数据,并完成专题图件的编绘及数字化工作,建立空间数据库,从而为下一步的空间预测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2)进行斜坡灾变智能化空间预测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和待预测研究区灾害类型相似度极高的典型学习样本。对于本论文而言,典型滑坡的选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即必须同样是志留系地层上所发生过的滑坡,另外与待预测研究区的空间距离最好不要过远,以保证地质环境条件的最大相似性。因此,论文选择了保扎、瞿家湾两处分别位于恩施市内及其临近周边的大型滑坡作为研究对象,来开展志留系地层滑坡形成机制的探讨。在充分掌握区域地质环境以及滑坡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每个典型滑坡的滑床(母岩)、滑带、滑体等的物质组成及其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展开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统计总结出了志留系地层上斜坡变形破坏的特征,包括物质成分、破坏规模、滑体厚度、滑坡所在斜坡坡度以及滑坡的发生时间分布特征等等,从而对志留系地层上斜坡破坏的特殊规律性做出了梳理和总结。而后更加深入地从岩土体性质、地形地貌、坡体结构、降雨、地质构造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6个方面详细地研究了每个影响因素与斜坡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包括这些单因素各自影响斜坡稳定性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每个因素所具备的相对“影响力”大小。从而得出了志留系地层上斜坡发生变形破坏进而演变成为滑坡的过程机理,以及决定志留系地层上斜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3)建立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斜坡灾变空间预测的复杂性和预测的高难度性就在于它是一个由多因素确定的复杂体系,并且,这些因素在时间以及空间上还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如何从这些因素中针对志留系地层斜坡破坏的特殊规律性,选取出主要的和控制性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舍弃相关性较小甚至是实际上并不相关的因素,则是论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点所在。在选取影响因子的过程中,一方面既需要从志留系地层滑坡发生机理的角度来考虑影响因子问题,即因子与斜坡破坏是否有关;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利用影响因子进行斜坡灾变空间预测的角度来考虑,即各个影响因子对于灾害的产生是否具备足够的“影响力”权重,而不仅仅是是否相关,以及该影响因子是否具备大规模区域空间采集和进行图层数字化的可行性。基于这两点考虑,论文对于初步选定的影响因子逐一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分析筛选,最终选定了坡度、坡体结构、降雨、人类工程活动4个指标作为志留系地层上斜坡灾变空间预测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单元。特别对于其中的降雨指标而言,其为一个时效性变量,但论文所要进行的是灾变的空间分布预测,即评价指标应具备客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不应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针对这一问题,论文引入了“汇水面积”的概念:即降雨发生后,斜坡地表由于地形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汇集由雨水转化而来的地表水能力的大小。把具有时效性的降雨因子通过地表“汇水面积”的表达,转化成为了斜坡坡面汇集地表水的能力来考虑,从而也间接地将降雨作为空间静态评价指标与斜坡的稳定性联系了起来。并且通过实例计算比较,地表“汇水面积”分布不仅能够准确描述即有地面水系的分布情况;同时还能够很好的表达降雨后地表径流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斜坡稳定性同样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些地表非常年性流水地段冲沟地貌的分布情况。在完成指标体系影响因子的选取后,再通过不同的方案对所选取指标体系中的连续变量、线性变量以及离散变量进行量化处理。一方面防止某些变量因量纲的不同而被“夸大数值”,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步智能化预测系统提供标准化的输入参数。在本章节的最后,论文还对针对影响因子的权重赋值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国内外针对预测指标权重分析的两类主要思路:一是以即有滑坡灾害分布图和各因素图的迭加,定量、半定量化确定各个滑坡指标的敏感性,进而确定权重;另一个是以滑坡灾害影响因素与滑坡灾害关系的理论分析,采用专家打分或评级的方法赋予各因素以权重系数。但鉴于论文所采用的智能化预测系统,是在神经网络学习记忆样本规律的基础上,模拟人脑思维的一个学习预测过程。因此指出预测模型将会在计算中,通过样本的不断学习自行动态的分配权重系数,从而也可以有效的避免人为分配权重的主观性。(4)智能化预测理论方法的研究。针对鄂西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质灾害发生的非线性,结合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在评价预测的理论与方法上作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将非线性理论的神经网络智能化方法引入了论文,从而为区域潜在不稳定斜坡的空间预测GIS系统提供了新的空间分析方法。在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的选取上,基于论文的主导思想,样本包含了研究区域内即有的稳定斜坡与欠稳定斜坡,以期神经网络能够对两类斜坡稳定性状态进行区别学习记忆。而样本斜坡稳定性状态的划分,则是根据野外调查评估逐一获得,区分的主要标准是斜坡上是否已具有破坏前期的明显变形现象:如坡表、坡体四周及坡上民居内是否出现张拉、剪切裂缝;裂缝是否仍在进一步变形发展中;根据坡表植被或地表水的分布情况判断坡体内地下水含量是否丰富等等。而被定义为欠稳定的斜坡,则是指目前尚未完全破坏,但在空间上具备进一步变形破坏的客观条件,在将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外界营力的持续作用,可能会演变为滑坡的斜坡体,或者是在现有滑坡体上可能会发生二次滑动的局部坡段。从而使智能化预测系统能够围绕论文研究的主题思想有针对性的学习样本。在对神经网络的结构、学习公式、学习方法及步骤等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对论文所需要构建的斜坡灾变空间预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设计。对网络输入层的层数、隐含层的层数、隐含层神经元个数、输出层的层数、权值和阀值的初始值等网络参数的选取做了详细的探讨,并且对训练函数的选取以及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确定还专门进行了实例对比研究,最终设计出了适合于斜坡灾变空间预测问题的神经网络智能化预测模型。(5)斜坡灾变智能化空间预测系统的集成。首先根据现场调查资料,针对研究区的具体情况,编绘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主题的斜坡破坏因子专题图件,然后进行GIS图层信息采集(数值化),并建立在GIS系统管理下的各图层空间属性数据库。并且不同的斜坡破坏因子作为单独的数据层进行管理,通过分析因子与斜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将每个因子图层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类,从而建立起研究区GIS信息图层和空间属性数据库;然后在此基础上,基于GIS的数字高程模型分析、数字地形分析、缓冲分析、水文分析、空间迭加分析等功能完成基础数据的空间处理加工分析;最后结合设计好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块,集成研究区内不稳定斜坡区域的空间分布预测系统。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基于GIS的斜坡灾变智能化空间预测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6)将所建立的斜坡灾变智能化空间预测系统在恩施市屯堡乡一带的志留系地层范围内进行实例预测应用。计算得出研究区内不同稳定性状态斜坡的分布图,主要是预测出潜在不稳定斜坡区的分布情况,即现在尚未破坏,但随着坡体变形的进一步加剧或是外界营力的持续作用,将来极有可能演变成为滑坡的地区。最后,利用研究区内不同稳定性状态斜坡遥感解译的结果,对比智能化空间预测系统的成果图,对智能化空间预测系统的准确度做出定性及定量的评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09-05-01)

斜坡灾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震裂斜坡作为震后灾区潜在的高危地质灾害承载体分布广泛,尤其在雨季突发失稳的现象突出。针对该类灾害,以叁溪村滑坡为例,通过现场详细调查,采用Seep模块探寻降雨作用下斜坡的水响应规律,并通过室内试验获取不同条件下的强度参数。在此基础上,对降雨触发型震裂斜坡变形破坏的机制模式进行归纳,参照滑坡所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水力学模型,量化计算斜坡稳定性系数。研究表明:(1)顺层震裂斜坡灾变过程可分为原始斜坡–地震损伤–蠕变弱化–降雨触发–滑坡失稳5个演化阶段。(2)降雨是岩体形成深部裂隙、节理扩展从而切割岩体呈条块状的重要原因,同时裂隙的贯通促进了降雨入渗,导致滑带饱水软化、加速蠕变变形至失稳。(3)降雨与震后蠕变效应的耦合作用是影响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经历前期的降雨饱水软化以及同期的蠕变累计变形,最终在暴雨形成的水动力触发下失稳破坏。研究成果为降雨型震裂斜坡稳定性机制分析及工程治理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斜坡灾变论文参考文献

[1].孙德亮,吴健平,文海家,薛蒙蒙.山地斜坡灾变韧性大数据分析模型与应用研究——以城口县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冯文凯,胡云鹏,谢吉尊,王琦,吴刚.顺层震裂斜坡降雨触发灾变机制及稳定性分析——以叁溪村滑坡为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

[3].裴钻.高寒山区散粒体斜坡形成演化过程及灾变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4].陈颖骐.斜坡区桥梁地基灾变风险评估与控制[D].重庆交通大学.2015

[5].曾斌,项伟,Joachim,Rohn,Dominik,Ehret.恩施市志留系地层斜坡灾变智能化预测[J].自然灾害学报.2013

[6].赵云江,郑春,黄亮,包佳凤,李冰.灾变事件地层斜坡滑塌(带)堆积的特征——以滇西保山地区上叁迭统南梳坝组为例[J].地质通报.2012

[7].曾斌.恩施地区志留系地层斜坡灾变智能化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

标签:;  ;  ;  ;  

斜坡灾变论文-孙德亮,吴健平,文海家,薛蒙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