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技术论文-蔡东梅,李文艳,王端阳,孙立东,杨柏

地震预测技术论文-蔡东梅,李文艳,王端阳,孙立东,杨柏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预测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庆长垣,分流河道,识别,地震沉积学

地震预测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蔡东梅,李文艳,王端阳,孙立东,杨柏[1](2019)在《老油田开发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及剩余潜力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萨中油田北一区断东高台子油层为例,开展密井网条件下基于地震沉积学的井震结合刻画方法研究,应用地层切片上的振幅特征和地震剖面上的波形变化特征,以"地震趋势为引导,井点相确定"为原则,平面与剖面相互验证,井震结合精细识别内前缘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台子油层水下分流河道宽度主要为60-150m,只在中部发育500-600m宽的大规模河道,为多期迭加而成,局部河道走向与物源方向垂直。应用水下分流河道识别成果指导开发调整挖潜,剩余油潜力共五种成因类型,分别为窄河道导致"井网控制不住型"、不同微相组合变化导致"注采不完善型"、单一河道边界导致"局部遮挡型"、河道内砂体连通质量差异性导致"弱水驱型"、河间薄层砂物性差导致"弱水驱型"。(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陈勇,董清源,刘小民,林正良[2](2019)在《页岩气高精度地震成像及“甜点”预测技术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石化物探院作为油田企业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在J、JN、N、D、W、Y等地区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均给予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成果支撑。在长期的技术和成果支撑过程中,研究人员有效的面向页岩气分布区"双复杂"地质特征,分析问题、寻找思路、解决问题,明确了页岩气分布区地表复杂、构造复杂问题给地震资料处理解释造成了严重的静校正问题、去噪问题、速度建模问题、偏移成像问题、构造解释问题、甜点参数预测问题、地应力预测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中确定有效开展静校正处理、去噪处理、速度建模、高精度偏移成像、构造精细解释、"双甜点"参数预测、地应力预测等是有效提高研究成果精度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骤。围绕这些重要步骤,通过研究形成了地震处理、解释两大技术系列,主要技术包括融合静校正技术、空间定位多域去噪技术、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技术、TTI-RTM偏移成像技术、多参数拟合地质甜点预测技术、基于CPS模型的地层压力预测技术、基于迭前AVAZ反演的地应力预测技术等,取得的地震成果成像效果好、构造误差小、页岩气"甜点"预测精度高,有效支撑了J、W、Y等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杜广宏,赵玉华,刘峰,窦玉坛,蔡克汉[3](2019)在《致密薄储层地震预测技术——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YC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YC地区上古生界山1段是近年来重点勘探区域,山1有效储集层位于叁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主河道上,储层致密且非均质性强,纵向上砂体多期迭置,且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预测难度较大。本次研究主要应用二维黄土塬地震测线,同时结合钻井、测井、地质等多种资料,利用谱分解技术识别薄层砂体与流体活动性属性、迭前角度域吸收衰减分析技术进行含气性检测;预测结果与钻井情况吻合度较好,表明该解释技术适用于本地区,可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这几项关键技术为YC地区致密气勘探取得新进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曹丽萍,于景强[4](2019)在《陆相夹层型页岩油甜点地震预测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陆相页岩油基础地质研究较为成熟,但是优势岩相、油气检测等地震预测技术研究相对匮乏。LJ洼陷沙叁-沙四段广泛发育大套烃源岩,有近百口井在油页岩段获油气显示,展示了页岩油气藏勘探的巨大潜力。通过分析认为利津洼陷油页岩段油流井大多以夹层型页岩油为主,本文主要针对夹层型页岩油的关键甜点要素展开地球岩石物理参数及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分别从叁维地震尺度上对其优势岩相分布和含油气性进行地震预测技术攻关。利用波形聚类、优势频带吸收衰减等地震预测手段明确了灰岩、砂岩夹条的展布规律及油气富集有利区,形成了一套基于叁维地震的陆相页岩油甜点要素地球物理描述技术序列,为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及后续工程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晁西峰,韩云,齐昆博,张向辉,董丽[5](2019)在《应用Wheeler域地震数据的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松辽盆地扶余油层薄互层中2-5m的河道砂体地震识别难、常规解释在储层对比中存在"穿时"现象等问题,通过Wheeler域地震数据建立等时数据格架,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穿时"解释,进一步在等时数据体上进行储层预测及单砂体的识别与刻画,从而达到提高薄互储层预测精度的目的。本文以松辽盆地扶余油层薄互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研究区Wheeler域地震数据、Wheeler域反演数据等开展薄互储层"等时"单砂体识别与刻画,为该区薄互储层预测提供了有效手段,并在水平井实钻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陈彦虎,杨辉,赵海山,汪存圣,金国钰[6](2019)在《基于迭后地震数据的裂缝定量预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迭后地震数据作为石油工业中最常用的数据,大多情况下,只用来基于地震属性定性地描述裂缝发育程度,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张量方向场的裂缝定量预测技术,实现了利用迭后地震数据定量预测裂缝。首先,在高精度本征值相干体的基础上,使用基于方向一致性的蚁群追踪算法,在脊线增强的约束下,对相干体进行后处理,以达到相干增强的目标。然后,以模拟点张量方向场为基础,计算邻域内各方向的权值核函数,使用最优化聚类方法加权拟合模拟点主要方向的裂缝属性值。最后,基于裂缝属性值模拟结果,统计单位半径内的相对裂缝密度与裂缝发育主方位,得到相对裂缝密度和裂缝发育方向,实现了基于迭后地震数据定量表征裂缝发育程度。利用本方法在四川盆地CN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开展了裂缝定量预测,通过实际钻井成像测井资料裂缝密度和裂缝方向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郑文召[7](2019)在《东营凹陷南坡地层圈闭地震预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层圈闭的超剥带不整合发育类型、层段和结构复杂,地震反射特征不明确;受多物源沉积体系控制,地震同相轴连续性差,横向变化快,目前制约地层圈闭描述的关键问题有:尖灭线附近地层薄,地震上可分辨性低,地层和储层超剥尖灭点卡不准;常规方法描述地层不整合圈闭,时窗选取不准确,造成描述精度低。本研究针对东营凹陷南部草桥地区多级不整合地层圈闭开展了技术方法的攻关研究,利用DNA检测技术实现了对超剥边界的准确刻画,提出了变时窗储层分析技术,解决了不整合地层结构下储层预测穿时或漏失的难题,实现了超剥带收敛地层储层的精细预测描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9年16期)

彭才,郑荣才,陈辉,王兰英,罗晶[8](2019)在《开江—梁平海槽东侧长兴组生物礁发育主控因素及地震精细预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技术,对川东北地区开江—梁平海槽东侧上二迭统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相特征、主控因素和礁相油气藏进行了研究。通过单井沉积相研究,查明该区生物礁纵向发育有两期,长兴组沉积期的古地貌对生物礁发育及迁移具有控制作用,坡度越大生物礁越厚。早期古地貌控制了生物礁的发育,在北部陡坡沉积区发育早期生物礁且成条带状,在南部缓坡沉积区发育晚期生物礁且成块状;晚期古地貌控制了生物礁向台地方向迁移,发育第二排生物礁。针对不同区域沉积环境的差异,采用针对性的预测技术。在中部沉积陡缓转折带,优选台缘带内长兴组顶部振幅属性预测生物礁厚度;在南部缓坡沉积区,采用基于地震沉积学的分频解释技术预测生物礁。预测成果经实钻证实,多口井获得高产气流。(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徐振旺[9](2019)在《地震资料迭前裂缝预测技术在静北潜山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多年的勘探实践发现,辽河油田静北潜山存在多套裂缝发育带,形成裂缝型基岩油气藏。裂缝的存在会导致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改变,引起其地震响应随方位的变化,因此在实际勘探中,可以利用迭前地震资料进行储层裂缝的预测。介绍了地震资料迭前裂缝预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流程及其在静北潜山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静北潜山裂缝发育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构造高部位,通过与实际资料的符合度分析,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为辽河油田基岩油气藏勘探储备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高阳[10](2019)在《煤层顶底板致灾含水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矿水害事故是造成煤矿群死群伤的重要原因,须用地质勘查技术手段查明水源的存在,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防治水措施;利用叁维地震信息预测煤层顶板含水地层异常区立足于预测煤层顶底板水源层的空间位置展布,为矿井防治水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澄合矿区主采煤层5号煤顶板的砂岩裂隙含水层和底板下伏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是矿井涌水的主要来源,由于目标含水层和围岩的波阻抗差异相对较小,地震反射波能量较弱,预测难度较大。为提高目标含水层的成像效果和预测精度,本文在分析了影响澄合矿区目标含水层反射波品质的干扰因素的基础上,从叁维地震数据的采集、处理、解释叁个方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主要成果有:(1)考虑澄合矿区巨厚黄土的地表地质条件,提出了在高速层中(潜水面以下)组合多井激发的爆炸方式;(2)经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对比分析发现,目前煤田勘探主流采用的60Hz自然频率检波器会导致地震低频有效信号失真,率先提出采用28Hz或更低自然频率检波器进行宽频带高分辨率地震采集;(3)针对澄合矿区以往构造勘探采用的叁维观测系统面元过大、覆盖次数过低、方位角过窄等问题,优化设计出一种新的有利于弱反射波成像的小面元、高覆盖次数和宽方位的岩性勘探观测系统;(4)设计出一种六步迭代速度分析流程用于目标数据处理的剩余静校正工作,通过速度谱的时变调整有效提高了含水层弱反射波速度拾取精度;(5)为消除煤层对底板灰岩界面反射信号的屏蔽作用,提出了一种迭后数据去煤技术,可有效压制煤层强反射波能量,增强煤层底板弱反射地层的能量;(6)基于波阻抗、自然伽马、电阻率等迭后反演成果,发展了岩相概率分析技术,获得了反映岩层空间展布特征的岩性数据体;(7)优选均方根振幅、频谱成像、波形分类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稀疏脉冲、测井约束、多参数神经网络、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以属性分析为辅,迭后反演为主,迭合圈定煤层顶板的含水砂层分布和煤层底板灰岩岩溶区域。通过这种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的煤层顶底板致灾含水层预测技术在澄合矿区王村煤矿的工程应用,使得含水层目标成像效果和预测精度显着提升,预测的煤层顶板砂体厚度可达5m以上,识别的灰岩裂隙岩溶发育带得到矿方认可,说明这种预测技术能为顶底板突水预测防治提供有效的矿井地质依据,可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地震预测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石化物探院作为油田企业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在J、JN、N、D、W、Y等地区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均给予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成果支撑。在长期的技术和成果支撑过程中,研究人员有效的面向页岩气分布区"双复杂"地质特征,分析问题、寻找思路、解决问题,明确了页岩气分布区地表复杂、构造复杂问题给地震资料处理解释造成了严重的静校正问题、去噪问题、速度建模问题、偏移成像问题、构造解释问题、甜点参数预测问题、地应力预测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中确定有效开展静校正处理、去噪处理、速度建模、高精度偏移成像、构造精细解释、"双甜点"参数预测、地应力预测等是有效提高研究成果精度和有效性的重要步骤。围绕这些重要步骤,通过研究形成了地震处理、解释两大技术系列,主要技术包括融合静校正技术、空间定位多域去噪技术、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技术、TTI-RTM偏移成像技术、多参数拟合地质甜点预测技术、基于CPS模型的地层压力预测技术、基于迭前AVAZ反演的地应力预测技术等,取得的地震成果成像效果好、构造误差小、页岩气"甜点"预测精度高,有效支撑了J、W、Y等地区的页岩气勘探开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预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蔡东梅,李文艳,王端阳,孙立东,杨柏.老油田开发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及剩余潜力认识[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2].陈勇,董清源,刘小民,林正良.页岩气高精度地震成像及“甜点”预测技术进展[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3].杜广宏,赵玉华,刘峰,窦玉坛,蔡克汉.致密薄储层地震预测技术——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YC地区为例[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4].曹丽萍,于景强.陆相夹层型页岩油甜点地震预测技术探讨[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5].晁西峰,韩云,齐昆博,张向辉,董丽.应用Wheeler域地震数据的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6].陈彦虎,杨辉,赵海山,汪存圣,金国钰.基于迭后地震数据的裂缝定量预测技术[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7].郑文召.东营凹陷南坡地层圈闭地震预测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

[8].彭才,郑荣才,陈辉,王兰英,罗晶.开江—梁平海槽东侧长兴组生物礁发育主控因素及地震精细预测技术[J].石油实验地质.2019

[9].徐振旺.地震资料迭前裂缝预测技术在静北潜山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高阳.煤层顶底板致灾含水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标签:;  ;  ;  ;  

地震预测技术论文-蔡东梅,李文艳,王端阳,孙立东,杨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