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截面法论文-袁玉鹏,刘忠明,李权才,肖伟中

折截面法论文-袁玉鹏,刘忠明,李权才,肖伟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折截面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齿条,齿根应力,折截面法,有限元分析

折截面法论文文献综述

袁玉鹏,刘忠明,李权才,肖伟中[1](2015)在《基于折截面法的齿条齿根应力计算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准确求解齿条齿根过渡曲线及齿条的弯曲应力,构建了齿根任意一点局部应力折截面法计算数学模型。建模时考虑到齿根应力集中,并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了载荷、加载位置、模数及齿根圆角半径对折截面角的影响,确定了不同齿根圆角半径下的最佳折截面角值,解决了折截面角无法计算的问题。以叁峡升船机齿条为例,将折截面法齿根应力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折截面法在齿条应力计算方面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5年04期)

李金莲[2](2009)在《基于折截面法的双圆弧齿轮弯曲应力计算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圆弧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很重要的一种传动方式,对双圆弧齿轮的弯曲强度进行分析是应用双圆弧齿轮传动,对其承载能力、振动、啮合特性、齿形修正设计等进行研究的基础。因此,应用精确的双圆弧齿轮数学模型,建立比较精确实用的双圆弧齿轮弯曲应力数学模型,准确地求解双圆弧齿轮任一点的弯曲应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双圆弧齿轮齿廓、齿面数学模型及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和刀具法面参数的计算,阐明了本文所采用的任意转角位置的双圆弧齿轮齿廓数学模型的优越性:运用任意转角位置的双圆弧齿轮齿廓数学模型能准确、真实的描述双圆弧齿轮齿廓曲线上的任一点,既避免了矩阵运算的烦琐与复杂,也解决了螺旋角不为零时误差较大的问题。进而,本文对折截面法应力分析方法和双圆弧齿轮传统弯曲应力计算公式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然后基于折截面法和任意转角位置的双圆弧齿轮齿廓数学模型构建了一个新的弯曲应力数学模型,并对其中的大部分几何参数进行了推导和计算。然后运用Pro/E软件强大的参数化建模功能,构建了一系列不同螺旋角、模数和齿数的双圆弧齿轮模型,并利用该软件中的Pro/Mechanica模块的有限元分析功能,对双圆弧齿轮的叁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再结合C语言及Excel电子表格的一些功能进行计算、绘图。经过一系列研究后,归纳出了双圆弧齿轮弯曲应力数学模型中的齿形参数C,最终构建出了一个新的双圆弧齿轮弯曲应力数学模型。经过对本文所构建的弯曲应力数学模型的理论计算值和有限元仿真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弯曲应力值相差不大,因而本数学模型具备一定的准确度与可行性。本文研究结果为双圆弧齿轮设计、参数优化选择等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也为双圆弧齿轮弯曲应力数值分析提供了新的数学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3-01)

张华丽,王鹏业,陈渊,刘世军,袁勇超[3](2007)在《基于折截面法的ZY-1型双圆弧齿轮齿形系数推导》一文中研究指出写出了ZY-1型双圆弧齿轮齿根法截面上的齿廓表达式,分析了折截面法的基本原理,并将其用于ZY-1型双圆弧齿轮的齿形系数的推导,绘出了齿形系数曲线图。(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07年04期)

郑德林[4](1982)在《大齿形角渐开线齿轮轮齿应力的有限元分析与折截面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5。齿形角、齿高系数为1的齿轮的齿根应力和变形,用有限元素法进行了计算,并与折截面法计算,的结果做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折截面法确定的齿形系数足够准确,而30°切线法则相差颇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1982年02期)

折截面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双圆弧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很重要的一种传动方式,对双圆弧齿轮的弯曲强度进行分析是应用双圆弧齿轮传动,对其承载能力、振动、啮合特性、齿形修正设计等进行研究的基础。因此,应用精确的双圆弧齿轮数学模型,建立比较精确实用的双圆弧齿轮弯曲应力数学模型,准确地求解双圆弧齿轮任一点的弯曲应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双圆弧齿轮齿廓、齿面数学模型及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和刀具法面参数的计算,阐明了本文所采用的任意转角位置的双圆弧齿轮齿廓数学模型的优越性:运用任意转角位置的双圆弧齿轮齿廓数学模型能准确、真实的描述双圆弧齿轮齿廓曲线上的任一点,既避免了矩阵运算的烦琐与复杂,也解决了螺旋角不为零时误差较大的问题。进而,本文对折截面法应力分析方法和双圆弧齿轮传统弯曲应力计算公式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然后基于折截面法和任意转角位置的双圆弧齿轮齿廓数学模型构建了一个新的弯曲应力数学模型,并对其中的大部分几何参数进行了推导和计算。然后运用Pro/E软件强大的参数化建模功能,构建了一系列不同螺旋角、模数和齿数的双圆弧齿轮模型,并利用该软件中的Pro/Mechanica模块的有限元分析功能,对双圆弧齿轮的叁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再结合C语言及Excel电子表格的一些功能进行计算、绘图。经过一系列研究后,归纳出了双圆弧齿轮弯曲应力数学模型中的齿形参数C,最终构建出了一个新的双圆弧齿轮弯曲应力数学模型。经过对本文所构建的弯曲应力数学模型的理论计算值和有限元仿真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弯曲应力值相差不大,因而本数学模型具备一定的准确度与可行性。本文研究结果为双圆弧齿轮设计、参数优化选择等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也为双圆弧齿轮弯曲应力数值分析提供了新的数学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折截面法论文参考文献

[1].袁玉鹏,刘忠明,李权才,肖伟中.基于折截面法的齿条齿根应力计算方法探究[J].矿山机械.2015

[2].李金莲.基于折截面法的双圆弧齿轮弯曲应力计算数学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9

[3].张华丽,王鹏业,陈渊,刘世军,袁勇超.基于折截面法的ZY-1型双圆弧齿轮齿形系数推导[J].机械传动.2007

[4].郑德林.大齿形角渐开线齿轮轮齿应力的有限元分析与折截面法的比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2

标签:;  ;  ;  ;  

折截面法论文-袁玉鹏,刘忠明,李权才,肖伟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