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应用

产前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应用

齐齐哈尔一厂医院161000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波检查方法进行产前检查,并对其在畸形胎儿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某医院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之间所接诊的,6248例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胎儿的产前检查,主要检查的部位为胎儿的心脏、四肢、五官以及脊柱等部位,从而对胎儿的畸形进行诊断和筛查。结果:在该6248例孕妇中,存在51例经引产或自然分娩后诊断为畸形的胎儿,48例为超声检查确诊为畸形的胎儿,3例漏诊。结论:在进行产前检查时,应用超声检查法进行诊断,可以更直观的对胎儿的各部位进行观察,从而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畸形,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且具有可重复性的特点,是一种进行产前胎儿畸形诊断和直观显示胎儿形态的影像学的方法。

关键词:产前检查;诊断价值;漏诊分析;

胎儿的畸形是指胚胎在正常发育时受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胎儿形态、生理功能和结构等发生异常的发育现象。胎儿的畸形可能是一处畸形也可能是多处畸形,这是导致早产、死胎的主要原因之一。超声波技术属于无创性的技术,将其应用到产前胎儿检查中,可以有效的在产前诊断中诊断出胎儿是否存在畸形,从而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保障社会人口的素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某医院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之间所接诊的6248例进行产前胎儿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告知患者本次研究,经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开展本次的研究。其中患者的年龄为22岁至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岁,接受检查时孕期为12周至30周。

2.检查仪器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采用的是GEE8型号和GES6型号,扫描探头的频率为2兆赫兹至5兆赫兹。

3.检查方法

对该6248例患者进行腹壁探查,检查的顺序为头颅-面部-颈部-脊椎-胸腔-腹部-四肢。小脑部分采用横径切面的扫描方法,面部采用冠状切面的扫描方法,脊椎采用纵切面的扫描方法,心脏四腔心切面,肾部采用横切面的扫描方法,以及四肢切面等共计九个标准的切面,从而对胎儿进行筛查。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胎儿畸形主要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受到内部或外部或综合影响所导致的发育异常,主要特征为先天性疾病。并且胎儿畸形具有种类较多、发生率较高的特点,严重时甚至会威胁胎儿的生命。当前阶段,在我国出生缺陷、残疾占有较高的比例。每年具有先天性畸形的婴儿的出生数可达80万至120万,占当年总出生婴儿的4%至6%。超声波检查方法是一种具有较高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无创检查方法,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并且可以对产前胎儿进行有效的检测,直观的对胎儿的头部、脊椎、四肢等进行观察,从而保障优生率。并且应用超声技术进行胎儿的产前检查,可以对染色体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有利于降低具有先天性畸形胎儿的出生诊断。

(2)胎儿畸形漏诊原因分析

超声检查是一种影像学的检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该技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设备自身具有依赖性、局限性,受设备的型号、性能的影响。检查人员操作水平、操作手法也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受检查者的受检时间、羊水量、胎儿发育的实际情况、胎盘位置、孕妇的腹壁厚度等都会对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降低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前阶段我国在进行产前检查时,孕周为20周至28周,且诊断的基础是胎儿的结构、形态的解剖学异常。可以有效避免严重畸形胎儿的误诊、漏诊,但是畸形程度较小的胎儿印在解剖学异常上表现的不明显,并且在胎儿血流动力学上不具有特殊性,因此在进行产前诊断时极易出现漏诊,即使是进行反复多次的检查仍无法避免出现漏诊。

如部分畸形胎儿属于单纯性的房缺、室缺,即使房室的间隔缺损、中心纤维体缺乏,但是胎儿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心房间、心室间存在较小的压力阶差,所以此类型的畸形胎儿在血流动力学上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在本次研究中存在1例畸形胎儿的漏诊,即房室间隔缺损导致的心脏畸形。部分孕妇缺乏优生意识,或因交通等各方面因素未能进行定期检查从而导致漏诊。本次研究中漏诊的即为孕妇因交通不便未能按时复诊,进而导致错过最佳诊断时间,出现漏诊。

(3)超声检查安全性及最佳时期

当前阶段,在孕妇的产前检查中应用超声诊断的方法进行检查广受外界关注,普遍关注的问题有应用超声诊断进行检查是否具有安全性,以及是否会使畸形率增加。进行产前胎儿检查时,应在孕期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均进行超声检查。孕期早期进行超声检查时,其强度应控制在10mW/cm2内,并且进行探头移动扫查的时间不应超过五分钟,探头固定扫查的时间应控制在两分钟之内。在孕期中期进行超声检查,主要是对胎儿的发育情况、胎位、是否存在畸形等进行检查。此时进行检查每个器官的时间应控制在三分钟之内,中枢神经和眼睛应适当减少检查的时间。最佳的超声检查时间为孕24周至28周时,此时羊水量充足,并且可通过超声进行胎儿解剖结构的现实。并且此时胎儿的大小程度适中,骨回声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较小,扫描的图像更具清晰性,可对大部分的胎儿畸形进行有效的筛查。孕周过小,则胎儿大小也偏小,因此对于部分器官是否存在畸形的显示缺乏清晰性,而孕周较大,则胎儿体位、羊水量等会影响检查结果,导致图像不清晰,从而发生漏诊。

二、对产前超声波诊断的建议

1.建立可操作性强的产前超声波诊断统一标准

卫生部成立产前超声波诊断专家组,对各地区的超声诊断机构进行培训,规范各医院的产前超声波诊断内容主要包括:常规检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系统超声检查和针对性胎儿畸形超声筛查检查,并对这内容提出更为具体、全面、操作性强的规范。

2.加强对产前超声波诊断医师的专业培训

卫生部门或者超声波专业委员会通过建立专门的产科超声波诊断医师培训基地,对诊断医师进行有计划的专业性培训。可以邀请国内外在超声波诊断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专家进行授课,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修班、学习班、研讨会等)进行培训。对产前超声波诊断的认证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实行持证上岗。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超声波诊断设备建设

院方应积极增加超声仪器等医疗设备的资金投入,使超声临床诊断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均得到有效的改善,确保医疗设备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提高超声仪器的分辨率、清晰度,从而在进行胎儿的产前检查时,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先天性畸形胎儿的出生,提高优生率。随着先进的新型设备的购入,也应开展医护人员的培训,从而保障医护人员可以熟练的掌握并操作新型设备,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三、结语

超声波检测技术具有无创性,并且在应用时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可重复的特点,应用该技术进行胎儿的产前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优生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更具精密性的超声仪器面世,当前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可以为胎儿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据,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娟,瞿国丽,鲁娇,等.产前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18-19.

[2]林娟.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5(1):85-86.

[3]赵蕊,张小英.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5(24):71-72.

[4]王晓宇,李海鸣.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应用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6):4517-4519.

标签:;  ;  ;  

产前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