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频振动台论文-吴义鹏,周圣鹏,裘进浩,季宏丽

超低频振动台论文-吴义鹏,周圣鹏,裘进浩,季宏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低频振动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能量收集,弹簧摆,压电,超低频振动

超低频振动台论文文献综述

吴义鹏,周圣鹏,裘进浩,季宏丽[1](2019)在《用于超低频振动能收集的压电弹簧摆结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频振动能量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如何高效收集却始终是一个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普通金属夹的压电弹簧摆结构,由于摆动固有频率仅与软件仿真摆长和重力加速度有关,因此结构共振频率能够较好地匹配环境低频振源,进而高效地将其转化为电能。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仿真并讨论了压电元件的优化布置方案,建立了结构动力学方程,最终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了理论验证,性能分析和能量收集器的自供电演示。实验结果表明,该压电弹簧摆结构在超低频条件下(2.03Hz,0.26g),回收功率能够达到13.29mW,具有很高的低频振动能量收集性能。(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吴义鹏,王越,周圣鹏,谢维泰,季宏丽[2](2019)在《超低频振动能量收集器中夹片弹簧结构的建模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基于夹片弹簧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利用材料力学莫尔积分理论建立了振荡俘能结构中夹片弹簧的等效刚度模型,通过万能拉伸试验机验证了模型精度.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夹片弹簧刚度线性简化的两种途径:拉伸曲线线性拟合和固有频率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从夹片弹簧拉伸曲线上看,将其等效成线性弹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在实际振动能量收集器结构中,若振动加速度相对较小,通过固有频率修正法对夹片弹簧刚度进行线性简化,其幅频响应特性与非线性模型的特性相近.该研究成果为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动力学和机电耦合模型简化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固体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石博文,季宏丽,裘进浩,吴义鹏[3](2017)在《利用自适应滤波及同步开关阻尼技术的超低频振动半主动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极值判断的LMS(Least mean square)自适应滤波算法,通过在极值处更新LMS算法的期望信号实现对原始振动信号的无延迟滤波,实现同步开关的无延迟切换,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在此基础上,基于STM32F407微控制器开发了一套半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将LMS自适应滤波算法成功移植到微控制器中对实际位移信号进行处理,使得控制器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被控结构振动位移极值,进而控制开关切换且自适应调节同步开关阻尼技术中恒定电压源的大小,利用LC振荡电路实现MFC驱动器的高压非对称输出,大幅降低柔性结构的低频振幅。(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0-20)

王余伟,韩进,孙伟,何闻[4](2017)在《超低频振动实验室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超低频振动标准装置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需求,研究和建立了四川省地震局振动标准装置,其频率范围为0.002~160 Hz、振幅为峰-峰0.1 m、承载15 kg、波形失真度优于1%。介绍了超低频振动实验室设计定位与相关参数选择,装置的结构组成以及基础设计。最后对装置的实测,结果表明:装置能够满足四川省地震局对地震计检定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华南地震》期刊2017年02期)

潘荣誉[5](2016)在《超低频振动传感器的超声相位检测方法及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低频振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矿井井架、井塔、高层建筑物、铁路公路桥梁、水坝的振动、地壳震动都属此类。这类振动具有振动频率很低,1Hz以下频率成份极丰富、振幅大、破坏力较强等特点。在工程技术领域,超低频振动的测试与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而本课题设计的一种超低频振动传感器可实现超低频振动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的超低频地震检波器基于超声波相位法。整个检波器由外壳、弹簧振子结构、以及超声波探头等组成。其主要原理是将振波耦合至质量块发生谐振,通过检测质量块振动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规律反推目标振动信息。质量块的位移检测则通过测算超声波收发传感器的实时相位差得出。为了解决温度变化导致超声波波长变化对超声波测量结果的影响,系统采用差动式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超声波信号与采样信号同时钟源的采样电路设想以实现整周期的信号采样。针对由于振动速度存在导致超声波接收传感器信号变形,本文使用一种基于相邻信号加减的相位算法,并通过仿真方法对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自身误差并没有对测量结果精度造成影响。最后,通过实验得出传感器频响特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鲍爱达,闫明明,徐晓辉,郭涛[6](2013)在《基于VFC的超低频振动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低频振动信号参数的检测在工程应用方面前景广阔,针对原有测量系统难以应对复杂的工程环境问题而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中的VFC电路的特殊工作原理使得其能解决实际工程应用中产生的高频脉冲干扰问题。该系统经过试验标定,精度达到了0.88%,可以完成对超低频信号的精确测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3年12期)

佘天莉[7](2013)在《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低频振动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广泛存在,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为核心,通过理论分析、程序仿真和实验研究,建立了一套可以有效减小振动台失真的系统,并获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3年05期)

刘旭红,杨蕾[8](2012)在《感受最微小的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台上放着一排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待检仪器,有方块状、圆柱状、高压锅状;黑色、银色、绿色,银黑相间。“这个黑色的方块是用于桥梁振动测量的传感器,这个高压锅状的仪器是长周期地震计……”装置负责人、中国计量院力学与声学研究所副所长于梅如数家珍。而为这些传感(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报》期刊2012-06-27)

佘天莉[9](2012)在《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低频振动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广泛存在,并且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对于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人们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其为研究核心,通过理论分析、程序仿真和实验研究,建立了一套可以有效减小振动台失真的系统,并获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同时提出新的控制方法并加以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振源的分析,在隔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反馈技术的主动隔振方法,根据不同的反馈参量,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反馈方法,并通过MATLAB编程进行仿真,分别予以分析,以找出最优方案。同时,分析了超低频标准振动台的隔振方法,指出被动隔振和主动隔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超低频振动台的基础隔振问题。其次,通过介绍超低频振动台的工作原理,构建了超低频振动台的力学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分析。指出了超低频振动台的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如振动台的非线性失真、自身的稳定性、地基干扰及背景噪声等问题,并对上述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致的分析。通过对比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反馈,介绍了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相结合的复合反馈的技术,分析了系统在复合反馈下的动态特性,表明此技术对于超低频振动台减小失真有着明显的作用,从而证实,在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中,采用负反馈技术是必要且有效的,它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降低系统的失真度,可对超低频振动传感器进行有效的校准。再次,基于负反馈技术,以当代先进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套基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的数字伺服控制系统,克服了传统的模拟伺服控制器系统通常有着调试困难、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漂移、缺乏实现复杂计算的能力、无法实现现代控制理论指导下的控制算法等缺点。在MATLAB环境下编程并进行仿真,确定了K_D、K_P、K_I叁个主要参数的初值,归纳了这叁个主要参数的选取规则,指出了误差变化对这叁个参数在调整过程中取值变化的影响,以及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阶跃信号响应仿真表明,该控制器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比,有着更为良好的动态特性。从仿真中还可以看出,系统对于正弦激励信号的跟踪也有着良好的效果。在振动台上通过DSP系统进行硬件实现,实验表明,这种控制器所构成的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小振动台的失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然后,分析了系统A类不确定度的产生原因以及计算公式;分别从振动位移误差、输出电压测量误差、台面横向运动误差、频率测量误差等几方面,总结并分析系统的B类不确定度和系统的合成不确定度;同时探讨了在测量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对于异常值的判断及其剔除准则;指出了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系统的随机误差。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今后的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2-04-01)

应怀樵,齐靓,宋世磊,董书伟[10](2011)在《941B振动传感器超低频振动台实时反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北京东方所专有的传递函数反演测试方法,使用304所振动台、INV3018E双核24位数据采集仪及DASP软件等,对941B水平(H)传感器的超低频响应进行了实时的反演计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0.05Hz时精度提高36倍多。(本文来源于《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期刊2011-10-27)

超低频振动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一类基于夹片弹簧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利用材料力学莫尔积分理论建立了振荡俘能结构中夹片弹簧的等效刚度模型,通过万能拉伸试验机验证了模型精度.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夹片弹簧刚度线性简化的两种途径:拉伸曲线线性拟合和固有频率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从夹片弹簧拉伸曲线上看,将其等效成线性弹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在实际振动能量收集器结构中,若振动加速度相对较小,通过固有频率修正法对夹片弹簧刚度进行线性简化,其幅频响应特性与非线性模型的特性相近.该研究成果为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动力学和机电耦合模型简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低频振动台论文参考文献

[1].吴义鹏,周圣鹏,裘进浩,季宏丽.用于超低频振动能收集的压电弹簧摆结构设计与实现[J].振动工程学报.2019

[2].吴义鹏,王越,周圣鹏,谢维泰,季宏丽.超低频振动能量收集器中夹片弹簧结构的建模与验证[J].固体力学学报.2019

[3].石博文,季宏丽,裘进浩,吴义鹏.利用自适应滤波及同步开关阻尼技术的超低频振动半主动控制器[C].第十二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4].王余伟,韩进,孙伟,何闻.超低频振动实验室设计及应用[J].华南地震.2017

[5].潘荣誉.超低频振动传感器的超声相位检测方法及FPGA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16

[6].鲍爱达,闫明明,徐晓辉,郭涛.基于VFC的超低频振动信号采集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3

[7].佘天莉.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的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3

[8].刘旭红,杨蕾.感受最微小的振动[N].中国质量报.2012

[9].佘天莉.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

[10].应怀樵,齐靓,宋世磊,董书伟.941B振动传感器超低频振动台实时反演试验[C].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2011

标签:;  ;  ;  ;  

超低频振动台论文-吴义鹏,周圣鹏,裘进浩,季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