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工程常见错误施工原因分析及预防

道桥工程常见错误施工原因分析及预防

天津市静海区交通局公路管理所天津301600

摘要: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交通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各种各样复杂的桥梁道路的施工建设数量大幅度增长,并且建设的难度系数加大,这就给我国的交通设施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道桥工程施工过程经常遇到的施工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以预防错误,防止错误造成的浪费现象,达到节约人工、机械、材料的目的。

关键词:错误;控制;检验;校核

道路建设是国家最主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它的迅速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多山岭重丘,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均衡,总体上水平不高,所以我国的道路建设更显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道路桥梁的质量问题往往是由于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造成的,对于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该注意、应该得到重视的问题,而施工人员没有予以必要的注意。为此,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问题,有关人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1、机具、仪器偏差所导致的错误

1.1由于机具偏差所导致的错误

在某混凝土路面工程中,因振捣梁变形导致混凝土路面平整度达不到施工规范要求,采用磨光机进行处理,浪费了人工、机械,还影响了路面的抗滑性能。混合料拌和站的计量仪器不正确将影响混合料的质量,产生不合格混合料导致原材料浪费。因此施工前必须仔细检查机具的完好性并定期检验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在施工中应及时检验成品、半成品质量,以便及时发现机具偏差并及时纠正。

1.2由于仪器偏差所导致的错误

按照规范规定应定期校核仪器,未进行校核的仪器不能进行施工控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未经校核的仪器经常被用于施工中。如果仪器没误差还行,一旦有误差,其损失相当严重。

2、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差导致施工错误

2.1施工人员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

许多施工方面的人员未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只是学了些基本的仪器和施工操作过程,但不明白其中的原理,这必然会导致施工错误。如某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使用已成型通道桥基顶设计高作为水准控制点进行施工,导致整个路基统一偏高,造成无可挽回的失误,这是因为施工人员不明白施工过程必然存在施工规范允许的偏差,这同测量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如果施工人员经过系统的测量学学习,根据测量学要求施工前进行两标段水准控制点附合及按照要求外引水准点,完全可以消除这种错误。所以施工前的测量复核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应由专业测量人员负责,完全可以避免产生该类错误。

在道路竖曲线高程计算时,因没有掌握竖曲线计算公式,按照常规直线段内插法计算高程,必然导致设计高程控制错误。在某道路施工中由于竖曲线段设计高程计算错误,导致竖曲线段路槽设计高程普遍低6厘米,不得不重新翻松路槽土重整路槽,不仅浪费机械,还影响工期。

可见系统的理论学习是何等重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定期技术培训对于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引起各单位的高度重视。

2.2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经验不足

施工人员由于缺少施工经验在平整路槽时,一般根据整桩号砸上控制桩,用水准仪抄好桩顶高程,然后与设计高程相比,算出填、挖数值作为挂线依据,这样做将导致填方处高程低于设计高程,因为填方应乘以松铺系数,经压实后方可达设计高程。然而有的施工人员没忘记乘以松铺系数仍整出的路槽不合设计高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控制桩顶与原始地面顶不一平,高于路槽,这样桩顶至设计高部分的高差乘了松铺系数,然而桩顶与原始地面部分的高差并未乘松铺系数,因而也将造成填方处的高程低于设计高,因此控制桩顶应尽量与原始地面顶一平,如果由于路基太硬很难砸到一平,桩顶高于原始地面的高度用钢卷尺量出数值后乘以松铺系数,再加到填方桩的填方松铺数值上。还有的施工人员,在整完槽后,测一遍高程不合设计要求,便要求重新整,结果一段路槽往往整三、四遍还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测高程时,后视点一定要多看一遍,以防止后视看错,所有的控制高程都错了,只要后视正确,即使个别点的读数看错了,挂线时也可以发现并纠正过来,只要整完一遍路槽,验槽时对高程不合格的点的偏差一定要和整槽前的偏差比较一下,一般来说整槽时挖方的,验槽时肯定还要挖,填方的验槽时肯定还要填,因为干活从省力省工考虑时绝对不会往工作量大的方向工作。若两次测量相矛盾,就要对矛盾点再测一遍,以防止出错。按照这种方法经过两次整槽成型后就可达到设计要求,不会出现填了挖,挖了填的返工现象。

2.3施工人员粗心疏忽

由于施工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不仔细看图纸,施工放样时马马虎虎,检验人员未经检验造成幼稚的错误。在某桥梁施工时,进行抗震锚栓位置放样,图纸上标明锚栓距预制板头距离为18CM,施工员却从墩台帽边向内量了18CM,从而导致锚栓与板预留洞不一致,无法吊装板,最终将预埋锚栓全部割掉重新放样位置,然后钻孔安置锚栓,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延误了工期,检验人员若及时跟踪检验应该能发现问题并在浇筑前纠正,所以检验程序是不可缺少的,哪怕在微不足道的地方都不能掉以轻心。只要按标准要求进行工序检验如此错误完全可以避免。检验出错误要认真对待、处理,若不慎重对待也会造成隐患。

3、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的错误

在施工中经常遇到不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常常路面基层施工完成了,再进行地下管线的施工,或者该预埋构件不预埋以后再开槽剔洞植入,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也影响工程质量。严格遵守基建程序可以避免该类错误。尤其是横过路管线,在路面结构层施工前一定要彻底检查一遍所有的横过路管线是否都施工完了,避免开槽剔洞现象的发生。

在某大街人行道铺筑,由于以前所修道路的人行道一般为2米宽,而该大街人行道宽为8米,采用18CM的稳定砂基层,平定机进行了平整,当基层上完后,测两边的控制桩高程都合格,铺人行道板时却发现稳定砂上高了,无法铺道板,由于稳定砂强度高,刨除几厘米的稳定砂很费劲,且工期不允许,最后不得不将大部分稳定砂全部破除,其损失相当严重。原来虽然两边控制点高程合适,却未挂横线,稳定砂上表面成了中间高、两边低的弓形,因此对于较宽的路面不应仅挂边线控制高程,也应挂横线校核,以免出现成型后非控制点高程不合格现象。

4、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项目量不断增长。道桥施工项目是一项比较复杂而且系统性强的建筑工程,包含的内容丰富,波及的范围广,所以多种因素会影响施工的质量水平,在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更是多种多样,问题的增多定会影响施工的质量,道桥的施工质量不仅跟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影响着社会效益,如果道路桥梁质量水平不符合标准,则会引发安全事故问题。因此,在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一定要发现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保证道路桥梁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曾贤军.浅谈减少公路路桥沉降差的设计及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1.

[2]肖智慧.浅析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及分析[J].四川建材,2012.

标签:;  ;  ;  

道桥工程常见错误施工原因分析及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