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生物膜论文-朱颖楠,王旭,王瑾丰,丁丽丽,任洪强

硝化生物膜论文-朱颖楠,王旭,王瑾丰,丁丽丽,任洪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硝化生物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膜,脱氮,N-酰化高丝氨酸内酯,脱氮功能基因

硝化生物膜论文文献综述

朱颖楠,王旭,王瑾丰,丁丽丽,任洪强[1](2019)在《外源群体感应-好氧反硝化菌强化生物膜脱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点研究了外源添加高AHLs调控能力的群体感应-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QS-HNAD)过程中生物膜反应器的运行、生物膜生理生化特征、信号分子浓度、脱氮功能基因含量、群落组成和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高C/N比(8~14)条件更有利于其促进反应器脱氮效能:添加群体感应Pseudomonas mendocina促进了反应器的反硝化,而添加Pseudomonas putida提高了氨氮的去除.与水相比,生物膜相信号分子对于环境变化具有更灵敏的响应,C6-HSL是潜在调控生物膜修复和强化脱氮的信号分子.荧光定量qPCR表明,外源添加QS-HNAD有效促进了氨氧化、硝酸盐还原和一氧化氮还原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添加不同外源QS-HNAD菌的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P.mendocina菌促进了放线菌、TM7、变形菌在生物膜中富集.(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程成[2](2019)在《不同生长策略的硝化生物膜特性研究与宏基因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相同氨氮与亚硝酸盐浓度的自配进水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驯化富集具有不同生长策略的硝化生物膜菌群,通过宏基因组技术等手段,从硝化菌群、功能基因、群感效应及种间关系等角度进一步研究不同运行模式下不同生长策略的硝化生物膜的特性,为深入解析硝化菌生长策略的形成与生物膜中存在的群感效应系统,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提供理论基础。自配进水组成:67 mg/L CaCl_2,22 mg/L MgSO_4,500 mg/L KHCO_3,500 mg/L NaHCO_3和10 mg/L的酵母浸膏,0.4 mL/L微量元素,NOB生物膜反应器进水氮源为50 mg/L NaNO_2,全程硝化生物膜反应器的进水氮源为50 mg/L NH_4Cl。条件控制:运行两组共四个反应器,一组为NOB为主的生物膜反应器,另一组为全程硝化生物膜反应器,每组反应器均采用序批式(SBR)与连续流进水(CFR)两种运行模式,NOB为主的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均为2L,全程硝化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均为3.8L。水浴加热控制反应温度保持在25±2℃。稳定阶段水力停留时间为6h,每天运行四个周期。稳定阶段反应器的氨氧化与亚硝酸盐氧化率均可以达到99%以上。SBR运行模式驯化出的菌属为r型,CFR运行模式驯化出的菌属为K型。NOB生物膜反应器中r/K型硝化菌的动力学参数为:K_(r)=224.73μΜ,K_(K)=76.23μΜ。对两组反应器硝化菌进行16s rRNA与宏基因组测定,r型与K型亚硝酸盐氧化菌的主要菌属均为Nitrospira。全程硝化生物膜反应器中r/K型硝化菌的动力学参数为:氨氧化菌K_(K)=286.58μM,K_(r)=298.37μM;亚硝酸盐氧化菌K_(K)=181.19μM,K_(r)=456.86μM。全程硝化生物膜中主要的氨氧化菌属为Nitrosomonas,主要的亚硝酸盐氧化菌属为Nitrospira。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生长策略生物膜中NOB的K_m值差别更大,生长策略区别更明显,AOB的K_m值差别较小,菌属不同并不是生长策略产生区别的原因。宏基因组匹配结果显示,Nitrospira与Nitrosomonas是主要的氮代谢与碳代谢的承担者。NOB为主的生物膜反应器中,AHL(N-乙酰-L-高丝氨酸内酯)群感效应主要存在于Nitrospira硝化菌与异养菌之间,Nitrospira是AHL合成与感应基因的主要携带者,群感效应淬灭基因由异养菌携带,是群感效应淬灭作用产生的来源,群感效应淬灭基因中酰化酶基因丰度远高于内脂酶。全程硝化生物膜中,AHL群感效应主要存在于Nitrosospira、Nitrobacter硝化菌与Methyloglobulus等异养菌之间,是AHL合成与感应基因的主要携带着,Nitrosomonas、Nitrospira与异养菌则是AHL群感效应淬灭基因的主要携带者,具有AHL群感效应基因的的菌属也同样带有群感效应淬灭基因,Nitrosomonas与Nitrospira菌属均具有内脂酶与酰化酶基因。群感效应系统是硝化生物膜代谢中主要的代谢形式,在生物膜反应器中检测到了AHL信号分子的存在,AHL群感效应是NOB为主的生物膜反应器与全程硝化生物膜反应器中主要存在的群感效应类型之一,其中酰化酶基因是硝化生物膜中主要的AHL群感效应淬灭基因。硝化生物膜中还存在其它群感效应体系,检测到lepB、PQS、DSF和AI-2等群感效应体系相关基因,这些群感效应体系可能也在生物膜体系中起重要作用。反应器中其它主要菌属(包括部分异养菌、反硝化菌等)中也存在AHL相关合成与感应基因,可以通过AHL信号物质产生群感作用,调节自身,形成完整的生物膜结构。(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胡超[3](2019)在《基于筛板塔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反硝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的水资源正逐步呈现日益紧张状态,对于水资源浪费和污水处理问题必须要加强重视。众所周知,高效率的污水回收利用对于降低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环境意义重大,最大限度的减少水资源浪费及污染可以尽可能的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当前社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不容忽视的环境效益。因此,中水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进行研究,是缓解我国日益紧张的水资源状态,进而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的有效手段。本项研究综合了化学工程、微生物学以及环境科学等知识,开发了一种筛板塔式生物膜反应器,该反应器实现了诸项技术的集成,启动时间短,碳源利用率高,能耗少,可以高效利用碳源实现反硝化,并能在不同C/N比的条件,实现NO_3~--N、TOC或COD的有效去除。同时,在小试的基础上开展中试研究,以期有效地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为以后反应器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好的实践基础。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筛板塔式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反硝化功能,为污水深度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和研发价值。(2)筛板塔式生物反应器对碳源的利用率较高。在较低的C/N比条件下,也可以实现NO_3~--N的有效去除,但达到同样的反硝化程度,其时间则会长。低C/N比时碳源利用率较高,但相对速率较慢。若C/N比升高后,则导致碳源利用率降低。(3)中试下的筛板塔式生物膜反应器在其反硝化过程中,TN的平均去除负荷达到2.9(mg?L~(–1)?h~(–1))。碳源利用率高,并可以使尾水中的TN去除率在现有技术处理效果基础上提高25%~40%以上,反应器在低温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反硝化效率。(4)在实际工程中运行的筛板塔式生物膜反应器,能实现稳定的缺氧过程,初步的中试结果表明,在筛板塔式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TN的去除,是同时发生了部分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相比传统的反硝化滤池,该反应器无反冲洗过程,亦没有滤料消耗和滤料后续处理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机物投加量为C/N(27)1,尾水经过该反应器处理后出水清澈,运行稳定。(5)该反应器易于操作和管理,无需特别的技术培训,即可以对其进行日常管理。(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蒋柱武,张仲航,陈礼洪,魏忠庆,颜丽红[4](2019)在《反硝化生物膜滤池脱氮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反硝化生物膜滤池(DNBF)模拟装置处理城市污水厂的出水,并分析脱氮效能。在水温为14. 3~22. 8℃、pH值为6. 7~7. 4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C/N值、温度、HRT、DO等因素对反硝化生物膜滤池脱氮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N值由0. 89上升到12. 46过程中,COD去除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C/N值为5. 91时COD去除率达到最大; TN和NO_3~- -N去除率分别在C/N值为5. 04和3. 65时达到最高。当C/N值≤3. 65时,碳源不足导致TN去除率较低和NO_2~- -N的累积;当C/N值≥5. 91时,碳源过量条件下,TN去除率未明显下降,DNBF脱氮率仍高达96%。当平均水温由22℃(夏季)降低至15℃(冬季)时,平均脱氮率由96%降低至8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OD、TN、NO_3~- -N去除率而言,HRT的极差均最大,即HRT是DNBF脱氮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07期)

常赜,孙宁,蒋然[5](2019)在《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强化硫化物自养反硝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采用生物膜-活性污泥组合工艺(IFAS)处理模拟市政污水,硫化物作为电子供体,推动自养反硝化脱氮。在厌氧无COD添加,NO_3~-、S_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0)、(80±5) mg/L,温度25℃,水力停留时间12 h的条件下,共运行140 d。结果表明,生物膜具为作用细菌在反应器中提供了稳定的生长场所,反应器稳定达到95%以上的TN去除率。硫氮摩尔比对硫化物最终产物有直接影响,适宜运行pH条件为8.0等结论。该技术可实现高效脱氮,有着反应可控性高、装置简易、反应建立时间短,且运行稳定、污泥产量少好等优点,适用于低碳氮比的市政污水处理及工业污水。(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曹勇锋,张朝升,荣宏伟,郑桂林[6](2018)在《C/N对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及膜内DO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DO是影响污水脱氮处理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系统中的扩散能力采用DO的有效扩散系数(D_e,m~2/s)来表征。运用DO微电极系统检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正方体载体内部生物膜DO分布情况,结合扩散方程拟合求得生物膜内部的D_e,研究处理工艺在不同C/N下对SND效果及膜内D_e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为6~12时,D_e随着C/N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C/N为12时,系统的SND效果最好,氨氮与TN去除率均为98%左右,对应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与D_e也达到最大,分别为0.004 50s~(-1)和2.30×10~(-9) m~2/s。(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8年11期)

周正协,陈卫,许航,王月婷,顾艳梅[7](2018)在《原水输送管道生物膜的生长及其对硝化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原水输送管道模拟系统,考察了管壁生物膜在自然形成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变化,探讨了原水管道的运行时间对原水中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管壁生物膜自然形成过程中,微生物表现出明显的群落演替现象,微生物的生长经历了适应期、对数生长期、脱落期和稳定期四个阶段,原水中的硝化作用不断趋于彻底。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微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生物系统趋于稳定。运行75 d后,NH_4~+-N浓度的变化率稳定在-45%左右;125 d后,NO_2~--N浓度的变化率稳定在-90%左右,NO_3~--N浓度的变化率稳定在40%左右。(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8年13期)

罗旌焕[8](2018)在《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生物膜对不同电子受体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甲烷氧化(AOM)在控制缺氧环境中甲烷通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缺氧生境中,AOM耦合硫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铁/锰被认为是主要的厌氧甲烷氧化过程。然而,AOM耦合微生物还原铬酸盐/高氯酸盐/硒酸盐目前尚未报道。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DAMO)的发现不仅加深我们对全球甲烷和氮循环的认知,而且为污染水体中去除硝酸盐提供新的工艺。前期研究证实在严格厌氧条件下,DAMO微生物能够去除污染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然而,在微氧条件下DAMO能否去除硝酸盐(或溴酸盐)尚未清楚。在该研究中,通过搭建小试规模膜生物膜反应器(MBfR),对其接种DAMO古生菌和细菌共生体,且从无泡中空纤维膜提供甲烷作为电子供体。该研究旨在探究AOM耦合微生物还原铬酸盐/高氯酸盐/硒酸盐对DAMO古生菌/细菌的抑制或筛选作用,探究在微氧条件下DAMO从地下水去除硝酸盐和溴酸盐的可行性及机制,以及探究共存厌氧氨氧化(anammox)细菌对DAMO古生菌/细菌的协同或竞争作用。通过长期连续监控MBfR运行和进行物料/电子平衡试验以追踪物质转化路径;通过表征微生物总体群落和揭示功能微生物菌群以提出物质还原机制。预期该研究结果不仅加深我们对自然环境中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微生物介入含氧阴离子还原多样性的认知,而且提供甲烷型MBfR去除污染物的新工艺。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a)共存anammox细菌能够刺激DAMO生物膜的生长。通过接种anammox细菌,以强化DAMO古生菌和细菌活性,其中古生菌硝酸盐去除率从4.8±0.7提高至9.8±0.2 mg N/L/d。DAMO细菌和anammox细菌分别贡献91.8%和8.2%的亚硝酸盐去除。为在只有硝酸盐污染地下水或污染水体中应用DAMO-anammox工艺,在预处理阶段应部分还原硝酸盐至铵。研究中利用零价铁(Fe0)结合活性炭(AC)粉末,即Fe0/AC微电解体系,以强化硝酸盐在准中性水溶液中的还原效率。(b)接种DAMO反应器能够从地下水(含溶解氧(DO)和硝酸盐)中去除硝酸盐。当处理含50 mg N/L硝酸盐和7~9 mg O2/L DO模拟地下水时,最高硝酸盐处理率达45 mg N/L/d。在某些过渡期,乙酸盐和丙酸盐出现积累,表明其作为中间产物介入甲烷氧化中。CandidatusMethylormirabilis(DAMO 细菌)成为优势菌种,而 CandidatusMethanoperedens(DAMO古生菌)消失,同时反硝化细菌大量生长。在微氧条件下,甲烷氧化成挥发性脂肪酸(VFAs),其作为异养反硝化细菌碳源实现去除硝酸盐。DAMO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去除硝酸盐中形成协同关系。(c)AOM耦合微生物还原铬酸盐,将溶解态铬酸盐还原成Cr(Ⅲ)沉降物。在介入铬酸盐还原后,甲烷氧化菌属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从微生物群落中消失,而CandidatusMethanoperedens依然存活,以诱发甲烷氧化耦合微生物还原铬酸盐反应。在AOM耦合微生物还原铬酸盐中,ⅰ)Candidatus Methanopereden单独或者ⅱ)铬酸盐还原菌和CandidatusMethanoperedens协同代谢铬酸盐至Cr(Ⅲ)沉降物,二者均以DAMO古生菌微氧化甲烷作为电子。(d)AOM耦合微生物还原高氯酸盐,将高氯酸盐还原成氯化物。在介入高氯酸盐还原后,甲烷氧化菌属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和Candidatus Methanoperedens 依然存活,而高氯酸盐还原细菌(比如Dechlorosoma和Azoarcus)生长成为生物膜中优势菌种。在AOM耦合微生物还原高氯酸盐中,微生物形成协同关系:甲烷氧化菌氧化甲烷且分泌中间产物,其作为高氯酸盐还原菌电子供体实现代谢高氯酸盐。(e)AOM耦合微生物还原硒酸盐,将溶解态硒酸盐还原成纳米级元素硒。在介入硒酸盐还原后,仅有Candidatus Methanoperedens和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 为甲烷氧化菌属,表明其耦合AOM还原硒酸盐的能力。(f)在微氧条件下,甲烷驱使微生物还原溴酸盐,将溴酸盐还原成溴化物。在1 mg Br/L/d负荷下,溴酸盐去除效率达100%。VFAs出现积累,其浓度为0.8~11.5 mg C/L。在进水溴酸盐后,仅有Methanosarcina为甲烷氧化菌属,而Dechloromonas比例从0.9%增长至18.0%,成为优势菌种。在微氧条件下,甲烷氧化成VFAs,其作为异养溴酸盐还原细菌(比如Dechloromonas)碳源实现还原溴酸盐。(g)针对DAMO古生菌和细菌响应不同电子受体,CandidatusMethanoperedens被铬酸盐/高氯酸盐/硒酸盐筛选,而被溴酸盐/氧气抑制;Candatus Methylomirabilis则被高氯酸盐/硒酸盐/氧气筛选,而被铬酸盐/溴酸盐抑制。(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8-05-01)

易娜[9](2018)在《利用垂直折流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双加氧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苯甲酸(Benzoic acid,BA)和邻苯二甲酸(Phthalic acid,PA)作为难降解有机物质,也是许多芳香族化合物生物降解的中间产物。因为苯甲酸及其钠盐可以抑制多种微生物体内的呼吸酶的活性,所以被广泛使用在工业生产当中,如食品的抑菌剂和染印的媒染剂等,导致苯甲酸及苯甲酸钠已成为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同样,邻苯二甲酸也因为常用作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所以必然也是工业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同时,氨氮和硝酸氮作为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污水的常见污染物,不仅是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氨氮在水体中经过硝化作用会产生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对水体中的动物造成伤害。因此采用有效的处理方法处理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和氨氮,加速其在污水中的降解速度,以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对于降解有毒难降解物质BA和PA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好氧生物降解法,而对于氨氮处理的硝化反硝化反应则分别需要在好氧与缺氧环境中进行。目前对于这几种物质的处理方式还较单一,所以很难在同一个体系中同时去除这叁种污染物,这些限制的条件,促使我们开发新的生物反应器,可以实现同时处理含有难降解有机物与氨氮的废水。本实验利用改进后的垂直直流生物膜反应器,通过控制溶解氧,实现在同一个体系中既有缺氧条件,又有好氧条件,实现同时去除含有难降解有机物与氨氮的废水。此外,利用不同污染物降解顺序的策略,即根据实验研究与反应机理,BA和PA的双加氧反应既可以为氨氮硝化产生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反硝化提供碳源也创造了体系中缺氧的环境,因此应该将难降解有机物在硝化完成后加入到反应器中,使得生物膜反应器能最优化处理这些物质。结果如下:(1)通过改良垂直折流式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VBBR),可控制表面溶解氧为2.0~4.0mg/L,并且在反应器内实现了需氧的双加氧反应和硝化反应以及缺氧的反硝化反应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的进行。(2)通过BA单独降解与BA与氨氮同时反应的对比实验中,氨氮可提高生物活性对双加氧反应稍有促进。在好氧与缺氧的BA单独降解对比与加入了硝酸钠进行对照实验中,当反应器中持续好氧状态时不利于反硝化的进行,硝酸盐得不到降解且对双加氧反应也稍有抑制。而在缺氧条件下,虽然反硝化反应条件满足得以顺利完成,但BA降解过于缓慢。(3)在初步试验中投加所有目标污染物除了有机物BA可去除,氨氮与硝酸氮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去除。继而通过对双加氧反应过程中的DO变化测定,为与反硝化反应结合提供数据理论基础,在不用人工调试的情况下能使反应器出现持续缺氧状态的反应条件。(4)通过调整使双加氧反应与反硝化反应结合的策略,保证硝化反应需要溶解氧的条件满足,使得20mg/L的氨氮,100mg/L的BA都得以在10小时内去除,并经计算符合N平衡。(5)在进一步研究双加氧反应与硝化反硝化反应的最佳混合时间的实验中,选取两者混合时间点分别为0h,3h,5h,得出3h混合的处理效果整体大于0h,而5h混合的处理效果为最佳时间点,能比3h优化,使得所有污染物质基本完全有效去除。(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韩冬妮[10](2017)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短程硝化的启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与传统脱氮工艺,以短程硝化为基础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无论在处理效果还是运行成本上都有着突出优势。亚硝化细菌生长缓慢、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及其敏感,致使亚硝酸盐的生成速率成为了新型脱氮工艺的限制性因素。对于亚硝化活性污泥的驯化,确保高效、稳定的亚硝酸盐氮的积累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SBR短程硝化35d之后趋于稳定状态,SBBR一周后亚硝态氮积累率就达到80%以上,短于SBR的启动过程。SBBR反应器中的接种污泥选自SBR的驯化的活性污泥,污泥本身含有大量的亚硝化细菌,SBBR的驯化过程在SBR的基础上增殖,SBBR反应器中的效果优于SBR。(本文来源于《污染防治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硝化生物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别采用相同氨氮与亚硝酸盐浓度的自配进水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驯化富集具有不同生长策略的硝化生物膜菌群,通过宏基因组技术等手段,从硝化菌群、功能基因、群感效应及种间关系等角度进一步研究不同运行模式下不同生长策略的硝化生物膜的特性,为深入解析硝化菌生长策略的形成与生物膜中存在的群感效应系统,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提供理论基础。自配进水组成:67 mg/L CaCl_2,22 mg/L MgSO_4,500 mg/L KHCO_3,500 mg/L NaHCO_3和10 mg/L的酵母浸膏,0.4 mL/L微量元素,NOB生物膜反应器进水氮源为50 mg/L NaNO_2,全程硝化生物膜反应器的进水氮源为50 mg/L NH_4Cl。条件控制:运行两组共四个反应器,一组为NOB为主的生物膜反应器,另一组为全程硝化生物膜反应器,每组反应器均采用序批式(SBR)与连续流进水(CFR)两种运行模式,NOB为主的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均为2L,全程硝化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均为3.8L。水浴加热控制反应温度保持在25±2℃。稳定阶段水力停留时间为6h,每天运行四个周期。稳定阶段反应器的氨氧化与亚硝酸盐氧化率均可以达到99%以上。SBR运行模式驯化出的菌属为r型,CFR运行模式驯化出的菌属为K型。NOB生物膜反应器中r/K型硝化菌的动力学参数为:K_(r)=224.73μΜ,K_(K)=76.23μΜ。对两组反应器硝化菌进行16s rRNA与宏基因组测定,r型与K型亚硝酸盐氧化菌的主要菌属均为Nitrospira。全程硝化生物膜反应器中r/K型硝化菌的动力学参数为:氨氧化菌K_(K)=286.58μM,K_(r)=298.37μM;亚硝酸盐氧化菌K_(K)=181.19μM,K_(r)=456.86μM。全程硝化生物膜中主要的氨氧化菌属为Nitrosomonas,主要的亚硝酸盐氧化菌属为Nitrospira。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生长策略生物膜中NOB的K_m值差别更大,生长策略区别更明显,AOB的K_m值差别较小,菌属不同并不是生长策略产生区别的原因。宏基因组匹配结果显示,Nitrospira与Nitrosomonas是主要的氮代谢与碳代谢的承担者。NOB为主的生物膜反应器中,AHL(N-乙酰-L-高丝氨酸内酯)群感效应主要存在于Nitrospira硝化菌与异养菌之间,Nitrospira是AHL合成与感应基因的主要携带者,群感效应淬灭基因由异养菌携带,是群感效应淬灭作用产生的来源,群感效应淬灭基因中酰化酶基因丰度远高于内脂酶。全程硝化生物膜中,AHL群感效应主要存在于Nitrosospira、Nitrobacter硝化菌与Methyloglobulus等异养菌之间,是AHL合成与感应基因的主要携带着,Nitrosomonas、Nitrospira与异养菌则是AHL群感效应淬灭基因的主要携带者,具有AHL群感效应基因的的菌属也同样带有群感效应淬灭基因,Nitrosomonas与Nitrospira菌属均具有内脂酶与酰化酶基因。群感效应系统是硝化生物膜代谢中主要的代谢形式,在生物膜反应器中检测到了AHL信号分子的存在,AHL群感效应是NOB为主的生物膜反应器与全程硝化生物膜反应器中主要存在的群感效应类型之一,其中酰化酶基因是硝化生物膜中主要的AHL群感效应淬灭基因。硝化生物膜中还存在其它群感效应体系,检测到lepB、PQS、DSF和AI-2等群感效应体系相关基因,这些群感效应体系可能也在生物膜体系中起重要作用。反应器中其它主要菌属(包括部分异养菌、反硝化菌等)中也存在AHL相关合成与感应基因,可以通过AHL信号物质产生群感作用,调节自身,形成完整的生物膜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硝化生物膜论文参考文献

[1].朱颖楠,王旭,王瑾丰,丁丽丽,任洪强.外源群体感应-好氧反硝化菌强化生物膜脱氮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9

[2].程成.不同生长策略的硝化生物膜特性研究与宏基因解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9

[3].胡超.基于筛板塔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反硝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蒋柱武,张仲航,陈礼洪,魏忠庆,颜丽红.反硝化生物膜滤池脱氮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9

[5].常赜,孙宁,蒋然.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强化硫化物自养反硝化技术[J].水处理技术.2019

[6].曹勇锋,张朝升,荣宏伟,郑桂林.C/N对生物膜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及膜内DO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

[7].周正协,陈卫,许航,王月婷,顾艳梅.原水输送管道生物膜的生长及其对硝化作用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8

[8].罗旌焕.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生物膜对不同电子受体的响应[D].上海大学.2018

[9].易娜.利用垂直折流内循环生物膜反应器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和双加氧反应[D].上海师范大学.2018

[10].韩冬妮.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短程硝化的启动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7

标签:;  ;  ;  ;  

硝化生物膜论文-朱颖楠,王旭,王瑾丰,丁丽丽,任洪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