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无效论文-罗莎莎,王馨颖,王晓飞

政策无效论文-罗莎莎,王馨颖,王晓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策无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违反政策,买卖,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住房,房屋买卖合同,政策性住房,一审判决,房屋转让,合同无效,房屋过户

政策无效论文文献综述

罗莎莎,王馨颖,王晓飞[1](2019)在《买卖经适房生嫌隙 违反政策协议无效》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年7月25日,李某某、赵某某夫妇出具《房屋转让协议》,将其享有申购资格的经济适用房转让给其姐姐李某爱。2013年,李某某与赵某某协议离婚。2017年6月,李某某与梁某某结婚,该经济适用房登记在两人名下。2017年11月,李某某将该房屋变更为完全产(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9-12-29)

李叶明[2](2018)在《计划管用,奖励无效?——新加坡生育政策之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计划"收效快新加坡与许多国家一样经历过"战后婴儿潮"。日本投降后,新加坡人民从二战的战火、杀戮、逃亡及艰难度日中走出来,生育率出现了补偿性的大幅反弹。据统计,从1947年到1965年的建国初期,新加坡新生儿超过100万,而新加坡当时的总人口还不到200万。可见新生人口的比例之高,"战后婴儿潮"来势之汹涌。(本文来源于《同舟共进》期刊2018年12期)

李腊生,刘霞,童秀[3](2018)在《理性预期下宏观经济政策真的无效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理性预期模型评述的基础上,通过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分为前期有效、当期有效与后期有效后发现,即便是在理性预期理论框架下,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都是有效的,不同的是,在理性预期理论框架下,宏观经济政策仅表现为前期有效。在经验证据上,本文分别以我国和美国的相关实际数据为样本,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货币政策不仅是前期有效的,而且后期也是有效的,相比而言,美国的货币政策却表现出前期有效、后期无效的特点。究其原因,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政策信号传递以及公众对货币政策预期形成的方式不同,但无论公众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的形式如何,它都会对宏观经济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经济政策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文来源于《统计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陈晶晶[4](2017)在《大萧条时期美国货币政策无效的主要原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萧条的爆发令世界震惊,很多学者对此做过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尽管如此,对大萧条的研究也不能就此终结,其中的经验教训还有待我们去深挖。对于大萧条时期美国货币政策为什么无效这一问题很少有人涉及到。本文就从这一角度入手,试以商业银行为切入点来分析美国大萧条时期货币政策无效的主要原因。在探讨商业银行倒闭与货币政策无效之间的内在联系之前,需要了解大萧条爆发所具备的叁个前提:第一、美国当时处于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下,这就注定了美国的总需求会出现不足;第二、大萧条爆发之前,美国国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压根就不适用于中低收入者,这又加剧了美国总需求不足的局面;第叁、美国的消费信贷盛行,消费信贷的广泛使用掩盖了美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造成了有条件的需求繁荣——银行体系保证的分期付款。一旦商业银行的资金循环出现阻塞,强劲的需求立刻嘎然而止,最终演变为大萧条。其次,正因为消费信贷在拉动总需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商业银行的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加之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重要的派生平台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每一种货币政策传递渠道都离不开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的运行。但是,大萧条的爆发使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难以收回,股市的瘫痪也使商业银行难以从资本市场中撤回资金,二者夹击,商业银行难逃倒闭的命运。商业银行的倒闭不仅关系到整个宏观经济运行,还关系到当局能否顺利地运用货币政策来挽救经济。从商业银行的传导过程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倒闭使各个传递渠道受阻,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再者,就算商业银行正常运行,货币政策也未必会发挥成效,因为从货币乘数的角度看,如果货币当局想要通过商业银行释放货币供给,那么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必须适量,否则过多的超额准备金只能使货币政策大打折扣。因此从上述角度进行分析,商业银行体系的瘫痪必然导致货币政策无效。(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7-05-31)

本刊评论员[5](2016)在《财政政策要在消除无效供给上发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供给与需求构成的对立统一体,马克思主义早已作出了科学的论断。在经济体系中,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力量,生产决定消费,当然,消费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今天,对这个对立统一体的理解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什么样的生产才有什么样的消费,没有由需求激发的生产、创业、创新,需求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生产或供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是有效供给不足,而非需求不足。事实也证明,是人类在供给侧的不断创造、创新,摆脱了停滞,保持了繁荣和增长。第叁,人类经济行为、经济政策和理论研究更应关注生产和供给,因为同消费比起来,供给侧解决社会"痛点"的创造性劳动、解放生(本文来源于《财政监督》期刊2016年09期)

漆威[6](2016)在《限行政策无效视角下机动车污染源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动车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在大气污染治理中,限行政策作为一种行政管制手段,只是一种治标的权宜之计,需要多种环境政策的支持和配合。本文在梳理机动车限行政策的空气质量效应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并借鉴国外机动车污染治理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经济视角讨论机动车污染源控制的政策措施,包括从影响交通拥堵、尾气排放物来减少大气污染的供给政策,以及通过提高机动车使用成本来限制、减少机动车驾驶需求进而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需求政策。最后,本文也指出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既需要多种环境政策的搭配和相应制度规划等的完善改进,同时也需要包括市场、民众等多方参与和配合。(本文来源于《兰州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钟国斌[7](2016)在《新股弃购要“连坐”并非新政》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深市新股网下申购又有了新变化:如果投资者同日网下申购两只及两只以上新股,只要弃购其中一只,当日其余申购均视为无效。昨日了解到,所谓深市新股网下申购“连坐”惩罚新政,在深交所《深圳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发行实施细则》里已有所涉及,并不属于深交所新出(本文来源于《深圳商报》期刊2016-03-04)

马学礼[8](2016)在《安倍经济学政策无效性的人口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倍经济学以超常规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但从通胀率、就业工资和经济增长等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这种刺激政策基本无效,其根源在于日本人口因素的制约,并具体体现在供给环路与需求环路中。通过历史增长核算模型对日本1992—2009年经济增长进行的分析可以证明: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受制于人口因素的变动,并抵消掉了其他因素的贡献;人口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和深度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继续从根本上削弱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这是历史矛盾积累导致的必然趋势。安倍经济学的结构性改革内容旨在缓解或解决这一矛盾,但由于人口变动的历史惯性,安倍经济学结构性改革的前景极有可能也是无效的。(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林玲[9](2015)在《电商营销如何避开雷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电商普遍体量庞大,但营销与经营管理经验与其高速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严重不成正比。海量投入换回平台亏、厂家亏、店家亦亏、赔本赚吆喝的营销经营逆象频频上演。如何才能真正逆转这一高烧投入、低成效、低产出的尴尬窘相,进入到专业化精准营销实现销量与利润并进的互联网(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15-11-13)

刘震,张祎嵩[10](2015)在《欧债危机中无效的经济政策及其根源——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欧债危机是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中遇到的重要难题。为应对这次危机,主流经济学按照传统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包括财政、金融、货币和结构性调整在内的大量经济政策,但从实证评估的结果来看,尚未能很好地帮助欧洲走出危机的泥潭,欧洲经济形势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文章基于政治经济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从对于欧债危机根源的不同认知出发,对欧债危机中的经济政策失效原因进行解读,并提出符合其原理的经济政策。(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5年10期)

政策无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家庭计划"收效快新加坡与许多国家一样经历过"战后婴儿潮"。日本投降后,新加坡人民从二战的战火、杀戮、逃亡及艰难度日中走出来,生育率出现了补偿性的大幅反弹。据统计,从1947年到1965年的建国初期,新加坡新生儿超过100万,而新加坡当时的总人口还不到200万。可见新生人口的比例之高,"战后婴儿潮"来势之汹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策无效论文参考文献

[1].罗莎莎,王馨颖,王晓飞.买卖经适房生嫌隙违反政策协议无效[N].法制日报.2019

[2].李叶明.计划管用,奖励无效?——新加坡生育政策之启示[J].同舟共进.2018

[3].李腊生,刘霞,童秀.理性预期下宏观经济政策真的无效吗[J].统计研究.2018

[4].陈晶晶.大萧条时期美国货币政策无效的主要原因探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

[5].本刊评论员.财政政策要在消除无效供给上发力[J].财政监督.2016

[6].漆威.限行政策无效视角下机动车污染源控制策略研究[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

[7].钟国斌.新股弃购要“连坐”并非新政[N].深圳商报.2016

[8].马学礼.安倍经济学政策无效性的人口根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

[9].林玲.电商营销如何避开雷区[N].医药经济报.2015

[10].刘震,张祎嵩.欧债危机中无效的经济政策及其根源——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15

标签:;  ;  ;  ;  ;  ;  ;  ;  ;  ;  

政策无效论文-罗莎莎,王馨颖,王晓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