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接口驱动论文-蒋勇

底层接口驱动论文-蒋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底层接口驱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PIB,接口仪器,底层驱动

底层接口驱动论文文献综述

蒋勇[1](2014)在《基于GPIB接口仪器的底层驱动的设计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要求无线电资源要做好合理分配与管理工作,使无线电通讯能够保持正常。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处理技术已经进入到无线电监控领域内,对不同地点同时进行监测,监测获得了质的飞跃,可以实时反映监测结果。本文就是对无线电监测的软件设计中底层驱动的设计及其应用分析。(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4年13期)

陶永燕[2](2012)在《基于TI C66多核DSP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课题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和某公司联合承接的LTE终端测试设备开发项目,作者主要负责基带板核心处理器TI C66系列DSP底层接口驱动的设计与实现,具体包括DSP启动方案和高速接口通信两大部分。其中,在启动方案部分,主要设计实现DSP的SPI启动、PCIe启动及多核启动功能;在高速接口部分,重点实现叁种高速串行接口AIF2、HyperLink和PCIe的通信功能。本文在绪论中概述LTE通信系统的架构及新特性,给出论文的课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概述LTE终端测试设备的架构,并重点介绍基带板卡的设计和C66x DSP,给出论文的硬件平台基础。第叁章主要介绍启动方案设计部分,根据板卡启动需求和C66xDSP的启动原理,编程实现SPI启动、PCIe启动以及多核启动功能。接下来是高速接口实现部分,共涵盖叁章内容。其中,第四章首先概述基带板的叁种高速串行接口,接着重点研究AIF2接口及其传输协议、同步机制,并编程实现DSP和FPGA之间的AIF2通信功能。第五章着重研究HyperLink接口及其传输协议,并编程实现两个DSP之间的HyperLink通信功能。第六章着重研究PCIe接口及其传输协议,并编程实现PC和DSP之间的PCIe通信功能。最后一章对论文做出简要总结,并提出展望。基带板是LTE终端测试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DSP是基带板上的核心处理器。本论文将研究并实现C66x DSP的多种启动方案和高速接口通信,从而使DSP能够成功应用于基带板,对LTE终端测试设备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2-11-25)

翟海超[3](2012)在《LTE网络底层驱动及空中接口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作为最新一代的通信标准,通过采用多种新的移动通信技术使无线通信速率获得大幅提升。与3G标准相比,在网络架构上采取了一种平滑的升级方式,大大节省了投资。这两个方面使得LTE技术在未来移动通信领域更具竞争力。尽管在中国LTE仍处于试验阶段,且主要由大型通信厂商参与主导,但是LTE所具有的高带宽和高移动性特点,使得它在未来必然被小型无线通信系统所采用。标准LTE空中接口技术在面向小型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时,显得过于庞大和复杂,因此本文通过对空中接口的深入分析并结合项目需求和实际的开发平台,针对LTE空中接口协议采用了一种基于多缓冲队列的实现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在Xilinx平台上开发LTE链路底层驱动的方法和步骤,接着从LTE空中接口协议的结构展开,由顶向下分别对LTE协议的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子层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子层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详细描述了目标系统中各子层所使用的数据结构、数据处理的流程以及空中接口各子层功能模块实现过程。最后通过顶层软件测试表明,所开发的空中接口协议栈工作正常,并且数据处理速率基本满足当前系统对传输速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2-06-01)

怯肇乾[4](2004)在《EPP逻辑接口WinDriver底层驱动的可视化主备CAN监控节点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CAN总线监控的EPP逻辑接口设计及用WinDriver实现的实时数据采集的可视化编程设计技术,以实现主、备双节点的监控。(本文来源于《微型机与应用》期刊2004年06期)

杨建军[5](2004)在《基于GPIB接口仪器的底层驱动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线电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作为无线电资源,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才能保证无线电通讯的正常工作。因此,对于无线电信号的监测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在实现有效的监测后,才能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对干扰进行分析,才能进行对干扰的处理,才能对非法的无线电资源的占用进行监控。所以实现无线电信号的监测是整个资源管理与利用的第一步。而且现在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处理技术进入无线电监测领域成为可能,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广泛的应用,进行数个不同地点的同时监测成为可能,相对于以前的人工操作,在可行性和数据的可靠性上都是一个质的飞跃。因此设计用户界面友好,实时反映速度迅速,功能齐全的软件系统是无线电监测的首要任务。本论文课题来源就是针对无线电监测软件系统的设计中的一个层面——底层仪器通讯标准的设计展开。 目前,用于与微机算计进行接口的外总线具有多种形式,例如串口RS232标准,并行的IEEE488总线等;其中IEEE488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组成测控系统的总线标准之一。各个测控仪器厂家处于商业的考虑,会尽量提供多种接口的仪器供用户选择。因此对于软件设计者,在考虑软件代码的兼容性和扩展性的时候,就要针对可能的多种接口标准进行软件的设计。本论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采用C++类来封装通讯总线。并给出了以GPIB总线的类封装的设计步骤和软件代码。在采用这种设计思想的情况下,进一步对仪器支持的功能也进行类的封装。为了同时启动不同功能的仪器进行信号的采样,使用了动态链接库来设计底层仪器的驱动,这样很自然的引入了双线程的概念,即底层仪器基于GPIB接口仪器的底层驱动的设计与应用采样线程和上层用户界面线程。这样不但有利于代码的模块化,同时由于线程间的并行运行,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实时响应性能。 在采用这样的设计方案后,使得整个软件系统可以很好的符合模块化的要求。由于上层用户界面线程的独立,有利于采用开发人员熟悉的开发语言进行界面的开发;同时使软件系统不但可以很迅速的对样本数据进行必要的滤波等处理,而且也易于运用虚拟仪器技术进行仪器功能的扩充,论文给出了基于测试接收机EsvN4O的用软件实现的频谱带宽仪的实际应用例子。 关键词:无线电监测外总线GPIB总线动态链接库仪器驱动(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4-04-28)

贺鹏,李建东,陈彦辉[6](2004)在《带有WDM底层接口的NDIS微端口驱动程序实现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微软 Windows2 0 0 0的 WDM驱动程序模型和 Windows环境下网络驱动程序接口规范 NDIS,并以开发 USB接口的以太网卡驱动程序为例 ,阐述了带有 WDM底层接口的 NDIS微端口驱动程序的实现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04年02期)

底层接口驱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课题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和某公司联合承接的LTE终端测试设备开发项目,作者主要负责基带板核心处理器TI C66系列DSP底层接口驱动的设计与实现,具体包括DSP启动方案和高速接口通信两大部分。其中,在启动方案部分,主要设计实现DSP的SPI启动、PCIe启动及多核启动功能;在高速接口部分,重点实现叁种高速串行接口AIF2、HyperLink和PCIe的通信功能。本文在绪论中概述LTE通信系统的架构及新特性,给出论文的课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概述LTE终端测试设备的架构,并重点介绍基带板卡的设计和C66x DSP,给出论文的硬件平台基础。第叁章主要介绍启动方案设计部分,根据板卡启动需求和C66xDSP的启动原理,编程实现SPI启动、PCIe启动以及多核启动功能。接下来是高速接口实现部分,共涵盖叁章内容。其中,第四章首先概述基带板的叁种高速串行接口,接着重点研究AIF2接口及其传输协议、同步机制,并编程实现DSP和FPGA之间的AIF2通信功能。第五章着重研究HyperLink接口及其传输协议,并编程实现两个DSP之间的HyperLink通信功能。第六章着重研究PCIe接口及其传输协议,并编程实现PC和DSP之间的PCIe通信功能。最后一章对论文做出简要总结,并提出展望。基带板是LTE终端测试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DSP是基带板上的核心处理器。本论文将研究并实现C66x DSP的多种启动方案和高速接口通信,从而使DSP能够成功应用于基带板,对LTE终端测试设备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层接口驱动论文参考文献

[1].蒋勇.基于GPIB接口仪器的底层驱动的设计及其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

[2].陶永燕.基于TIC66多核DSP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2

[3].翟海超.LTE网络底层驱动及空中接口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12

[4].怯肇乾.EPP逻辑接口WinDriver底层驱动的可视化主备CAN监控节点的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04

[5].杨建军.基于GPIB接口仪器的底层驱动的设计与应用[D].四川大学.2004

[6].贺鹏,李建东,陈彦辉.带有WDM底层接口的NDIS微端口驱动程序实现方法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4

标签:;  ;  ;  

底层接口驱动论文-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