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值温度论文-周梦子,周广胜,吕晓敏,周莉,汲玉河

阈值温度论文-周梦子,周广胜,吕晓敏,周莉,汲玉河

导读:本文包含了阈值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MIP5耦合气候模式,气候变化,预估,1.5℃升温阈值

阈值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周梦子,周广胜,吕晓敏,周莉,汲玉河[1](2019)在《1.5和2℃升温阈值下中国温度和降水变化的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MIP5耦合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对1.5和2℃升温阈值时中国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分析表明,1.5℃升温阈值时,中国年平均升温由南向北加强且在青藏高原地区有所放大,季节尺度上升温的空间分布与其类似,就区域平均而言,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别升高1.83、1.75和1.88℃,气温的季节变幅以冬季升高最为显着;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增多,降水的季节差异明显,以夏季降水的分布模态与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最为相似,区域平均的年降水量分别增加5.03%、2.82%和3.27%,季节尺度上以冬季降水增幅最大。2℃升温阈值时,RCP4.5和RCP8.5情景下中国年平均温度的空间分布与1.5℃升温阈值基本一致,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别升高2.49和2.54℃,季节尺度上气温的变化以秋、冬季增幅最大;中国范围内年平均降水量基本表现为增多趋势,其中,西北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表现为明显的季节差异,区域平均的年降水量分别增加6.26%和5.86%。与1.5℃升温阈值相比较,2℃升温阈值时中国年平均温度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分别升高0.74和0.76℃,降水则分别增加3.44%和2.59%,空间上温度升高以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最为显着,降水则在东北、华北、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区增加最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温俊,唐进元,郑金超[2](2019)在《平面磨削条件下温度阈值对残余应力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平面磨削条件下的热力耦合作用,研究磨削温度阈值对残余应力形成的影响。基于热弹塑性理论,构建预测磨削热产生残余应力的计算模型;加载椭圆移动热源,使用COMSOL有限元软件进行热-弹塑性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得到磨削区域温度场分布与不同磨削参数对工件表层产生初始塑性应变的影响,从而定量分析磨削温度与磨削残余应力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平面磨削实验测得磨削工件表面温度场及磨削后工件表层残余应力,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磨削温度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5%以内;磨削温度产生的初始塑性应变对最终残余应力场有较大影响;在一定磨削参数下,可以确定形成初始热塑性应变及残余拉应力的磨削温度阈值。(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焦琳[3](2019)在《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红外热断层与温度阈值测定技术,探索红外热断层与温度阈值法联合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为针灸临床建立一项优效的腧穴热敏态检测新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纳入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按照热敏化腧穴灸感法判定标准,对所有患者热敏化高发区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共计300穴次进行探查,根据探查过程中穴位是否发生热敏现象,将所有的穴位分为热敏化腧穴组及非热敏化腧穴组,艾灸探查结束后(间隔24小时)应用红外断层扫描技术采集每个腧穴的红外图像,分别对比分析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腧穴之间红外温度差异。通过叁组穴位的红外温度值来确定红外法判定热敏腧穴的标准。2.将以上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在灸感法、红外法检测完毕后(间隔24小时),运用感觉定量分析仪对所有患者热敏化高发区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热觉、热痛觉、热耐痛觉阈值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腧穴之间的热觉、热痛觉、热耐痛觉阈值的差异。通过叁组穴位的温度阈值来确定温度阈值法判定热敏腧穴的标准。3.用本研究界定的红外法及温度阈值法判断热敏化腧穴的标准值,将该研究检测到的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红外温度值及温度阈值分为热敏组与非热敏组,以灸感法为金标准,来比较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应用MEDCALC法分析比较红外热断层法与温度阈值法两种检测方法判断腧穴热敏态的效能。4.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红外热断层和温度阈值的联合变量,将联合变量与灸感法比较,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比较联合变量与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判断热敏态腧穴的价值。结果:1.血海、内膝眼、阴陵泉叁组穴位的热敏与非热敏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2.经红外法检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温度相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提示热敏态与非热敏态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红外温度特征有差异,穴位为热敏态时多呈现高温特性。3.经温度阈值法检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热觉阈值、热痛阈值、热耐痛阈值相比较,p值均﹤0.05,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提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肿胀型)热敏态与非热敏态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温度阈值特征有差异,穴位为热敏态时多呈现阈值增高趋势。4.热敏态内膝眼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6%、53.8%、70.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7.5%、69.2%、68.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8%、84.6%、70.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2%、53.8%、86.0%。热敏态内膝眼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内膝眼穴的效能无差异。热敏态血海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0.0%、83.3%、58.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2.1%、83.3%、52.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0.5%、83.3%,66.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7.8%、83.3%、64.0%。热敏态血海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红外法与温度阈值热觉阈比较p﹤0.05,与热痛及热耐痛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血海穴的效能无差异。热敏态阴陵泉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1%、45.4%、78.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3.5%、81.8%、52.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1%、72.7%、80.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8.9%、81.8%、64.0%;热敏态阴陵泉穴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阴陵泉穴的效能无差异。联合检测法与灸感法相比,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92.1%,准确性为82.0%。联合检测、红外、热觉、热耐痛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794、0.7630、0.6943、0.7498。经卡方检验,联合检测方法与红外法、热觉、热耐痛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判断腧穴热敏态的价值更高。结论:1.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客观检测腧穴热敏态。2.红外热断层法与温度阈值法联合应用,能够显着提高检测腧穴热敏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建立临床热敏态腧穴客观检测新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3-01)

王妍婷,张静露,杨菁菁[4](2018)在《灼口综合征患者定量温度觉阈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灼口综合征(BMS)患者定量温度觉阈值(QTTs)。方法:对55名BMS患者与2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下唇、舌尖的冷感觉阈值(CDT)、热感觉阈值(WDT)、冷疼痛阈值(CPT)、热疼痛阈值(HPT)测试及焦虑、抑郁状态评估。1月后,对20名治疗后症状好转者复测QTTs。结果:与正常人相比,BMS患者下唇CPT、舌尖CDT、CPT显着降低(迟钝),舌尖HPT显着升高(迟钝);治疗后下唇CPT显着升高,舌尖HPT显着降低(P <0. 05)。舌尖CDT与抑郁有显着相关性(P <0. 05)。结论:定量温度觉检测(QTT)在BMS小纤维神经病变的诊断、评估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应排除精神因素的干扰。(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郭滨德,王晓春,张远东[5](2019)在《阈值温度和积温对川西高原林线岷江冷杉径向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山林线的形成机理一直是高山生态学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其中林线树木生长的阈值温度一直是研究热点。利用川西高原九寨沟弓杠岭林线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树木径向生长数据,通过树轮宽度-气候因子关系分析,探讨阈值温度和积温对林线岷江冷杉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林线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主要受到温度限制,其中林线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当年生长季(7、8和9月)、冬季(12、1和2)及上一年9、10月温度显着正相关(P<0.05),但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弱。林线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不同起始温度的初日负相关,与不同起始温度的终日正相关,且与9.5℃阈值温度的初日负相关最强(P<0.05),与6.5℃阈值温度的终日正相关最强(P<0.05)。林线岷江冷杉径向生长还与7—9.5℃的积温及9.5℃持续天数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7—9.5℃可能是形成层活动的阈值温度,尤其7℃可能是林线岷江冷杉生长的起始温度。林线岷江冷杉生长期从4月中旬开始到10月初结束,随着1980年后温度的显着升高,生长期活动积温开始增加,生长期初日提前(4.6d/10a,r~2=0.19,P=0.01),生长期终日延后(1.8 d/10a),使得生长期延长(6.4 d/10a),进而对林线岷江冷杉径向生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未来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川西林线树木生长增加,林线可能会上移。(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伟[6](2018)在《小麦白粉病菌的越冬温度阈值和早春病害预测及病菌孢子的田间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小麦白粉菌低温越冬阈值进行了研究,并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不同年度不同小麦生态区田间秋苗叶片中潜伏侵染的白粉菌量进行了定量检测,并对田间病害进行了监测,分析了秋苗田间分子病情指数(MDX)、冬季气象因素与小麦白粉病早春病情指数(DX)间的关系,采用病菌孢子捕捉器对小麦白粉菌孢子的田间传播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本研究首次通过田间试验发现小麦白粉菌可以在北京市延庆永宁镇、张山营镇,河北省万全县、张北县越冬,越冬病情指数与1月下旬平均空气温度或地表温度(最冷旬)、1月(最冷月)月均空气温度或地表温度相关性较好,相关性达到显着水平,且越冬病情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好于其与空气温度的相关性;建立了空气温度或地表温度的1月下旬平均温度、1月月均温度与越冬病情指数的关系模型,由此计算出小麦白粉菌越冬的最低旬平均空气温度和地表温度阈值分别为-14.6℃和-13.7℃,最低月平均空气温度和地表温度阈值分别为-13.4℃和-12.4℃。北京房山,河南林州、巩义,陕西眉县、岐山县等早春田间自然发病田块内病害的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而河北廊坊人工接菌的田块内2014年病害呈聚集分布,2015年呈随机分布,建立了小麦白粉病的早春田间调查理论抽样模型:N=(1.47/x+0.60)/D~2;同时还明确了以上地区秋苗上病菌潜伏侵染量的田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并建立了秋苗上病菌潜伏侵染菌量分子检测的理论抽样模型:N=(1.73/x+0.99)/D~2。在北京房山,河南林州、巩义,陕西眉县、岐山县等自然发病地区,Real-time PCR检测出的潜育中心与发病中心大部分吻合,在人工接种的河北廊坊地区,感病品种‘京双16’种植区检测出的潜育中心与田间发病中心的吻合度好于中抗品种‘众麦2号’种植区。每个采样地区的田间DX与MDX、1-3月份的平均空气温度均存在显着相关性,由此建立了基于MDX(x)的小麦白粉病早春预测模型:y=686.29x-0.75(R2=0.7336,P=0.0008),并建立了基于MDX(x_1)和1-3月份平均温度(x_2)的小麦白粉病早春预测模型:y=713.45x_1+0.1767x_2-1.64(R2=0.8014,P=0.0176),可以用来预测小麦白粉病早春的发生和流行。2015-2017年连续3年采用定容式孢子捕捉器在水平方向上对距菌源中心不同距离处的孢子进行捕捉,结果发现距菌源中心不同距离处的孢子捕捉量与风向存在正相关性,而且各孢子捕捉量之间存在极显着相关性,随着距离增加,相关系数呈减小趋势;当菌源中心病情指数较低时,孢子传播量较低,当田间病情指数达到17.72时,白粉菌分生孢子即可传播到距菌源中心北侧64 m处,但在距菌源中心北侧和东侧20 m、40 m、60 m处的孢子捕捉量之间存在显着差异。距菌源中心北侧0 m、2 m、4 m、8 m、16 m、32 m和64 m处各孢子捕捉量值与传播距离存在对数关系,建立了基于孢子捕捉量(y)与传播距离(x)的关系模型:lny=-0.96ln(x+1)+7.93(R~2=0.9769,P<0.001),可以用来描述孢子捕捉量与传播距离的关系,为病菌孢子捕捉器在小麦白粉病监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小麦白粉病菌越冬温度阈值的确定、田间秋苗潜伏侵染菌源量和早春病害调查抽样技术的建立、早春病害预测预报模型的组建以及田间病菌孢子传播规律的研究,为小麦白粉病的监测、预测预报及其防控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06-01)

林笛[7](2018)在《溶胶—凝胶法制备高阈值Ta_2O_5薄膜及其温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薄膜是激光系统的重要元件,随着激光器向高强度大功率方向发展对光学薄膜的抗激光损伤阈值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光学薄膜的激光损伤机制对提高激光器的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Ta2O5具有高折射率和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较低的吸收,被广泛应用于光学薄膜领域。同时,Ta2O5薄膜有着较高的抗激光损伤特性,近年来在激光薄膜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阈值的Ta2O5薄膜,系统的研究了Ta2O5薄膜的光学性能、抗激光损伤阈值及其温度效应,并通过对其阈值及其损伤形貌的变化规律分析,揭示了Ta2O5薄膜的可能的损伤机制。论文首先介绍了Ta2O5薄膜的研究背景、激光损伤研究进展、基本结构和光学性质及其制备方法。同时主要阐述了本文中用于制备Ta2O5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包括其基本原理、成膜方法及其优缺点等。最后介绍了研究过程中用到的测试仪器及其工作原理,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Ta2O5薄膜过程中各关键成分对Ta2O5溶胶及薄膜性能的影响,且制备的Ta2O5薄膜LIDT最高达到24.1 J/cm2。与此同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一个可制备高阈值Ta2O5薄膜的类叁元相图,这将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该溶胶凝-胶法薄膜制备过程以及可供未来实现更好的改进。以TaCl5为前驱体,使用双添加剂制备Ta2O5薄膜,研究了双添加剂对Ta2O5溶胶及薄膜的稳定性、光学性能和抗激光损伤性能等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双添加剂可大大提高溶胶的稳定性及薄膜的抗激光损伤阈值,最终制备Ta2O5-DP薄膜的LIDT为30.3 J/cm2,并对其损伤机制进行了讨论。利用原位高温激光诱导损伤测试平台,研究了Ta2O5薄膜在不同初始温度下的纳秒激光诱导损伤阈值,当温度由室温升至100℃时,Ta2O5薄膜的LIDT下降约10%,同时在不同温度下薄膜的损伤形貌也有区别。同时,基于缺陷诱导损伤模型,从理论上计算了缺陷处的温度演化,解释了Ta2O5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损伤特性和损伤机制,发现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Ta2O5薄膜的损伤机制由热应力耦合机制逐渐转变为热损伤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张敏,蔡子颖,韩素芹,姚青,刘敬乐[8](2018)在《天津污染天气边界层温度层结变化特征及预报阈值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需求,基于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天津255 m气象塔观测资料及数值模拟,开展天津地区污染天气边界层温度层结变化特征及预报阈值研究.结果表明:(1)天津地区10~250 m高度的气温递减率为0.56℃/100 m,当日均气温递减率小于0.4℃/100 m时,垂直扩散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出现中度以上污染概率为64%,重污染概率为47%.从温度廓线和逆温频率统计分析,贴地逆温占所有逆温的55%,除贴地逆温以外逆温底部最易出现在160 m的高度,大量脱地逆温的出现不利于高架源夜间的排放.(2)每年10月—次年2月天津逆温频率为20%,冬季需要关注逆温情况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如秋、冬季8:00逆温仍然存在,重污染天气出现概率高达56%,中度及以上污染出现概率为72%,是重污染天气辨识的重要指标.(3)7:00—10:00在逆温消散或者日均气温递减率由0.6℃/100 m向0.4℃/100 m变化时,任何细微变化对大气垂直扩散有显着影响.基于天津地区PM_(2.5)污染情况下,数值模拟显示10~250 m的气温递减率由于气溶胶的存在可减少0.06℃/100 m,在25个重污染过程中,日均气温递减率平均下降0.18℃/100 m,对大气垂直扩散条件产生显着影响.因此,在空气污染预报分析时使用不考虑气溶胶辐射效应的天气模式分析温度层结,需要适当调整阈值,尤其是在7:00—10:00逆温消散及垂直温度递减率由0.6℃/100 m向0.4℃/100 m变化时.(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杨兴,倪演海[9](2016)在《基于回波损耗测量的光纤阈值温度传感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1种光纤型阈值温度传感器。在阈值温度以下时,传感器的回波损耗保持在一个固定的值;在阈值温度以上时,传感器的回波损耗保持在另一个固定值。传感系统主机不断测量传感器的回波损耗,一旦发现回波损耗发生了较大变化时,则可知被监测区域的温度达到了阈值。使用单模光纤跳线、石蜡和水,制作了传感器样品,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制作的传感器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可以实现阈值温度传感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冯颖,徐远,刘平英[10](2015)在《寒害首分型 温度调阈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云南省气象局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气象局编制的气象行业标准《橡胶寒害等级》(QX/T169-2012),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于2012年11月29日发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橡胶寒害等级的划分、表征指数及其计算方法,不仅适用于我国植胶(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5-11-17)

阈值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虑平面磨削条件下的热力耦合作用,研究磨削温度阈值对残余应力形成的影响。基于热弹塑性理论,构建预测磨削热产生残余应力的计算模型;加载椭圆移动热源,使用COMSOL有限元软件进行热-弹塑性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得到磨削区域温度场分布与不同磨削参数对工件表层产生初始塑性应变的影响,从而定量分析磨削温度与磨削残余应力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平面磨削实验测得磨削工件表面温度场及磨削后工件表层残余应力,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磨削温度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5%以内;磨削温度产生的初始塑性应变对最终残余应力场有较大影响;在一定磨削参数下,可以确定形成初始热塑性应变及残余拉应力的磨削温度阈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阈值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周梦子,周广胜,吕晓敏,周莉,汲玉河.1.5和2℃升温阈值下中国温度和降水变化的预估[J].气象学报.2019

[2].温俊,唐进元,郑金超.平面磨削条件下温度阈值对残余应力形成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焦琳.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

[4].王妍婷,张静露,杨菁菁.灼口综合征患者定量温度觉阈值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

[5].郭滨德,王晓春,张远东.阈值温度和积温对川西高原林线岷江冷杉径向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6].刘伟.小麦白粉病菌的越冬温度阈值和早春病害预测及病菌孢子的田间传播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7].林笛.溶胶—凝胶法制备高阈值Ta_2O_5薄膜及其温度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8].张敏,蔡子颖,韩素芹,姚青,刘敬乐.天津污染天气边界层温度层结变化特征及预报阈值确定[J].环境科学学报.2018

[9].杨兴,倪演海.基于回波损耗测量的光纤阈值温度传感器设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冯颖,徐远,刘平英.寒害首分型温度调阈值[N].中国气象报.2015

标签:;  ;  ;  ;  

阈值温度论文-周梦子,周广胜,吕晓敏,周莉,汲玉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