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论文-杨亚涛,韩新光,黄洁润,赵阳

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论文-杨亚涛,韩新光,黄洁润,赵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隐私保护,承诺机制,格,双向认证

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杨亚涛,韩新光,黄洁润,赵阳[1](2019)在《基于RLWE支持身份隐私保护的双向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执行认证密钥交换协议时通信双方身份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类承诺机制的抗量子攻击的双向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通过C类承诺函数隐藏通信双方的真实身份信息,并基于RLWE困难问题,在保障身份匿名的前提下,通过2轮的消息交互不仅完成了双向身份认证,而且保证了传输消息的完整性,并协商出共享会话密钥。经过分析,在协议执行效率上,完成匿名的双向认证与密钥协商只需2轮的消息传输,与Ding等的协议对比,公钥长度缩短近50%;在安全性上,所提协议能够抵抗伪造、重放、密钥复制和中间人攻击。所提协议在eCK模型下满足可证明安全性,同时所提协议基于格上的RLWE困难问题,可抵抗量子计算攻击。(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牟航,安达[2](2019)在《基于混沌映射的多服务器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有许多服务器用户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被研究人员提出,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中也遇到一定数量的非标准协议,但不少协议存在无法抵御伪装攻击、注册信息泄露攻击等安全问题。文章分析了LWAMO等人提出的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在认证阶段不需要注册中心RC参与支持多服务器环境。研究发现其无法抵御伪装攻击和中间人攻击,为实现等级保护数据传输机密性条款的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协议,实现用户和服务器的双向认证,且在双向认证阶段不需要注册中心RC参与。(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张利华,姜攀攀,蒋腾飞,李晶晶[3](2019)在《LTE-R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分析及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全高效的车地身份认证方案是铁路安全运行的基础,结合列控系统数据安全传输对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和铁路无线通信网的发展方向,提出一种基于伪随机数和哈希函数的LTE-R车地通信身份认证协议。设计了由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随机数生成的能够替换IMSI传输的匿名身份(PID),解决了由IMSI泄露导致的安全问题;利用临时生成的认证密钥NK代替永久根密钥K完成认证流程,提高了根密钥K的安全性。利用认证测试方法对协议的正确性进行了证明。分析证实,本文提出的LTE-R身份认证方案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匿名性,计算效率与通信消耗较好。(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海燕,李玲玲,张玲,张建伟,黄万伟[4](2019)在《一种增强的移动互联网身份基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线性对运算耗时较多和PKI证书管理负担重的问题,王真等人提出基于身份的移动互联网高效认证密钥协商协议(通信学报,2017年第8期),但该协议不能抵抗临时私钥泄露攻击,不具备eCK安全性。为此,提出一种不使用双线性对运算的身份基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在GDH假设和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其具备eCK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密钥协商阶段仅需4个椭圆曲线点乘运算,与CKD-10、XW-12、WML-17等协议相比效率较高,单轮通信次数和计算代价较少,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环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王松伟,陈建华[5](2019)在《基于智能卡的扩展混沌映射异步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份认证是确保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混沌映射身份认证协议因其高效性而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2015年,Zhu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混沌映射协议,声称其可以抵抗冒充攻击、字典攻击,并且提供用户匿名性;然而,Tong等指出Zhu的协议存在离线字典攻击、冒充攻击等问题且无法确保用户匿名性,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改进协议(简称TC协议)。针对Zhu和TC协议方案,文中指出了其不能确保前向安全性以及容易遭受拒绝服务攻击等安全性缺陷,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智能卡的混沌映射协议方案。安全性分析及同其他相关方案的比较结果表明了所提协议的高安全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闫丽丽,昌燕,张仕斌[6](2018)在《基于扩展混沌映射的叁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基于混沌映射和智能卡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叁方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由于该协议在执行过程中无需使用对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时间戳技术,因此降低了协议运行的计算复杂度,提高了运行效率。此外,该协议实现了便捷的用户密钥更新机制,提高了安全性。最后,从安全性和执行效率两方面对所设计协议进行分析,并与相关工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协议能够抵御常见攻击,而且具有低传输和计算消耗,更适用于实际应用环境。(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曹震寰,顾小卓,顾梦鹤[7](2019)在《面向Ad Hoc网络的无证书认证组密钥协商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全和效率是影响无证书认证组密钥协商协议能否在Ad Hoc网络中得到实际应用的两个关键因素。针对这两个关键因素,以提高Ad Hoc网络安全组通信的安全性和效率为目标,提出一个无证书认证组密钥协商协议,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ECC)点乘运算实现无配对的无证书认证组密钥协商和身份认证;并使用Huffman密钥树优化通信轮数,以降低计算量和通信量,提高组密钥协商效率。安全分析和性能分析表明,与现有基于无证书的组密钥协商协议相比,所提方案在组密钥协商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安全性,可以满足资源受限条件下组密钥建立以及组成员变动带来的密钥更新问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李雪莲,李伟,高军涛,王海玉[8](2018)在《一个具有多个注册中心的双向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许多双向认证与密钥协商(MAKA)协议不具有高效的撤销机制,同时不能抵抗一些新型攻击,如随机数泄露(ESL)攻击、注册中心泄露注册信息(RCDRI)攻击.另一方面,大量的MAKA协议都是基于一个注册中心(RC),这无疑对RC高效性和稳定性是个挑战.本文基于以上问题,结合自认证公钥(SCPK)提出了一个具有多个注册中心的MAKA协议,该协议能够抵抗上述的新型攻击并且具有动态的撤销机制.基于Diffie-Hellman困难假设,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给出了协议的安全性证明.由于该协议不涉及双线性对运算,比以往同类型方案在执行效率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向永谦,满建文,陈建华[9](2018)在《一个基于生物特征的SIP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设计一个安全高效的SIP认证协议,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生物特征的SIP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该方案可以有效实现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并且可以提供前向安全性,保持用户匿名性以及抵抗各种已知攻击。在计算效率方面,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该方案是安全、高效的。(本文来源于《第33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0)

张子剑,周琪,张川,童逍瑶,李春磊[10](2018)在《新的低轨星座组网认证与群组密钥协商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低轨卫星具有通信和持续监测的功能,其在航天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卫星通信系统中没有专门的认证系统。为了解决该问题,针对低轨星座组网设计了轻量级的认证协议,考虑了认证过程中链路切换的情况,对协议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3GPP AKA协议进行对比。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低轨星座组网认证协议比3GPP AKA协议效率提高了20%,同时群组密钥协商时间约为300 ms。(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有许多服务器用户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被研究人员提出,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中也遇到一定数量的非标准协议,但不少协议存在无法抵御伪装攻击、注册信息泄露攻击等安全问题。文章分析了LWAMO等人提出的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在认证阶段不需要注册中心RC参与支持多服务器环境。研究发现其无法抵御伪装攻击和中间人攻击,为实现等级保护数据传输机密性条款的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协议,实现用户和服务器的双向认证,且在双向认证阶段不需要注册中心RC参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杨亚涛,韩新光,黄洁润,赵阳.基于RLWE支持身份隐私保护的双向认证密钥协商协议[J].通信学报.2019

[2].牟航,安达.基于混沌映射的多服务器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研究[C].2019中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大会论文集.2019

[3].张利华,姜攀攀,蒋腾飞,李晶晶.LTE-R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分析及改进[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9

[4].孙海燕,李玲玲,张玲,张建伟,黄万伟.一种增强的移动互联网身份基认证密钥协商协议[J].计算机工程.2019

[5].王松伟,陈建华.基于智能卡的扩展混沌映射异步认证密钥协商协议[J].计算机科学.2019

[6].闫丽丽,昌燕,张仕斌.基于扩展混沌映射的叁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

[7].曹震寰,顾小卓,顾梦鹤.面向AdHoc网络的无证书认证组密钥协商协议[J].计算机应用.2019

[8].李雪莲,李伟,高军涛,王海玉.一个具有多个注册中心的双向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J].电子学报.2018

[9].向永谦,满建文,陈建华.一个基于生物特征的SIP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C].第33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

[10].张子剑,周琪,张川,童逍瑶,李春磊.新的低轨星座组网认证与群组密钥协商协议[J].通信学报.2018

标签:;  ;  ;  ;  

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论文-杨亚涛,韩新光,黄洁润,赵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