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休息室论文-杨正林

教师休息室论文-杨正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师休息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扎西岗,中心小学,专任教师,对口支援

教师休息室论文文献综述

杨正林[1](2013)在《明年入学孩子大部分可住校》一文中研究指出“预计下月初学校主体将建成,眼下已完工的各主要单体正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在南京市对口支援的墨竹工卡县,南京实验小学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墨竹工卡县县委书记严应骏介绍,下一步学校围墙、大门及校园硬化等附属工程还将投资约850万元,力争明年5月开工,届时,20(本文来源于《西藏日报(汉)》期刊2013-11-21)

曲中林[2](2012)在《国家规定“教师休息室宜与普通教室同层设置” 仅3.86%的中小学在教学楼设置教师休息室——来自广东省两个区市985所学校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上课是脑力和体力的双重劳动。一节课结束后,教师需要有一个轻松安静的场所,调整情绪,积蓄精力。建设好教师休息室,可以让教师利用课间稍事休息,降低职业病(如因长时间站立导致的腰部受损、下肢肿胀、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为了解中小学校设置教师休息室的情况,2011年,我们对广东省两个区市的985所学校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在(本文来源于《中小学管理》期刊2012年10期)

耿慧霞,季晓辉[3](2011)在《某市高校教师休息室内饮水机卫生状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高校教师休息室内饮水机的卫生状况。方法调查河南省商丘市4所高校教师休息室内的32台饮水机,依据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进行检查。结果饮水机冷水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合格率分别为9.38%和37.5%;沸水全部合格。饮水机不同部位细菌总数均不合格,大肠杆菌数合格率为47.5%。结论某市高校休息室内饮水机卫生状况较差。(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情报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张莉[4](2008)在《教师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文化作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教师乃至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人是作为文化的存在而存在的,人之所以为人,被当作人一样来尊重,并不是因为他具有人的外表,而是因为他具有人的内心和外在的行为表现,而这些东西都是文化的产物。不了解人所处的文化,就不了解人的存在本身。教师是社会职业群体,教师所承担的诸种角色及其表现,使得教师的思想、行为、态度、价值观念等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特征,成为一种相对独特的文化形式,即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为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教师文化对于教师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和鲜明的教育作用,对教师个性和品德的陶冶和导向功能是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替代的。对教师和教师的生活进行文化的诠释,有助于深入地理解教师的思想和言行。研究者选择了教师休息室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来展示一种现实的教师文化图景,主要通过对所观察的环境和行为的意义进行解释,帮助我们理解教师文化的本真。这虽然只是教师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期望能够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教师休息室是学校中既具有公共领域又具有私人领域双重属性的特定空间,是教师学校日常生活的重要场域。在这里,教师拥有了一个既属于自己又不完全属于自己的浓缩了的场景。为了了解当下教师文化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本研究采用了观察、开放式访谈及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试图描绘休息室里教师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现状,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本研究尝试从社会学理论出发,分析教师文化现象,从而展示教师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也有助于学校管理者提高对教师的管理水平,从而为教育变革提供深层次的支持体系。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与思路等。第二部分是教师文化概述,主要介绍了教师文化的结构、教师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功能。此部分为下面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以下章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分析框架。第叁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共分两章:休息室——教师文化的平台;人际关系——教师文化的展示。教师休息室是教师行为的近身环境,是教师经常性活动的专业生活小区。教师在这里交往、备课、批改作业、讨论问题,休息室里体现着教师直接的人际关系,展现着独特的教师文化现象。最后一部分是在第叁部分基础上的归纳总结,是对基于教师休息室的教师文化的思考和尝试性的结语(结论、研究存在的不足、后续研究计划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4-20)

宋慧敏[5](2000)在《教师的情绪与课堂气氛——由《休息室的镜子》一文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曾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过一篇文章--《休息室的镜子》。文章说,在教师的休息室里,一般都装有一面镜子。平日里,每位教师上课前,总要到镜前整整衣领,捋捋头发,但作者本人并不以为然。在一次教师例会上,教研室主任的讲话,使作者改变了对镜子的看法。教研室主任说,有(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期刊2000年09期)

欧阳震[6](1980)在《一应俱全的教师休息室》一文中研究指出去年下期,衡阳铁路工程学校新建了一栋四层备课大楼,使教师的备课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大楼离教学楼比较远,老师们上课拿教具和课余体息都不大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党委将教学楼里的油印室隔出一间房来,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把党委会议室里的藤椅搬了过来,摆上盆花,一间舒适的教师休息室很快就布置得熨熨贴贴。休息室虽然不太大,但“文房四(本文来源于《湖南教育》期刊1980年07期)

教师休息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师上课是脑力和体力的双重劳动。一节课结束后,教师需要有一个轻松安静的场所,调整情绪,积蓄精力。建设好教师休息室,可以让教师利用课间稍事休息,降低职业病(如因长时间站立导致的腰部受损、下肢肿胀、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为了解中小学校设置教师休息室的情况,2011年,我们对广东省两个区市的985所学校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师休息室论文参考文献

[1].杨正林.明年入学孩子大部分可住校[N].西藏日报(汉).2013

[2].曲中林.国家规定“教师休息室宜与普通教室同层设置”仅3.86%的中小学在教学楼设置教师休息室——来自广东省两个区市985所学校的调查[J].中小学管理.2012

[3].耿慧霞,季晓辉.某市高校教师休息室内饮水机卫生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

[4].张莉.教师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5].宋慧敏.教师的情绪与课堂气氛——由《休息室的镜子》一文说起[J].河南教育.2000

[6].欧阳震.一应俱全的教师休息室[J].湖南教育.1980

标签:;  ;  ;  ;  

教师休息室论文-杨正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