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居论文-王新悦

西藏民居论文-王新悦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藏民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居,格桑,经幡

西藏民居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西藏园:吞巴民居展西藏风光》一文中研究指出圣洁的雪山、舞动的经幡、格桑花海、高原草甸……这些西藏自治区特有的风物,在北京世园会西藏展园逐一亮相。吞巴村是西藏自治区千年古村落之一。西藏园以吞巴传统民居为核心,融合鲜花柱、经幡、雪水溪流、格桑花、玛尼堆、雪山等元素,织绘出一幅展现尼木吞(本文来源于《生态文明世界》期刊2019年S1期)

武雷[2](2019)在《西藏传统民居的地域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传统民居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地域性建筑之一,其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西藏传统民居在我国传统民居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与风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更替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蕴含的美学价值需要我们去研究挖掘。让人们了解西藏传统民居的建筑美学思想,有利于人们在西藏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展现和诠释具有地域性美学的思想,促进现代藏式建筑文化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居业》期刊2019年07期)

王新悦[3](2019)在《西藏园:吞巴民居展藏式风光》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彩经幡、鲜花柱、格桑花田、雪水溪流、玛尼堆、格桑花……在西藏园内,这些具有浓郁藏式风情的景观精彩呈现。西藏园面积2000平方米,结合"环境、人居、文化"叁大要素,突显"幸福家园·地球第叁级"的特色。展园以藏文字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尼木县吞巴乡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以园林艺术的手法,描绘一幅展现吞巴风光和幸福人居的美丽画卷。(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园艺》期刊2019年12期)

佚名[4](2018)在《建筑之美——走进西藏传统民居》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地形复杂,雪山环抱,狭小的河谷平原穿越其中。在历史长河中,藏族人民在不断地摸索中创造出了一套适应地形气候特征、反映民族风貌的独特建筑体系——藏式建筑。就其分布而言,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河谷平原分布,二、依山而建。西藏建筑在这两种分布方式下均呈现出自由生长的态势,一方面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人文精神有关,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西藏传统建筑在空间布局与立面造型上的灵活、不对称等特征。一(本文来源于《新西藏(汉文版)》期刊2018年12期)

郭伟刚[5](2018)在《浅析西藏民居的保护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居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而不同的地域文化也孕育出风格迥异的民居特色。在对西藏地区民居的保护中更应充分考虑不同的人文地理、文化价值及不同自然环境,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使得西藏的独特文化发扬光大并得以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8年31期)

许浒,杜宁宁,余志祥,乔杨锴[6](2019)在《川西藏羌石砌民居建筑的抗地震倒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川西地区的传统藏羌石砌民居具有较高的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但在近年来的历次地震中出现了大量破坏.结合该类房屋的砌筑材料和建筑布置特征,对其抗地震倒塌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开展了3组黏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一个1/2缩尺黏土-石砌墙体试件的水平抗剪承载力试验,并通过显式动力数值计算手段对试验过程进行模拟;其次,针对黏土和毛石材料均采用Holmquist-Johnson-Cook (HJC)本构模型,基于随机分布离散型有限元方法,根据实际墙体中两种材料的分布比例建立相应数值模型,并通过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明确了数值计算中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对一典型二层平面L型缩进式民居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计算,通过与实际震害情况的对比分析了其地震破坏机制,再现了地震倒塌全过程,并开展了结构的抗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晒台缩进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罕遇烈度下,平面L型缩进式结构中晒台面积比例由30%增加至45%时,结构倒塌概率增大16.7%,抗倒塌储备系数下降9%,对易损性曲线影响并不显着;但当晒台面积比例减小至15%时,二层墙体开洞率增大18%,导致结构的地震倒塌概率增加143%.(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干晓宇,樊存,胡昂[7](2018)在《基于分形理论的西藏民居立面的地域性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形理论的建筑立面分析是当代建筑评价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将以分形几何理论作为研究方法论,选取西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七大地域的民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地域的单体民居立面尺度下的特征比较,运用分形维度的计算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横向数据比较,再结合各地域的文脉及地理条件特点佐证数据结果,试图找出西藏各地域民居立面之间内在的关联性、不同性及内在的几何秩序。(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8年09期)

高明,成斌,陈玉,王禹[8](2018)在《川西藏区新民居传统装饰元素的传承和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藏民居装饰元素是民居建筑风格及特色最有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文章通过分析川西藏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特色,以阿坝州新藏居设计为例,发掘藏族传统民居装饰元素的文化内涵,提出从装饰色彩、形式、材料、设计理念等方面,融合现代与传统,传承和创新川西藏新民居的风貌。(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期刊2018年02期)

刘红艳[9](2018)在《浅谈西藏林区藏式民居建筑外维护结构节能措施——以林芝市结巴村藏式民居建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西藏林区进行简要分类,分析林芝结巴村当地的地理、气候特征。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的实地调研,以林芝结巴村民居建筑为例,简要分析藏式民居建筑的院落布置、空间布局、结构承重、建筑材料等内容。阐述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适应性及建筑特点。通过对林芝结巴村藏式民居建筑室内外温度、湿度的测量,分析得出藏式民居热环境状况。对外围护结构建筑材料的分析、窗地比分析、外窗保温分析等提出改造方案,改善藏式传统民居室内热舒适度。(本文来源于《建设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周玲玲,格桑次仁,范烜赫[10](2018)在《西藏拉萨传统民居建筑形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拉萨市达孜区桑竹林村民居建筑和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通嘎村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民居建筑的选址、平面布局、使用功能、空间组织几方面来探讨拉萨民居建筑形态,通过探讨提出现有民居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并提出一套改良后的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8年01期)

西藏民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藏传统民居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地域性建筑之一,其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西藏传统民居在我国传统民居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与风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更替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建筑文化,蕴含的美学价值需要我们去研究挖掘。让人们了解西藏传统民居的建筑美学思想,有利于人们在西藏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展现和诠释具有地域性美学的思想,促进现代藏式建筑文化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藏民居论文参考文献

[1]..西藏园:吞巴民居展西藏风光[J].生态文明世界.2019

[2].武雷.西藏传统民居的地域美学[J].居业.2019

[3].王新悦.西藏园:吞巴民居展藏式风光[J].中国花卉园艺.2019

[4].佚名.建筑之美——走进西藏传统民居[J].新西藏(汉文版).2018

[5].郭伟刚.浅析西藏民居的保护与发展[J].居舍.2018

[6].许浒,杜宁宁,余志祥,乔杨锴.川西藏羌石砌民居建筑的抗地震倒塌性能[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9

[7].干晓宇,樊存,胡昂.基于分形理论的西藏民居立面的地域性特征分析[J].华中建筑.2018

[8].高明,成斌,陈玉,王禹.川西藏区新民居传统装饰元素的传承和创新研究[J].安徽建筑.2018

[9].刘红艳.浅谈西藏林区藏式民居建筑外维护结构节能措施——以林芝市结巴村藏式民居建筑为例[J].建设科技.2018

[10].周玲玲,格桑次仁,范烜赫.西藏拉萨传统民居建筑形态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

标签:;  ;  ;  

西藏民居论文-王新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