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角论文-董霄,杨文登

后现代视角论文-董霄,杨文登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现代视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第二代认知科学,后现代主义,具身认知,生成认知

后现代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董霄,杨文登[1](2019)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叁个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浓厚哲学色彩的第二代认知科学,拥有一些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特征,作为对立面的经典认知,对比之下也展现出现代主义哲学的特征。从反基础主义、非理性主义和后人道主义叁个方面,讨论二代认知的主张及其与经典认知的关系。二代认知理论中的矛盾之处,不仅是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惯性和理论发展的欠缺,也是理论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更需要谨慎进行。(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9年06期)

贺娜娟[2](2019)在《女性“他者”的逆袭——后现代主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主体遭到解构的过程就是他者不断显现的过程。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关注女性"他者"的差异性和自身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德里达利用"延异"的方法对传统哲学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进行解构,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批判。西苏提出"阴性书写"将身体置于女性书写的重要位置。列维纳斯认为他人具有不同于我的绝对异质性,他人之脸背后的道德律令是我对他人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伊利格瑞提出在性别差异的视角下建构女性主体,尊重作为"二"的文化。本文试图从他者的概念的变化阐明女性主义的变化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20期)

张馨[3](2019)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多甫拉托夫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甫拉托夫作为俄罗斯侨民文学的第叁浪潮代表人物,一直将自己乔装成风趣的笔者出现在读者面前。对着荒诞无序的社会,他的流亡文学慢慢变成了生活的调味剂,用最轻松的笔触渗透出最真实的生活。他笔下对于苏联时期真实生活的解构,在游戏中找到曾经最难忘的痛楚。本文旨以作家的短篇小说《手提箱》以及多甫拉托夫—叶菲莫夫书信体小说为文本,分析揭示其游戏精神叙事创作解构中的荒诞写作,还原作者笔下最本真的面目。(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4期)

王燕[4](2019)在《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大学英语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叁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教材中的性别形象对于促进社会进步、性别公平会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叁版)为例,从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大学英语教材中女性形象,认识和了解当代西方社会女性新变化:她们既具有传统品质又现代时尚、既文雅温柔又自信果断、既细腻感性又冷静理性。同时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也能为中国女性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赵云泽,赵国宁[5](2019)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中国的媒介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中国的媒介文化表现出浓郁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气息,即对现代性的叁大基石"理性""主体性"和"真理(知识)"的质疑和否定,突出表现为:摆脱"理性"的"媒介交往",媒介中主体性的"矮化"和"消解",解构"深度""宏大"的叙事风格,媒介革命背景下"国家—个人"对立关系的"消解"等。后现代主义从现代性的内部吸收养料和创造力量,以达到超越现代性和重建人类文化的目的。对当下中国的语境而言,后现代性的张扬,一方面是在探寻高于"现代性"的未来图景,另一方面也是在逆向要求"现代性"基础的夯实。后现代主义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社会的视角,也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展现了另一种视野。(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田华,陈乙,刘茹菲[6](2019)在《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视角下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现代多维度面子理论的叁个维度,即个人、群体、社会面子。根据实例分析面子与身份构建的关联度,以此探求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3期)

倪晗[7](2019)在《后现代视角下的“一出好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出好戏》是一部2018年上映的由黄渤跨界执导的电影,是黄渤导演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公司组织的团建中,一行30人遭遇海啸,出游船被打到一个荒岛上发生的故事。这30人经历了分别以司机小王、老板张总和主人公马进为领导者的3个"社会阶段",比喻人类进化发展的进程。也许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故事,魔幻、荒诞的风格,或者黄渤及主演的号召力,这部影片一经上映就引发了观众广泛的话题讨论,引起诸多学者的讨论,如导演创作、人类历史范畴,甚至经济学角度、行政管理等。本文主要对影片的人物、叙事、主题进行讨论。(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12期)

刘双丽[8](2019)在《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的海明威作品女性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明威小说之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具有一定的争议性,部分文学评论家认为海明威塑造的女性形象过于单薄,并且在文学作品中被严重的两极分化,但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分析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及特点。本文将简要论述海明威小说中女性形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表现形式,旨在深入挖掘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金淑[9](2019)在《学生身份认同的批判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身份认同是指学生个体和与其发生关联的外在他者,通过对某些价值原则的排斥和认同而形成的对学生应有形象的认可。学生身份认同与教育目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身份认同回答学生应该是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目的则涉及到培养什么样人的宏观标准,暗含着对学生身份认同的微观看法和态度。可以说,教育目的是学生身份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身份认同是教育目的的体现。学生身份认同深受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尤其受到功利主义和精英主义两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是西方后现代理论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重新思考了西方的思想传统,并把自己的哲学思维用“后现代”命名。利奥塔的后现代哲学思维表现出对统合现代主义基础的“宏大叙事”的强烈怀疑,反对认识论上的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倡导异质多元的语言游戏规则。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思维的思想体系,提醒人们应高度重视因现代理性的泛滥而被长期遮蔽了的差异性及其方法论意义,以规避对普遍价值和标准的不合理应用。运用这一思维来审视学生身份认同,不难发现:学生身份认同基于的教育目的是一个具有中心主义性质的“宏大叙事”,其价值取向也体现出“宏大叙事”特征。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和精英主义价值取向两个“宏大叙事”影响下,学生身份认同体现出“功利—工具人”特征和“精英—完人”特征。从外在他者角度而言,具体表现:国家层面,学生是国家未来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层面,学生是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服务者;教师层面,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家长层面,学生是整个家庭的希望者和阶级晋升的改变者。从学生自我角度而言,主要体现:在学生自我与学校关系中,学生是学校代言人;在学生自我与教师关系中,学生是教师权威的服从者;在学生自我与家长关系中,学生是家长学习的替代者和未来希望者;在学生自我与同辈群体中,学生是“好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学生。可见,国家、学校、社会、家长甚至学生自己在认同学生身份时都基于同一个标准展开,这个标准就是精英完人。追其根本原因,是现代主义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理性主义等“宏大叙事”导致的学校教育中“人”的物化。运用利奥塔的后现代哲学思维分析学生身份认同,学生身份认同存在以下问题:学生身份认同的价值取向过于追求“精英—功利”化、具体内涵体现出“单一—片面”化、参考标准表现出“固定—统一”化。根据利奥塔后现代哲学思维,需要对基于“宏大叙事”基础上的学生身份认同进行去现代性的重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生身份认同重构应推崇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协商性;学生身份认同重构应彰显具体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学生身份认同重构应凸出参考标准的动态性和异质性。(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5)

徐拥军,熊文景[10](2019)在《后现代主义档案观批判——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后现代主义档案观的兴起,不仅消解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真实完整性和整体价值性,而且进一步滋生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土壤。唯物史观下后现代主义档案观的谬误主要体现在:追求不确定性导致档案客观性的迷失,倡导无中心意识导致档案整体的碎片化,推崇解构主义导致档案叙事的游戏化,主张多元价值观导致档案文本意义的颠覆。按照后现代主义档案观的逻辑,历史是基于档案文本的语言建构物,那么它也就没有多么神圣和崇高。为此,批判后现代主义档案观,回归人们对历史的客观认知,必须以唯物史观为基石,强化档案资政,注重档案发声,敢于档案亮剑,推进档案育人。(本文来源于《思想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后现代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体遭到解构的过程就是他者不断显现的过程。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关注女性"他者"的差异性和自身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德里达利用"延异"的方法对传统哲学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进行解构,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批判。西苏提出"阴性书写"将身体置于女性书写的重要位置。列维纳斯认为他人具有不同于我的绝对异质性,他人之脸背后的道德律令是我对他人负有不可推卸责任;伊利格瑞提出在性别差异的视角下建构女性主体,尊重作为"二"的文化。本文试图从他者的概念的变化阐明女性主义的变化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现代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1].董霄,杨文登.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叁个特征[J].心理学探新.2019

[2].贺娜娟.女性“他者”的逆袭——后现代主义视角[J].山西青年.2019

[3].张馨.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多甫拉托夫作品[J].青年文学家.2019

[4].王燕.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大学英语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叁版)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赵云泽,赵国宁.后现代主义视角下中国的媒介变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

[6].田华,陈乙,刘茹菲.后现代多维面子理论视角下维护积极面子的礼貌手段[J].现代交际.2019

[7].倪晗.后现代视角下的“一出好戏”[J].新闻研究导刊.2019

[8].刘双丽.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角的海明威作品女性形象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

[9].李金淑.学生身份认同的批判与重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9

[10].徐拥军,熊文景.后现代主义档案观批判——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9

标签:;  ;  ;  ;  

后现代视角论文-董霄,杨文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