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控制理论论文-范晓静

混合控制理论论文-范晓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控制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厌氧发酵,决策融合,D-S证据理论

混合控制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静[1](2019)在《基于D-S证据理论的畜禽粪便厌氧发酵混合比例控制决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畜禽粪便厌氧发酵混合比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气速度、产气量和污染物削减的效果。选择合适的混合比例可以缩短反应周期,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本文根据厌氧发酵的需求建立基于D-S证据理论的决策框架,对实测数据生成基本概率分配函数(BPA),应用D-S证据理论对数据进行决策融合,为比例控制做出正确决策。实验结果表明,D-S证据理论不仅可以提高混合比例选择的融合精度,加快决策速度,还能有效地降低主观决策风险。(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08期)

翟佳骏,朱小静[2](2018)在《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库存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企业开始重视对资源的回收利用,通过修复或者再制造过程恢复它的性能,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形象。但由于回收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的高度复杂性,混合系统的库存控制变得尤为复杂。为了平衡回收件库存和可用件库存,制造与再制造的关系,文中把精益生产理论运用到混合系统的库存控制之中,同时提出了精益再制造生产管理和拉动式制造再制造的方法,以期为库存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物流工程与管理》期刊2018年12期)

周建宇,闫林芳,刘巨,石梦璇,陈霞[3](2018)在《基于一致性理论的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协同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储能系统在直流微电网内部功率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当前技术限制,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更能经济有效地满足微电网对功率型和能量型储能的需求。基于一致性理论的分布式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下垂控制带来的电压偏差和分配精度问题,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针对于多组单一种类储能系统,未能考虑不同类储能间的功率分配问题。该文基于一致性理论提出一种多组混合储能控制策略,通过设置母线电压和超级电容器端电压控制环实现功率在不同类储能间的分频分配,并有效提升直流母线电压水平。同时,借助于一致性控制算法对超级电容器间功率和蓄电池间功率进行合理分配。理论分析结果证明所提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在PSCAD/EMTDC平台中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混合储能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储能组内和组间的协调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3期)

张爽,曾雪洋,摆存曦,田蓓,李保宏[4](2018)在《基于混合H_2/H_∞控制理论的交直流并联系统机网阻尼协调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交直流并联运行系统阻尼不足、存在区域间低频振荡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混合H_2/H_∞控制理论的交直流并联系统的机网阻尼协调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旋转不变算法辨识出系统振荡模式和开环降阶模型,结合混合H_2/H_∞控制理论,在高压直流输电和发电机中设计了附加鲁棒阻尼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和输出反馈构造,求解容易,控制器构造简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四机两区域测试系统,并与传统附加阻尼控制器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机网阻尼协调控制的有效性、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8年05期)

吴堃[5](2017)在《基于切换系统理论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能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以新能源发电为基础的微电网技术越来越收到人们的欢迎。目前为止,虽然交流微网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其结构复杂、电能转换过程有电能损耗等缺点不容忽视。直流微网技术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其局限性问题较难克服。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本论文研究交直流混合微网,其结合了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的优势,具有对各种交直流清洁能源和新兴直流符合包容性和拓扑结构灵活可变等特点。探究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互联的混成切换控制规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论文首先分析了各种微源接入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和多种模式的运行规律,包括风力微源、光伏微源、储能单元和AC/DC双向功率变流器拓扑及其运行规律,并且分析了其混成特性,建立了各自的混成切换模型;然后根据微源与负荷特点,将微网结构分为“直流母线嵌入式”交直流混合微网和“交流母线嵌入式”交直流混合微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交流子母线多直流子母线混联的交直流混合微网的结构;其次,利用混成切换理论深入研究了交/直流微网互联和孤岛模式互联运行控制规律,提出了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的微网能量管理策略,该控制策略综合考虑了直流母线的电压偏差、微网功率缺额、蓄电池的荷电状态等因素;紧接着将交直流微网的切换系统划分为叁个层次,分别是:拓扑结构切换层、微源/负荷单元运行模式切换层、功率器件接口内部切换层,针对叁个不同的切换层,构造了对应的模型,对叁个切换层逐一分析,提出了交直流微网中的能量优化策略。并对基于切换系统混成分层控制结构上构建的模型设计了仿真实验。由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可以得到:本次论文提出的混成分层控制方法,在面对光伏微源太阳光不稳定的问题、风力发电微源风速和方向变化的问题都能够很好的适应,混合微网中不同运行模式的切换能够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尽可能的简化微网内部的拓扑结构,在保证功率平衡的前提下,更进一步的使系统运行更稳定,操作控制更便捷高效。在本文末尾对本次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未来研究的方向做了一个初步的构思。(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7-10-10)

尹安东,赵韩,孙骏,路瑞刚[6](2015)在《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制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混杂系统理论,对后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基于混杂自动机模型建立了HEV动力系统控制模型。提出了模式变换式驱动控制策略和制动力协调控制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采用Simulink/Stateflow混合建模方法,建立了HEV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实例HEV样车性能仿真和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实例HEV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工况下,与同类型传统汽车相比,燃料消耗量减少15.9%。(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Volume1)》期刊2015-10-27)

尹安东,赵韩,孙骏,路瑞刚[7](2015)在《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制动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混杂系统理论,对后轮驱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基于混杂自动机模型建立了HEV动力系统控制模型。提出了模式变换式驱动控制策略和制动力协调控制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采用Simulink/Stateflow混合建模方法,建立了HEV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实例HEV样车性能仿真和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实例HEV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工况下,与同类型传统汽车相比,燃料消耗量减少15.9%。(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5年10期)

张海星[8](2015)在《论混合型碳排放控制模式的理论与现实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有效地控制碳排放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论题。本文对比分析了基于市场经济手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碳税(价格控制)政策和碳排放交易(总量控制)政策的理论渊源、运行机制与实施效果;全面考察了碳减排的国际背景、政策协调与中国的实践进程;提出了立足于我国国情的混合型碳排放控制模式、推进路线和相关配套措施。(本文来源于《税务研究》期刊2015年09期)

姚靖[9](2015)在《基于混合系统理论的微电网控制及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混合系统理论应用到微电网,由于微电网中存在大量的开关器件,开关的切换使得微电网表现为连续动态和离散切换事件之间的混合行为,因此微电网是一个典型的混合系统,本文主要以混合系统理论研究微电网,为微电网设计了混合控制方案,并研究了微电网的稳定性。首先介绍了混合系统理论的研究背景及研究进展、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微电网的概念及控制方法以及本文将用到的稳定性基础知识。其次本文将区间脉冲系统理论应用到微电网,通过定义脉冲系统鲁棒事件指数输入到状态稳定,并给出了鲁棒事件指数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的等价条件定理;将上述结果应用到区间脉冲系统中,定义了区间脉冲系统指数输入到状态稳定性,并给出了区间脉冲系统事件指数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的等价条件的定理;最后将前述结果应用到区间脉冲切换系统,并给出了区间脉冲切换系统鲁棒指数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的等价条件的定理。由之前的理论可知,如果限制不确定矩阵在较小的鲁棒区域中,会增加它的衰减率,并且根据区间脉冲切换系统指数输入到状态稳定性定理,为VSC设计了一个区间脉冲切换控制系统,并研究了负载扰动和孤岛扰动两种外在输入情况下微电网储能系统的输入到状态稳定,通过仿真实验,系统在这两种情况下均达到了输入到状态稳定。最后研究了含多个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系统稳定性,以脉冲系统理论对微电网进行建模,为了提升微电网并网状态切换到孤岛状态时的稳定性,设计了一个两层的混合控制策略:第一层是由连续的本地控制器控制每个分布式电源,本地控制器的设计是基于李雅普洛夫理论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通过调整分布式电源子系统的设定点,使其达到最好的性能和合适的运行指数;第二层是通过分散监控控制进行协调,分散监控控制是建立在信息融合基础上,也就是使用广域测量系统,在有大的扰动情况下转换分布式电源子系统进入一个合适的运转状态。然后将前述的混合控制应用到一个10k V微电网中,研究了一个叁相短路故障状态下微电网的暂态反应稳定性,通过simulink仿真,系统具有良好的暂态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5-06-12)

宋士刚,李小平,孙泽昌[10](2015)在《基于混合系统理论的串联式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电动汽车串联式再生制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制动能量和制动法规的分析,从理论上确定了电液复合再生制动的安全运行范围,并综合考虑电机再生制动和电池充电功率,建立了再生制动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基于混合系统理论,利用混合自动机模型,直观描述了再生制动系统,提出了电机再生制动力和前后轮液压制动力协调控制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并对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在制动过程中增加了电机再生制动的比例,从而提高了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率。(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5年03期)

混合控制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企业开始重视对资源的回收利用,通过修复或者再制造过程恢复它的性能,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形象。但由于回收件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的高度复杂性,混合系统的库存控制变得尤为复杂。为了平衡回收件库存和可用件库存,制造与再制造的关系,文中把精益生产理论运用到混合系统的库存控制之中,同时提出了精益再制造生产管理和拉动式制造再制造的方法,以期为库存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控制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范晓静.基于D-S证据理论的畜禽粪便厌氧发酵混合比例控制决策方法[J].科学技术创新.2019

[2].翟佳骏,朱小静.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制造/再制造混合系统库存控制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

[3].周建宇,闫林芳,刘巨,石梦璇,陈霞.基于一致性理论的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协同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4].张爽,曾雪洋,摆存曦,田蓓,李保宏.基于混合H_2/H_∞控制理论的交直流并联系统机网阻尼协调控制[J].电测与仪表.2018

[5].吴堃.基于切换系统理论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运行控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

[6].尹安东,赵韩,孙骏,路瑞刚.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制动控制研究[C].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Volume1).2015

[7].尹安东,赵韩,孙骏,路瑞刚.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制动控制研究[J].汽车工程.2015

[8].张海星.论混合型碳排放控制模式的理论与现实路径[J].税务研究.2015

[9].姚靖.基于混合系统理论的微电网控制及稳定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

[10].宋士刚,李小平,孙泽昌.基于混合系统理论的串联式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分析[J].汽车工程.2015

标签:;  ;  ;  

混合控制理论论文-范晓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