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内容论文-郝郁青,李靖

权力内容论文-郝郁青,李靖

导读:本文包含了权力内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合作治理,水治理,权力流动,内容分析

权力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郝郁青,李靖[1](2019)在《政府跨域合作治理中权力流动的解释路径——基于甘肃省水利厅文本数据的内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负外部性问题的凸显,政府治理主体权威有效性不足,合作治理被广而用之。文章以甘肃水利厅的治水经验为案例,借助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希冀通过政府合作治理中显性的行为模式探索其行为背后隐藏的权力运行逻辑。研究发现,合作治理中政府权力具有纵向流动、横向流动和外向流动叁个方向,且制度环境里权力扩散机制、权力收紧机制、权力交换机制和权力渗透机制是政府权力流动的具体路径与重要保障。在我国威权体制下,政府权力流动路径也是国家权力延伸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9年12期)

徐自强,严慧[2](2019)在《身份—权力—行动:大学内部治理中的教授治学——基于高校章程的内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51篇样本高校章程文本的内容分析后发现,不同高校对教授治学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但仍有一致性程度较高的规律:从身份上看,教授治学中的"教授"实际上是一个以拥有正高级职称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多元治理主体的代表性称谓和集合,在个体意义上这一治理主体需要具备正高级职称、不同学科专业和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等资格条件,在组织意义上这一治理主体主要由学术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的形式参与大学内部治理;从权力上看,学术委员会基本上是按照"民主选举—会议协商—投票表决"这一方式来运行的;从行动上看,学术委员会可以通过不同尺度的管理权限参与包括学术道德类事务、学科建设类事务、学术评价类事务等12类事务在内的学术性事务。研究认为高校章程中所规定的教授治学应在学界研究、高校实践和官方确认的共同推动下尽可能达成共识。(本文来源于《高教探索》期刊2019年07期)

劳杨帆[3](2019)在《权力话语下新媒体公司内容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试图采用人类学的研究理论,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以上海的两家初创新媒体公司B公司和M公司为田野点,进入公司内部,观察两家公司的日常生产实践和内容生产全过程。本文一共讲述了在两个田野点的发生的四个主要故事,阐述了生产者视角下,市场是如何被想象的,内容又是如何被生产的。通过四个故事可以看到,从想象到生产,权力充斥在整个流程中,终不断地在平台、公司、员工、竞争者、商家、消费者之间流动。在每一个故事的开头,笔者简要描述了日常一天的工作与生活,以便读者对田野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四个故事分别对应了两家公司的四个项目,按照市场作为基本的划分标准,正文划分为两大板块。第二章和第叁章属于有客户条件下的内容生产,后两章则属于非典型客户、无客户情况下的内容生产。第二章讲述的是M公司的关键客户E品牌的故事,从最初合作的建立,到整个营销的环节的运作,以及最后合作的终结。第叁章讲述的是B公司未解散之前最大也是唯一的客户R品牌的故事,在这一章节中可以看到组织内部关系对内容生产的重要影响。第四章和第五章讲述的是两家公司试图通过想象的市场生产内容的过程。以及权力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内容生产的。四个故事都试图揭示贯穿新媒体内容生产始终的权力关系,窥探新媒体内容生产背后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邓博,于强[4](2018)在《县级党委权力:来源·特点·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其执政权来源于人民,目的是为人民谋幸福。县级党委作为执政党地方组织,其权力是党的执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上级党委,县级党委权力具有基础性、执行性和直接性的特点。县级党委权力的基本内容是构建县域共同愿景、推荐县级国家机关重要干部、决定县域重大事项和监督县域公共权力。(本文来源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智颖[5](2018)在《判断广告是否有效的权力在甲方手上——访传立内容营销合作伙伴Stanley tao》一文中研究指出在Stanley tao这里,叶茂中是他尊重的前辈,他称呼为叶老师。在他的评价话语中,叶茂中是一个成功了的独特的IP,不可复制。但也坦言,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会为叶茂中的方法论买单。《中国广告》:当我们在说一个广告有效时,我们首先该如何界定有效?什么是决定一个广告有效的关键因素?Stanley tao:广告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判断广告是否有效的权力在甲方手上,这是我们谈论是否有效的一个前提。(本文来源于《中国广告》期刊2018年09期)

沈国琴,田双铭[6](2018)在《仪式中人民与国家权力关系的展现、表达与保障——宪法宣誓制度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3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次修正案中新增加了宪法宣誓制度。宪法宣誓作为一种政治仪式,庄重且严肃。分析这一庄重且严肃的仪式的结构和誓词内容,可以清晰看到其中人民与国家权力合理关系的展现与表达。如何保证这种合理关系真正成为制度实践,如何保证宪法宣誓内容的实现,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入宪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该问题,必须构建完善的宪法宣誓的法律效力制度和人民监督制度。(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郭腾军,方丽[7](2018)在《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效力研究——基于69所研究型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内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焦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权力效力,以69所研究型大学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学术委员会章程进行文本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在根据《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制定或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时,出现学术决策权缺失、学术权力客体混乱,以及学术委员会职责描述模糊等问题。本文对此作了讨论,认为上述情况背后反映的是大学办学自主权不足,传统"官本位"思想,委员公共决策能力的缺乏,以及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界限不明确等深层次问题。只有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树立"学术为本,权力共治"的理念,加强对委员的遴选培训,以及区分学术事务与行政事务,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障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权力。(本文来源于《高教探索》期刊2018年02期)

邵知渊,马路[8](2017)在《论自行补充侦查的权力性质及内容》一文中研究指出“侦查”是公安机关、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性措施。那么侦查权应该是包括“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强制性措施”。完整的侦查权是侦查方法和强制措施两部分。另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叁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本文来源于《江苏法制报》期刊2017-08-28)

李浩[9](2017)在《合法性审查如何防范决策“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大决策源头把关“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合肥市政府法制办文件审查处处长陈光义“一些干部‘拍脑袋’决策,仓促出台违背科学规律甚至违法的行政决策,会给人民群众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省政(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7-08-22)

王美芳,史文凤,颜丙淦,杨峰[10](2017)在《权力刻板印象的内容及其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热情和能力两维度考察权力刻板印象的内容及其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方法:实验1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分别从能力(实验1a)和热情(实验1b)两个维度考察权力刻板印象的内容;实验2采用探测词再认范式考察权力刻板印象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结果:实验1发现,被试倾向于将高能力词、低热情词与高权力者相联系,倾向于将低能力词、高热情词与低权力者相联系。实验2发现,被试再认热情特质词的反应时显着长于再认能力特质词,再认消极特质词的反应时显着长于再认积极特质词;当行为者是高权力者时,被试再认低热情特质词的反应时显着长于高热情特质词;当行为者是低权力者时,被试再认低能力特质词的反应时显着长于高能力特质词。结论:人们持有高权力者高能力低热情、低权力者低能力高热情的混合刻板印象;权力刻板印象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极权力刻板印象的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权力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251篇样本高校章程文本的内容分析后发现,不同高校对教授治学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但仍有一致性程度较高的规律:从身份上看,教授治学中的"教授"实际上是一个以拥有正高级职称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多元治理主体的代表性称谓和集合,在个体意义上这一治理主体需要具备正高级职称、不同学科专业和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等资格条件,在组织意义上这一治理主体主要由学术委员会及其分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的形式参与大学内部治理;从权力上看,学术委员会基本上是按照"民主选举—会议协商—投票表决"这一方式来运行的;从行动上看,学术委员会可以通过不同尺度的管理权限参与包括学术道德类事务、学科建设类事务、学术评价类事务等12类事务在内的学术性事务。研究认为高校章程中所规定的教授治学应在学界研究、高校实践和官方确认的共同推动下尽可能达成共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权力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1].郝郁青,李靖.政府跨域合作治理中权力流动的解释路径——基于甘肃省水利厅文本数据的内容分析[J].兰州学刊.2019

[2].徐自强,严慧.身份—权力—行动:大学内部治理中的教授治学——基于高校章程的内容分析[J].高教探索.2019

[3].劳杨帆.权力话语下新媒体公司内容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2019

[4].邓博,于强.县级党委权力:来源·特点·内容[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

[5].智颖.判断广告是否有效的权力在甲方手上——访传立内容营销合作伙伴Stanleytao[J].中国广告.2018

[6].沈国琴,田双铭.仪式中人民与国家权力关系的展现、表达与保障——宪法宣誓制度的结构和内容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郭腾军,方丽.高校学术委员会学术权力效力研究——基于69所研究型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的内容分析[J].高教探索.2018

[8].邵知渊,马路.论自行补充侦查的权力性质及内容[N].江苏法制报.2017

[9].李浩.合法性审查如何防范决策“任性”[N].安徽日报.2017

[10].王美芳,史文凤,颜丙淦,杨峰.权力刻板印象的内容及其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

标签:;  ;  ;  ;  

权力内容论文-郝郁青,李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