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评: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有效手段

赏评: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作文;赏评;作文素质

作者简介:张金钟,任教于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学。

一、赏评可以有效地激发作文兴趣

教师要真正做到对每一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能有赞赏心态,尤其是对学困生的作文始终能有赞赏心态,就需要树立“生本思想”与激励观念。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论已深入人心。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对教师而言,主要是树立“生本思想”。教师只有树立“生本思想”,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商业中有“顾客就是上帝”之语,教学中是否也应有“学生就是上帝”之说呢?

激励观念要求教师赏评作文时应有效地运用激励手段,要发现每一个闪光点,鼓励点滴进步,培植上进心,激发作文兴趣,由此逐步提高作文素质。激励应不仅只针对当次作文,而且还应联系上次作文,在比较中肯定学生的进步。如此,学生就可以感触到自己的潜能,增强作文信心,教师也可以一扫沉闷的心理而始终保持赞赏的心态。

那么该怎样赏评作文呢?应该坚持效能标准。效能标准包括效果标准和效率标准两部分。“效果标准”就是反映评价对象水平与质量本质特征的指标。“效率标准”是根据产生与投入的比例衡量工作成果。效果标准是客观性的指标,在作文教学方面,主要体现为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具体标准与要求。赏评作文时,当然应该坚持效果标准,否则就没有客观尺度。但仅仅依据效果标准判定学生作文,那就是“见文不见人”,是没有“生本思想”或其没有完全确立的表现;赏评不仅应运用效果标准,而且更应运用效率标准,特别注重教师批改能产生多大效益,也就是对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及提高作文素质有多大作用。一通批评,虽然实事求是,学生感触到的却是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自弃心理,其效果是批改不能激发学生再作文的兴趣,也就没有了赏评的效益,变成了无用功。“阅”、“重做”之类随意打发了事的批语,让学生感触到的是教师的冷落,学生自己也会心灰意冷,造成学生失去再作文的兴趣,也同样没有赏评的效益。赏评应该重在肯定优点,也应实事求是地提出几个(不可太多)改进意见,学生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的,如此才能有效地激发再作文的兴趣,从而提高作文素质,赏评也就因而产生了效益。有了投入与产出的概念,就能避免“见文不见人”的现象,就会想方设法实现事半功倍的效益。因此,效率标准才是赏评的更重要标准。

赏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马斯洛创立的“需要层次说”概括出七个层次的需要,由低而高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相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新生的需要。如对自重、为他人所尊重、得到赞赏等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对寻求自我满足、成就、发展最优潜能等的需要”。处在发展中的青少年,尊重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则更为明显,都期待得到老师和学校的赞赏与肯定。人们往往在赞赏和肯定中观照自身的力量,产生成就感,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上进的心态则又会成为人们进一步努力学习与工作的触发点,成为其获取更大成就的基石。赏评作文就是给学生这样一种成就感,让其观照到自身的作文能力,尤其是让后进生产生这样一种情感体验。学生看到老师的赞赏与期待,观照到了自身的作文能力或潜力,就能形成积极上进的心理期待,就能激发作文兴趣。体验到内心的愉悦,则更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再作文中,希望把作文写得更好,从而获得更多的赞赏与肯定,就可以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引发学生作文的内驱力。

二、构建相应的作文教学模式

一般的作文批改,总是批改之后,教师不把作文本发回给学生,一次作文教学活动就此完结,现实中的作文教学也正是这样。“指导——写作——评改”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有严重缺陷的。“指导”是教师的指导,“评改”是教师的评改,作文教学以教师始,以教师终,这是典型的“师生思想”。长期以来,作文批改存在着劳而少功的现象,老师辛辛苦苦地批改,学生却往往只看分数,并不能认真领会老师批改的意图。这种现象是与教学模式密切相关的。

赏评作文是要讲究效率、产生效益的,既然已经给予学生一定的成就感,已经激发起学生一定的作文兴趣,那就应当让其释放出来,通过再作文而转化为现实的作文实践,从而提高作文能力。于是,就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作文教学模式:“指导——写作——赏评——再作文”。这一教学模式摒弃了“师本思想”,而确立了“生本思想”,体现了反馈机制。“所谓反馈,就是控制系统把信息传输出去后,又将信息作用的结果返回到控制系统,并对控制系统的再输出发生影响。信息在这种循环往返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内容,实现控制。这就是控制论所揭示的反馈机制。”以下看这个模式是怎样实现这种反馈的:

指导——写作——赏评——再作文

(师)信息输出——(生)接收与输出——(师)再输出——(生)再接收(生)再输出

如此,这一系统也就形成了双线反馈。就教师而言,其通过指导输出了信息,在得到学生作文文本后,以赏评作文的方式,实现了信息的接收与再输出;就学生而言,在接收指导信息后,以写作的方式输出了信息,接着又接收赏评信息,之后再作文也实现了信息的再输出。学生线的反馈是这个模式的特点,意在把激发出来的作文兴趣转化为作文能力,避免“劳而少功的现象”,提高赏评效益,提高作文素质。这两条线的反馈,其交汇点就在赏评这一环节上,由赏评而完成双线的融合,促进作文教学的双向活动,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它是以教师指导始,以学生再作文终,这就把作文教学的重心定位于学生,以学生的作文积极性为教学指归,从而确保生本思想的地位。

这种“指导——写作——赏评——再作文”内含学生反馈机制的作文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再实践特点,它与一般作文教学的“指导——写作——评改”的模式相比,突出表现出教师赏评后激发的学生作文积极性,经过再作文而转化为现实作文实践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庄晋玲.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探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

[2]张咸元.激发和巩固学生的写作兴趣[J].安徽教育,2005(7).

[3]甄妙莲.诱发兴趣,发展能力[J].教育导刊,2000(1).

[4]李光明.提高写作能力的正确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23).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学

邮政编码:730083

标签:;  ;  ;  

赏评: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有效手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