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演化论文-邢秀为,李晓丹,黄鑫,刘学录,韦军

利用演化论文-邢秀为,李晓丹,黄鑫,刘学录,韦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利用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利用,碳排放,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

利用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邢秀为,李晓丹,黄鑫,刘学录,韦军[1](2019)在《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特征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特征演化对制定区域化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重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我国2009—2016年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空间特征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由2. 64×10~9t增长到3. 35×10~9t,地均排放量由1038. 42t/km~2增长到1189. 83t/km~2;强度在研究期内整体呈下降趋势,截至研究期末排放强度下降到0. 55t/万元。②排放总量和强度重心迁移方向一致,总量以西移为主且速度趋缓,强度以北移为主且速度趋强;地均排放量重心总体向西南迁移。③排放总量、地均排放量和强度均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空间集聚显着。排放总量"热点"区稳定,"冷点"区由新疆和四川两地向川贵一带变动;地均排放量和强度的"热点"区与"冷点"区均相对稳定。因此,减排增效政策着力点应往西部偏移,积极引导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19年11期)

吴浩,吴霞,王伟,林安琪,宋旦霞[2](2019)在《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分析与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与模拟是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管控的重要依据,对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年、2009年、2017年叁期MODIS全球500 m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cellular automata Markov,CA-Markov)和多准则评价方法(multi-criteria evaluation,MCE),进行长江经济带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化模拟.结果表明:1)2017年土地利用模拟结果与实际土地利用分类结果交叉验证,Kappa系数为0.894 2,表明利用CA-Markov模型和MCE方法进行土地利用时空演化模拟是可行的.2)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的面积明显增加,分别增加0.42万km~2、2.67万km~2和2.44万km~2,而热带多树草原、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地分别减少4.76万km~2、1.2万km~2和0.91万km~2,说明我国西部草场转化为林地较为显着.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区域达到33.53%,其中农用地和热带稀树草原之间的相互转移最为活跃,表明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已经在农用地的整治和质量优化中初步见成效,对生态保护和恢复发挥了显着作用.3)模拟结果表明,目前到2025年,长江经济带热带稀树草原的面积将继续增长,达到3.84万km~2,主要得益于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恢复政策的持续推进.但热带多树草原面积减少最大,达到了2.68万km~2,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地的整体生态功能效应,应引起一定的重视.农用地减少的面积仅次于热带多树草原,为2.27万km~2,预示着长江经济带全域范围需要继续加强监管耕地红线,并进一步提升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力度,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智敏,李文巧,殷翔,黄帅堂,张军龙[3](2019)在《利用构造地貌分析日月山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月山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和祁连-海原断裂等主边界断裂控制的柴达木-祁连活动块体内部,属于二级构造。该断裂构造地貌发育,研究其活动特征可获得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的信息。文中以晚更新世以来清晰的地貌变形为重点,通过RTK测量方法获得沿断层走向的垂直位移量,基于断层生长连接理论,分析了日月山断裂的演化,并讨论其反映的动力学背景,主要获得了以下3点认识:1)根据晚更新世以来洪积扇和阶地等地貌内长约200km的3期断层陡坎的发育特征,将日月山断裂分为5段,最重要的分段位于第叁重迭区(CD-3)。2)日月山断层3期位移量分布形态反映了断层由多条次级破裂生长连接而成,处于断层生长连接的第二阶段。以CD-3为界,NW侧的断层持续生长连接;东南侧的断层活动时间相对较短,活动强度相对较弱。3)断层位移量分布曲线极值指示了应变集中和应力积累的位置。以CD-3重迭区为界,NW侧应力和应变主要集中在中部及断层重迭区,东南侧应力长期积累的范围则相对分散。应力状态可能与区域构造应力挤压作用下块体内部的顺时针旋转有关。(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郭荣中,申海建,杨敏华[4](2019)在《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空测度与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2002—2014年长株潭地区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灰色模型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1)从整体上看,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2)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2002—2014年期间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从2002年的1. 350 3 Nat上升到了2014年的1. 362 3 Nat。(3)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4)运用灰色模型预测可知,到202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出现上升趋势。[结论]当地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与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9年09期)

陈旭,郭潇,田卫[5](2019)在《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绿色改造演化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推进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的绿色改造工作,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影响政府、开发商、入驻商家叁方利益相关主体绿色改造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建立项目绿色改造决策问题中该叁方主体的复制动态方程,探讨各参数变化对各行为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并对其演化路径及影响机理进行数值实验和仿真分析,得到最终的稳定均衡策略,从而针对各主体提出建设性意见。结果表明:政府实施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经济激励,开发商加强全寿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入驻商家提高"租绿"意愿等措施,有利于叁方向理想均衡状态演化,实现共赢。(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曹玉红,陈晨,张大鹏,刘美云,董舜舜[6](2019)在《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格局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皖江城市带作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的重要战略区,对经济发展和区域振兴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但是随着要素集聚和经济发展,引发了农用地向建设用地快速转变、景观格局中的关键生态涵养源萎缩、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弱化等方面的快速变化,区域生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研究收集了皖江城市带多期、长时段的土地利用影像解译数据,获取DEM、降水、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自然生态属性数据,基于GIS平台,综合集成应用生态风险指数模型、空间自相关、半方差分析法开展生态风险格局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1995—2015年近20年的生态风险整体不断上升,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生态风险明显增强的区域主要是合肥以及芜马铜沿江城市为主,西南大别山区与南部皖南山区没有大的变化,生态风险增加的区域主要在低海拔和低坡度的平原、丘陵地带,区域内生态风险分布的两极分化特征明显。有利于推动生态风险的理论研究,且对安徽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保护长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3期)

钟勋,任金铜,欧阳力剑[7](2019)在《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作为生态环境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能够直接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为揭示1995~2015年间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以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辅以研究区统计年鉴和地形图等相关数据,采用监督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结果表明:近20 a来,研究区内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和草地类型为主,由于研究区地处乌蒙山集中特困地区,建设用地始终占比最少。研究区内建设用地变化幅度和速度最大,主要是研究区内人口的增长及社会的发展,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较为明显。1995~2005年间,各类型土地利用之间转换较为频繁;2005~2015年间土地利用转移情况较为简单,发生转移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集中在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为建设用地。1995~2005年间,耕地转入类型在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转入面积最大,2005~2015年间,建设用地转入面积最多。(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9年06期)

任金铜,瞿倩,周丽梅,欧阳力剑,冯图[8](2019)在《六冲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格局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对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对位于贵州六冲河流域的夹岩水利枢纽区域近20 a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20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2)20a间,研究区各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耕地、林地和草地等景观类型的形状复杂性在缓慢下降;(3)研究区内耕地、林地、草地等景观类型为优势景观,水域和建设用地景观类型的优势度有所增加,但研究区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本文来源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尹昕忠[9](2019)在《利用波形匹配滤波方法研究汶川地震前后微震时空演化与断裂带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境内的Mw7.9汶川地震造成了龙门山断裂带长达数百公里的地表破裂,是人类有仪器记录史以来发生在内陆最大的一次高角度逆冲型地震。地震发生之后,随即受到国内外诸多地震地质学家们的持续关注。前人从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围绕汶川地震的区域地球动力环境、不同尺度深部结构、震源过程、震后地震响应以及地震前后物性参数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不同的构造演化模型,用以解释汶川地震的发生机理。然而,受观测环境和/或研究方法所限,关于汶川地震震后余滑和发震断裂整体的深部几何结构至今仍缺少系统性的地震学研究成果,有关龙门山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前的地震活动也缺少深入探讨,而这对研究汶川地震的发生机理至关重要。密集宽频带地震台阵记录的地震波形数据大幅度提高了地震观测的空间分辨能力,然而,密集台阵记录的海量数据也对人工处理地震资料带来了挑战。波形匹配滤波方法采用互相关技术,通过搜索“相似地震”的原理,可以快速地拾取常规地震目录中遗漏的地震事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强震发生后的余震检测和地球内部成像,而精定位后的小震活动可为断裂活动及其深部几何结构形态提供重要约束。因此,将以上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定量研究断裂带深部的活动习性。在本研究期间,我国西藏林芝境内发生了2017年米林M6.9地震。本文以2017年米林地震为例,采用波形匹配滤波方法和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该地震早期余震序列进行了快速全面检测分析。我们系统检测了主震发生后7天时间里的余震事件,总计获得约10倍于中国地震台网公布的余震事件,结果展示了2017年米林M6.9地震早期余震活动的时空演化与分布。研究表明,采用波形匹配滤波方法和双差地震定位方法相结合可以快速系统地进行微震检测与定位,这为深入研究2008年汶川Mw7.9地震前后微震的时空演化与分布提供了方法基础。2006年10月到2009年08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在龙门山断裂带纬度32~o以南区域布设了一个由297个宽频带地震仪组成的观测周期约为两年的密集流动台阵(川西台阵)。其中,每个台站由Gurap CMG-3ESpc拾震器和Reftek-130b01数据采集器组成,台站平均间距为10-30km。川西台阵跨汶川地震前后覆盖了汶川地震南部2/3的破裂区域,这为系统研究汶川地震前后的微震时空演化提供了绝佳的数据基础。本文以川西台阵记录的地震连续波形数据为基础,采用波形匹配滤波方法和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汶川地震前后的微震活动进行了系统的检测分析。我们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汶川地震前后的微震活动探讨汶川地震成核过程和震时、震后龙门山断裂带的精细结构、深部变形和汶川地震的孕震机理。首先,本文对汶川地震早期余震进行了系统检测分析。以被认可的余震精定位目录为基础,经信噪比检测,选取其中的1273个地震事件作为模板地震,采用波形匹配滤波方法对主震后7天内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波形匹配滤波扫描。最终得到的余震事件分别是标准地震目录和精定位地震目录的5.3倍和10倍。本文研究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断层的深部精细几何结构和汶川地震余震的早期迁移过程。为进一步检验上述研究方法检测地震的能力,本文还与断裂带北川段的人工反射地震剖面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了利用余震分布研究断裂带深部几何结构的稳定性。然后,本文重点研究了汶川地震前龙门山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本文同样以川西台阵数据为基础,选取了175个汶川地震前的小震事件作为本次检测的模板地震,加上1273个余震事件,本研究最终以1448个地震事件作为模板地震,采用波形匹配滤波方法拾取了汶川地震前约16个月的地震事件。为了更加精细地刻画汶川地震前的微震分布特征,本次研究对所有震前的地震事件进行了双差地震定位,最终获得了7倍于模板地震目录中同期记录的地震事件,研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震前微震活动演化与分布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论文得到如下主要认识:(1)2017年西藏米林M6.9余震的时空分布特征显示,余震集中分布于南迦巴瓦构造结内东北部的呈NW-SE向分布的西兴拉断裂带上,余震分布与西兴拉断裂吻合,而主震位于余震分布带中部。发震断层具有明显的分段破裂特征,根据余震分布特征以及震源机制解显示,发震断层的深部几何结构为北东向陡倾,位于主震东北侧的断层活动为主震及其余震触发的结果,其深部几何结构也较陡,余震整体沿断层分布长度约50Km。本结果系统地展示了米林M6.9地震早期余震的时空演化与分布和余震触发断层活动的过程,也充分体现了采用波形匹配滤波和双差地震定位方法相结合可以挖掘断裂活动的重要信息。(2)汶川地震早期余震分布结果显示,余震主要发生在主震破裂区周围10公里以下。早期余震多数发生在同震破裂区下方。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早期余震随时间的推移沿断裂走向表现出轻微的迁移特征。从震中区到北川,除小鱼洞断裂之外,同震滑移主要以逆冲为主,余震结构显示了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为高角度铲型逆冲断裂,并在约20公里深度处汇聚于一个缓倾平面。龙门山断裂东北段余震多发生在一条近垂直的倾斜断层上,与该区同震滑移主要为走滑分量的特征相一致。此外,早期余震和长期余震分布的差异表明,沿小鱼洞断裂存在明显的震后变形。研究结果显示了汶川地震发震断裂的深部几何结构以及早期余震的时空演化特征。(3)汶川地震前的小震大多沿灌县-江油断裂分布,在汶川地震震中区、紫坪铺水库区、小鱼洞断裂以及灌县-江油断裂端点处地震活动明显,并且地震活动分布与已有的关于该地区的凹凸体分布较为吻合,结合已有重复地震、同震滑移、汶川地震前后深部速度变化、震后早期余震以及该地区大区域尺度的地质研究结果,我们推测,小鱼洞断裂两侧长期运动速率不一致,造成与灌县-江油断裂的交汇处长期的挤压作用,可能是导致汶川地震发生的区域动力机制。(4)紫坪铺水库周边发生的震前微震活动仅限于5-6km以浅的深度。主要地震活动仅限于2008年2月14日前后的短时间段,而在其它时间段地震活动很少。综合紫坪铺水库库区和汶川地震震中区的震前地震活动,我们没有发现紫坪铺水库触发或加速了汶川地震发生的地震活动证据。本论文研究展示了采用波形匹配滤波方法和双差地震定位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挖掘波形微弱信号的能力,以汶川地震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上述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微震的时空演化过程,深入研究了发震断裂的深部几何结构、余震发生机制以及震前的微震活动分布特征,为大震的发生机理以及震后余震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为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约束。(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刊2019-06-01)

SIDIBE,Aboubacar,Modibo[10](2019)在《气候变化和污染影响下尼日尔盆地地下水水质成因、演化及开发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研究区人口的主要饮用水资源。研究区年人口增长率为3%,所以对地下水的需求量也逐年增长,严重影响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地下水水质的降低是由于人类活动和缺乏环境保护政策所造成的。目前,不受控制的城市化、工业活动、农业和矿产活动正在破坏研究区内的水资源。农业活动是该地区的主要活动之一,导致大量的矿物肥料和农药渗入到地下水中。其次,矿业活动以及不受控制的传统淘金也是近年来研究区内正在蓬勃发展的产业,对于环境保护来说,这是一场真正的生态灾难和挑战。事实上,这些活动在没有任何修复措施的情况下产生了大量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据报道,许多采矿作业区域的地下水均受到了铅,镉,氰化物,铬,汞和砷等重金属的污染。除了多源污染之外,研究区的气候变化也是对水资源的一大严重威胁。研究区的地下水储量很大,但在目前的气候条件影响下,地下水的开采已经不能满足不同目的供水需求。对研究区内钻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地下水枯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可能是气候变化的后果之一。本研究利用DRASTIC模型对地下水的脆弱性进行了探讨,以评估潜在的地下水污染区域。通过硝酸盐证实了生活垃圾、下水道泄漏、液体废料、固体垃圾、其他城市垃圾以及农业污染所导致的地下水脆弱性。本研究除了运用典型的与人为污染相关的硝酸盐进行验证之外,还使用了来自工业活动的重金属进行验证。本研究旨在探究气候变化以及污染条件下,确定研究区地下水污染源,矿化过程以及可开采量,以便决策者更好地进行地下水管理。本研究采用经典的水化学方法,结合多元统计法,对地下水类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含水层中大多数的地下水是HCO3-Ca·Mg-和HCO3-Na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Mg2+和Ca2+可与HCO3-反应沉淀为方解石和白云石,HCO3-型地下水类型表明地下水年龄较低。HCO3-Na型地下水主要是由于离子交换过程形成的。HCO3-Na+-型地下水表明含水层是古海洋沉积环境或通过古海洋通道时,Na+与HCO3-Ca型地下水中的Ca2+进行了交换。研究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到水岩作用的影响,表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受矿物溶解作用的调节。2H和18O稳定同位素结果表明了盆地中的蒸发的重要性,且该地区的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层次聚类分析(HCA)等多元统计方法,确定了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将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成分分为叁个聚类,两种地下水类型。本研究在研究区首次使用DRASTIC模型,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结合多源污染,评估了地下水污染的潜在区域。在GIS模型中通过迭加影响地下水污染的水文地质参数来评估地下水脆弱性。在研究区随机采取了超过500个钻孔的硝酸盐地下水水样,在矿区采了约30个重金属地下水水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6.43%的面积为超高脆弱性区,52.12%的为高脆弱性区,36.89%是中等脆弱性区,4.57%是低脆弱性区,0.004%是超低脆弱性区。研究区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地下水水位埋深、补给条件以及包气带的影响是控制脆弱性的最关键的环境因素。研究区硝酸盐浓度均高于国际标准,在超高脆弱区硝酸盐的最大浓度为94.71mg/L,高脆弱性区硝酸盐的最大浓度为92.65 mg/L,中等脆弱区硝酸盐的最大浓度为72.77 mg/L。此外,有310个砂矿区和2个采矿作业区位于高度脆弱性地区,109个砂矿和3个采矿作业区位于超高脆弱性地区,重金属对地下水产生了影响,铅浓度最高可达0.702 mg/L,铬浓度最高可达0.059 mg/L,砷浓度最高可达0.54 mg/L,均高于国际标准。同时检测到低浓度的镉以及氰化物,浓度分别为0.0013 mg/L以及0.006 mg/L,浓度均未超过国际标准。本研究通过设定每个省每年的开采量以及需水量,探究地下水开发问题,重点估算不同用途供水的可开采量。研究区的大多数村庄和城镇都没有对地下水开采进行量化,因此没有地下水的开采记录。不同用途的地下水开采量和需水量是根据供水系统数量、开采率和抽水时间以及人和牲畜每天的需求量所计算得出的。本研究运用地下水水流模型估算研究区的水均衡,研究区的水文地质由基岩裂隙含水层和松散含水层两个主要类型含水层系统迭加组成,这两个含水层系统之间具有水力联系,所以在模拟中将其视为单层含水层。由于在该地区开展的水文地质工作很少,所以缺少水动力参数。含水层的主要排泄主要是通过穿过研究区的永久河流、间歇性溪流以及沼泽低地进行天然排泄的,其次,在地下水位接近地表的一些地区,蒸发以及蒸腾作用也是含水层水均衡中的一个重要排泄方式。地下水的开发策略需要考虑到地下水水质以及人为污染。本研究成果可作为地下水监测的重要工具,用于协助规划人员、决策者、管理人员和地方官员根据不同用途进行供水。决策者还可以根据水化学特征制定水资源综合管理政策。(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利用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展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与模拟是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管控的重要依据,对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年、2009年、2017年叁期MODIS全球500 m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cellular automata Markov,CA-Markov)和多准则评价方法(multi-criteria evaluation,MCE),进行长江经济带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化模拟.结果表明:1)2017年土地利用模拟结果与实际土地利用分类结果交叉验证,Kappa系数为0.894 2,表明利用CA-Markov模型和MCE方法进行土地利用时空演化模拟是可行的.2)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的面积明显增加,分别增加0.42万km~2、2.67万km~2和2.44万km~2,而热带多树草原、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地分别减少4.76万km~2、1.2万km~2和0.91万km~2,说明我国西部草场转化为林地较为显着.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区域达到33.53%,其中农用地和热带稀树草原之间的相互转移最为活跃,表明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已经在农用地的整治和质量优化中初步见成效,对生态保护和恢复发挥了显着作用.3)模拟结果表明,目前到2025年,长江经济带热带稀树草原的面积将继续增长,达到3.84万km~2,主要得益于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恢复政策的持续推进.但热带多树草原面积减少最大,达到了2.68万km~2,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地的整体生态功能效应,应引起一定的重视.农用地减少的面积仅次于热带多树草原,为2.27万km~2,预示着长江经济带全域范围需要继续加强监管耕地红线,并进一步提升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力度,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用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邢秀为,李晓丹,黄鑫,刘学录,韦军.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特征演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

[2].吴浩,吴霞,王伟,林安琪,宋旦霞.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分析与模拟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李智敏,李文巧,殷翔,黄帅堂,张军龙.利用构造地貌分析日月山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演化[J].地震地质.2019

[4].郭荣中,申海建,杨敏华.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空测度与演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

[5].陈旭,郭潇,田卫.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绿色改造演化博弈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

[6].曹玉红,陈晨,张大鹏,刘美云,董舜舜.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格局演化研究[J].生态学报.2019

[7].钟勋,任金铜,欧阳力剑.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分析[J].水利水电快报.2019

[8].任金铜,瞿倩,周丽梅,欧阳力剑,冯图.六冲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格局演化分析[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9

[9].尹昕忠.利用波形匹配滤波方法研究汶川地震前后微震时空演化与断裂带成像[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9

[10].SIDIBE,Aboubacar,Modibo.气候变化和污染影响下尼日尔盆地地下水水质成因、演化及开发利用[D].吉林大学.2019

标签:;  ;  ;  ;  

利用演化论文-邢秀为,李晓丹,黄鑫,刘学录,韦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