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诊客观化论文-郑冬梅,宋文爱,戴振东,王鸿谟

色诊客观化论文-郑冬梅,宋文爱,戴振东,王鸿谟

导读:本文包含了色诊客观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色诊,色部,色度,积分球

色诊客观化论文文献综述

郑冬梅,宋文爱,戴振东,王鸿谟[1](2014)在《中医色诊客观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进行传统中医色诊的客观化研究,本课题组设计开发了中医色诊定量系统。方法: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是一个标准光源环境的图像采集装置,软件对采集的中医色诊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出与人体五脏对应色部区域的色度值。结果:系统研制完成后,采集并处理了100例中医色诊图像。结论:试验结果验证了系统在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中的有效性,可作为中医色诊客观化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4年12期)

吉杉,汪晓军[2](2014)在《肝硬化患者中医面部脏腑分区色诊的客观化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肝病面容的形成机制的分析,阐述了现代中医面部脏腑分区色诊客观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模式和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探讨了现有的客观化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客观化研究思路及进行更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了初步认识。(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4-08-29)

翟煦,荣培晶,王宏才,孟宏,李少源[3](2013)在《色诊客观化研究在STZ介导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皮肤相关指标改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皮肤屏障及色泽变化,为探索中医色诊的客观化研究提供数据及模型资料。方法:应用MPA 9皮肤测量系统测定链脲佐菌素(STZ)介导T2DM模型大鼠皮肤不同部位水含指数(SCH)、水分散失指数(TWEL)、血红素指数(EI)、黑色素指数(MI)、色差值L.a.b.。结果:上述指标显示STZ介导的T2DM大鼠模型的皮肤屏障紊乱和色泽改变,背部和腹部的变化不同,这种改变通过无创性监测进行量化后有可能实现数字化还原,并可能成为T2DM中医色诊研究的一个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胡建华,李秀惠,钱英,姚乃礼,刘文兰[4](2013)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色诊客观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的色诊特点。方法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面部、唇部、手掌、舌象(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拍照,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RGB值(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进行两样本(阳毒内盛证与非阳毒内盛证)均数比较。结果阳毒内盛证面部RGB值均高于非阳毒内盛证,两组面部RG值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B值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阳毒内盛证唇部RGB值均高于非阳毒内盛证,两组RGB值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阳毒内盛证舌质RGB值均高于于非阳毒内盛证,两组舌质R值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舌质GB值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面部、唇部、舌质RGB值变化可作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郑冬梅,戴振东,王鸿谟[5](2012)在《中医色诊客观化系统的开发与初步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开发了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专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是一个标准光源环境的图像采集装置,主要由色温为5500K的氙灯、漫反射积分球和高分辨率CCD数码相机组成。软件用于图像处理,处理过程分为3步:首先使用灰度阈值将原始图像进行肤色/非肤色分类,然后通过图像分割和坐标排序定位人脸特征,最后应用形态学技术提取与人体五脏对应的色部区域并且计算区域色度值。使用该系统采集和处理了30例年轻人和53例老年人的样本。实验结果表明年轻人和老年人色部数据有显着性差异。初步应用验证了系统在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中的良好性能。(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期刊2012年04期)

胡建华,李秀惠,钱英,姚乃礼,刘文兰[6](201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色诊客观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对2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证候学调查研究表明,毒瘀虚是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基本病因病机,阳毒内盛证、阴毒内结证是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特征性证型。笔者曾报道舌质RGB值、唇部BR值变化可作为肝脾血瘀证辨证标准的参考指标;面色、唇部、舌象RGB值特点可作为慢性乙型重(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8-01)

郑冬梅,戴振东,王鸿谟[7](2011)在《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中医色诊客观化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进展。阐述色诊的色部定位方法、医学图像分析技术的新进展、色诊客观化实验所使用仪器设备和实验结果,提出了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1年07期)

胡建华,李秀惠,钱英,姚乃礼,刘文兰[8](2010)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色诊客观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色诊角度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的色诊特点。方法: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面部、唇部、手掌、舌象(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拍照,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RGB值(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进行两样本(阳毒内盛证与非阳毒内盛证)均数比较。(本文来源于《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0-06-11)

胡建华,李秀惠,钱英,姚乃礼,刘文兰[9](2010)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色诊客观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色诊角度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的色诊特点。方法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面部、唇部、手掌、舌象(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拍照,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RGB值(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进行两样本(阳毒内盛证与非阳毒内盛证)均数比较。结果1阳毒内盛证面部RGB值均高于非阳毒内盛证,两组面部RG值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B值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阳毒内盛证唇部RGB值均高于非阳毒内盛证,两组RGB值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3阳毒内盛证舌质RGB值均高于于非阳毒内盛证,两组舌质R值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舌质GB值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面部、唇部、舌质RGB值变化可作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0-04-10)

胡建华,李秀惠,姚乃礼,刘文兰,钱英[10](2009)在《14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色诊客观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色诊角度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阴毒内结证和/或阳毒内盛证的色诊特点。方法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面部、唇部、手掌、舌象(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拍照,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RGB值(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进行各证型均数比较。结果面色、唇部、手掌及舌质RGB值比较,阳毒内盛证>阴阳兼证>阴毒内结证;阴阳兼证与阴毒内结比较,面色、唇部RGB值及舌质R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阳毒内盛与阴毒内结比较,面色R值、唇部RGB值及舌质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阴毒内结证与阴阳兼证舌苔G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色、唇部、舌象RGB值特点,可作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阴毒内结证和/或阳毒内盛证辨证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09年05期)

色诊客观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肝病面容的形成机制的分析,阐述了现代中医面部脏腑分区色诊客观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模式和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探讨了现有的客观化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客观化研究思路及进行更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出了初步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色诊客观化论文参考文献

[1].郑冬梅,宋文爱,戴振东,王鸿谟.中医色诊客观化方法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

[2].吉杉,汪晓军.肝硬化患者中医面部脏腑分区色诊的客观化研究现状[C].第二十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4

[3].翟煦,荣培晶,王宏才,孟宏,李少源.色诊客观化研究在STZ介导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皮肤相关指标改变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

[4].胡建华,李秀惠,钱英,姚乃礼,刘文兰.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色诊客观化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5].郑冬梅,戴振东,王鸿谟.中医色诊客观化系统的开发与初步应用(英文)[J].Transactionsof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stronautics.2012

[6].胡建华,李秀惠,钱英,姚乃礼,刘文兰.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色诊客观化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2

[7].郑冬梅,戴振东,王鸿谟.中医色诊客观化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

[8].胡建华,李秀惠,钱英,姚乃礼,刘文兰.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色诊客观化研究[C].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2010

[9].胡建华,李秀惠,钱英,姚乃礼,刘文兰.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色诊客观化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

[10].胡建华,李秀惠,姚乃礼,刘文兰,钱英.14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色诊客观化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

标签:;  ;  ;  ;  

色诊客观化论文-郑冬梅,宋文爱,戴振东,王鸿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