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特征论文-单蒙蒙,刘滔

盈余特征论文-单蒙蒙,刘滔

导读:本文包含了盈余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债务成本

盈余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单蒙蒙,刘滔[1](2019)在《高管团队背景特征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和债务成本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07—2017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双重角度研究盈余管理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检验高管团队特征(性别、年龄、学历和任期)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都会正向影响债务成本,且真实盈余管理对债务成本的影响更为显着。进一步研究显示,高管团队的女性占比、学历特征对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和债务成本都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而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只在真实盈余管理和债务成本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证实盈余管理会降低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影响债务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启发企业可以通过改善高管团队的结构来降低其债务成本。(本文来源于《上海管理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孙媛,车小团,郎林[2](2019)在《煤炭行业高管个人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2-2017年沪深A股煤炭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煤炭公司高管个人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年龄与盈余管理正相关,高管学历与盈余管理负相关,高管团队规模与盈余管理负相关。研究结论为进一步理解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高管个人特质对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期刊2019年07期)

毛红光[3](2019)在《重大资产注入、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回顾大股东资产注入相关文献和制度背景的基础上,选取了在2009-2016年之间进行重大资产注入的24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分别研究这些公司在进行了重大资产注入后与盈余管理的关系、重大资产注入与董事会特征的交互作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根据实际控制人性质分类,分别考察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情况下重大资产注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董事会相关特征在重大资产注入后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依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了研究结论,并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9年21期)

安玉琢,魏艳翠,于霞[4](2019)在《高管团队特征与盈余管理——基于“垂直对”特征差异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高管团队特征和董事长—高管团队"垂直对"差异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平均任职时间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而平均学历对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高管团队"垂直对"学历差异、任职时间差异与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而董事长—高管团队"垂直对"年龄差异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着。研究结论以期为上市公司聘选高层管理人员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9年14期)

刘璐[5](2019)在《董事会特征对盈余质量的影响:股东积极行为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董事会作为委托代理中的中间人,负责公司经营决策和人员选聘。企业的盈余反应了企业的经营成果,是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盈余质量的优劣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投资者、债权人的目标利益。董事会监督公司经理人,制定发展目标和战略方针,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改善企业盈余。然而,董事会也会在自身名利、股东压力、舆论影响等的迫使下,与经理层纵横合谋粉饰公司的业绩,对盈余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样地,股东有权利决定董事会的成员构成,股东行为必然对董事会特征与盈余质量间的关系产生影响。董事会特征是否影响盈余质量?国内外学者们热衷于研究董事会的规模,两职合一等,个人特征鲜有出。但个人特征会通过影响董事的行为和思想,进而对盈余质量产生作用。并且,股东的行为也并未纳入这类研究中。所以本文将董事会特征重新阐述和分类,将股东积极行为作为调节变量,深入研究股东积极行为下的董事会特征会对盈余质量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09-2017年创业板上市的720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国泰安数据库获得相关数据,构建了董事的性别,年龄,学历水平,学术背景,海外背景,股东大会出席率等变量,手工计算了样本公司的可操纵利润,用以衡量盈余质量。通过整理相关研究和理论,构建回归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女性董事与盈余质量正相关。意味着女性董事的占比越高,企业的盈余质量越好;(2)董事年龄与盈余质量同向变动。说明提高董事年龄水平,有益于改善企业的盈余质量;(3)董事学历与盈余质量同向变动。意味着受教育程度高的董事会明显改善企业的盈余质量;(4)董事学术背景与企业盈余质量同向变动。即企业中拥有学术背景的董事可以明显改善企业盈余质量。(5)董事海外背景与盈余质量同向变动。说明企业中拥有海外背景的董事可以明显提高盈余质量。(6)股东积极行为会减弱董事会特征对盈余质量的正向影响。股东行为越积极,这种正向关系会更弱。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如何发挥好董事会和股东的积极作用成为了关键。一方面,要提高董事会选聘门槛,注意董事学历水平以及背景经历;优化董事会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女性董事比例和年长董事比例;另一方面,股东发挥职能时应考虑目标的可行性以及董事们的反馈表现,切莫给董事会和管理层施加过多压力。本文从辩证的角度看待董事会与股东,扬长避短,改善董事会成员构成,理性发挥股东行为的积极作用,对上市企业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李梅[6](2019)在《高管团队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盈余管理作为现代企业财务和企业治理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至今仍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企业的盈余管理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而高管团队作为盈余管理的行为主体,其价值观念和认知方式会受到高管团队特征的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被认为能有效缓解高管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高管团队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1]),同时,探究股权激励在高管团队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2])。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以高层梯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激励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高管团队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为主线,将高管团队特征分为年龄、受教育水平和任职时间叁个指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主效应的研究假设,以及股权激励调节效应的研究假设。其次,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归纳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管理启示,并对未来研究做进一步展望。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高管团队年龄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越大,偏好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小;第二,高管团队受教育水平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高管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越能了解盈余管理背后的危害,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小;第叁,高管团队任职时间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即高管团队平均任职时间越长,出于企业长期利益考虑,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小;第四,股权激励在高管团队年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着,在高管团队受教育水平与盈余管理之间发挥着显着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高管团队特征与盈余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拓展了股权激励、高管团队特征与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优化高管团队建设、减少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9)

王莲[7](2019)在《高管背景特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阶梯队理论指出,高管的背景特征如团队规模、年龄、受教育程度、任期等与其价值观和认知能力密切相关。环境信息和盈余信息是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重要渠道,高管对这两种信息披露的程度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前人研究表明,高管特征会影响环境信息披露,而环境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着关系,因此,从高管的人力资本特征出发,探讨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研究意义。本文以深市A股175家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2008-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首先探讨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考虑产权性质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在此基础,探讨高管背景特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而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国有企业样本表现更为突出;(2)高管团队平均年龄与真实盈余管理显着为正,领取薪酬的高管人数与真实盈余管理显着负相关;(3)高管团队规模、平均年龄、受教育程度和领取薪酬的高管人数均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显着正相关;(4)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在高管背景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应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规范披露的内容和方式;企业应合理配备高管团队,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完善高管晋升机制,提高高管环保意识;对盈余操控的监管应以真实盈余管理为重点。(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汪笑[8](2019)在《独立董事特征与盈余质量信息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经营者为了私人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文章主要从独立董事专业背景与盈余质量信息、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制度与盈余质量信息以及独立董事兼职数量与盈余质量信息叁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对策,加强其对盈余质量信息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职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9年12期)

朱和平,宋邻西[9](2019)在《媒体关注、应计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中介效应——基于反腐背景下董监高特征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高压反腐态势为背景,以102家国企高管涉腐上市公司为样本。参考陈沉、李哲、王磊(2016)等学者研究以及温忠麟、叶宝娟(2014)总结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通过OLS回归法、逐步检验法以及Bootstrap法的结合,考察媒体关注对应计盈余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关系,验证董监高部分特征是否对改善后的内部控制在媒体关注与应计盈余管理中介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以及如何对内部控制中介效应发挥产生影响。本文发现,四大委员会缺失情况与监事会持股情况都对内部控制与应计盈余管理关系调节明显,而高管薪酬、监事会召开情况以及董监高平均年龄不具有调节效应。同时,当四大委员会不存在缺失情况之时、监事会成员持有公司股票之时,内部控制能在其中发挥较好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9年12期)

田颖[10](2019)在《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盈余管理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日益与经济、金融等交叉融合,盈余管理领域的研究也开始将管理者财务决策产生的原因引向非理性行为,更多的考虑管理者的背景特征。本文对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梳理,主要根据管理者的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任期等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阐述,以期为公司利益相关者识别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帮助,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与管理者团队建设,并为监管部门约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规范资本市场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会计师》期刊2019年07期)

盈余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2012-2017年沪深A股煤炭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煤炭公司高管个人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年龄与盈余管理正相关,高管学历与盈余管理负相关,高管团队规模与盈余管理负相关。研究结论为进一步理解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高管个人特质对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盈余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单蒙蒙,刘滔.高管团队背景特征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和债务成本关系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9

[2].孙媛,车小团,郎林.煤炭行业高管个人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9

[3].毛红光.重大资产注入、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19

[4].安玉琢,魏艳翠,于霞.高管团队特征与盈余管理——基于“垂直对”特征差异视角[J].会计之友.2019

[5].刘璐.董事会特征对盈余质量的影响:股东积极行为的调节作用[D].西安理工大学.2019

[6].李梅.高管团队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9

[7].王莲.高管背景特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9

[8].汪笑.独立董事特征与盈余质量信息研究述评[J].中国市场.2019

[9].朱和平,宋邻西.媒体关注、应计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中介效应——基于反腐背景下董监高特征调节作用[J].财会通讯.2019

[10].田颖.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盈余管理研究综述[J].会计师.2019

标签:;  ;  ;  ;  

盈余特征论文-单蒙蒙,刘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