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感因素论文-张凤霞

教师情感因素论文-张凤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师情感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培训,应用策略

教师情感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张凤霞[1](2019)在《情感因素在“教师英语口语培训”项目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感因素对英语培训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在教学和管理中不容忽视,若能有效地处理情感因素与培训的关系,可极大地改善培训效果。因此文章作者从情感内涵入手,阐述并分析这些情感因素对英语口语培训带来的启示以及其在培训项目中的应用策略。(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9年26期)

单连春,王莉[2](2019)在《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提升中的情感因素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感一向被称为"高级智慧的纽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程中起着独特的链接与弥合效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都指明情感因素之于课堂教学的重大意义,其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建构和谐课堂、提升教学实效皆具有显着作用。可见,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性、针对性,离不开以情动情、以境促情、实践育情等情感路径,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化和内化的结合的基础上,推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行合一。(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梁其帅[3](2019)在《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是由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习俗、习惯等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观念。法治是一种渗透于社会的至高无上的法律。初中阶段是培育和确立学生人格的关键时期,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比例不高,使得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几近成为空谈。因此,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全新需求,教师就必须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改进教学方法。(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论坛》期刊2019年20期)

孔曼[4](2019)在《情感型领导与教师教学创新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任务,而教师创新的核心内容就在于教学创新。在这种背景下,校长如何通过革新其领导行为增强教师的内在情感,激发教师的创新意愿,提高教师的创新绩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前瞻性和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然而,情感型领导作为一种在企业组织领域新兴的领导方式,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校长的情感型领导究竟具有怎样的独特性?它是否会对教师的教学创新产生影响,以及二者之间具体的影响机制是怎样的?教师的教学创新还受到哪些心理因素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试图从教师情感的角度切入,构建了以教师情感因素为中介变量的情感型领导影响教师教学创新的理论模型,分析当前中学教师所感知到的情感型领导和教师个体情感因素对教学创新水平的影响作用,同时测量教师积极情绪、教师情感承诺、教师创新自我效能感这叁个情感因素在校长情感型领导对教师教学创新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及其边界条件。具体而言,首先,本研究将情感型领导理论和个体创新工作相关理论应用于学校组织中,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搭建了研究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经过参考国内外成熟量表,结合对教师的深度访谈修订了校长情感型领导问卷、教师积极情绪问卷、教师情感承诺问卷、教师创新自我效能感问卷和教师教师教学创新问卷,并对全国18个省区的1537名公立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后,运用SPSS23.0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教师的背景因素、校长的情感型领导、教师情感因素和创新教学行为进行测量,并重点探讨主变量之间具体的作用关系以及教师情感因素的中介作用,最后结合对教师访谈的结论得出改进教师教学创新的管理策略。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中学教师感知到的校长情感关怀相对较低,校长更擅于调动教师的工作情绪而忽略了对教师的情感支持。(2)教师相对而言更不擅长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上的创新,新技术的更新和应用给教师的教学创新带来了诸多挑战。(3)教师感知到的校长情感型领导水平在性别、年龄、教龄、学校所在的区域位置方面存在差异;教师的教学创新水平在教龄和学校区域位置方面存在差异。(4)校长情感型领导对教师的教学创新存在着显着的积极影响,相对而言,校长擅用情感关怀手段更能促进教师产生教学创新。(5)校长情感型领导各维度对教师积极情绪、情感承诺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都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6)教师积极情绪、教师对组织的情感承诺、教师创新自我效能感叁个中介变量在主变量关系中的多重中介作用得到验证,研究发现,校长情感型领导对教师教学创新的影响作用有68.3%是通过教师情感因素实现的。同时,研究结合对12位一线教师的深度访谈,深入了解教师进行教学创新遇到的实际困难和教师所需要的具体管理支持。最终,研究者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的结论,从转变校长领导方式方式、关注教师个体差别、落实激励保障机制、重视教师在职培养四个方面提出改进教师教学创新的教师管理建议。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以后在测量方法的多元化和样本的代表性和研究内容的细化方面继续完善,形成更完整科学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5)

梁茜[5](2019)在《农村初任教师情感劳动的动因、过程及影响因素——基于对11位农村初任教师的访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初任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同时遵守着来自外部的情感规则与源于内心的情感规则,当两种规则呈现矛盾时便产生了情感劳动。通常,他们倾向于对于"教育者"身份下的教书育人工作采用深层表演的情绪劳动方式,改变内心认知以获得情感回馈,提升职业满意度;而对"多重身份"下的行政类工作采用表层表演的情绪劳动方式,容易陷入压抑、逃避的倦怠情绪中。同时,情绪劳动还受到性别、情绪智力以及管理文化、同事关系等因素的影响,需不断精简农村教师的负担、重塑学校文化以及开展教师的情绪智力培训。(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李德峰,张姣[6](2019)在《中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现状研究和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情感,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良好的情感有助于促使人们发奋图强,积极向上,反之,消极的情感会使人们情绪低落,形成悲观的心理。而中学是处于小学和高中之间的重要过渡期,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学逐渐关注在情感教育方面的教学。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分析初中教师应如何运用情感因素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06期)

朱玥[7](2018)在《影响初中英语教师情感教学的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强调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以及英语学习中情感的重要性。并且,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息息相关。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考虑到情感这一概念,并把情感因素运用到教学中。然而有一些研究发现在实践中,尽管理论上提倡英语教师关注情感,而在实际课堂中情感因素常常被忽略。本研究聚焦于调查初中英语教师对情感教学的理解,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他们对情感教学的看法,以及影响他们实施情感教学的因素。研究数据源于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其中问卷调查105份,调查对象是来自中国杭州的初中英语教师。另外,其中5名来自杭州某一所的英语教师参与了访谈。通过录音形式记录了访谈全过程。数据用Excel(2007版)和SPSS 16.0进行分析。基于对问卷和访谈的数据分析,笔者发现初中英语教师对于情感教学理解不够全面,缺乏关于课堂中情感教学理论与实践知识。影响他们实施情感教学的因素包括学习者、教师、学生的家庭、教材等等。而教龄的增长是教师运用情感教学显着的不利因素。另外,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职业建设和英语语言具有积极的态度,有利于他们在英语课堂中实行情感教学。研究还发现一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不合理的课堂关系、无法量化的情感目标标尺,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制度。根据上述现象与发现,论文最后为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增强自主发展的意识、积极融入教师共同体、采用真实性评价、重新界定身份、探索多样教学资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建立家校合作等。(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龙碧艳[8](2018)在《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情感支持作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支持资源。针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教师的积极情感支持能促使他们用一种更加积极正向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并且拥有更积极的学习体验,获得更优异的学习成绩。本研究选取了165名听力障碍中学生进行问卷测试,旨在探究我国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完善聋校对听障生的支持服务系统及制定更适合的教育方案提供实证参考。本研究包括叁个部分:首先,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情感支持的测量工具,改编形成一份适用于我国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测量问卷。其次,探究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的特点。最后,对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的相关因素做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1)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问卷包括关注关心、理解、鼓励、尊重、信任和倾听六个维度,问卷的信效度均符合心理计量学标准,可用于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测量。(2)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不同学段上差异显着,高中段听障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多于初中段听障生;在不同听力损伤程度上差异显着,听力水平为四级的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均多于其他叁个等级的学生,一级的学生感知的情感支持多于叁级的学生,二级和叁级之间差异边际显着,从得分上看二级得分高于叁级得分;在不同生源地上差异显着,城市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高于农村听障中学生。在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类型上不存在显着差异。(3)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与自尊存在显着正相关,教师的信任和尊重对自尊有显着预测作用;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习动机存在显着正相关,教师对学生充分的信任、鼓励和关注关心能够预测其学习动机水平;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业倦怠存在显着负相关,学生感知到教师的信任、关注关心能反向预测其学业倦怠,而倾听维度起到正向预测作用;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正相关,教师的信任、鼓励和尊重能显着预测其学业自我效能感;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习投入存在显着正相关,教师的鼓励和信任能显着预测其学习投入水平;教师情感支持与学习成绩呈显着正相关,教师的关注关心起到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郭洋[9](2017)在《渗透教师审美情感因素的课堂言语行为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从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兴趣、自信心,以及对文本的理解这几方面,分析了渗透教师审美情感因素的课堂言语行为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助于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树立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还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本文来源于《小学教学研究》期刊2017年22期)

樊蕊[10](2017)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情感因素的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课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被重新进行了分类,意味着高中政治课已经逐渐转变了重知轻情的教育倾向,开始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需求。为了实现高中政治课的情感性教学,应该积极调动教师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学生知、情、意、信、行的转变。但在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情感因素的实际运用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加有效的发挥教师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情感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索,主要分为叁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教师情感因素的内涵、构成、必要性和意义,第二部分概括了教师因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叁部对有效运用教师情感因素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教师更加重视情感因素的价值,帮助教师更好的运用情感因素,促进学生在教学中情感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期刊2017-06-09)

教师情感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情感一向被称为"高级智慧的纽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程中起着独特的链接与弥合效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都指明情感因素之于课堂教学的重大意义,其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建构和谐课堂、提升教学实效皆具有显着作用。可见,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性、针对性,离不开以情动情、以境促情、实践育情等情感路径,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化和内化的结合的基础上,推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行合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师情感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张凤霞.情感因素在“教师英语口语培训”项目中的应用[J].教师.2019

[2].单连春,王莉.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提升中的情感因素作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3].梁其帅.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因素[J].基础教育论坛.2019

[4].孔曼.情感型领导与教师教学创新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5].梁茜.农村初任教师情感劳动的动因、过程及影响因素——基于对11位农村初任教师的访谈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9

[6].李德峰,张姣.中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现状研究和思考[J].中华少年.2019

[7].朱玥.影响初中英语教师情感教学的因素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8].龙碧艳.听障中学生感知的教师情感支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9].郭洋.渗透教师审美情感因素的课堂言语行为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小学教学研究.2017

[10].樊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情感因素的运用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7

标签:;  ;  ;  

教师情感因素论文-张凤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