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究赵成亮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究赵成亮

铜川市天然气有限公司陕西省铜川市727031

摘要:安全性是电气工程必须满足的最基本的要求,通过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可以防止漏电问题引发的相关安全事故。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大量具有金属外壳的设备,一旦出现漏电,现场人员很容易触电,而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将消除漏电对人员的安全威胁。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设备;漏电保护技术

1前言

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其自身运行的安全性会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在针对电气工程进行施工时,既要保障其自身的应用性能,又要保障运行安全,在其中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降低电气设备故障问题所引发的多种安全事故。具体工程中,应根据设计需求,对漏电保护技术进行合理运用,综合考虑电气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加以防护,从而保障电气工程的安全运行。

2电气工程漏电保护施工中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2.1协同性原则

具体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需要对电气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工程设计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漏电保护的相应工序,通过合理的技术内容选择,保障漏电保护施工的顺利开展。在对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状况全面掌握之后,所设计的漏电保护施工方案则表现出更好的适用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进行漏电保护施工时,应对各类临时用电的状况进行严格约束,以免用电功率过高,对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造成较大威胁。同时,还应注意施工中做好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2组织性原则

电气工程施工中,应与土建施工部门建立有效的联系,确保各类电气设备的合理安装,这也要求进行施工之前,应组织土建部门对于一些基础施工环节和施工工序进行细致分析,结合电气工程的施工特性,形成一套组织性较强,且协同性较强的施工方案。在后续施工中,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方案落实施工任务,这可从根本上解决因施工配合不到位所引发的电气安全问题。鉴于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专业性较强,在进行施工时,应注重对各个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在确保电气工程可以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进行漏电保护施工。

3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1漏电保护装置的合理选择

(1)漏电保护装置形式的选择须满足以下要求:①用于医疗用电设备、电子信息设备的漏电保护装置须采用电磁式;②用于一般电气设备或家用电器配电回路的漏电保护装置可采用电磁式或电子式。(2)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整定值须满足以下要求:①用于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时,漏电动作电流须小于等于30mA;②用于电气系统中接地故障保护时,额定剩余漏电动作电流须小于等于300mA。(3)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与建筑电气工程系统的选择原则存在一定差异,对设备各种参数的侧重点不同,在具体的研究分析中,需要从电气系统的运行要求方面合理确定参数。对于施工电气设备,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漏电引发的触电安全事故,所以重点选择的参数为响应时间和响应电流。针对响应时间,需要保证这一参数须满足有关工作标准规定的要求,在发生漏电的第一时间切断电路。对于响应电流,需要分析电气供电系统的综合阻抗和工作电流等因素,求出阻抗与电流的乘积,分析安全状态下的施工人员可承受的最大电压。对于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的目的是,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触电和线路过载。考虑的参数首先为电气设备的功率,大功率电气设备需要设置单独的漏电保护装置,发生漏电时,及时切断电路。对于电气供电系统,需要在进户线上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出现漏电时,及时切断总电源,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3.2漏电保护器的安装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位置也会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的漏电保护作用。由于建筑电气工程存在复杂性的特征,在不同功能空间内的电气设备运行环境不同,这也为漏电保护器的安装施工带来了较大难度。在实际工程中,应综合分析各个空间的使用功能和用电特点,在特定的空间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从根本上提升漏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性能。在一些建筑空间内的湿度较大,电路运行安全很容易在湿度大的环境下产生短路问题,为了提升该区域的用电安全,就需要在此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以便于能够在发生短路问题的第一时间切断电源,以免对电气工程的运行安全造成更大的影响。进行漏电保护器安装时,需要遵循灵活性的原则,依据电气工程的运行特点以及电气设备的使用状况适当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安全保护作用,保障电气工程的安全运行。

3.3合理配置漏电保护器

针对漏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在电气工程中,进行单个设备配置时,应确保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要超出设备正常运行条件下实测泄露电流的4倍以上,同时确保全网的漏电保护装置均需要超出设备正常运行条件下实测泄露电流最大值的两倍。确保漏电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合理超出实际电气运行电流,以便在后期适当增加设备,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用电服务。此外,为了避免设备烧毁问题的发生,在安装漏电保护设备的同时,还应采取3级漏电防护措施,进一步提升用电安全。

4漏电保护技术的控制要点

建筑电气工程漏电保护技术的控制工作,主要是可靠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通过漏电保护技术,避免电气工程内发生触电。技术控制内,提倡漏电保护的设备管理,要求施工人员依照编制的方案,约束自身的行为,加强技术管理的控制力度,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均能执行到位。漏电保护技术控制,有利于提高漏电保护在建筑电气内的保护作用,在根本上实现触电预防,保护好设备及用电人员的安全。技术控制内,需要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主,规范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过程,满足建筑电气工程的基本需求,进而体现出漏电保护在电气安全方面的优势,积极解决电气工程内出现的安全问题,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发挥漏电保护技术的基本功能。

5漏电保护装置的分级配置

装设漏电保护装置的目的,是为了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提高电气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此,漏电保护装置需分级配置,形成三级保护系统,其时限和漏电电流动作值须满足选择性配合的要求。作为末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要小于0.1s,干线或分支线二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小于0.2s,三级保护动作时间小于0.4s。第一级漏电保护器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口处。该级保护的线路长,漏电电流较大,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在无完善的多级保护时,最大不得超过100mA;第二级漏电保护器安装于分支线路出口处,被保护线路较短,用电量不大,漏电电流较小。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介于上、下级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之间,一般取30~75mA。第三级漏电保护器用于保护单个或多个用电设备,是直接防止人身触电的保护设备。被保护线路和设备的用电量小,漏电电流小,一般不超过10mA,宜选用额定动作电流为30mA,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6结语

建筑工程中的电气工程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电气工程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应用性能问题,又要考虑到用电安全问题。漏电保护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规避用电风险,对于一些潜在的隐患问题也具有一定的防范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气工程的安全性,使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性能更加突出,为人们营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新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7(17):108.

[2]李小军.关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J].城市建筑,2016(14):144.

[3]吕忠毅.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J].南方农机,2018(2):23-25.

[4]廖恒一.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及漏电保护策略[J].低碳世界,2018(2):54-57.

[5]寸彦萍,杨长保.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7):234-237.

标签:;  ;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究赵成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