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不同年龄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不同年龄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福建省仙游县医院骨科351200)

摘要:目的探析对不同年龄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1年期间在仙游县医院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102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46岁-60岁、60岁-69岁、70岁-79岁以及80岁-91岁四个组别,分析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1.在缓解疼痛方面,根据VAS评分,80岁-89岁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率最佳,70岁-79岁次之;2.患者满意度方面,根据术前术后对比60岁-69岁组患者的最高,70岁-79岁组患者次之;3.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方面,46岁-60岁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最佳;采用椎体成形术能够实现对不同年龄阶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疼痛状况的有效缓解,进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椎体骨折患者,医务人员均可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降低患者痛苦,提升高龄患者的耐受程度,实现对高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

前言:调查统计显示,骨质疏松是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胸腰椎骨折在老年群体中多发,临床表现为腰酸背痛,在影响患者正常生理活动的同时,也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伴随着老龄人口的逐渐增加,探寻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对策成为临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以往治疗过程中,通常将外伤固定和药物止痛作为主要方法,实际的治疗效用不佳。为了实现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疼痛的缓解,本研究探析了对不同年龄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1年期间在仙游县医院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PVP手术102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62例。所有患者中,2例为3节椎体骨折,13例为2节椎体骨折,87例为1节椎体骨折;将其分为四个年龄组,(1)46岁-60岁10例,(2)60岁-69岁26例,(3)70岁-79岁47例,(4)80岁-91岁20例;平均年龄72.47岁。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

1.2方法

针对患者的患病特点和患病情况,拟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开展治疗。在手术开展之前,需先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常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血常规、血凝全套、生化、胸腰椎正侧位、胸部正位片及备血等。在完成了常规检查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专门的胸腰椎CT及MRI检查,利用这一检查手段,明确患者病情,全面分析患者椎弓根位置信息。在开展手术时,引导患者以仰卧姿势接收治疗,患者形态应当为腹部悬空,并接入心电图监测。随后,采用x光机对患者进行手术位置透视,同时对患者病变部位的变化情况作出详尽标记。患者的胸椎以及腰椎应当采用不同的开路方式分别进行,同时快速采取耐受性分析手段,选用麻醉方案,对患者开展手术。在完成麻醉后,医师应在穿刺套设备的辅助下,进入到患者的病变位置,当到达椎体前段三分之一处时,需要将针芯迅速抽离,再将工作套管直接植入到穿刺套之中,使含钡骨水能够植入患处。在手术过程中,医师应当仔细观察,并对可能出现的渗漏问题采取解决方案进行处理。再确认骨水泥注达到一定时间后,其内部已经完全固化,则取出穿刺针,并对手术位置进行包扎处理,完成手术。术后需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判断患者是否存有不良反应,并引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

观察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2.结果

2.1疼痛评分

表1提示,在手术后3个月对患者的VAS评分进行调查发现,所有患者的疼痛状况在术后均得到缓解,80岁-89岁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率最佳。

表1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

3.讨论

胸腰椎骨折常见于老年患者,是一种典型的老年骨质疏松疾病,同时也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骨骼疾病。该疾病一旦发作,对于老年人生活影响巨大。针对疾病特征,传统的防治手段主要集中在卧床休息以及开放性内固定手术等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并不能够完全适应修复能力差的老年人,为了能够提供老年人更好地患病处理方案,现阶段主要采用PVP诊疗技术,快速、精确地处理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质的胸腰椎骨折疾病。该诊疗方法在临床当中具有极为丰富的经验和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在保证老年患者正常生活的基础上,减缓患者痛苦,有效避免了传统治疗存在的种种弊端。在手术操作方面,操作难度小、手术时间短等,也更符合老年人的就医需求。手术完成后,老年患者病症痛苦由明显的缓解,恢复效率极高,是目前主要应用的治疗技术[1]。

在手术后3个月对患者的VAS评分进行调查发现,所有患者的疼痛状况在术后均得到缓解,80岁-89岁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率最佳。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止痛原理上可以得知,无外乎是骨水泥硬化消除骨折端间微动、骨水泥神经毒性、骨水泥产生热量直接作用神经导致神经坏死;高年龄组由于骨质钙盐丢失,骨基质及钙盐比例下降,出现严重骨质疏松,利用骨水泥产生微粒子渗透作用更强,骨水泥分部更均匀,因而在术后近期疼痛改善方面更明显。

在手术后3个月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相对较高,且60岁-69岁组患者的最高,70岁-79岁组患者次之。高龄患者在平素生活方面本身能自理能力有限,在家人帮助下完成,比如洗漱、穿衣、洗澡、洗头方面,术后在疼痛症状完成下仍会出现护理满意度较低。

在术后三个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发现,所有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较佳,且以46岁-60岁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最佳。中年患者相比之下由于自身身体素质就相对高龄患者好,既往慢性基础疾病少,平素生活能力、生活质量高大部分仍处于退休之前,平素活动能力强、活动量大,在手术后疼痛症状缓解后能迅速回归工作、生活当中,对生活质量提高明显。

虽然在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压缩性骨折、椎体血管瘤等疾病诊疗方面,椎体成形术具有极强的应用效能,手术能够将患者痛苦将至最低。但是在面对椎体塌陷严重的患者疾病时,椎体成形术则很难取得效果。在临床经验中,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一般受到几个方面的要素影响,其中,适应症、椎弓根穿刺、PMMA的选择以及护理干预等,都是影响手术开展的常见因素。其中,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是指在开展手术治疗之前,患者病情以及具体的脊椎塌陷情况,这些情况需要严格分析,并对严重程度作出判断。一旦严重程度超出预期,则不能开展椎体成形术;椎弓根穿刺技术是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手术医师来说,应当具备对穿刺点位置的精准把握,通过选用合理穿刺点,使穿刺针与其所对应的矢状面之间形成良好的家教,从而方便骨水泥的推入;PMMA在调制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骨水泥配置量应当不超过5ml;在手术完成后,同样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观察,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

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椎体骨折患者,医务人员均可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降低患者痛苦,提升高龄患者的耐受程度,实现对高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昌震,高文杰,胡雄科.经皮后路椎弓根钉道强化合并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重度压缩性骨折43例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06):708-711.

[2]陈祥铠,郑丰裕.比较单纯与结合椎体内射频消融的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J].实用骨科杂志,2018,24(05):443-446.

标签:;  ;  ;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不同年龄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