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舱室论文-张志刚,丁兆冈,王清,虞乾浩,沈毅斌

船舶舱室论文-张志刚,丁兆冈,王清,虞乾浩,沈毅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船舶舱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底电缆施工船,横向结构优化,模拟退火,轻量化结构设计

船舶舱室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刚,丁兆冈,王清,虞乾浩,沈毅斌[1](2019)在《船舶舱室横向结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枯竭,向深海发展、进行资源开发已成为大趋势。本研究以一海底电缆施工船为研究对象,构建船舶舱室横向结构优化设计平台,利用PCL建立参数化有限元模型,计算船体结构横向强度,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在ISIGHT优化平台上进行结构优化设计,获得同等结构强度的轻量化结构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9年10期)

杨骏,朱煜,单小芬,王杰,张红伟[2](2019)在《船舶舱室设计中的人机工程仿真合理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船舶舱室设计中面对的人机工程问题,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提出一种人机工程仿真合理性评估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从活动可达性、活动可视性、活动空间、活动舒适性、活动安全性及环境因素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对舱室设计开展评估。同时以某船员居住舱室为例开展相应的仿真评估,有助于提前对设计结果进行可行性验证,避免设计失误,提升船员居住体验。(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S2期)

张帆,温华兵,吴俊杰,刘悦[3](2019)在《船舶舱室负刚度蜂窝结构隔声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负刚度蜂窝结构引入到船舶舱室隔声设计中,探索负刚度蜂窝结构在船舶领域隔声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建立负刚度蜂窝结构隔声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了蜂窝结构的隔声性能,指出负刚度蜂窝隔声特性是质量定律、阻抗失配、阻尼损耗等多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结果表明,在设计负刚度蜂窝周期结构时应该合理设置蜂房壁厚,避免共振行为。需要根据实际声源的频谱特性来合理设置蜂窝胞元层数,以便于达到最优隔声性能。最后与常规蜂窝结构进行了隔声性能的对比,在20-8000Hz频率范围内,负刚度蜂窝结构的隔声量比常规蜂窝结构的隔声量高4.2dB。负刚度蜂窝结构相比常规蜂窝结构有更好的隔声效果。因此负刚度蜂窝隔声结构在船舶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9-08-21)

李佳龙,桂洪斌[4](2019)在《船舶舱室噪声预报与控制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舱室噪声不仅危害船员身心健康,而且会对使船上结构产生疲劳破坏,影响电子设备运转。船舶舱室噪声预报和控制对于提高船舶安全性和船员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发展以及对于劳工工作环境和人权重视程度的提高,船舶舱室噪声预报与控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于船舶舱室噪声预报与控制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对研究进展作了综述。对于各种噪声控制方法的原理也作了简单的说明。(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9-08-21)

陈豪,郭磊,华呈新[5](2019)在《船舶舱室置换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和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船上有些空间大、人员集中、船体结构复杂的舱室,传统送风方式难以满足需求,给空气环境设计带来很大挑战。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置换通风系统在船舶舱室中的应用,通过建立物理和数值计算模型,在设计初始阶段对其进行气流组织、热舒适性等方面的模拟分析和优化应用研究;针对某实船舱室的置换通风系统原始方案和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置换通风系统具有流动分层和垂直温度梯度的特点。相比原始方案,优化方案使舱室内温度、风速和热舒适性指标等得到优化,有效降低了吹风感,保证人体周围的空气品质,热舒适性指标也符合标准要求。对船舶置换通风系统的应用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船舶》期刊2019年04期)

任毅,王博涵,单衍贺,庞福振[6](2019)在《主机排放噪声对船舶舱室噪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统计能量方法研究主机排放噪声对船舶舱室噪声的影响规律。建立某船舱室噪声预报模型,分析是否考虑主机排放噪声时舱室噪声水平,探究是否需要考虑主机排放噪声对舱室噪声影响。研究表明,考虑主机排放噪声的舱室噪声计算结果更接近测试值,且主机排放噪声是距主机舱较近舱室噪声的重要成分,对于居住室、医护室等对噪声要求较高的舱室应考虑主机排放噪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3期)

陈娟[7](2019)在《应用环境中色彩控制的船舶舱室简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工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合理的、科学的船舶舱室环境不但可以改善船员的居住环境,而且在一定层面上提高了船舶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并且也有助于提升船舶的整体形象。色彩控制在船舶舱室中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对船员的心理、健康、情感以及视觉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应用环境中色彩控制的船舶舱室简要分析几点色彩的应用控制,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本文来源于《船舶物资与市场》期刊2019年06期)

李阳,温华兵,张坤,刘伟,谭飞[8](2019)在《惯容器对船舶舱室低频隔振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并联式ISD被动隔振系统并建立该系统的理论公式,发现隔振对象的振幅取决于激励的振幅、频率比、系统的阻尼比和惯质比。为研究惯容器对船舶舱室低频隔振效果的影响,选用挖泥船监控舱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惯容器能降低共振频率,抑制共振峰,惯质系数越大,系统阻尼比越小,效果越明显;在使用惯容器之后,监控舱室的低频隔振效果得到明显提升,8.5 Hz处的加速度共振峰下降了75%。(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徐羽洁[9](2019)在《船舶舱室噪声预报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噪声不仅会对船员、乘客的工作和休息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船用设备的正常工作。相比于船舶建造完成后再对噪声进行控制,在设计阶段进行降噪设计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船舶设计阶段,就应对船舶进行噪声预报以及降噪设计。本文以钻井辅助驳船为例,采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对船舶舱室噪声进行预报,并对噪声主要传递路径以及噪声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船舶统计能量分析模型,对舱室噪声进行预报。分析内损耗因子对预报结果的影响,得出在常用范围内钢结构内损耗因子对噪声预报结果的影响较大,而壁面吸声系数对噪声预报结果的影响较小。(2)为了能更有效地控制噪声,对噪声主要传递路径进行求解和分析。现有噪声传递路径的求解方法主要为损耗因子赋权法和声振熵赋权法,通过对这两种求解方法进行比较,得出损耗因子赋权方法适用范围更广,而声振熵赋权法只适用于求解单一类型子系统的噪声传递路径。(3)使用损耗因子赋权方法求解噪声主要传递路径,分析结构噪声和空气噪声的传递规律,得出噪声在中低频段的传递较为集中。通过主要路径的求解,获得噪声传递中的关键节点,并验证对关键节点进行噪声控制能取得更好的降噪效果。(4)对噪声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先对声源的噪声进行控制,分析噪声源的组成成分,分别采用隔声和隔振的方法控制声源噪声,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其次对常见复合隔声结构的隔声性能进行分析,得出了较优的隔声结构。最后,采用多目标优化的方式对隔声结构进行优化,验证了多目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后续噪声预报中内损耗因子的选取,主要传递路径的分析以及噪声降噪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5)

徐羽洁,陈超核[10](2019)在《基于统计能量法的船舶舱室噪声预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准确地预报舱室噪声,以驳船为例,建立船舶SEA模型,采用VA ONE软件分析SEA参数的取值对于噪声预报结果的影响。首先分析钢结构内损耗因子和壁面吸声系数对舱室噪声预报结果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发电机组的噪声激励对舱室噪声产生的影响,得出了钢结构内损耗因子对于噪声预报结果影响较大、壁面吸声系数对于噪声影响较小的结论。为后续建立SEA模型时参数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船舶标准化工程师》期刊2019年02期)

船舶舱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当前船舶舱室设计中面对的人机工程问题,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提出一种人机工程仿真合理性评估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从活动可达性、活动可视性、活动空间、活动舒适性、活动安全性及环境因素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对舱室设计开展评估。同时以某船员居住舱室为例开展相应的仿真评估,有助于提前对设计结果进行可行性验证,避免设计失误,提升船员居住体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船舶舱室论文参考文献

[1].张志刚,丁兆冈,王清,虞乾浩,沈毅斌.船舶舱室横向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水运.2019

[2].杨骏,朱煜,单小芬,王杰,张红伟.船舶舱室设计中的人机工程仿真合理性评估[J].船舶工程.2019

[3].张帆,温华兵,吴俊杰,刘悦.船舶舱室负刚度蜂窝结构隔声性能分析[C].第十七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4].李佳龙,桂洪斌.船舶舱室噪声预报与控制技术综述[C].第十七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9

[5].陈豪,郭磊,华呈新.船舶舱室置换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和优化[J].船舶.2019

[6].任毅,王博涵,单衍贺,庞福振.主机排放噪声对船舶舱室噪声的影响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9

[7].陈娟.应用环境中色彩控制的船舶舱室简析[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

[8].李阳,温华兵,张坤,刘伟,谭飞.惯容器对船舶舱室低频隔振效果的影响[J].船舶工程.2019

[9].徐羽洁.船舶舱室噪声预报与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10].徐羽洁,陈超核.基于统计能量法的船舶舱室噪声预报研究[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19

标签:;  ;  ;  ;  

船舶舱室论文-张志刚,丁兆冈,王清,虞乾浩,沈毅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