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噌对早中期妊娠流产的观察

味噌对早中期妊娠流产的观察

一、米索用于早中孕流产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唐隽[1](2018)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孕8-12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预处理对孕8-12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治疗安全性,为孕8-12周需要终止妊娠患者选择更有利的流产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孕8-12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孕8-12周无痛人工流产的相关标准,且均为预约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7例。另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行药物流产患者57例,作为C组。A组患者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基础上行无痛人流手术,用药方案如下:术前两天服用米非司酮,早上服用50mg,晚上服用50mg,共用药2天,共服药200mg。于第三天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并在术前1小时实施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B组患者的用药方案如下:单纯实施无痛人流手术,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A组与B组患者的麻醉情况(镇痛效果、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宫腔变化、子宫收缩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C组采用药物流产,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比A组与C组腹痛情况、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流产效果以及术后月经恢复情况。结果:A组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B组和C组,A组与B组C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A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有效率为91.23%,B组的宫颈扩张有效率为75.44%,差异显着(P<0.05);A组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术后离床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无痛人流手术后,A组患者的宫腔深度与手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且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子宫收缩幅度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情况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流产效果明显优于C组,组间差异显着,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恢复月经情况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对孕8-12周孕妇实施无痛人流手术前,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预处理,可软化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离床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加速子宫收缩减少术后阴道流血,月经复潮快。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预处理方式,在孕8-12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吕学志[2](2018)在《关于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在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在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引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吸宫术和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疗法,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流产效果分析,实践证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流产失败率为2.3%和9.3%,干预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出血量进行分析,实践证明,干预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产妇给予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其效果明显,能提升流产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王晶,夏松云[3](2017)在《不同剂量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效果。方法将妊娠816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64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2例,A组每12小时口服复方米非司酮30mg,共4次,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B组每24小时口服复方米非司酮30mg,共2次,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口服米索前列醇后4小时无组织物排出,则重复给予米索前列醇200μg口服,每天不超过5次,48小时无妊娠物排出定义为药流失败。结果 A组完全流产率87.5%;B组完全流产率81.3%;差异无显着性(P=0.732)。A组和B组服用米索前列醇至胎盘娩出的中位时间分别为3.0小时和4.8小时,差异有显着性(P=0.003)。A组和B组的米索前列醇加药例数分别为7例和16例,差异有显着性(P=0.036);需加药2次及以上者分别为5例和10例;两组米索前列醇的用药总量分别为21.0mg和26.6mg,差异有显着性(P=0.018)。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无子宫破裂、输血病例。结论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816周妊娠流产成功率高。增加复方米非司酮剂量可以缩短流产时间、减少米索前列醇用量。

薛芳[4](2016)在《三种方法终止14-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经腹壁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经阴道羊膜腔外注射依沙吖啶这三种临床上用于终止孕14-16周的引产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01月-2015年08月期间就诊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的92例孕14-16周、符合计划生育规定、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将他们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B组(31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彩超引导下经腹壁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引产;C组(31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经阴道羊膜腔外注射依沙吖啶引产,观察三组病例的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清宫率、并发症(软产道裂伤、感染等)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患者引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与引产后月经复潮时间等情况。结果三组在引产成功率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P=0.79>0.05),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在引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7,P=0.18>0.05),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在住院时间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4,P=0.20),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在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3,P=0.054>0.05),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自宫缩发动至妊娠产物排出的时间为(6.40±2.36)h较B组(12.70±5.96)h,C组(8.95±3.31)h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30,P<0.05),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清宫率43.33%较B组清宫率76.67%,C组清宫率66.67%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χ2=7.47,P<0.05),三组之间两两比较,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平均住院总费用(1569.71±261.90)元,较B组(2583.47±267.19)元、C组(2562.02±375.17)元少,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55,P<0.05),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引产后阴道持续流血时间为(11.67±2.26)天,B组(13.37±3.32)天,C组(12.93±3.56)天,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5),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引产后月经复潮时间为(35.27±5.96)天,B组(35.93±8.97)天,C组(35.30±6.84)天,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0.05),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14-16周妊娠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住院费用少的一种引产方法。2.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与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14-16周妊娠相比较,前者更适合于终止14-16周的妊娠。

王玉楣,王海云,范晓芳[5](2015)在《利凡诺不同用法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利凡诺在中孕引产中不同用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2012年至2013年1626周中孕引产者60例(A组),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2013年至2014年1626周中孕引产者120例(B、C组)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60例行利凡诺100 mg羊膜腔内注射术引产,手术前1 d开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00 mg,连续2 d;B组60例引产方法同A组,若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48 h后仍未分娩,则加用米索前列醇片阴道给药400μg(>孕20周)或600μg(≤孕20周)辅助引产,若仍未分娩,则6 h重复给药1次,单日最大剂量1 200μg;C组60例采用利凡诺50 mg羊膜腔内注射术引产,其余同B组。A、B、C 3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72 h后未分娩,则视为失败,改用其他方法引产。观察3组在引产过程中的差异。结果:3组均无活胎娩出、无子宫瘢痕破裂,在药物不良反应、软产道损伤、宫颈裂伤、胎儿娩出后2 h阴道流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引产方法在胎儿娩出时间、引产失败率方面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中≤孕20周与>孕20周须加用米索前列醇协助引产的人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引产情况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50 mg配伍米非司酮,必要时加用米索前列醇片用于1626周中孕引产,能达到有效引产的目的。

张柱[6](2012)在《米非司酮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文通过参阅部分文献,对米非司酮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更好地和同仁交流。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前人的先进经验,汲取其中较优秀的部分,系统地对米非司酮进行学习和论述。结果米非司酮分别在早孕,中孕,晚孕,避孕,稽留流产等方面得以运用。结论米非司酮是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在妇产科临床上得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王亚琪[7](2012)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治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意外妊娠患者214例,根据患者服用药物的种类将其分为观察组137例与对照组77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口服雌激素。比较两组人工流产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胎盘娩出时间<24小时率、手术成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疗效显着、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易美[8](2012)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5月~2011年11月收治的32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例。对照组孕妇按照负压吸宫术的常规步骤进行手术,观察组孕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比较两组孕妇的产后子宫出血量以及流产疗效。结果观察组孕妇的产后子宫出血量为(138.00±10.10)mL,对照组出血量为(180.00±10.03)mL;观察组完全流产131例(81.88%),对照组完全流产100例(62.50%)。两组产后出血量及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罗美英[9](2012)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中孕6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中孕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确诊宫内早、中孕要求终止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孕早期50例,孕中期10例,其中哺乳期10例,占17%,有剖宫产史的30例,占50%,初诊时误诊1例。50例孕早期的孕妇采用的是顿服法;孕中期的孕妇采用的是分次服法,俩中服用法配伍的米索前列醇均是0.6 mg顿服法。以上病例均顺利终止妊娠,未发生子宫损伤等并发症,且按时恢复月经。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中孕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英[10](2012)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早孕,已有非常成熟的方案,被广泛应用于终止≤49天的妊娠,成功率达95%以上,深受早孕孕妇的欢迎。而对妊娠8~16周的终止方法则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有负压吸宫术、钳刮术、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等。在这些方法中,手术的并发症如宫颈撕裂、子宫穿孔、脏器损伤、羊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甚至发生死亡;而且手术时间长,病人所受的痛苦大,这些都不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国内外陆续有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流产方法扩大应用于终止>49天妊娠的报道,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临床科研探索的热点。欧洲国家的药物流产已经批准用于停经63天以内的早孕,但对终止停经63天以上的药物流产未予批准。而国内目前只有在上海地区通过多中心的研究,制定了药物终止10~16周妊娠的操作常规应用于临床,但在全国尚无相应的技术操作常规。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目前尚缺乏一个统一、有效、规范的终止妊娠8~16周的用药方案,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性、安全性,为制定用药常规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目的通过规范的临床研究,观察米非司酮片序贯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为制定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8~16周妊娠的用药常规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对象与方法将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计划生育科要求终止因非意愿妊娠8~16周的妇女共60例,根据孕周分为两组:A组30例:孕8~10周,门诊用药;B组30例:孕10+-16周,住院用药。两组用药方案一致:米非司酮片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片阴道和口服:第一天和第二天上午9时顿服米非司酮4片(1OOmg),共服2天;第三天晨7~8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600ug(3片),视临床情况可每间隔3-4小时重复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ug(3片)一次,胎儿、胎盘排出后停止给药,最多共4次。用药后观察患者出现的副反应,阴道流血、下腹疼痛开始时间,流产诱导时间,米索前列醇用量;胎儿胎盘排出时间;流产时的出血量和流产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流产成功率。用药后观察指标和随访:用药(米非司酮片)第4~5天复测血常规,流产后2周、流产后1个月或第一次月经复潮后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进行妇科检查;了解流产后的阴道流血情况;是否刮宫,刮宫者的病理结果;月经恢复情况。同时分析本方案药物流产发生手术干预的影响因素。结果1、有效性及安全性60例中总成功率为98.3%(59/60),失败率为1.7%(1/60)。其中A组流产成功率为96.7%(1/30),不全流产率26.7%(8/30),失败率3.3%(1/30),B组流产成功率100%(30/30),不全流产率36.7%(11/30),无失败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A组阴道流血开始时间40%在服米非司酮后平均35.69±6.05小时,60%在使用米索前列醇后平均1.83±0.65小时,B组阴道流血26.7%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平均37.15±7.10小时出现阴道流血,73.3%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平均3±1.96小时出现阴道流血,两组服用米非司酮后阴道流血平均时间比较无差异,而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出现阴道流血的平均时间比较有显着差异,A组出现阴道流血相对较早;腹痛程度:A组轻度及以下20例占66.7%,中度10例占33.3%,无剧烈疼痛或需用止痛药;B组轻度及以下9例占30%,中度18例占60%,3例重度占10%,其中两例需用止痛药。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B组的疼痛程度明显重于A组;A组流产诱导时间为2.9±1.16小时,B组为4.88±3.48小时,两组流产诱导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A组流产2小时内出血量和流产后2-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分别为平均30±21.68ml和30±25.34ml;B组分别为平均93±85.44ml和35±17.16ml,两组流产时出血量比较有明显差异,B组的出血量明显多于A组;两组流产后24小时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明显;流产后1-2天与流产前的血红蛋白相比,呈较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1月后血红蛋白与流产前的血红蛋白相比已基本恢复至原先水平;米索前列醇的用量:A组平均600±428ug,B组平均1200±586ug,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B组使用米索前列醇量较多;A组流产后的阴道流血时间为9.5±8.25天,滴血时间为10±7.14天,总的阴道流血+滴血天数平均20±8.92天,B组流产后的阴道流血时间为7.0±3.75天,滴血时间为9.5±6.23天,总的阴道流血+滴血天数平均16±7.29天,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流产后血HCG水平A组下降较B组慢,但1月后血β-HCG水平大多数恢复正常;A组流产后月经恢复天数为38±14.79天,B组流产后月经恢复天数为41.50±21.77天,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药物副反应发生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及罕见并发症发生。2、手术干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两组研究资料60例中共21例(35.0%)采取了手术干预。单因素分析,药物流产后需手术干预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孕次、流产次数、流产2周后血HCG水平及盆腔B超结果、流产2周后及1月后血HCG平均下降速率、流产后月经恢复天数等。而多因素分析发现:流产次数越多(≥3次),2周后血HCG值越高,B超提示宫内残留组织越多(最大径>20mm),药流后需手术干预的危险性越大。结论1、米非司酮200mg口服序贯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加口服用于终止妊娠8~16周是安全可行的,临床效果确切,流产成功率高,副反应少。2、手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流产次数(>3次)、药物流产2周后血HCG水平、B超结果(宫内残留组织最大径>20mm)。

二、米索用于早中孕流产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米索用于早中孕流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孕8-12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米非司酮的药理学特点及作用机制
        2.1.1 米非司酮的药理学特点
        2.1.2 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
    2.2 米索前列醇的作用机制
    2.3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价值
    2.4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孕8-12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1.1 病例纳入标准
        3.1.2 病例排除标准
    3.2 方法
        3.2.1 A组方法
        3.2.2 B组方法
        3.2.3 C组方法
    3.3 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3.3.1 疼痛情况评价标准
        3.3.2 宫颈扩张程度评价标准
        3.3.3 手术时间记录方法
        3.3.4 术中出血量计量方法
        3.3.5 人工流产综合征诊断标准
        3.3.6 流产效果评价指标
        3.3.7 术后随访内容
    3.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
    4.2 患者的宫颈扩张程度比较
    4.3 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术后离床时间比较
    4.4 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4.5 患者手术前后的宫腔深度比较
    4.6 患者流产效果对比
    4.7 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4.8 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情况比较
    4.9 患者术后恢复月经时间比较
第5章 讨论
    5.1 药物流产的优缺点
    5.2 手术流产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5.3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预处理的优势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关于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在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临床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流产效果分析
    2.2 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出血量对比
3 讨论

(3)不同剂量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三种方法终止14-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利凡诺不同用法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药物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3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和不良结果比较
    2.2 3组引产中情况比较
3 讨论

(6)米非司酮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米非司酮在终止早孕领域的应用
    2.2 米非司酮在中孕妊娠引产方面的应用
    2.3 米非司酮在足月和异位妊娠方面的应用
    2.4 米非司酮在避孕方面的应用
    2.5 米非司酮在稽留流产和死胎方面的应用
    2.6 米非司酮药物的不良反应
3 结论
4 讨论

(8)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用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的流产疗效比较
    2.2 两组孕妇的产后子宫出血量比较
3 讨论

(9)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中孕6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及治疗方法:
2 结果
    2.1 宫内早、中孕的诊断:
    2.2 宫内早、中孕终止妊娠的治疗:
3 讨论

(10)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目次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分组
    3 药物
    4 观察指标
    5 疗效判断标准
    6 手术干预指征
    7 手术干预的影响因素
    8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有效性及安全性
    2 手术干预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8~1 6周的临床效果
    2 药物流产终止妊娠8~16周的临床安全性
    3 药物流产与手术干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主持课题和发表论文

四、米索用于早中孕流产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孕8-12周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应用分析[D]. 唐隽. 吉林大学, 2018(01)
  • [2]关于米非司酮结合米索前列醇在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的临床研究[J]. 吕学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8(02)
  • [3]不同剂量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J]. 王晶,夏松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06)
  • [4]三种方法终止14-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D]. 薛芳. 泰山医学院, 2016(06)
  • [5]利凡诺不同用法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观察[J]. 王玉楣,王海云,范晓芳. 现代医学, 2015(05)
  • [6]米非司酮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 张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36)
  • [7]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王亚琪.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22)
  • [8]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早孕及早期中孕引产的临床应用[J]. 李易美. 中国当代医药, 2012(13)
  • [9]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中孕60例临床分析[J]. 罗美英. 吉林医学, 2012(12)
  • [10]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D]. 王英. 浙江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味噌对早中期妊娠流产的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