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体验论文-原晨瑶

笔墨体验论文-原晨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笔墨体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造型,笔墨,技法,写意人物

笔墨体验论文文献综述

原晨瑶[1](2016)在《浅析写意人物画中造型的笔墨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笔墨造型承载者笔墨形态,渗透着画家的丰富情感。不同时代,笔墨语言形式体现不同,笔墨当随时代,在体现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同时,也包含了有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思想与绘画者的审美和个性的表达。因此,传统立道,语式推新,"笔墨造型",造就了中国画的特色别于他国造型的审美范畴,展现的是一个时代文化内涵的时代缩影。(本文来源于《美术界》期刊2016年07期)

康明宇,日月[2](2013)在《生命的律动——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笔墨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持语:关注现实的审美核心是表达当代人的诉求,康明宇也不例外,他和许多80年代的年轻的艺术家一样,渴望通过绘画去捕捉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那一幕,他的作品没有华丽的修饰,平淡而真实。这既呈现了画家独特的语式,也体现作品的观念意味……(本文来源于《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期刊2013年08期)

邱丽娟[3](2013)在《生命的律动——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笔墨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章对景写生中微细的知觉能力第一节直观与印象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十分密切,历史文化记载中,就记录了先民(本文来源于《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期刊2013年07期)

邱丽娟[4](2013)在《生命的律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论文是以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笔墨体验为具体点,展开的对山水精神内涵的浅层分析,以具体实践者的角度,探究内在的艺术生命动因和人与物质自然世界的关系的反映等等一切决定艺术创作表现力的因素,讨论画家面对物象时内外因的结合从不可见到可见的转换过程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从而走在继承和发扬“山水精神”之路上,寻求着艺术的“纯真之眼”。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介绍对景写生之中的微细觉知能力方面的作用,从直观与印象、构思中的虚静与会神和用笔中的应变与平衡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2.简要讨论山水画笔墨内涵的生命精神在山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人与物象的超意识交流、个体与共体的分解与融合、笔墨解读与实践体验几个点展开阐述。3.山水创作的动因、心理期待与艺术理论以及观看者之间的各种关系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央美术学院》期刊2013-04-01)

张腾[5](2013)在《写意人物画中造型与笔墨关系的认识与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阐述笔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对写意人物画中造型与笔墨关系认识的提升和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首先,通过从经典作品中认识到写意人物画的造型与笔墨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线造型到笔墨塑造形体的过程。其次,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把对于笔墨和造型的认识落实在写生上,然后集中体现到创作中。在梳理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地深化和提升,明晰自己的创作思路,为今后的创作实践指明方向。(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期刊2013-03-08)

张彦[6](2012)在《域外写生中“形”与笔墨的新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对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石鲁等为代表的中国画家们在不同时间中多次进行域外写生。他们以传统的笔墨工具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的面貌新异的国画作品,体现出一种全新的审美趣味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为传统笔墨的写生延伸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思考。中国的经济与文化走向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中国人世界观的改变与客观交通条件的允许,走出国门进行域外写生已变得日常化,除官方组织(本文来源于《美术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王法进[7](2010)在《知觉体验与虚像再现——谈写意画中笔墨秩序与视觉体验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视知觉的角度,分析写意画中意象造型与笔墨秩序的表述关系,结合影像结构的绘画性图示,阐释这样一种观念,即在对具象形体的重构中画面逐渐形成笔墨符号的秩序化、协调化样式,使得视觉艺术的造型美从具象图形中剥离出来,在视知觉经验中实现意境创造与笔墨造型塑造审美情境的有效统一。(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0年08期)

赵怡文[8](2009)在《“鸟”的精致意味》一文中研究指出精致意味是我在创作实践中追寻与探究的课题,始于对笔墨语言的控制与摸索而扩展至客体感受和主体表现方面精致意味的寻觅。本文主要从我对绘画创作实践中的笔墨感受立足,强调笔墨体验的精致要求重在传统厚度与生活独特体验的结合并在自然精神的氛围中体现。在此基础上关注笔下倾泻而出的笔墨痕迹的审美价值,体会笔情墨趣编织而成的物态的万千变化,乃至于个人情绪与之互动互融而生的波动与摩荡。记录和梳理画里画外的所思所感,希企能理清思绪,在中西交汇、古今杂陈的特殊时代下,体现自身对笔墨价值、笔墨内涵以及个人笔墨语言探求的坚持。(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期刊2009-04-20)

王辉宇[9](2006)在《笔墨体验与艺术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笔墨痕迹是一个立足于个人体验又面向群体视觉心理的一个概念,每个人对笔墨的理解各不相同。我认为笔墨是揉杂了艺术传统、文化环境、生存境遇、时代特征等因素的一种综合素养,是一个人画品高低的重要标志。当然,笔墨痕迹的发展与艺术风格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它更多的是以一种内在的可遵循的艺术规律来发挥作用。这一点从历代艺术品的类比中可以看出。一代代的艺术家都试图完善和总结这些可以科学化、规律化的东西,以使美术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科学的理论支持。笔墨是中国画的内容精华,人类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融合、交流使东西方绘画既有交叉又有分离。在对待形象与笔墨的关系上着眼点不同,西方绘画中,视觉首先意识到作品的形象,附带意识到色块和笔迹;中国画正相反,人们首先意识到作品中的笔墨痕迹,附带意识到笔墨构成的形象。从哲学基础来分析,西方的科学实证的哲学观使绘画倾向于面貌上的自然,从中透射出实际上的人为痕迹;中国的“以人为本”的哲学观使水墨画在面貌上倾向于人为,实际上传达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6-05-01)

笔墨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持语:关注现实的审美核心是表达当代人的诉求,康明宇也不例外,他和许多80年代的年轻的艺术家一样,渴望通过绘画去捕捉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那一幕,他的作品没有华丽的修饰,平淡而真实。这既呈现了画家独特的语式,也体现作品的观念意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笔墨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1].原晨瑶.浅析写意人物画中造型的笔墨体验[J].美术界.2016

[2].康明宇,日月.生命的律动——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笔墨体验[J].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3

[3].邱丽娟.生命的律动——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笔墨体验[J].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2013

[4].邱丽娟.生命的律动[D].中央美术学院.2013

[5].张腾.写意人物画中造型与笔墨关系的认识与体验[D].南京艺术学院.2013

[6].张彦.域外写生中“形”与笔墨的新体验[J].美术学报.2012

[7].王法进.知觉体验与虚像再现——谈写意画中笔墨秩序与视觉体验的统一[J].艺术教育.2010

[8].赵怡文.“鸟”的精致意味[D].南京艺术学院.2009

[9].王辉宇.笔墨体验与艺术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笔墨体验论文-原晨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