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自然循环论文-孙丽颖,李铁磊

制冷剂自然循环论文-孙丽颖,李铁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冷剂自然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制冷剂,自然循环,能量回收,神经网络

制冷剂自然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孙丽颖,李铁磊[1](2013)在《制冷剂自然循环能量回收装置的智能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制冷剂自然循环能量回收装置的运行特性,建立了装置中冷凝器、蒸发器等部件的数学模型.为了提高仿真精度,将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多层前传网模型引入到部件模型中,用神经网络产生的修正系数进一步校正部件的分布参数模型.在部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装置的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分析室内外温差等因素对能量回收装置运行特性的影响规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能量回收装置仿真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同时说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分布参数模型的结合为提高装置性能预测的精度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孙丽颖,马最良[2](2008)在《制冷剂自然循环系统制冷工况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网络、图论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气液两相流体网络的制冷剂自然循环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关联矩阵来描述各个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得出了冷凝器进口水温、冷却水流量、室内空气温度等参数对系统制冷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蒸发温度和冷却水流量不变时,随着冷凝器进口水温的降低,蒸发器的制冷量不断增大;当室内换热器风量和室内温度不变时,蒸发器的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8年10期)

李铁磊[3](2008)在《制冷剂自然循环热回收装置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暖通空调能耗快速增长并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已成为建筑节能的主要任务之一。新风能耗在空调通风系统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具有机械排风系统的建筑中,如何从排风中有效回收能量,以减少新风的能耗,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制冷剂自然循环(Refrigerant Natural Circulation简称RNC)热回收装置的主要优势在于:利用制冷剂液态和气态的密度差及换热器布置的高度差产生自然循环的动力回收空调系统的排风余热,可明显降低装置的运行能耗;同时,装置结构简单且布置灵活。北方地区利用该装置回收排风的热量来加热地下停车场的补风,既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又减轻了建筑物排热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利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冷凝器及蒸发器的稳态数学模型,并编制了仿真程序。经文献实验数据的验证,仿真程序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仿真精度,又在冷凝器及蒸发器的模拟中运用了智能仿真。在部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装置的系统仿真模型,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的基础上,设计了仿真算法、编制了系统仿真程序并进行了验证。通过程序的模拟,分析了室内、外温度等影响因素对RNC热回收装置运行特性的影响规律。编制了装置实用仿真软件,为装置下一步的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08-04-01)

孙丽颖,马最良[4](2005)在《制冷剂自然循环技术及其在排风能量回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制冷剂自然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形式和主要特点。提出了叁种用于排风能量回收的制冷剂自然循环新系统形式,并分析了新系统的主要特点。(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05年06期)

制冷剂自然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网络、图论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气液两相流体网络的制冷剂自然循环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关联矩阵来描述各个部件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得出了冷凝器进口水温、冷却水流量、室内空气温度等参数对系统制冷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蒸发温度和冷却水流量不变时,随着冷凝器进口水温的降低,蒸发器的制冷量不断增大;当室内换热器风量和室内温度不变时,蒸发器的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冷剂自然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孙丽颖,李铁磊.制冷剂自然循环能量回收装置的智能仿真[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

[2].孙丽颖,马最良.制冷剂自然循环系统制冷工况的性能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

[3].李铁磊.制冷剂自然循环热回收装置的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4].孙丽颖,马最良.制冷剂自然循环技术及其在排风能量回收中的应用[J].暖通空调.2005

标签:;  ;  ;  ;  

制冷剂自然循环论文-孙丽颖,李铁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