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后神经功能的评估和护理分析

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后神经功能的评估和护理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208医院矫形外科130000

【摘要】目的:探索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后神经功能的评估和护理意义。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值存在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患者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神经功能;评估;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近年来,脊柱矫形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对于严重脊椎畸形患者,临床上常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治疗,其手术效果显著,而在术后实施一个有效护理方式,可加快患者恢复速度[1]。本文旨在探索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后神经功能的评估和护理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120例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对120例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

观察组:男性/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32:28,年龄26~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8±3.58)岁。

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33:27,年龄25~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74±2.84)岁。

观察组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患者和对照组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患者相比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设定功能康复计划。

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优质护理,其中主要内容包括:

(1)加强患者心理疏导:脊柱受损患者由于需长期卧床,疼痛感较强,导致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加上患者对手术的不了解,导致患者容易出现较多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焦虑、紧张因素,护理人员并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在适当时机给予患者安慰、鼓励,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手术治疗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并耐心回答患者每个问题,从而促进护患关系。

(2)术前基础护理:术前告知患者应戒烟、戒酒,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知识宣教,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同时为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患者肝、肾、心、肺等器官功能,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再进行手术,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性。

(3)术前体位训练:由于患者术中需采取俯卧位,且手术时间较长,因此为了使手术顺利进行,且保持患者舒适感,术前进行体位训练意义重大。训练时,可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并在患者两侧肋部、髂部、两肩下垫软枕,将胸腹部悬空;同时可在患者小腿下放置枕头,双膝下放置水袋,高度以不顶压大拇指为宜;再将患者双上肢向上自然弯曲放于头两侧。其训练方式可在患者入院后第一天进行训练,2~3/日,30~60min/次。

(4)术后基础护理:①术后6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呼吸频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待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后,可给予患者雾化吸入,从而促进痰液的咳出;②体位护理:术后六小时嘱咐患者去枕平卧,且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在协助患者翻身时,应扶持患者髋部和肩胛部,再进行轴向翻身,确保脊柱保持一条平行线。

(5)术后康复训练:①患者意识恢复后,便可开始进行下肢踝关节屈伸运动,3次/天,10分钟/次;②术后1~3天,便可指导患者进行屈髋屈膝大关节锻炼(非负重),利于锻炼患者股四头肌和腰背肌;③术后4~14天,可加强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教会患者飞燕点水式或拱桥式锻炼方法;④术后10~14天,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活动训练,可佩带支具下地行走。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值。

神经功能缺损值标准为0~45分,可通过患者的下肢肌力,步行能力,上肢肌力,手肌力,言语,意识,面肌等恢复情况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神经功能缺损值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的观察组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虽治疗效果显著,但属于高风险手术,若围手术期护理不当,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对此在患者围手术期时,应加强对其的观察,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密切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和血压的变化,在监护仪中设定报警设置;正确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值,若患者出现神经损伤,立即报告医生;术后24小时维持患者血循环[2~3]。

针对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的特点,我院实施优质护理,其可降低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促进患者恢复,其中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可针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等情绪,同时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而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自信心;通过术前基础护理,可为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从而降低手术风险性;通过术前体位训练,可保证患者术中的舒适感,且可使患者手术顺利进行;通过术后基础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从而便于处理,可防止患者病情加重;通过术后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4~5]。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值(10.36±1.7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而言之,优质护理在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患者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苏晓静,薛传娟,屈波等.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5):40-42,60。

[2]于丽.高龄患者腰椎管内神经鞘瘤切除合并脊柱内固定术1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91-93。

[3]李巧平,包凌燕,王健菲等.老年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4):44-46。

[4]党爱林.脊柱侧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8):984-988。

[5]陈桂丹,候静如.先天性脊柱侧凸一期后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11):1231-1232。

标签:;  ;  ;  

后路全脊椎切除截骨矫形术后神经功能的评估和护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