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学课程论文-温荔清

中学科学课程论文-温荔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学科学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校管理,“新课改”,校本课程,科学管理

中学科学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温荔清[1](2019)在《校本课程构建与学校科学管理的实践探索——以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国际实验学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以及教学理念的革新,打造个性化学校,实现学校管理精细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从学生学习需要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科学设计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由此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平台,以及为学校科学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校长》期刊2019年09期)

薛俭[2](2019)在《基于科学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中学科技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成为学校的亮点。笔者以一个普通农村初中开发科技课程的探索为例,从目标、内容、途径和评价四个方面,阐述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建设要素,以促进基于科学素养的校本课程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教育界(基础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张铁牛[3](2019)在《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课程开发与实施评价——以广东实验中学天文格致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科学素养的内涵和要求,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学生层次特点,构建了基础性天文课程、实践性天文课程、创新性天文课程等课程体系,提出了社团主导、学长引路、专家引领、项目支撑的天文格致课程实施策略,探索了基于自评与他评、表现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3期)

王伟[4](2019)在《如何开设中学数据科学通识课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上一期的《摭谈数据科学在中学通识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以"思考点"和"实践点"为中心的中学通识课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数据科学作为一门通识课程"的观点.随着2017年教育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标准的更新,数学与信息技术两门基础课程备受瞩目,其也是和数据科学最为密切相关的课程.本期我们就"如何开设中学数据科学通识课程"这一话题(本文来源于《中学数学》期刊2019年07期)

王忠宝[5](2019)在《扬课改风帆,促薄弱学校快速发展——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中学“适性扬才”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中学"适性扬才"课程改革为案例,具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思路过程、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改革成效,清晰地展现了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中学转型发展历程和学校办学思想提炼过程,总结了一条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薄弱学校快速发展的科学路径。(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9年10期)

张春玉[6](2019)在《计算思维能力在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中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表现形式,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将这个概念引入到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实施。通过已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中可以看到,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国外已经被成熟地应用在许多中小学课堂中,而国内在高校中的应用还处于理论发展和研究阶段,本文提出,将计算思维概念引入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中,提早对中学生进行初级计算思维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为大学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孙国芹[7](2019)在《重构课程谱系 特色发展提升质量——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课程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总在变革中厚积出育人的沃土。梦想,总在奋斗中张扬着磅礴的力量。(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04期)

沈新荣[8](2018)在《基于学生社团的中学地球科学校本课程开发初探——以江苏省天一中学地球科学社团集群建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球科学基础作为"地理1"模块的重要内容,从国家课程的高度为中学地球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有条件的中学可以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发系列化的地球科学相关领域的校本课程,响应社会经济、学生发展和高校招生方面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地理教学》期刊2018年20期)

白晶,黄侃[9](2018)在《基于科学素养目标的AP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探索——以南京市第一中学国际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普通高中引入美国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即美国高中的大学先修课程,这需要进行校本化探索,使之符合国家教育发展要求,适应学生实际情况与成长需求。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基于实践探索,提出基于科学素养目标的AP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将AP课程融入学校国际课程的框架体系,努力推动AP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营造AP课程教学开放平等的学术氛围,促进学生AP课程学习和现实生活的对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AP课程的育人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8年74期)

武志伟,苏玉成[10](2018)在《中美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本质的比较研究——以中学物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中美两国的课程标准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学物理为例,通过文献综述、比较研究的方式对科学本质观这一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美国课标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比较全面的,而且初高中的要求是层层递进、有所渗透的.中国课标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大多体现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我国对于科学本质观的教育仍旧任重而道远.(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师》期刊2018年07期)

中学科学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成为学校的亮点。笔者以一个普通农村初中开发科技课程的探索为例,从目标、内容、途径和评价四个方面,阐述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建设要素,以促进基于科学素养的校本课程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学科学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温荔清.校本课程构建与学校科学管理的实践探索——以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国际实验学校为例[J].中小学校长.2019

[2].薛俭.基于科学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中学科技课程为例[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

[3].张铁牛.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课程开发与实施评价——以广东实验中学天文格致课程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

[4].王伟.如何开设中学数据科学通识课程[J].中学数学.2019

[5].王忠宝.扬课改风帆,促薄弱学校快速发展——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中学“适性扬才”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师.2019

[6].张春玉.计算思维能力在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中的培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7].孙国芹.重构课程谱系特色发展提升质量——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课程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9

[8].沈新荣.基于学生社团的中学地球科学校本课程开发初探——以江苏省天一中学地球科学社团集群建设为例[J].地理教学.2018

[9].白晶,黄侃.基于科学素养目标的AP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探索——以南京市第一中学国际部为例[J].江苏教育.2018

[10].武志伟,苏玉成.中美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本质的比较研究——以中学物理为例[J].物理教师.2018

标签:;  ;  ;  ;  

中学科学课程论文-温荔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