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发生双膦酸盐颌骨坏死(BONJ)的护理

一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发生双膦酸盐颌骨坏死(BONJ)的护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镇江市中医院肿瘤科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是一种少见的、和双膦酸盐类药物应用相关的颌骨病变。总结一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期间拔牙致BONJ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双氧水含漱指导、金银花溶液口腔护理、延续性的居家护理监控

【关键词】颌骨坏死;口腔护理;双氧水含漱;延续护理

一、个案介绍

1、患者的一般信息

姓名:马××性别:女年龄:69岁诊断:左乳腺癌术后化疗后骨转移住院号:158133

2、病史:

因“左乳癌术后7年,全身骨痛3年,牙龈反复化脓性感染10月余”入院。2009年因发现左乳腺肿块在全麻下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中肿块大小约2.2*1.5*2cm,术后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腋下淋巴结3/11见转移灶,免疫组化:ER+,PR-,CerB-2(-)。术后给予FEC方案化疗1月,化疗过程顺利,随后放疗50GY/25FX,放疗后予来曲唑内分泌治疗。201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多处疼痛并进行性加重,2014年6月行ECT示“多发性骨转移”给予紫杉醇+卡培他滨化疗4周期。2014年9月病情稳定予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唑来膦酸抗骨转移治疗,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应用唑来膦酸治疗每28天一次每次4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共应用22次。2016年6月因行左下后牙拔牙,未告知口腔科医生使用唑来膦酸治疗且拔牙部位一直不能痊愈,反复流脓,多方治疗无效。X线显示:下颌骨坏死。2017年4月11日由门诊拟“左乳腺癌术后放疗后广泛转移,牙龈化脓性感染”收治入院。患者神清,精神差,口腔下颌部牙龈缺损、红肿,骨质破坏,有脓液,腥臭味,疼痛,乏力,食纳欠佳,大便未解,小便正常,夜寐欠安。

3、体格检查:T:37.8。C,P:70次/分,BP:120/70mmhg,身高:158cm,体重:46kg。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营养差,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紫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口腔下颌部牙龈缺损,骨质破坏,流涎不止,有脓液,腥臭味,压之疼痛、左面部肿大。左胸壁见一手术疤痕,左乳缺如。

4、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积极保肝、护胃、止痛、纠正贫血、调节免疫治疗。患者口内卫生条件差,左下后牙牙根溃烂,有脓液伴腥臭味,细菌培养显示厌氧菌感染,每日予双氧水含漱清洗口腔脓液、分泌物;金银花泡水每日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口唇湿润、清除口腔异味。患者两周后逐渐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随访,拔牙处无化脓感染,流涎症状改善,口腔清洁无异味,无不适。

5、护理评估

口腔情况:患者左面部肿大,影响进食;口腔内脓液、分泌物较多,细菌为厌氧菌感染、色微黄、量约20ml;进入房间能闻到明显的腥臭味,患者流涎不止,自行佩戴口罩。

张口困难情况:III级(进软食困难,门齿距0.5-1.0cm)。

饮食情况:进食量减少,每日进食少许流质,肠外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拔牙前体重65kg,近4个月体重丢失>5%,BMI:18.4kg/m2,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6*1012/L、白蛋白30.6g/L,总蛋白58.3g/L

疼痛评分(NRS):4分,牙龈红肿,压痛,刺痛,日间活动时疼痛明显,安静平卧时呈阵发性疼痛,夜间睡眠4-5小时。

跌倒评分:5分(中危)

自理能力评分:65分(中度依赖)

发热:患者入院以来T:37.8℃,C-反应蛋白:84.77mg/L,白细胞:11.35*109/L

置管情况:4-12日行右颈内CVC置管,长度12cm,穿刺点无渗血、渗液;

认知情况:患者学历为小学文化,对疾病知识缺乏,未认识到疾病危险程度

心理情况:患者口腔炎症迁延不愈,失去治疗信心;缺乏家庭支持,经常说“还不如死了算了”。SAS:58分,轻度焦虑、SDS:46分。

6、护理计划

6.1感染:与长期牙龈化脓性感染,迁延不愈有关(2017-04-11)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感染得到有效治疗和护理

措施:①环境:调节病室温度22-24℃,每日选择3-4次,每次30分钟开窗通风。②休息:安置患者舒适体位,避免患侧卧位。③舒适:患者体温升高,予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碱性皂液清洗皮肤,剪短指甲,避免搔抓,轻拍皮肤以止痒。选择宽松纯棉衣服,避免穿紧身衣裤。④病情观察:每日三次测量体温,定期测化验指标。

6.2舒适的改变:疼痛与牙龈感染疼痛有关(2017-04-11)

护理目标:有效控制疼痛,NRS评分<3分

护理措施:①指导患者正确评估疼痛,讲述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伴随症状。②阿片类药物看服到口,讲解药物副作用,解答药物服用误区,消除顾虑。③疼痛非药物疗法:心理支持,多予陪伴,运用共情,与患者回忆过往一些美好的事情,选择患者喜欢的音乐以转移其注意力。

评价:患者NRS评分2分(2017-04-16)

6.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2017-04-11)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能满足机体需要量。

护理措施:①选择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饮食。②根据中医辩证施膳: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汁、百合汤,忌辛温香燥,耗津伤液之品。

评价:患者两周内血红蛋白、白蛋白指标正常,营养状况改善(2017-04-22)

6.4焦虑与牙龈长期不愈有关,SAS评分58分(2017-04-11)

护理目标:患者SAS评分<50分

护理措施:①讲解疾病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取得家属联系,给予情感支持。

6.5自我形象紊乱与牙龈肿痛流涎不止、口腔异味有关(2017-04-11)

护理目标:口腔环境清洁

措施:①每日口腔清洁,外出指导患者戴口罩。②睡眠时勿压迫患侧。③床单污染及时予以更换,保持床单元干洁。

评价:患者流涎停止,异味消失,自我形象得到改善,感觉好转(2017-04-21)

6.6潜在并发症:跌倒、坠床的风险(2017-04-12)

目标:患者及家属掌握预防跌倒/坠床的知识。

措施:①纳入跌倒/坠床风险高危人群,随时进行风险评估。②讲解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告知患者积极配合。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跌倒/坠床事件(2017-04-25)

6.7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2017-04-12)

目标: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双氧水含漱的方法。

措施:①讲解颌骨坏死的危害,使用唑来膦酸药物知识、副作用。②告知患者双氧水每日含漱时间、方法、剂量,每日护士宣教。③做好出院前宣教准备。

评价: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能复述双氧水含漱的方法(2017-04-24)

7、护理结局

患者口腔情况好转:口腔脓液<5ml/天,异味消失,流涎停止。门齿距2.0cm

饮食情况:能进食软食,一日三餐规律。

营养状况:体重:50kg、BMI:20.0kg/m2、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

3.5*1012/L、白蛋白35g/L,总蛋白67g/L

疼痛评分:2分,日间活动无影响,夜间睡眠6-7小时。

感染情况:感染控制,炎症消退。C-反应蛋白:8.0mg/L,白细胞:9.0*109/L

心理情况:SAS:48分,能与病室病友聊天、偶尔听音乐。

二、护理重点及难点

(本病案中反映的专科护理问题、进行的专科护理处置以及效果评价、循证护理及指南的应用、护理安全及应急处理等)

(一)护理重点:控制牙龈感染,保持口腔清洁,改善形象,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原因:①患者因为蛀牙至口腔科拔牙未告知医生唑来膦酸用药史,导致颌骨坏死。(因为双膦酸盐类药物在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的同时,也阻止了骨代谢的正常进行,以致颌骨不能修复机械咬合力或创伤引起的微损伤最终导致骨坏死[1])。②患者口腔感染、肿痛、流涎、卫生条件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③由于感染迁延不愈,患者身体状况较差,身体负荷较重,加重病情,患者失去信心。

1控制感染、抑制口腔分泌物:采用局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含漱[2],患者细菌培养为厌氧菌感染,化脓、分泌物多、进门明显闻到腥臭味,这些症状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活影响。而双氧水针对厌氧菌感染、控制口臭、抑制细菌滋生具有良好的功效。

2清除异味,清热解毒,抑制细菌滋生:使用金银花泡水口腔护理,金银花其性甘寒、气芳香,在中医药学中多作为宣散风热、清热解毒等配方[4]。因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抑制和杀菌、抗炎解毒作用,最重要的是对于患者口腔处的皮肤无刺激、损伤小的优点更加适用于该患者。

3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患者流涎,严重影响其自身形象、社交功能,心理状态。提供有效的方法护理口腔,清除异味;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担忧;细心聆听,不作判断,用心去感受。加强同病室病友间的宣教,加强沟通,避免歧视嘲笑。

(二)护理难点:后续颞颌关节功能锻炼,延续性的居家护理监控,家庭支持系统建立。

原因分析:出院时患者症状未完全控制,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防止复发。因此患者仍需要延续性的居家护理及颞颌关节的功能锻炼。且患者年纪大,文化程度低,缺乏家庭支持。

1颞颌关节功能锻炼操:患者门齿距2.0cm,防止张口困难度进展,有效的功能锻炼十分必要。方法:(1)颞颌关节慢节奏运动:张口小—中—大各3s为1次,每次间歇5s,10次为1组,共5组;(2)颞颌关节快节奏运动:张口小—中—大各1s为1次,每次间歇5s,10次为1组,共5组;(3)咀嚼肌群运动:在颞颌关节运动每组间加吸气鼓腮,然后快速吐气,发出“P”的爆破声动作1次,共10次。

2延续性的居家护理监控:①患者口腔状况缓解,出院后仍需继续双氧水含漱,制作相应的出院宣教单,(内容为双氧水含漱的方法、时间、量)反复讲解,要求患者能掌握并正确复述。②电话随访:前3个月1周一次,随后每2周一次,随访6个月。将患者列入科室居家护理家访对象。

3帮助患者建立家庭支持系统:①取得家属联系:患者住院期间家人鲜少陪伴,患者自暴自弃。取得家属信息与其联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家属予以陪伴、关怀,督促并协助患者完成居家的自我护理。

(三)经验与教训(本案例对临床工作的启迪或教训,护理人员在本案例中的收获)

1:预见性的护理措施①应用双麟酸盐药物过程中,应注意口腔卫生。②每日常规bid口腔护理,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③临床长期应用二膦酸盐类药物,尤其长期大剂量静脉注射二膦酸盐,可导致二膦酸盐相关颌骨骨坏死。患者一旦出现颌骨坏死症状,持续时间长,影响开口度、咀嚼及面型,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5],所以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2唑来膦酸用药知识宣教:①该类患者应在患者使用药物前常规进行口腔检查,对于有病灶牙齿的及早拔除。②使用唑来膦酸药物前,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做好评估,在使用双膦酸盐治疗时,必须认真分析风险—效益的关系,向病人解释这种治疗的利弊。③一旦发生双膦酸盐药物颌骨坏死,应首先选择保守治疗[6],以控制感染、清除分泌物、控制流涎,减轻症状。重视出院后居家护理、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3定期随访:治疗结束后患者出院时要告知患者定期随访[7],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翟蕾,王建伟,双膦酸盐与下颌骨坏死病例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J]2015,15(42)20-21.

[2]盛璐,文建民,童昕,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广东牙病防治,2013,21(12):600-601.

[3]李辰或,郑贵成,陈琴男,三种不同漱口液对牙龈炎患者牙周指数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6):685-686.

[4]陈继明,洪超群,金银花药理作用[J].分析亚太传统医药,2015,5(11):43-44.

[5]郭玉兴,王佃灿,安金刚,等.二膦酸盐颌骨骨髓炎24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49(9):517-520.

[6]翟蕾,王建伟,双膦酸盐与下领骨坏死病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2):20-21.

[7]黄如冰,吴晓,林俞娟,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12例临床分析[J/CD],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14,6(4):353-35

标签:;  ;  ;  

一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发生双膦酸盐颌骨坏死(BONJ)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