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碳技术论文-姚辉超,侯建国,王秀林,穆祥宇,宋鹏飞

固碳技术论文-姚辉超,侯建国,王秀林,穆祥宇,宋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碳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催化甲烷化,CO2固定,催化剂,反应机理

固碳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姚辉超,侯建国,王秀林,穆祥宇,宋鹏飞[1](2018)在《催化甲烷化固碳技术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利用工业副产品和燃料燃烧产生的CO_2,能提高工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少排放。碳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利用催化技术固定CO_2生成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变废为宝,CO_2甲烷化是一项独特而有前景的技术。本文系统地探讨主流CO_2甲烷化催化剂、反应机理、反应器革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催化剂的活性位本质、助剂和载体的影响,分类阐述主流反应机理,以期有利于CO_2甲烷化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07期)

王玫珏[2](2017)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注重卫星遥感在海洋固碳技术开发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极端高温天气持续出现、强降雨不断突破历史极值、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气候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拖住气候变暖的脚步,需要把目光转向"它"的源头——温室气体。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直接的办法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7-08-02)

耿倩[3](2017)在《“设施蔬菜高效固碳技术研究”成果一箩筐》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导报讯 耿倩 7月7日,从山西省科技厅获悉,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设施蔬菜高效固碳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展研讨会传出好消息,截至目前,该项目发明CO_(2)捕集与设施内高效释放技术装置1套、高效固碳设施结构及配套环境调控技术各1套;研发(本文来源于《科学导报》期刊2017-07-11)

崔婷婷[4](2016)在《《气候干扰:脱碳和可靠的固碳技术》(节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一篇关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杂志《气候干扰:脱碳和可靠的固碳技术》的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气候干扰:脱碳和可靠的固碳技术》重点介绍了脱碳能量系统、适应环境变化、脱碳技术、长期固碳技术及其社会背景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本翻译报告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任务描述,主要介绍了翻译任务背景、目标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专业知识学习、术语库建立、翻译工具准备和翻译理论知识学习等译前准备工作,原文本分析、译文表达和审校与修正等翻译过程。第叁部分是翻译报告的核心部分,即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翻译实践,从词汇、句法和篇章叁个层面对翻译过程中的重难点案例进行详细剖析。报告最后总结了翻译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6-04-01)

刘永峰,贾晓社,裴普成,卢勇[5](2014)在《用液氧固碳技术的内燃机富氧燃烧数值模拟和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验证内燃机全封闭进排气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了液氧固碳内燃机燃烧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应用KIVA-3V程序,建立了汽油机燃烧室计算网格,分析了在废气再循环(EGR)率大于8%时,EGR率对缸内平均温度、压力、放热率和CO2浓度的影响。改造IP52FMI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去掉了缸内喷水系统,试验了自制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结果表明:当EGR率为40%时为最优EGR率;持续1~10min向装置中通入液氧27~231 g,得干冰32~345 g。因而,验证了使用本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可实现液氧气化,并冷凝CO2为干冰。(本文来源于《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肖黎姗,吝涛,郭青海[6](2014)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钢铁厂碱渣固碳技术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3种钢铁厂碱渣直接法固碳技术为研究对象,该技术将钢渣进行碳酸化处理,可快速永久地将CO2固化储存在钢渣中,气固相反应可分别在高压釜、泥浆反应器和超重力旋转床的水溶液中一步完成,并将其分别定义为T1、T2、T3.通过Umberto软件建立生命周期模型,对3种技术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T1的环境影响最高,其次为T3,T2的环境影响最小.技术评价显示,T3在技术效率、资源消耗、环境影响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敏感性分析表明,加热效率的敏感性系数分别为0.97、0.97和0.46.转换率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分别呈上升、倒U型和下降的变化趋势.提高加热效率、合理利用热源及选择合适的技术效率,将有利于技术优化,减少技术的环境影响,提高固碳效率.(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彭巨光,麦荣军,张岍,袁佳佳,赵柯[7](2014)在《生物固碳技术在丁山河河道低碳治理项目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生物固碳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其在丁山河流域低碳治理项目中的应用。生物固碳技术主要体现在人工湿地和坡岸植被种植两个方面,其中人工湿地固碳过程主要包括植物固碳、微生物固碳和水生动物固碳,而护坡生物固碳主要包括草地、水生植物和坡岸植物。生物固碳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低碳治理效益。(本文来源于《建筑经济》期刊2014年02期)

周文广,阮榕生[8](2014)在《微藻生物固碳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中CO2含量升高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CO2的排放和积累是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重点.传统的CO2减排方法包括捕集(capture)和储存(storage),涉及化学吸附、物理吸收、膜分离和低温蒸馏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但其均存在成本高和不可再生等缺点.通过种植或养殖生物质可以捕集CO2.微藻生长周期短、光合效率高,其CO2固定效率为一般陆生植物的10~50倍;同时微藻生长速度快,能利用不可耕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概述了适用的藻种及所能达到的CO2固定效果,分析了光生物反应器类型、光照强度、光周期、温度、pH、CO2浓度、CO2吸收效率、气体传质效率和营养需求(包括来自市政和工业农废水中的N、P等营养)等多种因素对微藻固碳效果的影响.最后,对微藻固碳的实际应用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展望了微藻固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4年01期)

尹华意[9](2012)在《基于高温熔盐化学的减碳和固碳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和环境的恶化刺激了可再生/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的需求和发展,开发低碳、高效、环保的生产技术、探索CO2固定和资源化转化方法、研究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新能源技术是实现CO2减排的重要途径。高温熔盐是-类热的离子导体和优良的(电)化学反应媒质,具有液态温度范围宽、热容量大、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高温反应动力学速度快和可提供特殊反应微环境的特点,在材料制备、电化学冶金、核燃料循环、废物处理等方面已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以高温熔盐为介质的短流程冶金技术(如熔盐电解固态氧化物冶金)和新能源技术(如以熔盐为媒质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液态金属电池大规模储能技术)正蓬勃发展。本论文对熔盐电解低碳冶金的关键技术(惰性阳极技术)、以熔盐为媒质的CO2与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技术、纳米能源材料的熔盐电化学低能耗制备技术开展了创新研究,以探索新的熔盐化学减碳、固碳之路。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分述如下:(1)在CaCl2基熔盐中电化学还原固态氧化物是近十余年来在国际上广受关注的一种流程短、能耗低的新型冶金技术,但由于缺少高温惰性析氧阳极,目前多采用碳阳极进行电解,不可避免产生CO2和其它有害气体。论文第二章针对镍基合金在CaCl2基熔盐中的阳极行为和作为熔盐中惰性阳极的可行性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热力学计算比较了不同金属及其氧化物在熔盐中的稳定性,构建了熔盐中电位-金属稳定序列图,理论上金属在CaCl2熔盐中的电化学稳定性顺序为La、Ce、Hf、Al、Zr、Ti、Zn、Si、Nb、V、Sn、 Ag、Ni、W、Mo、Ir、Pt、Ru、Au。测量了多种过渡金属在含有不同浓度氧离子的氯化物熔盐中的极化曲线,发现金属材料在熔盐中的稳定性规律为:Fe、Cu、Ag、Co、Ni、Mo、Pt。建立了测试氧化物在氯化钙熔盐中溶解度的方法并考察了温度和氧离子浓度对氧化物溶解度的影响,发现NiO的溶解度随熔盐中CaO浓度升高而下降,而Fe2O3的溶解度则上升,从而揭示了CaCl3-CaO熔盐中氧化物溶解的两种不同机制。在此基础上,熔炼了多种镍合金并考察了它们在熔盐中的电化学稳定性。基于阳极极化条件下该熔盐体系的高侵蚀性,提出了“镍基合金-碳酸盐-YSZ(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陶瓷)”复合惰性阳极的构造并用之电解制备金属钽粉和氧气。(2)钢铁冶金工业年排放十多亿吨温室气体,而铁的还原电位相对较正。鉴于高温氯化物熔盐的强腐蚀性,论文第叁章提出并研究了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液、以镍基合金为惰性阳极、以固态氧化铁为阴极的金属铁提炼技术。在750°C的Na2CO3-K2CO3二元熔盐中利用镍基合金惰性阳极成功电化学分解Fe2O3制备了金属铁和氧气。考察了电解的阳极和阴极过程,发现阴极的还原经历了中间氧化物的形成和铁还原两个过程,镍合金在阳极极化条件下表面原位生成高温导电的铁酸镍(NiFe2O4)保护膜从而保持工作稳定性。在碳酸盐中电化学还原氧化铁制备金属铁和氧气的阴极电流效率可达95%,实验条件下电解能耗为每公斤铁耗电2.87kWh。(3)在熔融碳酸盐中以氧化铁为原料零排放制备铁与氧气的基础上,论文第四章研究了熔融碳酸盐捕集CO2并将之电化学分解为碳和氧气的CO2资源化技术。在500℃的Li2CO3-Na2CO3-K2CO3叁元熔盐中以SnO2为惰性阳极、以CO2气体为原料可制备高比表面积的碳粉和氧气;考察了电解电压对电流效率和能量效率的影响,发现当电解电压控制在3-4V时,阴极电流效率可达75%以上,每公斤碳粉制备能耗低于30kWh;电解制得碳粉为无定形碳,以之为电极材料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在lmol L-1H2SO4溶液中以2A/g的电流密度充放电,电化学电容都可以达到200F/g以上,对Cr(VI)的吸附容量可达167mg/g。论文初步探讨了电化学沉积碳的机理,其包括CO2直接电化学还原沉积过程和CO2溶解转化再电化学沉积过程。实验结果揭示了熔盐捕集-电化学转化是实现二氧化碳高附加值资源化的一条有效途径。(4)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但废弃生物质的燃烧又会产生温室气体。高温熔盐是良好的太阳热能吸收媒质并能提供高温无氧的反应环境,论文第五章研究了高温熔盐转化废弃生物质制备高附加值碳材料的方法,以充分发挥植物的固碳作用和利用太阳热能。实验系统考察了熔盐的组成、温度和生物质种类对产物收率和性能的影响。在CaCl2、CaCl2-NaCl、Na2CO3-K2CO3、Li2CO3-Na2CO3-K2CO3熔盐中成功高温裂解生物废料制备了具有高电化学电容的碳粉,且所得的碳粉对Cr(Ⅵ)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研究表明Na2CO3-K2CO3是较为理想的熔盐处理介质,处理温度越高所得碳粉的电容越大,熔盐的存在对于碳的成孔有重要促进作用。处理稻谷壳所制得碳粉在0.5A/g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下电容值可达186F/g,处理稻杆所得的碳粉在酸性介质中对Cr(Ⅵ)的吸附容量为35.4mg/g,去除率为99.5%以上(5)发展新能源技术是减碳的重要途径,其中新型能源材料是关键技术之一,而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能源材料的制备本身是否低碳低能耗。论文第六章在600℃的CaCl2-NaCl熔盐中首次电解固态偏硼酸钙(CaB2O4)一步制备了纳米CaB6,研究了其作为碱性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结果证明纳米CaB6在250mA/g的放电电流密度下具有2400mAh/g的放电容量,是锌电极理论容量的3倍。实验发现纳米化对硼化钙的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其放电容量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电解还原偏硼酸钙制备纳米CaB6的电流效率为44%,能耗为34.9kWh/kg-CaB6。实验还首次在熔盐中电化学固态还原GeO2制备了锗纳米线及多孔锗,提出了它们的生长机理:锗纳米线可能按照固-液-固(SLS)的生长方式生长,多孔锗的形成过程经历了“GeO2电化学还原-Ca的嵌入-化学溶解脱合金”的过程。熔盐中电解还原GeO2制备锗纳米线的电流效率可达86%,能耗仅为3.26kWh/kg-Ge。实验还发现以锗为电极材料,在600℃的CaCl2-NaCl熔盐中具有叁个可逆的充放电平台,在5A/g的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可达570mAh/g,充放电循环性能良好,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钙离子热电池材料。(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2-05-01)

李永强[10](2011)在《“十二五”生物能源技术主攻方向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科技部发布《“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生物能源技术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非粮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产品相关关键技术和专用设备,“研究开发微藻生物固碳核心关键技术,建立年固定二氧化碳总量超过万吨的工业化示范(本文来源于《中国能源报》期刊2011-12-12)

固碳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极端高温天气持续出现、强降雨不断突破历史极值、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气候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拖住气候变暖的脚步,需要把目光转向"它"的源头——温室气体。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直接的办法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碳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姚辉超,侯建国,王秀林,穆祥宇,宋鹏飞.催化甲烷化固碳技术浅析[J].广州化工.2018

[2].王玫珏.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注重卫星遥感在海洋固碳技术开发中的作用[N].中国气象报.2017

[3].耿倩.“设施蔬菜高效固碳技术研究”成果一箩筐[N].科学导报.2017

[4].崔婷婷.《气候干扰:脱碳和可靠的固碳技术》(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5].刘永峰,贾晓社,裴普成,卢勇.用液氧固碳技术的内燃机富氧燃烧数值模拟和试验[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4

[6].肖黎姗,吝涛,郭青海.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钢铁厂碱渣固碳技术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4

[7].彭巨光,麦荣军,张岍,袁佳佳,赵柯.生物固碳技术在丁山河河道低碳治理项目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4

[8].周文广,阮榕生.微藻生物固碳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化学.2014

[9].尹华意.基于高温熔盐化学的减碳和固碳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2

[10].李永强.“十二五”生物能源技术主攻方向确定[N].中国能源报.2011

标签:;  ;  ;  ;  

固碳技术论文-姚辉超,侯建国,王秀林,穆祥宇,宋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