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德育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德育

一、浅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钟飞燕[1](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汤秀琴[2](2021)在《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M小学为例》文中指出榜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德育方法之一,对学生品德养成、习惯培养、行为塑造、价值观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历来备受推崇。但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文化环境的多元融合、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普及,小学生榜样教育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为了继续发挥榜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促进作用,有必要对小学生榜样教育的现状展开调查,发现小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以此为现实依据探讨优化小学生榜样教育的对策。本研究以优化小学生榜样教育为目标,首先,运用文献法,对有关榜样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获得榜样教育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榜样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确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的施教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分析当前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当前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优化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学校榜样教育引导失衡、家庭榜样教育缺少科学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教师和家长的施教活动存在榜样选树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榜样教育途径具有传统性,榜样教育活动缺少实践体验,榜样教育缺少计划性、常态性和延续性的问题;学生的榜样学习活动存在学生对榜样的认识具有盲目性,传统榜样消逝,明星偶像显现,榜样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以及知行脱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小学生榜样教育,笔者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四个角度提出要强化社会榜样教育的责任意识,突出学校榜样教育的主导地位,发挥家庭榜样教育的协同作用,提升小学生榜样学习的自觉性。

赵娅倩[3](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出现了为了利益不惜违法犯罪和蔑视伦理道德的问题。解决国民道德素质问题迫在眉睫,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支柱力量,加强他们的道德教育,实施立德树人教育,是首要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各级各类学校严格遵照要求来办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探索其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研究,既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对于解决高校的德育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高素质文明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语境,传播其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正能量和积极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存在着融入内容缺少吸引力、融入途径传统且单一、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缺乏完备的立德树人制度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着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从制度建设、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和网络媒体四个方面,科学、全面、条理地加以解决。

李辉[4](2020)在《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理想是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想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职业理想是职业实践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任何职业生活都需要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肩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特殊使命,更需要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崇尚师德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历代教育家也均执着追求着“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个人修养和教育境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理想问题,并将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置于教师培养的核心地位。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也激励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简洁概括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实现从世俗生活到精神自由、从个人价值到使命担当的发展跨越,为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范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他们只有拥有崇高教师职业理想,才能形成可贵的师范气质和深厚教师情怀,才能调动起奉献教育事业的职业热情和奋斗意志。职业理想教育是高校师范生理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职业理想培育的坚实保障。因此,对标“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积极关注并研究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问题对师范生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进行了阐释,明确了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为理论指导,并借鉴了西方职业发展理论相关研究测量工具。同时,对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分析: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关乎新时代我国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关乎新时代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以及师范专业改革工作的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目标指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编制了《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及《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使用上述两个自编问卷进行了相关测量和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积极方面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剖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内容体系有待完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合力结构尚未形成”等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国家及社会四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结合前期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重点研究:一是在实施原则的调试方面,提出要遵循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等原则;二是在内容体系建构方面,建议内容体系应涵盖政治信仰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职业认知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教育、教师职业情感教育以及教师从教信念教育等五个方面;三是在实践举措探索方面,梳理了以讲授、体验、榜样、环境和自我为核心的“五维”培育路径以及探索了构建“向师型”师范生课程体系、发挥以“实习支教”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优势、发挥“榜样力量”的启迪与激励影响、彰显“师范教育”特质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激发高校师范生主体意识及自我教育积极性等对策。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高校师范生的“录取与退出机制”“效果评价机制”“国家支持机制”“社会引导机制”以及“家庭干预机制”等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支持机制的思路。其中,第一章“理论概述”是研究起点和基础;第二章“意义与要求”是研究的方向和指引;第三章“现状实证分析”和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是研究难点和切入点;第五章“思路与举措”是研究重点和落脚点。

郑黄鑫[5](2020)在《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德育理论为培养人类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解决当今生态问题而生。在我国,在巨大的生态危机压力之下,在环境教育尚未取得应有成效的背景下,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西方生态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态德育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四十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今生态环境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无论是对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生态德育实践的开展和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德育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依据研究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孕育、萌生、探索和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学科和关系三种不同视角,围绕生态德育的概念、意义、理论基础、目标、原则、内容、特点、途径及方法八大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然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尚存在研究取向的功利性、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研究成果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彰显生态德育理论的意义,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能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研究体系;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研究优势;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研究困境;加强实效研究,提升研究的可操作性。

李丹[6](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国家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意识不强、角色冲突、角色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因此,本文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为研究对象,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从而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理论提供指导。主动使教师成功的实现自身的角色,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论文正文共分成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研究的难点及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是论文写作的基础部分,主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论渊源进行了具体梳理和分析。首先对新时代、教师角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概念界定展开理论分析。之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指导、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参考等四个方面去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基础。第三章主要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全面梳理,详细探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与定位的原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梳理与分析后得出角色弱化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基于上一部分的角色分析,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理论构建的研究,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原则、目标、内容、方法、途径五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理论构建进行归纳与总结。第五章重点分析与研究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策略。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从五个方面去论述实践策略的定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创新意识的激发者、铸魂育人的训教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科学理论的普及者、勇于创新的助力者,希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地进入角色并实现角色。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孙汝兵[7](2020)在《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构建与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是高校进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已经得到全国各高校的重视。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广西几所学校的实证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科学分析与总结,着力于解决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管理运行协调力度不够、协同工作机制松散化、能力提升方式欠妥与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以期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更好地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全文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文章的选题价值、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同时指出文章研究思路与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选题所述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了研究的学理基础,同时指出广西高校构建并完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的必要之处。第三部分针对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建设的基本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提纲的调查方式,发现并总结各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初步构建中取得的成就,寻找其中仍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着重通过对选题所述机制的建构与完善进行探索。从广西各高校实际情况出发,以构建并完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为中心,在管理运行机制、协同工作机制、能力提升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对策,并将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为高校课程思政整体育人机制的建构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型。

董力纬[8](2020)在《“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以桂林市三所高校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当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更高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人们对于美好生活中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愈加强烈。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摇篮,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新时代的高校教育要求“美育”课程与其他“德育、智育、体育”课程相平衡,而面向全校大学生开展的公共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能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任。“课程思政”建设是开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思路中表示要发挥好“课程思政”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意义,挖掘各类学科中蕴藏的思想政治元素,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由于我国公共音乐教育发展速度缓慢,各高校的教育水平自身存在差距,对于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存在较大问题,所以需要完善我国的公共音乐教育体系和管理机制,同时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把握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根本育人目标存在的共性和特征,发挥公共音乐教育独特的育人作用和其特有的德育功能。将美育和德育进行有机结合,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原则,为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思路,创新教学内容和实践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使大学生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塑造理想人格,达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桂林市三所高校为例,以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为理论基础,以探索其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及研究为出发点,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了解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现状以及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教育实施程度,分析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公共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根据学校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和方法,将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思想最大化的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推动我国公共音乐教育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研究和分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对“课程思政”理念的概念和含义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分析了“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以及通过对我国高校中“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现状分析,更加明确“课程思政”理念对于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公共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异同,了解国内外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发展的概况,并且阐述了公共音乐教育的原则以及其在高校课程中开设的必要性这几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进行理论探索。第三部分主要通过介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阐述了思政元素在艺术类课程中的作用,以实现“课程思政”理念在公共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体现,从而达到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德育目标进行解读。第四部分是以桂林市三所高校为例,通过对公共音乐任课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进行访谈以及实地考察,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指出现如今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学生音乐素养以及教学的德育思想渗透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对于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主要论述了如何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实现公共音乐教育在“课程思政”理念中的构建与实施。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的教育内涵,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实现大学生增强音乐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双重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李倩[9](2020)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研究 ——以甘肃高校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文关怀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关怀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切入视角,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随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内心变化,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状况及现实需要,在认可并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大学生的个体需求,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从理论方面来看,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而从实践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在追求的预期目标、终极价值以及采用方式等多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新形势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有助于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长久以来,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并没有真正充分发挥其作用,这必然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厘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相关内涵、作用、意义、内容及目标,并结合现实情况,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影响因子,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与改进的具体措施,为更好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推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进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杨健生[10](2001)在《面向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德育的思考》文中认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德育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校德育必须在继承传统德育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突出全面素质观、知识价值观、生态伦理、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协作与竟争精神、“网络”道德的培养和教育 ,实现高校德育方法和手段的个性化、科学化、开放化、现代化。

二、浅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1.3 学校劳动教育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3.1.2 “耕读文化”
        3.1.3 “工匠精神”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M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一)榜样教育历来备受推崇
        (二)榜样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三)小学生榜样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榜样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榜样教育的实证研究
        (三)小学生榜样教育的研究
        (四)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榜样教育的相关概念
        (二)相关概念辨析
    二、理论基础
        (一)儒家德育理论
        (二)观察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理论
第二章 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现状的调查设计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二)问卷调查的对象
        (三)问卷的编制
        (四)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二、访谈调查的设计
        (一)访谈调查的目的
        (二)访谈调查的对象
        (三)访谈提纲的编制
        (四)访谈的实施
第三章 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的现状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基本信息
        (二)学生对榜样的认识
        (三)学生对榜样学习的态度
        (四)学生的榜样学习活动
        (五)教师、家长的榜样教育活动
        (六)学生对老师、家长榜样教育的接受
    二、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家长对榜样的认识
        (二)教师、家长对榜样教育的态度
        (三)教师、家长的榜样教育实践
        (四)教师、家长对榜样教育的评价
        (五)学生对老师、家长榜样教育的接受
第四章 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施教活动存在的问题
        (二)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二、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
        (二)学校榜样教育引导失衡
        (三)家庭榜样教育缺少科学性
        (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
第五章 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社会榜样教育的责任意识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创建积极健康的偶像文化氛围
    二、突出学校榜样教育的主导作用
        (一)详细制定榜样教育计划
        (二)科学选树榜样
        (三)丰富榜样教育的内容
        (四)开拓榜样教育的途径
        (五)创新榜样教育的形式
        (六)健全榜样教育反馈评估机制
    三、发挥家庭榜样教育的协同作用
        (一)增强家长榜样教育的意识
        (二)提高家长榜样教育的能力
    四、提升小学生榜样学习的自觉性
        (一)尊重小学生榜样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加强小学生榜样学习的认知疏导
        (三)促进小学生榜样学习的知行转化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生问卷
附录 B 教师、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 C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4.1 主要工作
        1.4.2 创新点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基本概念以及内容阐释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2.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界定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2.2 立德树人概述
        2.2.1 立德树人的内涵
        2.2.2 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基础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容
    2.4 小结
第3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与时代意蕴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之间的联系
        3.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必然性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内在趋同性
        3.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现实性要求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意义
        3.2.1 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3.2.2 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3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3.3 小结
第4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现状分析
    4.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的现实状况分析
        4.1.1 关于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现状
        4.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现状
    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存在的问题
        4.2.1 融入内容缺少吸引力
        4.2.2 融入途径传统且单一
        4.2.3 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4.2.4 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
        4.2.5 缺乏完备的立德树人制度
    4.3 小结
第5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
    5.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立德树人的制度体系
        5.1.1 在党对高校的领导制度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1.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制度
        5.1.3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三全育人”制度
    5.2 融入教学活动,构筑立德树人的精神高地
        5.2.1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5.2.2 在其他各门课中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
        5.2.3 在教学实践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
    5.3 融入校园文化,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
        5.3.1 开展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5.3.2 成立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社团
        5.3.3 加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风建设
    5.4 运用网络媒体,延伸立德树人的教育阵地
        5.4.1 着力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校园网站
        5.4.2 充分发挥“三微一端”及高校公众平台的平台优势
        5.4.3 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线上线下的紧密育人模式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附录
    附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及功能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概念结构模型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功能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功能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实施
        (二)推动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
        (三)助力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深化改革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方向与要求
        (一)根本方向:培育“四有”好老师
        (二)职责要求:做好“四个引路人”
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实证分析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问卷编制及使用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方法
        (三)编制过程
        (四)问卷使用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分析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当前的积极方面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有待完善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
        (四)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合力结构尚未形成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弱化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原因: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及教育有效性不足
        (二)学生原因:师范生职业理想塑造自觉性差
        (三)国家原因:薪酬待遇及社会保障不佳
        (四)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影响及就业形势压力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工作原则调适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原则
        (二)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原则
        (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融合原则
        (四)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原则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
        (一)政治信仰与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师职业认知教育
        (三)教师职业认同教育
        (四)教师职业情感教育
        (五)教师从教信念教育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践举措探索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选择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提升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机制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访谈提纲》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正式版)》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现实动因:生态问题依旧严峻
        (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三)完善需求:现有生态德育理论存在不足
        (四)时代氤氲:特殊时间节点进行理论回顾成为潮流之势
    二、概念界定
        (一)生态
        (二)德育
        (三)生态德育
        (四)生态德育理论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研究
        (二)关于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
        (三)关于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日新月盛: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1990年:生态德育理论的孕育阶段
        一、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政策背景
        二、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1990-2002年:生态德育理论的萌生阶段
        一、环境教育的成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催生了生态德育理论
        二、理论界关于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考促使生态德育理论初步形成
    第三节 2003-2005年:生态德育理论的探索阶段
        一、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
        二、理论界的热烈讨论激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进步
    第四节 2006年至今:生态德育理论的蓬勃阶段
        一、可持续教育再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热潮
        二、生态德育大范围进入校园实践促使生态德育理论的实践性转向
第二章 八大主题:共构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生态德育概念与意义的探究
        一、生态德育概念的厘清
        二、生态德育意义的揭示
    第二节 生态德育特点的探析
        一、生态德育理论的特点
        二、生态德育实施过程的特点
    第三节 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探讨
        一、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德育思想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第四节 生态德育目标及原则的探明
        一、生态德育目标的分析
        二、生态德育原则的探寻
    第五节 生态德育内容的探索
    第六节 生态德育途径及方法的探求
        一、按照不同教育实施主体进行划分
        二、按照不同教育方式进行划分
第三章 三种视角:共建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维度
    第一节 理论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逻辑基础
        一、东方哲学思想孕育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雏形
        二、西方哲学思想奠定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生存逻辑
    第二节 学科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实践契入点
        一、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二、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三、在地理和生物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四、在其他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第三节 关系维度:深化生态德育研究的立足点
        一、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辨明
        二、生态德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的辨明
        三、生态德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的辨明
        四、生态德育与德育生态关系的辨明
        五、生态德育与其他教育关系的辨明
第四章 继往开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第一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一、丰富性
        二、多元性
        三、开放性
    第二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性
        二、研究的系统性不足
        三、研究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
    第三节 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困境的超越
        一、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生态德育理论研究体系
        二、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优势
        三、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困境
        四、加强实效性研究,提升生态德育理论的可操作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类
致谢

(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
    注释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时代
        (二)角色
        (三)教师角色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指导
        (一)毛泽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二)邓小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三)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四)习近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四、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借鉴
        (一)教育为治国治民之首
        (二)教育为人生之基
        (三)教育的目的“礼贤下,举贤才”
        (四)教育的首要为品德和伦理教育
        (五)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
    五、其他学科相关的理论参考
        (一)教育学中“教育哲学”理论
        (二)心理学中“认知方式”理论
        (三)社会学中“角色定位”理论
        (四)管理学中“管理教育”理论
    注释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解析
        (一)地位崇高、使命光荣与环境氛围的矛盾
        (二)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自身素质的矛盾
        (三)自身发展的强烈诉求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四)队伍迅速扩大与成长发展瓶颈的矛盾
        (五)部分教师思想迷茫与职业定位的矛盾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定位探析
        (一)政治方向的引领者
        (二)理论知识的传授者
        (三)学习方法的辅导者
        (四)高尚品行的塑造者
        (五)人生价值的打造者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与定位的原因探析
        (一)社会转型利益多元化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负面影响削弱了高校党团教育的效果
        (四)传统教育理念塑造了单向度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注释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论构建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原则
        (一)坚持发展性原则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
        (三)坚持有效性原则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目标
        (一)由个体推进向整体突破的变化
        (二)由知识培育向价值培育的变化
        (三)由学生发展向社会需要的变化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内容
        (一)政治要强
        (二)情怀要深
        (三)思维要新
        (四)视野要广
        (五)自律要严
        (六)人格要正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方法
        (一)由诠释性向启发式的变化
        (二)由解释性向探究式的变化
        (三)由讲授性向引导式的变化
    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途径
        (一)思政课教学与整体教学相结合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注释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策略
    一、增加理论学习、做创新意识的激发者
        (一)增强专业能力,扎实专业功底
        (二)突破专业限制,完善知识结构
        (三)接受创新理论,勇于创新教学
    二、加强责任担当、做铸魂育人的训教者
        (一)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素养水平
        (二)交融学科研究,提高科研水平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艺术氛围
    三、提高自身修养,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一)无私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无畏精神,弘扬革命红色文化
        (三)奉献精神,发扬社会先进文化
    四、启发逻辑思维、做科学理论的普及者
        (一)思维逻辑严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思维方法辩证,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的能力
        (三)思维导向开阔,培养学生全面学习的能力
    五、树立问题意识、做勇于创新的助力者
        (一)正视学生问题,做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二)教师以身示教,做学生发展的示范者
        (三)以问题为导向,做四个自信的助力者
    注释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概述
    2.1 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的概念
    2.2 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合力论
        2.2.3 隐性教育理论
    2.3 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建设必要性分析
        2.3.1 广西高校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2.3.2 广西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
        2.3.3 服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之需
第3章 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建设的基本现状
    3.1 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3.1.1 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认识有所增强
        3.1.2 课程思政育人主体的践行有所提升
        3.1.3 课程思政育人氛围的营造有所凸显
    3.2 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 管理运行“少沟通,浅落实”
        3.2.2 育人方法“较传统,欠创新”
        3.2.3 育人成效“欠突出,少反馈”
    3.3 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协同育人机制落实程度不够
        3.3.2 教师能力提升机制不够完善
        3.3.3 育人保障机制尚未生成
第4章 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建设路径
    4.1 强化有协调抓落实的管理运行机制
        4.1.1 高校党委强化领导作用
        4.1.2 教学管理部门做好协调引领工作
        4.1.3 高校各二级学院做好推进落实工作
    4.2 构建高效无缝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4.2.1 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
        4.2.2 丰富协同育人工作方法
        4.2.3 打造协同育人工作场所
    4.3 夯实多维度的专业课教师能力提升机制
        4.3.1 挖掘提炼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能力
        4.3.2 提升专业课中全方位灵活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
        4.3.3 创新多形式有重点的教师培训方法的能力
    4.4 完善课程思政育人多元反馈评价机制
        4.4.1 确定考核评价内容
        4.4.2 科学设定评价主体
        4.4.3 创新考核评价方法
        4.4.4 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以桂林市三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四)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
        2.关于艺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理念的研究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课程思政”理念的内涵分析
    (一)“课程思政”理念的含义
    (二)“课程思政”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三)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分析
        1.“课程思政”观念并未深入人心
        2.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长期存在“两张皮”现象
        3.“课程思政”理念的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形成
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理论探索
    (一)公共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异同
        1.教育本质的共性
        2.音乐的功能与作用相同
        3.教学主体的相通
        4.培养目标的不同
        5.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差异
        6.未来职业走向的区别
    (二)国内外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概况
        1.国内发展概况
        2.国外发展概况
    (三)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程的必要性
        1.音乐育人的积极作用
        2.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3.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四)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原则
        1.明确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目标——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2.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本质——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大学生
        3.提倡音乐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德育目标的解读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2.公共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二)思政元素在艺术类课程中的作用
        1.引导作用
        2.提升作用
        3.强化作用
    (三)“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现
        1.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2.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3.为高校普及“课程思政”理念提供资源
        4.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以桂林市三所高校为例进行调查分析
    (一)桂林市三所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现状
    (二)对三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任课教师的访谈调查与结果分析
        1.教师访谈提纲
        2.结果分析
    (三)对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1.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2.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四)对桂林市三所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问题分析
        1.公共音乐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
        2.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3.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4.学生的音乐素养反映出的问题
        5.音乐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问题
五、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课程思政”理念中的构建与实施
    (一)完善公共音乐教育体制建设,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1.更新音乐教学德育理念,提升公共音乐教育地位
        2.建立公共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德育渗透
    (二)打造优秀公共音乐教学师资队伍,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1.提升公共音乐教师综合艺术修养,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2.创新公共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强化音乐课堂的德育教育
    (三)提升大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发挥音乐艺术的德育功能
        1.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陶冶高尚情操
        2.培养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创新意识
    (四)丰富艺术实践形式,加强校园“课程思政”理念的渗透
        1.营造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2.拓展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开展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3.守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研究 ——以甘肃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研究述评
    1.5 重点解决问题
    1.6 发展趋势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法
        1.7.2 问卷调查法
        1.7.3 访谈法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
        2.1.1 人文关怀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2.1.4 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比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资源
        2.2.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文关怀思想、方针政策及中华民族时代精神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思想
        2.2.4 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及目标
    3.1 基本内容
        3.1.1 关怀大学生思想成长
        3.1.2 关怀大学生道德提升
        3.1.3 关怀大学生心理健康
        3.1.4 关怀大学生价值实现
    3.2 主要目标
        3.2.1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3.2.2 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2.3 挖掘大学生的创造潜质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作用与意义
    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作用
        4.1.1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4.1.2 发扬现代人文主义理念
        4.1.3 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
    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意义
        4.2.1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4.2.2 是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举措
        4.2.3 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4.2.4 是实现新时代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调查分析
    5.1 研究假设
    5.2 问卷调查
        5.2.1 问卷调查对象
        5.2.2 样本选择设计
        5.2.3 问卷样本分析
    5.3 调查结果
        5.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理念初步形成
        5.3.2 大学生主体地位逐渐增强
        5.3.3 人文实践活动日益丰富了校园人文环境
    5.4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念仍有待加强
        5.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践方式需要丰富
        5.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加强与改进
    6.1 创新思维方式、增强人文理念
        6.1.1 深化高等学校办学理念
        6.1.2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6.1.3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6.2 丰富人文载体、增强实践氛围
        6.2.1 增加教学载体建设
        6.2.2 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6.2.3 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6.3 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
        6.3.1 构建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
        6.3.2 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
        6.3.3 强调教育合规律性发展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现状》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四、浅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德育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高年级小学生榜样教育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M小学为例[D]. 汤秀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研究[D]. 赵娅倩.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D]. 李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D]. 郑黄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 李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广西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研究[D]. 孙汝兵.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8]“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以桂林市三所高校为例[D]. 董力纬.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9]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研究 ——以甘肃高校为例[D]. 李倩.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10]面向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德育的思考[J]. 杨健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标签:;  ;  ;  ;  ;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德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