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效率论文-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邹熙

微观效率论文-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邹熙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效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银行微观竞争,货币政策传导,银行信贷渠道

微观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邹熙[1](2019)在《银行微观竞争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率——基于我国130家银行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当前货币当局积极探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路径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现实需要,以银行微观竞争水平为视角,通过引入"Monti-Kelin"改进模型,利用2004~2017年我国130家中外资银行数据设定模型研究银行市场势力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市场势力对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率的影响存在政策类型差异,并只在数量型下正向显着。且数量型下的银行市场势力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小规模、高资本比例、高流动性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弹性更好。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转型和完善传导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本文来源于《金融与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黄淼,张旭[2](2019)在《金融发展能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吗?——基于上市公司微观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交通基础设施类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2006—2017年年度财务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总体上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的投资效率。但是,对于过度投资的交通基础设施类企业,金融发展对其投资效率的提升效果不显着;对于投资不足的企业,金融发展能够缓解投资约束进而提升投资效率。建议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信贷服务效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任大忠,刘登科,周兆华,周然,柳娜[3](2019)在《致密砂岩油藏水驱油效率及微观影响因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叁迭系长6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段致密砂岩油藏为例,在岩石学特征、物性和孔隙结构等方面表征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基础上,开展真实砂岩微观驱替实验及非稳态恒压法水驱油实验,分析了不同类型储层油水分布规律及渗流特征,系统评价了致密砂岩储层驱油效率及微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6段致密砂岩不同类型储层驱油效率具有显着差异。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大驱油效率越高,孔隙度<10%,渗透率<0. 2×10~(-3)μm~2的储层驱油效率受物性控制明显;喉道半径、孔隙半径的增大及孔喉连通性变好导致相对较高的驱油效率,平均喉道半径>0. 7μm,主流喉道半径>1. 0μm,孔隙喉道比>400时驱油效率变化趋势变缓,主流喉道半径是影响无水期驱油效率的主导因素,随着渗流路径增多增宽,孔隙半径对最终期驱油效率的控制作用不容忽视;伊利石、伊/蒙混层、碳酸盐及泥质含量越高,驱油效率越低,颗粒点接触保障了较高的驱油效率;可动流体饱和度与驱油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中性-亲水性储层驱油效率较高。(本文来源于《电子显微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雄,赵梓羽,张安录[4](2019)在《农地非农化微观配置效率测度及改进策略——基于农民主体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构建基于农民主体视角的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模型,并选取我国中西部5个样本地区测度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结果表明:以农民实际获得的征地补偿测算的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均值总体上偏低,且在时间序列上配置效率均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这也说明当前的征地补偿标准难以保障农民征地前后生活水平不受影响。农民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不仅期望经济上实现成本收益的平衡,作为土地产权主体的农民也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强烈愿望。(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蒋迁,王旭,王兰健,何晨彤,武占英[5](2019)在《彩膜微观缺陷修补自动化实现和效率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设备智能化作业,节省人力,对彩色滤光膜微观缺陷自动化修补进行了研究。通过最小循环比对法,修补设备能实现自动查找缺陷、确认缺陷精确位置并自行选择研磨、激光或填色等修补作业方式的功能,替代人工角色。经统计,自动修补成功率为99.8%,与人工修补成功率99.9%接近,满足生产需求。8.5代线CF工厂自动化修补导入后,该岗位人员配置由20人降低为7人。进一步地,通过赋予检测设备给基板判级功能,使不需要修补的基板不进入修补设备,优化了基板流向和设备负荷。优化后,BM、RGB和PS修补工序平均修补一个卡夹的时间分别减少了24%、12%和6%,提升了修补效率。(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9年07期)

丁从明,吴羽佳,秦姝媛,梁甄桥[6](2019)在《社会信任与公共政策的实施效率——基于农村居民新农保参与的微观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09年试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本文借助CFPS 2016年数据,研究了社会信任水平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信任水平对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社会信任水平高的居民参与新农保的概率比社会信任水平低的居民高13.9个百分点。为避免遗漏变量导致的估计偏误,本文构建了夫妻双方"对照—处理"拟自然实验场景,研究社会信任水平对夫妻双方新农保参与行为的影响,结论再次支持是社会信任水平的差异、而不是其他可能的遗漏变量导致了农村居民新农保参与行为的差异。最后,本文将受访者的利他性评价作为社会信任水平的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研究结论表明,社会信任水平是农村公共政策实施的重要软环境,良好的社会信任水平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公共事务,从而提高公共政策的实施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王韧,马红旗,李志伟[7](2019)在《信贷扭曲、投资效率与产能过剩:微观数据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赶超和金融抑制政策的组合会推动形成广泛的信贷扭曲,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行业技术进步乃至产能格局演化。不拘泥于简单的是非判断或是宏观整体性分析,而试图围绕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和中观行业层面的梳理,揭示信贷扭曲对于企业投资、技术进步和产能过剩的实际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扭曲严重干扰了钢铁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行为,主导了低质量的产能扩张;银行信贷支持的扭曲对钢铁企业产能利用也施加了显着"逆周期"影响,助推了产能过剩形成。由此,重构银企关系、消除信贷扭曲构成了推动钢铁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放弃简单的市场化思维和传统的直接补贴或信贷支持手段,深化银行信贷决策体系改革、加速企业兼并重组和产能整合、进行更加积极的创新扶持才是推动钢铁等传统重工业领域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财贸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姚升,鲍勇,吴国松[8](2019)在《棉花定额补贴对棉农技术效率影响研究——基于安徽省微观数据的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聚焦棉花定额补贴对棉农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安徽省微观数据的经验,从技术效率的角度探讨定额补贴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棉农的技术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与最优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距;棉花定额补贴对提高棉农技术效率的影响非常有限,政策效应不明显,难以有效提高棉花产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棉花种植收入在棉农家庭收入中的比例逐渐减小、在棉农预期收入中的重要性降低,补贴减弱了棉农在生产种植方面的管理努力;另一方面,以种植面积为发放依据的棉花定额补贴难以有效的激励农户采用先进的技术或增加技术投入。(本文来源于《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周倩玲,方时姣[9](2019)在《地区能源禀赋、企业异质性和能源效率——基于微观全行业企业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全行业样本的企业能源消耗的微观数据,测算了企业层级的单要素能源强度,并依据企业微观决策模型,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首先,从地区能源禀赋特征考虑,煤炭禀赋越充裕的地区,其企业煤炭能源强度越高,并且在考虑了空间溢出效应以后,结论依然稳健;在高能耗行业中,小规模企业对地区煤炭开采强度更为敏感;地区引进外资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但是企业消耗油类的能源强度与地区原油禀赋特征无关。其次,从微观企业层面来考虑,本文发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能源效率显着成正比,且存在规模效应,即企业规模越大其能源效率越高。本文从微观视角而非地区加总视角研究我国能源效率问题,结果更为可靠,并结合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针对地区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朱维耀,马启鹏,李兵兵,刘雅静,岳明[10](2019)在《注采角度变化对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探究油藏条件(60℃)下水驱油开发过程中注采角度改变对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的影响,文中利用微观可视化渗流物理模拟系统,真实模拟不同注采角度水驱油过程,定量和定性研究了改变注采角度对驱油效率和各类微观剩余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注采角度的改变打破了原始渗流场压力平衡状态,使各类微观剩余油重新被动用,驱油效率显着提高,其中注采角度135°时,驱油效率提高11.69百分点,效果最佳;改变注采角度还可有效改变微观剩余油类型,将大量簇状和柱状剩余油转变为膜状和孤岛状剩余油,从而促进各类微观剩余油的剥离与渗流,大幅提高驱油效率。研究结果为油气田优选注采方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9年02期)

微观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交通基础设施类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2006—2017年年度财务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总体上可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的投资效率。但是,对于过度投资的交通基础设施类企业,金融发展对其投资效率的提升效果不显着;对于投资不足的企业,金融发展能够缓解投资约束进而提升投资效率。建议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信贷服务效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邹熙.银行微观竞争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效率——基于我国130家银行的经验证据[J].金融与经济.2019

[2].黄淼,张旭.金融发展能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吗?——基于上市公司微观视角的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任大忠,刘登科,周兆华,周然,柳娜.致密砂岩油藏水驱油效率及微观影响因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叁迭系长6储层为例[J].电子显微学报.2019

[4].张雄,赵梓羽,张安录.农地非农化微观配置效率测度及改进策略——基于农民主体视角[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

[5].蒋迁,王旭,王兰健,何晨彤,武占英.彩膜微观缺陷修补自动化实现和效率提升[J].液晶与显示.2019

[6].丁从明,吴羽佳,秦姝媛,梁甄桥.社会信任与公共政策的实施效率——基于农村居民新农保参与的微观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9

[7].王韧,马红旗,李志伟.信贷扭曲、投资效率与产能过剩:微观数据实证[J].财贸研究.2019

[8].姚升,鲍勇,吴国松.棉花定额补贴对棉农技术效率影响研究——基于安徽省微观数据的经验[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周倩玲,方时姣.地区能源禀赋、企业异质性和能源效率——基于微观全行业企业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9

[10].朱维耀,马启鹏,李兵兵,刘雅静,岳明.注采角度变化对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19

标签:;  ;  ;  

微观效率论文-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邹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