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心系统论文-黄志富,陈洲懿,李航

远心系统论文-黄志富,陈洲懿,李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远心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机器视觉,远心平行光,灰度值

远心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黄志富,陈洲懿,李航[1](2019)在《远心平行光路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视觉检测中,远心平行光因具有诸多优点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远心平行光的调试是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基于目前远心平行光调试现状,设计一款调试辅助系统,从而降低远心平行光调试难度,提高测量精度。完成了系统设计,主要研究双远心镜头成像原理以及系统设计涉及的算法,并结合算法完成系统编程,实现系统功能。通过大量的测试对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运算速度和调试作用进行检测,证明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具备良好的调试辅助作用。(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石础,谌海云,宋展[2](2019)在《远心结构光叁维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光叁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领域,随着工业检测需求的不断提高,工业检测技术的需求也愈发向微小化和高精度化方向发展。其中,远心镜头具备透视误差小、镜头畸变小、成像失真少等优秀特性,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投影仪采用传统镜头,将传统结构光系统中的相机镜头替换为远心镜头,通过对传统两步标定法的改进,对相机的仿射模型进行标定,随后用已标定的相机对投影仪进行参数标定。实验结果显示,所开发的远心结构光系统具备能够实现小视野范围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叁维重建,并具有加大的测量景深,可用于半导体器件及微型零部件等目标的高精度叁维检测。(本文来源于《集成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邓锦湖,孙维方,姚斌,陈彬强[3](2019)在《基于远心原理的滚珠丝杠测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滚珠丝杠外螺纹检测技术在检测参数不全面、检测范围受限等方面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远心镜头成像及检测算法的视觉测量仪。对仪器的测量原理和设计思路进行了研究,利用多次拍摄滚珠丝杠同一位置的方式求平均值,有效降低了随机误差,完成了对滚珠丝杠齿廓和珠心径的测量。与接触式测量仪器结果进行了对比,获得轮廓测量误差为3μm,珠心径测量误差为3.6μm。(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郭金明,向阳,李琦,高丰,李京蔓[4](2018)在《用于工业测量中变倍双远心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曲线磨床加工的工件种类繁多。对于检测不同种类和尺寸的工件,要求的检测精度不同,传统的曲线磨削在线检测系统需要更换不同的光学组件。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了一款变倍双远心光学系统,通过对变倍远心镜头的倍率定档标示,实现不同尺寸工件的不同精度检测要求。同时具有对像面物面位移不敏感和可连续变倍的优点。物方视场为0.02~40mm,光学系统放大倍率为-0.25X~-0.5X。使用ZEMAX软件设计优化其光学系统,最终该系统各视场畸变均小于0.3%;全视场MTF在145lp/mm处均大于0.1,接近衍射极限;远心度均小于1°。对于0.02~20mm,20~30mm,30~40mm尺寸范围的工件,检测精度分别可以达到0.02mm,0.03mm,0.04mm,达到了工业上检测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王雅楠,万新军,韦晓孝,张薇[5](2018)在《双远心数字条纹投影的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3D自动检测PCB板缺陷的实际应用问题,设计了一款高分辨率、大景深、大视场的双远心数字条纹投影光学系统,实现了大面积区域均匀投影。分析了基于0.65 WQXGA DMD的双远心数字条纹投影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指标;设计了基于复眼透镜阵列的LED匀光照明系统,在DMD照明面内的照明均匀性为90.5%,且能量利用率为45.8%;设计了双远心结构的投影光学系统,投影视场为66.5mm×37.5mm,并在全视场范围内分辨率在8lp/mm处的MTF值大于0.5。利用光学软件建立双远心数字投影整体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被投影区域均匀性为90.8%,投影条纹在+/-7.5mm的离焦范围内投影清晰且周期均匀,综合提高了3D自动检测系统的投影质量。(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陈智利,刘雨昭,费芒芒,成国贤,王栋[6](2018)在《大视场双远心工业镜头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某航空异型零件的检测问题,文中以反远距系统为初始结构,运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设计了一款小畸变、高分辨率、大视场及结构简单的双远心物镜.系统采用近似对称结构自动校正垂轴像差,通过厚透镜校正场曲,利用薄透镜弯曲校正球差,改变两块厚透镜之间的距离校正像散,对光学系统进行了优化,以点列图、场曲畸变图等像差曲线及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等为依据对镜头成像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设计的双远心工业镜头由7片透镜组成,在工作距离为100mm,F数为8,设计波长为可见波长,物方线视场为60mm,2/3inch CCD (8.8mm×6.6mm)为接收器件的条件下得到了放大倍率β为-0.18,畸变小于0.1%,远心度优于0.12°,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在空间频率为60lp·mm~(-1)时,MTF值皆大于0.55的双远心光学系统,满足了系统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罗迪[7](2018)在《基于ZEMAX的非球面远心系统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检测技术也同步提高。在重效率的今天,在线检测成为行业必备,实现在线检测的机器视觉技术也得到发展,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追求更高精度的目标需要更好的系统平台,其关键部分——光学系统是影响机器视觉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远心光学系统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一般应用于精密测量领域。远心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往往决定着测量平台测量精度。目前,远心光学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重。随着非球面加工技术逐渐成熟,使得一部分研究者开始在远心光学系统中引入非球面,以寻求一种更加简单的结构。但一些精巧的非球面光学设计只有成像理论的支持,往往在生产上难于实现量产,阻碍了远心光学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分析远心光学系统非球面优化的问题,从非球面加工的角度去优化光学系统,提高远心光学系统性能。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加工难易程度,以期得到体积小、光学性能好、加工难度低的光学系统。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分析了远心光学系统的光路原理;基于像差理论,分析了各像差产生的原因。仿真分析简单光学结构的像差表现,总结远心光学技术的优化方法,选用从简单的球面系统出发,逐步增加变量的方法来优化像差。2、光学系统像差分析;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受像差校正程度影响,对现有的球面光学系统像差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引起各像差的原因及校正方法。并且研究非球面光学的像差理论,通过对比分析,得到非球面校正像差的优势。3、非球面设计及像差校正研究。根据非球面理论,进行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分析非球面校正像差的可行性。同时,分析非球面的加工性能,综合考虑加工的因素,提出基于非球面可加工的优化方法,选用平面与非球面的组合元件来进行优化,使光学系统体积小、光学性能好、加工难度低。4、结合工业生产的需要,设计了一款放大倍率-0.12X的远心光学系统,其分辨率在114lp/mm处,MTF>0.4,总畸变小于0.1%,且加工性良好。同时验证了非球面优化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可以应用于远心光学系统的非球面优化,提高整个系统的像质,为设计生产出高像质的远心光学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8-05-01)

陈伟琪,刘沛杰,张勇[8](2017)在《双远心影像系统在微小结构测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精密元器件微小结构测量的需求,建立一种基于线结构光扫描的影像测量系统。系统采用自行研制的低畸变(优于0.02%)、大景深(大于5 mm)双远心光学镜头,在景深范围内,物像映射矩阵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测量图像噪声抑制方法及结构光图像中线提取算法进行研究,用线性映射算法还原工件轮廓,实现微小结构的快捷测量。为保证测量的稳定,系统选择线激光光源并引入窄带滤光片,有效抑制背景噪声,在5 mm量程内,一阶误差补偿后的测量误差控制在-10~10μm内。测量系统对工件定位要求低,适用于精密零件台阶、倾角及微小异型面的常规测量,可满足基本的工业及计量检测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7年12期)

朱铮涛,裴炜冬,李渊,萧达安[9](2018)在《基于远心镜头的激光叁角测距系统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测量待检测物体厚度,提出了基于远心镜头的主动式激光叁角测距的方法。而远心镜头采用平行投影的方式,使得像点位移与物体高度变化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远心镜头的主动式激光叁角测距模型,探讨了光学系统误差、机器装置误差、图像处理误差等影响精度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基于远心镜头的主动式激光叁角测距的方法和补偿插值法得到的厚度测量平均误差能够达到5μm以内。(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8年03期)

刘任斯[10](2017)在《基于光束平差的远心镜头标定及叁维成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数字成像和测量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精密制造、医疗工程、影视游戏、叁维打印等领域。特别是向被测物体的表面形状愈加复杂、尺寸向大和小两个方向发展,对叁维数字成像测量方法提出新的挑战。本论文针对小尺寸物体的条纹结构光叁维测量技术开展研究:一方面,涉及小视场远心镜头的成像模型和标定方法;另一方面,着眼于远心镜头的条纹相位编码叁维成像方法与系统构建。详细研究内容如下:(1)远心镜头及其标定方法的分析和研究。详细阐述了远心镜头的成像模型及现有的标定理论方法。提出将光束平差理论引入远心镜头标定,通过联合调整标靶圆心点位置和远心镜头内外部参数,使得远心镜头标定精度获得提升,且脱离了对高精密标靶的依赖。基于Matlab实现了相关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2)基于远心镜头搭建了单目显微显微编码叁维成像实验平台。单目系统中的投影仪可看做逆相机,通过正交条纹的相位编码获取标靶对应点,利用光束平差的远心镜头标定算法,实现了投影仪的精确标定。并结合单相机标定,实现了整个单目系统的标定。实验利用相位编码叁维成像技术,成功获取了微小被测物体的叁维信息。(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7-06-30)

远心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构光叁维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领域,随着工业检测需求的不断提高,工业检测技术的需求也愈发向微小化和高精度化方向发展。其中,远心镜头具备透视误差小、镜头畸变小、成像失真少等优秀特性,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投影仪采用传统镜头,将传统结构光系统中的相机镜头替换为远心镜头,通过对传统两步标定法的改进,对相机的仿射模型进行标定,随后用已标定的相机对投影仪进行参数标定。实验结果显示,所开发的远心结构光系统具备能够实现小视野范围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叁维重建,并具有加大的测量景深,可用于半导体器件及微型零部件等目标的高精度叁维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心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黄志富,陈洲懿,李航.远心平行光路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J].机电工程技术.2019

[2].石础,谌海云,宋展.远心结构光叁维系统研究[J].集成技术.2019

[3].邓锦湖,孙维方,姚斌,陈彬强.基于远心原理的滚珠丝杠测量系统设计[J].工具技术.2019

[4].郭金明,向阳,李琦,高丰,李京蔓.用于工业测量中变倍双远心光学系统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王雅楠,万新军,韦晓孝,张薇.双远心数字条纹投影的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技术.2018

[6].陈智利,刘雨昭,费芒芒,成国贤,王栋.大视场双远心工业镜头光学系统设计[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8

[7].罗迪.基于ZEMAX的非球面远心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8

[8].陈伟琪,刘沛杰,张勇.双远心影像系统在微小结构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测试.2017

[9].朱铮涛,裴炜冬,李渊,萧达安.基于远心镜头的激光叁角测距系统研究与实现[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

[10].刘任斯.基于光束平差的远心镜头标定及叁维成像系统[D].深圳大学.2017

标签:;  ;  ;  

远心系统论文-黄志富,陈洲懿,李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