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价值取向论文-陈雯婷

法律价值取向论文-陈雯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律价值取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职,法律价值,构建,策略

法律价值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陈雯婷[1](2015)在《中职学校法律价值取向以及构建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法制意识淡薄,不良违纪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有效的在中职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的树立法制观念,培养法律意识,构建中职法律价值取向体系,成为中职学校提高法制教育效果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留学生》期刊2015年03期)

王芝茂[2](2014)在《论法律价值取向与政治稳定——以秦帝国和罗马帝国之兴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政治稳定需要法治,而法治的基础和前提则是以人民的福祉为其最高原则的法律价值观取向,离开这种价值观的法治,从理论上来讲是不可想象的,在实践中也可能成为一种"法治陷阱"。法律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们就会在多大的程度上接受政治统治者的指导并"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14年12期)

孙凌云[3](2014)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法律价值取向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基本价值是公平和效率。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法律价值取向向公平过度倾斜,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法律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周思含[4](2014)在《大学生民事权益保护及其法律价值取向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一部分,享有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这些在各类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但在现实中,大学生权益被侵害的现象常有发生,这是由大学生与学校等机构法律地位不对等、权益救济保护渠道不通畅等因素造成的。必须重新审视大学生民事权益保护在立法、执法中的价值取向问题,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民事权益不受侵害。(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戴晓峰[5](2013)在《浅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与法律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自我价值的发现,人格利益在人类价值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出现了给精神损害以物质赔偿的迫切需要。而精神损害的物质赔偿从无到有,反映了法律对人的关怀从物质世界扩展了到精神世界。这虽得益于法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却是基于一种价值判断。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讨论了我国现阶段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所应该采取的立法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经济(下旬)》期刊2013年12期)

沈成宇,杜文雅[6](2013)在《基于公平和效率的民商法法律价值取向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平和效率是法律价值的重要衡量标准,而民商法是促进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促进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法律制度,在法律价值取向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公平是任何法律的价值取向,这是维护法律公正地位的基础;而民商法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重要法律,必须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因此,效率也成了其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从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探讨民商法的法律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3年23期)

赵俐[7](2013)在《论公益信托制度法律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公益信托是指以公共利益为目的而设立的,为将来不特定多数受益人的利益,促进一国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环保、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规范管理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信托,是为财产权人提供一个可以充分信任的财产管理和处分的制度设计。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大众树立公益捐赠意识,使公益捐赠常态化并把这些捐赠所得资金利用公益信托进行管理使用,这是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李文江[8](2012)在《论委托贷款的法律价值和政策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从紧货币政策和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委托贷款成为企业间借贷的重要工具,尤其上市公司利用融资优势和自有资金充足,面对暴利的房地产企业大量发放委托贷款,但是出现了问题。不由我们不重新审视委托贷款的形成背景、法律政策依据、法律属性、法律关系风险,从而提出委托贷款的法律和政策选择。(本文来源于《河北法学》期刊2012年10期)

陈承涛[9](2012)在《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价值取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法治进程在不断地向前推进,法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法治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分析和解决。如果对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法律价值取向的引导。党的十六届叁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具有很重大的指导现实意义。有不少学者对如何用“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指导我国法治实践做了初步探讨,但是大部分都是围绕于某一方面进行的,缺乏系统和深入的论证。因此,深入分析“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取向,赋予其准确、丰富的内涵以便更好地指导法治实践,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人为本”观念的内涵诠释。论证、分析了“以人为本”的文化渊源、理论借鉴和理论基础,通过对比当代“以人为本”与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总结了当代“以人为本”的内涵,为我们更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法律价值取向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分析“以人为本”法律价值取向在法治实践中弱化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现实法治的不足,解剖其原因,是为了更好的在法治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取向。第叁部分:“以人为本”法律价值取向的时代内涵和基本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时期,“以人为本”法律价值取向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时代要求。第四部分:“以人为本”法律价值取向的法治实践之落实。“以人为本”法律价值取向的落实具体从立法、执法、司法叁个实践层面来加以分析。只有这样,我们的法治建设才能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法律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期刊2012-06-01)

李丹[10](2012)在《明代拟话本小说与法律价值新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的拟话本小说,取材于市井生活,相传于说书人之口,又为当时文人学士所辑录、加工,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其中以冯梦龙的之《叁言》和凌蒙初之《二拍》最为着名。《叁言》《二拍》中大量法律故事,涉及刑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和诉讼法,比重最大的是命案几乎占了叁分之二以上。这些故事描绘了县官断案的过程、各方诉讼参与人的心理以及证据的运用等,比较真实地再现了中晚明的司法现状。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法律故事中保留了丰富的法律文书如判词、分单、休书、契约等。尽管它们是虚构的也可视为社会历史的曲折反映但由于作者有断案的经历,所以它们的史料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更加珍贵的是,这些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拟话本小说中的社会道德与法律价值新取向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笔者尝试从社会经济基础的裂变催生相应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一新角度来分析拟话本小说,侧重点在于探索晚明人法律意识的新变化,以及商品经济状况下时世、时人对与之相匹配的价值观念、法律规范的渴求,进而从拟话本小说文本这一静态的微观世界来窥探明清转换之际中国的宏观世界,来解读明代拟话本小说中体现的法律价值新取向。(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法律价值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现政治稳定需要法治,而法治的基础和前提则是以人民的福祉为其最高原则的法律价值观取向,离开这种价值观的法治,从理论上来讲是不可想象的,在实践中也可能成为一种"法治陷阱"。法律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们就会在多大的程度上接受政治统治者的指导并"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律价值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雯婷.中职学校法律价值取向以及构建策略[J].留学生.2015

[2].王芝茂.论法律价值取向与政治稳定——以秦帝国和罗马帝国之兴衰为例[J].理论导刊.2014

[3].孙凌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法律价值取向思考[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

[4].周思含.大学生民事权益保护及其法律价值取向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14

[5].戴晓峰.浅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与法律价值取向[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

[6].沈成宇,杜文雅.基于公平和效率的民商法法律价值取向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

[7].赵俐.论公益信托制度法律价值取向[J].新疆社会科学.2013

[8].李文江.论委托贷款的法律价值和政策取向[J].河北法学.2012

[9].陈承涛.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价值取向研究[D].渤海大学.2012

[10].李丹.明代拟话本小说与法律价值新取向[D].湖南师范大学.2012

标签:;  ;  ;  ;  

法律价值取向论文-陈雯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