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燃烧技术论文-刘汉周,邹和根,郭涛,卢啸风,王大军

再燃烧技术论文-刘汉周,邹和根,郭涛,卢啸风,王大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再燃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50MW机组锅炉,煤粉炉,四角切圆,氮氧化物

再燃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汉周,邹和根,郭涛,卢啸风,王大军[1](2006)在《四角切圆煤粉炉天然气再燃烧技术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台按1∶12.5比例建造的50MW机组切圆燃烧煤粉锅炉冷模试验台上对煤粉燃烧射流、天然气再燃射流、燃尽风射流的混合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射流间的混合特性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在四川江油电厂50MW机组的6号炉上首次完成了天然气再燃脱氮的实炉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冷模试验研究与计算模拟的方法对切圆煤粉炉天然气再燃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合理;在燃用劣质贫煤(热值约17MJ/kg,灰分约41%)的切圆煤粉炉上,采用前后墙对冲喷射天然气及OFA的再燃脱氮技术是可行的。当天然气热值为15.6%时,NOx的降低率为42.7%。(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06年01期)

苏胜,向军,李敏,胡松,孙路石[2](2004)在《先进再燃烧技术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先进再燃烧技术的原理,并对其降低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该燃烧技术的实验及其示范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力环境保护》期刊2004年01期)

冯琰磊,罗永浩,陆方,季俊杰[3](2004)在《层燃炉低NO_x再燃烧技术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煤燃烧过程中NOx生成及破坏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再燃烧技术降低层燃炉NOx排放的方法,并通过热态单元体模拟炉,在不同高度上布置再燃燃料喷嘴和燃尽风喷嘴,实验研究了再燃燃料量、再燃区停留时间和主燃区空气过剩系数等因素对层燃炉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再燃烧技术能有效降低NOx的排放,在实验条件下,降低NOx排放的最大值约为60%。图3表1参3(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期刊2004年01期)

王大军,毛科,邢伟,许华年[4](2002)在《燃煤锅炉采用天然气再燃烧技术降低NO_X排放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 ,中国的环保压力很大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实施 ,对电力生产部门污染排放控制的要求日益严格 ,在对SO2 排放总量控制的实施基础上 ,国家环保总局将进一步对NOX 排放进行严格控制 ;国内相关单位对NOX 污染控制的研究采取不同对策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根据国家电力公司的统一部署 ,将采用天然气再燃技术 ,用于降低燃煤锅炉NOX 排放工业试验研究。(本文来源于《四川电力技术》期刊2002年06期)

吴双应,李友荣,卢啸风,刘泽筠[5](2002)在《再燃烧技术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燃烧是低NOx 燃烧技术中正在发展的较有前途的一种方法。本文阐述了再燃烧技术原理 ,分析了影响再燃烧技术还原过程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冶金能源》期刊2002年02期)

徐华东,罗永浩,王恩禄,陆方[6](2001)在《再燃烧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再燃烧技术的机理及影响再燃烧还原过程的主要因素 ,并对再燃烧技术的发展沿革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在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图 2参 1 0(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期刊2001年04期)

张强,刘艳华,许晋源[7](1999)在《再燃烧技术中再燃燃料的选取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燃烧是低 N Ox 燃烧技术中正在发展的较有前途的一种方法。本文论述了烟煤再燃烧降低 N Ox 原理及其用煤岩学分析法选取再燃燃料的基本原则。(本文来源于《工业炉》期刊1999年03期)

杨会谷[8](1989)在《应用再燃烧技术控制NO_X》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外正在研究的再燃烧(reburning)控制NO_x技术,系将小部分燃料(可达20%)送入主燃烧区域之后,形成还原性区域,使前面产生的NO_x约有50%变为N_2。美国B$W公司准备在N_Blson Dewey电厂的一台旋风炉上采用再燃烧技术作降低NO_x试验。旋风炉具有燃烧稳定、捕渣率高(本文来源于《电力环境保护》期刊1989年02期)

再燃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先进再燃烧技术的原理,并对其降低燃煤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该燃烧技术的实验及其示范工程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再燃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刘汉周,邹和根,郭涛,卢啸风,王大军.四角切圆煤粉炉天然气再燃烧技术的试验研究[J].热力发电.2006

[2].苏胜,向军,李敏,胡松,孙路石.先进再燃烧技术影响因素分析[J].电力环境保护.2004

[3].冯琰磊,罗永浩,陆方,季俊杰.层燃炉低NO_x再燃烧技术的实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4

[4].王大军,毛科,邢伟,许华年.燃煤锅炉采用天然气再燃烧技术降低NO_X排放的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02

[5].吴双应,李友荣,卢啸风,刘泽筠.再燃烧技术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冶金能源.2002

[6].徐华东,罗永浩,王恩禄,陆方.再燃烧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J].动力工程.2001

[7].张强,刘艳华,许晋源.再燃烧技术中再燃燃料的选取原则[J].工业炉.1999

[8].杨会谷.应用再燃烧技术控制NO_X[J].电力环境保护.1989

标签:;  ;  ;  ;  

再燃烧技术论文-刘汉周,邹和根,郭涛,卢啸风,王大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