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诗法论文-陈政勇

诗歌诗法论文-陈政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诗歌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引诗解诗,古诗词,教学方法,串讲

诗歌诗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政勇[1](2018)在《例谈“引诗解诗”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诗言志",常吟古诗,不仅可以帮助感受优秀文化传统的魅力,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诗学素养。然而,古诗词难教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成为许多同仁颇感困惑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串讲与诵读成了诗歌教学的主要手段,但它们都存在局限性。在此,笔者提出"引诗解诗"法,让诗歌教学达到理想效果。(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期刊2018年03期)

鲁卫东[2](2016)在《浅析诗歌鉴赏五步读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高考备考的试题,诗歌鉴赏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试题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高叁老师和考生都非常头疼的事情。下面我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在诗歌鉴赏类题目的答题过程中,读懂诗歌是答题的基础,合理的答题方法是得高分的保证。将读诗法和答题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就能有效解决诗歌鉴赏这一问题。总结多年的诗歌教学经验,我归纳出了五步读诗法。五步读诗法就是读懂诗歌的方法,具体讲就是:(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6年33期)

周凤[3](2013)在《《格律的幽灵—美国自由体诗歌的文化和作诗法》中的专业词汇英译汉翻译经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专业词汇和术语对于文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专业词汇和术语的翻译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的文本选自当代美国女诗人安妮.芬奇(Annie Finch)的《格律的幽灵——美国自由体诗歌的文化与作诗法》(The Ghost of Meter:Culture and Prosody in American Free Verse),其内容包括了诗歌、文学、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有着丰富的专业词汇和术语,其中很多都带有明显的英语文化的特点。根据这种特点所带来的翻译中的文化空缺,本文便采用文化移植的方式,探讨文学理论评论类文本中的专业词汇和术语的翻译。本文首先陈述了文本的翻译过程和原则。在译前准备和分析中,详述了文本以及作者,并指出了文本的类型以及选材缘由。同时阐明了采用文化移植的依据,以及对译文的语言定位。随后,根据文本的专业词汇特点和类型,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词汇和术语,具体分析了应该如何进行移植。本文希望通过对于本次翻译实践的分析,能够总结出文化移植在专业词汇的翻译方面起着何种作用。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及讨论,本文发现,文化移植的方式比较适用于专业词汇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移植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文本,进行具体手法上的变化,不能只局限于简单的直译,还应有适当的增译等等。同时最重要的是,当术语有着多种翻译时,需要译者进行文化上的对比,从而斟酌出最佳的译法。(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3-04-01)

顾海燕[4](2006)在《中国浪漫主义古诗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之比较——从起源、作诗法及思想内涵叁方面看二者的“不完全重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浪漫主义作为重要的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学史及英国文学史中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两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浪漫主义诗歌会有哪些特色呢?是不是浪漫主义在英文和中文中会有完全相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呢?本文拟从起源、作诗法及思想内容叁方面分析其“不完全重合”关系。(本文来源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胡欣育[5](2005)在《许浑诗歌诗法艺术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唐诗人许浑与杜牧、温庭筠、李商隐并称为“晚唐铮铮者”。其律诗以文辞工丽、属对精切、格律整密着称于世,标志唐代律诗发展到了纯熟阶段。管窥许浑诗法艺术,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布局定法、整密严谨;二、结句求变、辞工句对;叁、声律工巧、首句入韵;四、巧用“一”字,字响气厚。(本文来源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6期)

王宝童[6](2005)在《也谈诗歌翻译——兼论黄杲炘先生的“叁兼顾”译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认为诗歌翻译应该民族化,黄杲炘先生的译诗译论就是一种民族化.黄先生肯定了诗律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地位,为汉语作为理想的译诗载体立言,提出了诗歌翻译的量化标准,特别是他发展了“以顿代步”译诗法,提出“兼顾顿数、字数和韵式”的译诗主张,在英诗汉译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就译诗诗行的字数、五七言的使用、诗题翻译和译诗用韵的选择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意在使“叁兼顾”译诗法发扬光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翻译》期刊2005年01期)

张明阁[7](2004)在《浅谈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的味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味诗不同于品诗。品诗之时,心与物相对立,心是心,物是物,心有其公正态度,物有其客观标准;味诗之际心与物交融,心移情于物,物早入吾心,标准、态度退居其次,而让情绪、感情占了上风。心没有去对物作冷静、客观的评价,而是体悟诗之味,意会诗之妙。与此同时,鉴赏者(本文来源于《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邱美琼[8](2004)在《杨万里诗歌接受史及其诗法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杨万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中别具一格者 ,他创辟了新鲜泼辣的“诚斋体” ,成为当时诗歌转变的重要枢纽。对于他这种诗体 ,宋金元人多是推崇 ,明人忽略 ,清人有推重也有贬斥。这一曲折的论评史 ,昭示了古代诗论家重“活法” ,崇自然天成 ,诎粗率滑俗的诗学主张 ,具有诗法探讨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贵州文史丛刊》期刊2004年01期)

段宗社[9](2003)在《“妙悟”与“诗法”——试论唐宋以来古典诗歌理论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宋以后 ,中国古典诗学在范古问题上形成了“诗法”与“妙悟”两条路线的对立与纠结。严羽“妙悟”说对后期诗学形成主导性影响 ,但这并没有抵消“诗法”论存在的必要性。李梦阳等人推崇严羽却又大谈“法式”的矛盾现象 ,说明“诗法”是研习创作的客观要求 ;而“妙悟”作为一种鉴赏感悟活动 ,固然有指向独创性的积极意义 ,而其对于“诗法”论的渗透 ,导致后期“诗法”论过分注重对格调意趣的感悟式表述 ,远离了“诗法”本有的创作论主旨。这两方面的事实表明 ,“诗法”和“妙悟”各有不同的适用方面。而“诗法”对于创作的研习尤其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联合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刘松来[10](2002)在《诗法效禅——江西宋代诗歌创作方法的禅学化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禅宗对江西宋代诗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响既包括对创作主体审美意趣的深刻濡染,同时也体现在创作方法的禅学化走向上。江西宋代诗坛领袖黄庭坚和杨万里所标举的诗歌创作方法,就随处可以找到禅学影响的历史痕迹。(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6期)

诗歌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高考备考的试题,诗歌鉴赏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试题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高叁老师和考生都非常头疼的事情。下面我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在诗歌鉴赏类题目的答题过程中,读懂诗歌是答题的基础,合理的答题方法是得高分的保证。将读诗法和答题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就能有效解决诗歌鉴赏这一问题。总结多年的诗歌教学经验,我归纳出了五步读诗法。五步读诗法就是读懂诗歌的方法,具体讲就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歌诗法论文参考文献

[1].陈政勇.例谈“引诗解诗”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18

[2].鲁卫东.浅析诗歌鉴赏五步读诗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6

[3].周凤.《格律的幽灵—美国自由体诗歌的文化和作诗法》中的专业词汇英译汉翻译经验探讨[D].兰州大学.2013

[4].顾海燕.中国浪漫主义古诗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之比较——从起源、作诗法及思想内涵叁方面看二者的“不完全重合”关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5].胡欣育.许浑诗歌诗法艺术探微[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6].王宝童.也谈诗歌翻译——兼论黄杲炘先生的“叁兼顾”译诗法[J].中国翻译.2005

[7].张明阁.浅谈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的味诗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

[8].邱美琼.杨万里诗歌接受史及其诗法意义[J].贵州文史丛刊.2004

[9].段宗社.“妙悟”与“诗法”——试论唐宋以来古典诗歌理论的发展[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

[10].刘松来.诗法效禅——江西宋代诗歌创作方法的禅学化走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

标签:;  ;  ;  ;  

诗歌诗法论文-陈政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