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科学性论文-高文君

非科学性论文-高文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科学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文学科,人文性,工具性,语文课程

非科学性论文文献综述

高文君[1](2016)在《浅谈语文学科的“非科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上,教师提问:"雪融化之后是什么?"有的学生回答"是春天",而教师的标准答案则是"水"。这个例子,当今已被普遍认为是创造性思维向传性统思维挑战的典型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是科学课上,学生的答案是明显错误的,它不符合逻辑,因为初冬的雪融化后很可能还是冬天;它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把雪拿到温暖的地方,它并不能融化出一个春天来。但在语文课上,学生的这个答案是精彩的,想象丰富,表达富有诗意。从这个例子可(本文来源于《语文天地》期刊2016年20期)

李景奇[2](2013)在《城市规划的“复杂性”、“社会性”与“非科学性”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规划是一个人为控制的不确定开放系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作用。既有常规的规定性影响因素,又有突发性与政治性影响因素。城市规划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更需要大量的非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本文从科学与非科学的范畴研究开始,进而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即人类无法抗拒的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社会的力量(经济、文化与政治权力),并对近年来的反规划、城市禁建区规划从生态规划的哲学角度进行了讨论。接着从目前城市规划面临的严峻形势、城市规划目标的复杂性与混合性、城市规划理论越来越依赖社会学、城市规划对规划师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复合型、当前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误区——功能逐渐泛化与边缘化、城市规划的叁大层面等六大方面研究了城市规划的复杂性与社会性。最后从城市规划的政策性、技术性、艺术与审美、服务性、综合性、复杂性、模糊性、局限性、不可重复性、利益相关性、预测的不准确性等11个方面对城市规划的非科学性——社会学属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城市规划是调节各种利益集团的工具,利益相关者研究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人类生存与发展既离不开科学,也离不开非科学。人类需要非科学。(本文来源于《北京论坛(2013)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回顾与展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多样性”分论坛五论文及摘要集》期刊2013-11-01)

任栋[3](2013)在《论增量共变指数体系的非科学性——兼论均值加权指数体系的科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经济指数分析方法之一的统计指数体系迄今未能在经济分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指数体系分析方法的内在矛盾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指数分析方法在发展中产生了多套指数体系,但均未能有效解决相对数与绝对数分析的内在矛盾。目前广泛使用的"增量共变指数体系分析法"存在诸多不科学性,未能真正解决传统指数体系的内在矛盾。而以马埃指数为基础建立的"均值加权指数体系"能有效避免上述矛盾,应是最合适的指数分析体系。(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杨承训,张新宁[4](2012)在《科学运用“两期论”把握阶段性特征——兼析“中等收入陷阱”论的非科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等收入陷阱"和"两期"(战略机遇期、矛盾凸显期)的提法,反映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和国家发展道路的差异。本文分析了前者的非科学性和误导,又进一步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分阶段发展规律论证了"阶段性特征"的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对"中等收入陷阱"论和"两期"论进行全面比较分析,提出按"两期"要求突出叁个重点。(本文来源于《政治经济学评论》期刊2012年01期)

洪卫中[5](2010)在《浅论人文学科现行学术评价的非科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学术不端和异化现象已经不再是新鲜事,虽然这种丑陋现象为大多数学者所严厉批评,并且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也出台了一些条文予以积极杜绝,但其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人文学科,这种现象似乎更为严重。现行学术评价非科学性的单一模式,即以核心期刊、来源期刊、权威期刊和课题基金项目数为衡量科研学术的主要依据,是其根本原因中的决定因素。因此,提高学术评价的科学性也就成了根治学术不端和异化现象,使学术回归为对真理的探求,而非为教育主管机构、高校和个人追名逐利的功利性工具最主要的举措。而提高学术评价的科学性在于坚持叁项原则:一是重视不同学科科研特质,实事求是地制定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二是建立多种科研数据综合评价机制;叁是对学术腐败者实行解聘,严重者予以法律追究。(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期刊2010年04期)

姜义华[6](2010)在《不应漠视“国学”概念的非科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要求重视对儒学的研究,重视对诸子学的研究,重视对中国古代学术与传统文化的研究,我觉得都很有必要,但一定要给它们戴上“国学”这一桂冠,并将之列为一级学科,我却觉得实在没有必要,强行这么做,反映了一个严谨学者所应具备的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缺失   近(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0-10-21)

杜虹洁[7](2010)在《刍议语文公开课非科学性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开课是中学教学研究活动的最常见形式。公开课的是通过某种课例达到切磋交流进而改进教学。然而,公开课研讨中存在一些误区。文章从比赛型公开课、课价标准、非科学性因素叁个方面对语文公开课的误区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安顺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常娟[8](2010)在《论诗歌语言的非科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歌作为文学中的文学,是一种最语言艺术,其潜规则是非科学性。一般常规语言注重科学性。它的作用是把作者的主体意图准确地传达出来。——比如(本文来源于《写作》期刊2010年09期)

顾永才,何佰洲[9](2009)在《因素分析法的非科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因素分析法作为成本分析的方法之一被广泛传播,但是此种分析方法是错误的。本文将指出为什么此种分析方法是不科学的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09年21期)

陈永霞[10](2009)在《现代史家论史学的非科学性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史学的思维方式问题,主要属于史学认识论的范畴。在近现代"科学史学"提倡科学思维的时代大潮下,部分现代史家积极探讨了史学研究中的非科学性思维问题,主要包括想象、直觉、移情等思维方式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较早地从史学思维的视角思考了史学的人文性特征,为认识史学特质做出了贡献。(本文来源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非科学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规划是一个人为控制的不确定开放系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作用。既有常规的规定性影响因素,又有突发性与政治性影响因素。城市规划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更需要大量的非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本文从科学与非科学的范畴研究开始,进而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即人类无法抗拒的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社会的力量(经济、文化与政治权力),并对近年来的反规划、城市禁建区规划从生态规划的哲学角度进行了讨论。接着从目前城市规划面临的严峻形势、城市规划目标的复杂性与混合性、城市规划理论越来越依赖社会学、城市规划对规划师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复合型、当前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误区——功能逐渐泛化与边缘化、城市规划的叁大层面等六大方面研究了城市规划的复杂性与社会性。最后从城市规划的政策性、技术性、艺术与审美、服务性、综合性、复杂性、模糊性、局限性、不可重复性、利益相关性、预测的不准确性等11个方面对城市规划的非科学性——社会学属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城市规划是调节各种利益集团的工具,利益相关者研究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人类生存与发展既离不开科学,也离不开非科学。人类需要非科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科学性论文参考文献

[1].高文君.浅谈语文学科的“非科学性”[J].语文天地.2016

[2].李景奇.城市规划的“复杂性”、“社会性”与“非科学性”解读[C].北京论坛(2013)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回顾与展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规划与多样性”分论坛五论文及摘要集.2013

[3].任栋.论增量共变指数体系的非科学性——兼论均值加权指数体系的科学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4].杨承训,张新宁.科学运用“两期论”把握阶段性特征——兼析“中等收入陷阱”论的非科学性[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

[5].洪卫中.浅论人文学科现行学术评价的非科学性[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

[6].姜义华.不应漠视“国学”概念的非科学性[N].文汇报.2010

[7].杜虹洁.刍议语文公开课非科学性误区[J].安顺学院学报.2010

[8].常娟.论诗歌语言的非科学性[J].写作.2010

[9].顾永才,何佰洲.因素分析法的非科学性[J].科技创新导报.2009

[10].陈永霞.现代史家论史学的非科学性思维[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标签:;  ;  ;  ;  

非科学性论文-高文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