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对村镇建筑的破坏与防御

自然灾害对村镇建筑的破坏与防御

单生秀巩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

【摘要】:本文中在村镇建筑的灾害研究、调查上,全面的说明了村镇建筑在自然灾害下的原因及破坏的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自然灾害、村镇建筑、结构、破坏、防御措施

一、自然灾害对村镇建筑的破坏

(一)地震产生的破坏

1、生土和砖土混合承重房屋(本地没有此类建筑)

由于拱窑粘土土坯强度低、墙体整体性和稳定性差、拱顶过重,地震造成墙体外闪、拱顶塌落;崖窑的抗震性能较好,但窑脸易局部或全部塌落。生土承重墙体强度低、梁檩等屋盖构件与墙体间无有效的连接,地震造成墙体酥碎或倒塌。

2、木构架承重房屋

在地震发生的同时,容易使建筑物倾斜或倒塌出现的原因有:构件强度的不足;节点连接弱梁柱间除铆榫连接外无其他保障措施;结构体系不稳定;屋顶过重;墙架间无连接;山墙破坏的房屋没有牢固的连接措施;木构件糟朽一些房屋年久失修;柱脚滑移柱脚石与柱脚无连接。

3、石结构房屋

石结构房屋的破坏易发生在纵横墙交接处、外墙转角处、楼梯间以及山墙等部位,表现为墙体的斜向、竖向和交叉裂缝,楼板处的水平裂缝,以及石楼板断裂等。在地震烈度七度情况下毛石和卵石墙体开裂较为普遍,个别甚至倒塌。

4、砖砌体房屋

在地震发生时,直接影响到房屋开裂、屋架塌落等现象出现的因素主要有:砖筑砂浆强度低;纵横墙连接不牢;屋盖系统与墙体无连接;房屋整体性差未设置圈梁、门窗洞口无过梁;局部突出部位无连接。

5、建筑场地震害导致房屋的破坏

应通过建设场地评价和防灾规划加以避免,场地震害对房屋的破坏是严重的。建筑场地震害,主要分为裂缝、地塌陷或隆起、喷砂冒水等。

(二)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破坏

山体滑坡、泥石流是沟河谷中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碎石等固体物质的快速流体,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破坏性。山体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摧毁公路、城乡建筑、工厂矿山、铁路桥梁。山体滑坡、泥石流“发作时”借着洪水之势汹涌而下,无坚不摧,毁坏力比地震有过之。山体滑坡、泥石流给城镇、农田、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能源和水利设施、国防建设工程等带来极大的危害,每年都要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和几百甚至上千人的伤亡。

(三)风暴产生的破坏

风对房屋等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风的压力、扰动不断地作用,在房屋的最容易遭破坏的部位,特别是草披屋面易被刮走;大风也能将缺少封檐板的瓦屋面吹坏。

二、提高村镇建设防灾能力的技术措施

(一)防灾的一般措施

1、地基与基础

(1)土墙基础宜用毛石或砖砌筑,并应用油毡等设置防潮层;

(2)同一建筑宜设置在土性相同的地基上,且基础标高应相同;

(3)对严重不均匀土层,宜采取换填夯实等措施;

(4)对软弱粘性土、可液化土地基,宜加强基础的整体性的刚性;

(5)对位于季节性冻土上的基础,宜设置非冻胀性垫层,在必要时可以利用非冻胀性散粒材料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2、承重墙体

(1)土坯墙应错缝搭接卧砌,土坯的大小、厚薄宜大体一致;

(2)夯土墙的墙土应选用杂质少的粘性土,土内掺适量的碎麦秸、稻草等,在纵横墙交接处宜设一层如荆条、苇杆、竹片等拉接材料;

(3)空斗墙应在基础、勒角、门窗洞口两侧、内外墙交接处,应砌实心砖或砌四皮砖的配筋砖圈梁;

(4)砌实心砖的砂浆强度等级宜采用M5.0;

(5)石墙体宜首选料石,毛石墙体宜在纵横墙交接处采用较规整的石块砌筑,且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2.5;

(6)实心砖砌墙体在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咬槎砌筑,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一般不宜低于M2.5,檐口标高处宜砌四皮砖的配筋砖圈梁。

3、屋架与墙体的连接

屋架梁下墙体处、硬山搁檩的檩条下墙体处,墙揽与外墙错固;应设置木垫块,梁、檩应搁置在木垫块上并与之连接,梁、檩在墙体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2cm。

4、木柱与生土墙的连接,将压条与木柱钉牢,沿墙高每60-80cm设置一木压条。(现已不允许在使用生土墙)

5、木柱与柱脚石的连接,应采用铆榫连接或采取其它锚固措施。

6、构架杆件间的连接

(1)木柱与梁应用斜撑连接牢固;

(2)老式木架的瓜柱应用穿枋或木夹板连接,瓜柱与梁、檩应用扒钉或铁件连接;

(3)三角形木架内的腹杆应用扒钉或铁件与屋架上、下弦连接;

(4)穿斗木构架的穿枋不得在节点处对接。

7、木构架间的连接

(1)木构架间应隔间在两榀屋架设置纵下剪刀支撑;

(2)檩条在屋架上弦应搭接,并用扒钉钉牢;

(3)穿斗木屋架的檩条应用鱼尾榫连接并用扒钉钉牢;

(4)棚楞在梁上应搭接并用扒钉钉牢。

8、门窗洞口

(1)砖墙房屋的门窗洞口上方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或配筋砖过梁,过梁在墙上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4cm;

(2)生土房屋的门窗洞口上方应设置木过梁,过梁在墙上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4cm。

9、石结构房屋不宜采用石楼板或石阳台板。

(二)不同灾种的防灾措施与要求

1、地震

(1)抗震横墙最大间距的要求,木屋盖在6~7度区限11m,8度区限7m,9度区限4m;

(2)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如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在六、七度区不应小于1.0m等;

(3)多层砖房总高度与层数的限值要求。地震烈度6度区限高24m、8层,7度区限高21m、7层,8度区限高18m、6层,9度区限高12m、4层;

(4)多层砖房圈梁与构造柱的要求。

2、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1)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滑体上的地表排水沟;做好引泉工程建设和滑坡区的绿化工作。

(2)建设截水盲沟,支撑盲沟;盲洞、渗井、渗管、垂直钻孔,仰斜孔群。

(3)在滑坡前缘抛石,修筑钢筋混凝土块排管,铺设石笼。

(4)用焙烧法、爆破灌浆法改善滑动带土石的性质。

3、风暴

屋檐处应设置封檐板;屋盖构件应与墙体可靠拉接,以免门窗损坏后揿翻屋盖;位于风暴频发地区的草披屋面,应采用竹竿、木杆等压顶措施。

三、总结

村镇建筑的自然灾害防御措施,不仅可以使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使广大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好的改善,还能有利于村镇建筑的恢复重建,使村镇的生活与生产尽快得到恢复。

参考文献:

[1]葛学礼村镇建设中的综合防灾技术措施与灾后紧急救援预案2010年04期

[2]范迪瑛从云南丽江7.0级地震看抗震防灾规划与抗震加固的效果2010年15期

标签:;  ;  ;  

自然灾害对村镇建筑的破坏与防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