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贾福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贾福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512127

摘要: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常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以消化沉降收缩变形,控制工程裂缝,保障工程架构的稳定性。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后浇带施工工艺在大型水池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探讨其施工要点,旨在对工程裂缝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建筑工程稳定性与耐久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指的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设置临时带形缝,从而实现消化施工时的沉降收缩变形,随着工程进程的推进,用混凝土将裂缝进行密室浇筑,从而与混凝土结构形成连续整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是超长架构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对此,需采取适当举措避免出现混凝土结构开裂,不设置伸缩缝,或增大伸缩缝间距。由于是在大型水池的施工中,由于大型水池不同于一般建筑工程,其施工要保障防渗漏效果,保证整体构筑物的安全,避免安全隐患。在大型水池施工中常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防止出现差异沉降,本文结合水池工程施工建设实例,探讨后浇带施工工艺的实际应用。

1工程概况

某污水处理池为某市污水处理厂新建水池,建筑面积3200m2,容积17000m3,平面尺寸101.7m*27.7m,整体为现浇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构筑物呈现为圆形,半地下室,池体混凝土强度为C30,后浇带混凝土强度为C35补偿收缩混凝土,为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水池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着力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以符合水池抗渗抗裂要求。为应对水池施工中由于温度、收缩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问题,在施工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

2后浇带的设置

建筑工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后浇带宽度、间距通常设置为700mm-1000mm,20m-30m,常见接缝形式为三种:平直缝、阶形缝、企口缝。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应基于工程类型、现场施工状况、施工部位、工程结构受力状况确定后浇带类型。按照本工程实际要求,在水池池壁、底板图示部位贯通设置后浇带,池壁处竖向设置为企口缝类型的后浇带施工缝,底板处混凝土截面处设置平直缝类型的后浇带施工缝,施工缝宽度分别为2000mm、1000mm,底板、侧壁构造如图1、图2所示。

(图1)(图2)

本工程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及施工要求将池壁混凝土划分为3个浇筑段。完成后浇带模板、底板钢筋后进行分体浇筑。完成分体浇筑后,结合施工要求对后浇带进行一次性连续浇筑,以构成完整的结构。为避免接缝处发生渗漏问题,混凝土浇筑之前在截面中心设置止水条,当池内压力水进入池中接缝处时止水条膨胀构成了阻水屏障。

3后浇带的模板支设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模式为快易收口网、钢丝网和堵头板侧模,对本工程进行分析可知,在进行后浇带支设时,选取的施工模式为快易收口网作后浇带侧模。对快易收口网进行应用,需要了解其基本性能,其是一种永久性的混凝土模板,制作工艺为薄形热浸镀锌钢板冲压,通过该工艺可以冲压成单向U形密肋骨架和单向立体网格模板,快易收口网侧模的适用部位主要为分段浇筑的混凝土段,具体包括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缝等部位。快易收口网在进行应用时需要考虑其消耗性,对其进行施工时,浇筑模板后混凝土时,要在混凝土中嵌入网眼上的斜角片,并使二者相连,完成后会呈现波纹状,并最终形成机械式楔,与浇筑块紧密相连。在应用快易收口网时,需要关注将其模板联合支撑装置一同使用,在施工时,基于便捷施工的角度,施工人员不应使用螺杆,而应该特制适当形状的钢筋。在对后浇带进行处理时,需要在其模板部位加设钢丝网,确保新老混凝土面能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4后浇带两侧先浇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浇筑人员需加强对浇筑厚度的把控,要能够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浇筑,确保模板的侧压力符合工程要求,避免出现模板凸出和尺寸偏差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时,工程人员则要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同时要把控好振捣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且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时刻关注混凝土的流失情况,要能够合理的调控振捣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若振捣棒的规格为Φ50和Φ70时,要分别将距离控制为不小于400mm和不小于50mm。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都要关注对垂直施工缝进行钢钎捣实处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

5后浇带的施工缝处理

后浇带施工会涉及到施工缝的处理,在此时,工程人员对于垂直施工缝,在处理时可以采用高压水进行冲毛处理,关注混凝土的凝固状态,当达到初凝状态时,要对混凝土面进行压力水冲洗和浮浆清除工作。在冲洗时,要将冲洗部分漏出骨料,并同时冲洗干净钢丝网片。当混凝土达到凝固状态后,工程人员要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再次的冲洗处理。在整个过程中,要安排专人对初凝和终凝时间进行把控,要确保冲洗时间最佳。在对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时,也可以在了解施工实际情况和现场状况的基础上及早的进行拆模和人工凿毛处理。混凝土表面可能会出现硬化,对于硬化表面则要借助机械进行凿毛处理。在对混凝土的后浇带进行浇筑前,要清理好浇筑表面。

6后浇带的保护

对后浇带进行保护时,本工程采用的维护措施为四周砌砖围护,同时对其顶部进行遮盖,遮盖措施为在池壁竖向钢筋上覆盖木盖,在覆盖盖板时,要使其比后浇带两边宽,宽出500mm以上较为适宜。对后浇带工程中的钢筋要加强保护,使钢筋始终处于较好的性能状态中。后浇带中的钢筋若出现弯折现象,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矫正,并进行凿毛处理,最后进行表面清理。

7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对后浇带的混凝土进行浇筑需要施工人员把控好浇筑时间,一般要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进行浇筑。浇筑时要采用等级较高的混凝土材料,在浇筑之前要清理好浇筑表面,并对清理后的表面进行隔夜浇水湿润处理。工程人员首先要做好对后浇带施工缝的处理,要在施工缝处铺设一层水泥砂浆,使用的水泥砂浆材料要与主体混凝土内砂浆配合比相同。在浇筑后浇带时,则要关注浇筑温度,使其低于主体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此外,还要把控好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要使其在2h之内完成一次连续浇筑。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后,要对其进行抹压处理,一般要在硬化前1~2h之间进行,这一措施可以避免结构出现沉降裂缝。在浇筑后浇带时,采用的混凝土应为无收缩混凝土和微膨胀混凝土。在本工程中,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还具备抗渗性,具体在混凝土中掺入了JM-Ⅲ抗裂和防渗混凝土增强剂,能够对混凝土进行一定的补偿收缩,避免其在硬化过程中出现干缩裂缝。在采用具有补偿收缩效应的混凝土材料时,工程人员需要做好对其的湿润养护,确保其具有满足工程要求的膨胀力和强度。润湿养护具体可在浇筑完成后立即采用覆盖湿草包或麻袋等保湿养护措施,并定期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长为21d。

8后浇带防水措施

(图3)

后浇带部位需要具备防水构造,避免工程出现渗漏。在对后浇带进行防水处理时,工程人员应找出施工缝的中部,并在该部位埋设遇水膨胀止水条,此外,也可以将外贴式或中埋止水带增设其中。本工程在对后浇带进行防水处理时,主要将4mm*300mm不锈钢钢板止水带设置在了该水池后浇带两侧接缝部位,获得了良好的防水施工成效,如图3所示。

结语

在对大型水池后浇带进行设计与施工时,工程人员需要具有综合施工意识,要能够从多角度找出能够提升工程质量的措施。在明确后浇带构造、应用特点以及具体的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对施工流程和施工操作细节进行规范,尤其要关注后浇带浇筑和防渗处理,确保浇筑成的后浇带具有较高的耐久性,确保大型水池能够长期高效的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郭超.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J].智能城市,2019(14):176-177.

[2]王金英.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0):89.

[3]金虎.关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6):30-31.

标签:;  ;  ;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贾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