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论文-孙雨,宋晓晖,肖颖,李秀梅,王睿男

小反刍兽疫论文-孙雨,宋晓晖,肖颖,李秀梅,王睿男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反刍兽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反刍兽疫,核衣壳蛋白,中和抗体,抗体代谢规律

小反刍兽疫论文文献综述

孙雨,宋晓晖,肖颖,李秀梅,王睿男[1](2019)在《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抗体与H蛋白抗体在羊体内代谢消长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抗体与H蛋白抗体在羊体内的代谢消长规律,试验通过建立小反刍兽疫N蛋白双抗原夹心ELISA抗体检测方法、H蛋白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与血清中和抗体试验方法,分别检测了羊免疫疫苗后体内N蛋白抗体与H蛋白抗体在每个免疫阶段的代谢消长变化。结果表明:羊免疫小反刍兽疫疫苗后,血清内的N蛋白抗体与H蛋白抗体在6~8周时血清抗体效价较高,对应的羊体内中和抗体效价为1∶512,且效价至少可以持续到10周以上,2种抗体具有一定消长代谢规律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也为以N抗原与H抗原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抗原捕获ELISA方法、竞争ELISA检测方法、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及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军宏[2](2019)在《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羊小反刍兽疫也称为羊口炎肺肠炎复合症、肺肠炎、小反刍兽假性牛瘟,是由于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通常是小反刍动物易感,主要特征是体温升高,发生腹泻、口炎、肺炎。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以干燥寒冷季节和多雨季节更易发生。在发病疫区,往往呈零星发生,但随着易感动物的增多就会出现流行,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王璐瑶,宫英阑,郝雪飘,王建昌,张若曦[3](2019)在《山羊痘病毒与小反刍兽疫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一种灵敏、准确、快速的山羊痘病毒(GTP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双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GTPV、PPRV两种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检测引物,在常规PCR基础上,对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这两种病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检验。结果显示:仅GTPV和PPRV核酸样品扩增出与预期目标相符的目的片段,而其他病原对照均未出现目的条带;GTPV的最低检出量为0.283 ng/μL,PPRV的最低检出量为6.459 ng/μL。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可一次性同时完成PPRV、GTPV两种病原的检测,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方法的建立为山羊痘和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研究、疫情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9年11期)

刘敏,方先珍,付盼盼,闫若潜[4](2019)在《2019年河南省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防范风险,扎实做好河南省小反刍兽疫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小反刍兽疫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落实国家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按照《河南省2019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要求,对全省种羊场和部分商品羊场开展了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分别用竞争ELISA、荧光RT-PCR试验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与病毒核酸。结果显示:河南省小反刍兽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0.58%,其中种畜场(82.48%)高于商品场(79.74%);3种不同企业生产疫苗的免疫合格率均在73%以上,不同地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55.47%~100%之间,免疫2次及以上的免疫抗体合格率(86.36%)高于只免疫1次的(76.50%);未检出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阳性样品。结果表明,河南省小反刍兽疫整体防控效果较好,未发现病毒感染,免疫抗体水平均在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70%)以上,说明近期省内发生小反刍兽疫的风险较低,但部分地区免疫效果较差,存在一定的发生风险。因此,河南省仍需继续做好小反刍兽疫的强制免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科学评估免疫效果和疫情风险,同时加强羊只的引种检疫和流通监管,提高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的防控意识,从而最终达到消灭小反刍兽疫的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9年11期)

郑秀红,杜秋明,袁莉,刘彦双[5](2019)在《羊口蹄疫O型、A型二价苗及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苗不同免疫方法对免疫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反刍兽疫(PPR)俗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山羊和绵羊等)~([1]),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动物中传染性最强的疫病~([2])。小反刍兽疫的入侵给动物疫病的防控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合理使用口蹄疫及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苗,掌握两种疫苗不同免疫方法对免疫抗体的影响,降低免疫成本,提(本文来源于《吉林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0期)

杨晓梅[6](2019)在《羊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控制本病的有效途径是疫苗免疫。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反刍兽疫的免疫失败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9年10期)

任雪建,李秀梅,杨晓帆,李亚静,杨志[7](2019)在《小反刍兽疫病毒间接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28a-N,经原核表达纯化获得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将纯化的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与对应的酶标二抗配对,通过对各个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间接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通过对血清样本的检测,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符合率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显示:N蛋白最适包被浓度为0.5μg/mL,最适包被条件为4℃24 h;酶标二抗最适工作浓度为1∶2000。特异性试验证明,该方法与羊常见病毒的抗体阳性血清没有交叉反应。通过检测大量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阴、阳型血清,确定了科学的判定标准。(本文来源于《现代畜牧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孙瑶,艾军,姜平[8](2019)在《小反刍兽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业安全的重大跨国动物疫病之一。2007年首次传入我国。为配合OIE和FAO在2030年小反刍兽疫的根除计划,我国制定了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因该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快研制PPRV的有效诊断技术成为小反刍兽疫疫情控制和根除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本文针对小反刍兽疫病毒现有的检测方法进行概述,以期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刘拂晓,孙成友,李岭,王志亮[9](2019)在《表达羊口疮病毒B2L蛋白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拯救》一文中研究指出羊口疮(传染性脓疱)和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体分别为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如果通过反向遗传技术进行基因修饰,PPRV可成为表达外源蛋白的有效载体。ORFV含有1个具有高免疫原性的B2L蛋白。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含B2L基因开放阅读框的重组PPRV cDNA clone,然后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拯救了一株表达B2L蛋白的重组PPRV。试验表明,该重组病毒的生长动力学类似其母源病毒;Western blot和质谱分析表明,该重组PPRV可在细胞内表达B2L蛋白。该研究为羊口疮和小反刍兽疫二联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9年10期)

阙徐斌[10](2019)在《2015—2017年江苏省太仓市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江苏省太仓市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免疫效力,分析羊群中暴发小反刍兽疫的风险,现采用小反刍兽疫病毒竞争ELISA抗体检测试剂,对2015—2017年太仓市春(秋)防时的1 018份羊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2015—2017年太仓市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的合格率均达85%以上,说明太仓市基层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效果较好且稳定,达到了预期的免疫效果。(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小反刍兽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羊小反刍兽疫也称为羊口炎肺肠炎复合症、肺肠炎、小反刍兽假性牛瘟,是由于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通常是小反刍动物易感,主要特征是体温升高,发生腹泻、口炎、肺炎。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以干燥寒冷季节和多雨季节更易发生。在发病疫区,往往呈零星发生,但随着易感动物的增多就会出现流行,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反刍兽疫论文参考文献

[1].孙雨,宋晓晖,肖颖,李秀梅,王睿男.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抗体与H蛋白抗体在羊体内代谢消长规律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9

[2].王军宏.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9

[3].王璐瑶,宫英阑,郝雪飘,王建昌,张若曦.山羊痘病毒与小反刍兽疫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动物检疫.2019

[4].刘敏,方先珍,付盼盼,闫若潜.2019年河南省小反刍兽疫专项监测评估[J].中国动物检疫.2019

[5].郑秀红,杜秋明,袁莉,刘彦双.羊口蹄疫O型、A型二价苗及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苗不同免疫方法对免疫效果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19

[6].杨晓梅.羊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9

[7].任雪建,李秀梅,杨晓帆,李亚静,杨志.小反刍兽疫病毒间接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J].现代畜牧科技.2019

[8].孙瑶,艾军,姜平.小反刍兽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9

[9].刘拂晓,孙成友,李岭,王志亮.表达羊口疮病毒B2L蛋白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拯救[J].中国动物检疫.2019

[10].阙徐斌.2015—2017年江苏省太仓市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19

标签:;  ;  ;  ;  

小反刍兽疫论文-孙雨,宋晓晖,肖颖,李秀梅,王睿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