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蛋白质论文-崔博舒,衣同辉,郎尉雅,刘惠铭,刘洪羽

周期蛋白质论文-崔博舒,衣同辉,郎尉雅,刘惠铭,刘洪羽

导读:本文包含了周期蛋白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周期节律,乳腺癌,蛋白质组学

周期蛋白质论文文献综述

崔博舒,衣同辉,郎尉雅,刘惠铭,刘洪羽[1](2019)在《生物周期节律紊乱大鼠乳腺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光照条件改变所致的生物周期节律紊乱大鼠乳腺组织蛋白组学,重点分析乳腺癌等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探讨生物周期节律紊乱对乳腺癌等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1)制备外界光照环境改变所致的生物周期节律紊乱大鼠动物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实验大鼠下丘脑组织Clock、Bmal1、Per1、Per2、Cry1、Cry2核心生物钟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观察大鼠的日常行为及检测体内雌二醇(E_2)水平,来验证生物周期节律紊乱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是否成功。(2)应用iTRAQ蛋白标记技术、HPLC分离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检测生物周期节律紊乱实验组和对照组乳腺组织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并应用GO及Pathway等注释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生物周期紊乱可导致主要的时钟分子表达水平异常,其中Bmal1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其他生物钟因子的表达呈不规律性变化。实验组大鼠的行为异常,其自身昼伏夜出的节律性行为逐渐消失。(2)生物周期节律紊乱实验组大鼠血清中E_2的含量为(132.8±8.7)pg/mL,对照组为(125.95±0.9)pg/mL。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大鼠血清中E_2水平有显着升高(P<0.05)。(3)对两组大鼠的乳腺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实验检测到1 716种蛋白,并对其中1 651种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有169种蛋白在两组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60种蛋白在实验组中表达上调,有109种蛋白表达下调。经GO、Pathway等注释分析发现:Tensin1、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pi、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theta 2、Calmodulin-like 5、Calmodulin-3等与肿瘤、内分泌等相关蛋白质表达异常。结论 (1)实验室模拟人类由于外界光照环境改变导致的生物周期节律紊乱能够改变大鼠乳腺组织中蛋白质表达模式。(2)Tensin1、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pi、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theta 2、Calmodulin-like 5、Calmodulin-3等多种与肿瘤、内分泌相关的重要生物功能分子表达水平发生改变,提示生物周期节律紊乱可能通过影响肿瘤及内分泌等信号通路参与乳腺癌等乳腺疾病发生、发展进程,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9年17期)

胡观丽,张晶波,董洁,胡胜男,刘建维[2](2019)在《雌激素受体α、β及细胞周期蛋白D1、癌基因蛋白质P2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β(ERβ)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P2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6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组织中ERα、ERβ、CyclinD1和P2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Rα、ERβ、CyclinD1和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47.69%、32.31%、76.92%、49.23%)、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90.00%、46.67%、43.33%、66.67%)和正常子宫内膜(73.33%、63.33%、13.33%、96.67%)叁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α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最高,ERβ和P2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最高,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最高。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在Ⅲ-Ⅳ期、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ERβ在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Ⅰ-Ⅱ期病人(P<0.05);CyclinD1在低分化和肌层浸润深度≥1/2的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P<0.05);而P21在Ⅰ-Ⅱ期、高中分化以及肌层浸润深度<1/2的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结论 ERα和ERβ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形成及进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可能发挥促进癌症形成及进展的作用,P21在子宫内膜癌中则可能发挥抑制癌症形成及进展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乌凤章,王贺新[3](2019)在《笃斯越橘响应低温和短光周期的蛋白质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年生笃斯越橘苗为材料,将苗木分别置于对照(23℃,日照长度14 h),低温短日照(4℃,日照长度10 h)和低温长日照(4℃,日照长度14 h)的人工气候室中。处理21 d后,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枝条蛋白质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通过质谱鉴定出5 972个蛋白质,60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在低温短日照与对照比对组中,丰度显着上调蛋白有140个,丰度显着下调蛋白有114个;在低温长日照与对照比对组中,丰度显着上调蛋白有255个,丰度显着下调蛋白有122个;在低温短日照与低温长日照比对组中,丰度显着上调蛋白有39个,丰度显着下调蛋白有187个。这些蛋白主要参与(1)RNA代谢,(2)蛋白质翻译后修饰,(3)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4)能量代谢和转换,(5)脂质代谢,(6)次生代谢产物合成,(7)抗氧化与胁迫防御,(8)光合作用,(9)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结果表明与抗冻性有关的蛋白差异表达主要受低温诱导,少数蛋白表达受低温和光周期共同影响,低温短光周期更有利于抗冻性形成。低温锻炼可显着提高RNA代谢、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抗氧化和防御反应、次生代谢产物合成以及脂质代谢过程中许多蛋白质的丰度,提示这些代谢途径和相关蛋白可能在笃斯越橘抗冻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钟梨,李楠,刘海鹰[4](2018)在《LncRNA RP1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质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一文中研究指出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是一类无蛋白质编码功能,长度大于200 nt的RNAs。qRT-PCR实验证实,lncRNA RP1-506.5(命名为RP1)在人结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RP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为癌旁组织表达量的8.5倍。在HCT116细胞中,上调RP1的表达,同时在HCT8细胞中沉默RP1的表达,探讨RP1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MTS检验、活细胞工作站增殖实验,结合平板克隆检测发现,过表达RP1能明显促进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能力。而在HCT8细胞中沉默RP1表达后,该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减弱。流式细胞周期分析的结果表明,RP1能促进细胞周期快速通过G_1/S检测点,并能加速S期进程。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在HCT116细胞中上调RP1的表达,P21的表达水平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依赖细胞周期蛋白激酶6(CDK6)表达水平上调;当沉默LncRNA RP1的表达时,能上调P21的表达水平,下调cyclinD1、CDK6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表明,LncRNA RP1可通过调控周期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罗迪[5](2018)在《野牛草叶、根对差异光周期的生理应答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生物钟是植物内源的能够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与环境昼夜变化相适应的调节机制,生物钟系统使植物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并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环境光周期改变后,植物对不同光周期的应答过程中所涉及的蛋白质及调控网络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为材料,以12L/12D光周期为对照,设置6L/18D、18L/6D两个光周期处理,测定叁种光周期下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不同光周期下野牛草叶片和根系中蛋白质组进行研究,探索了野牛草对不同光周期的生理及蛋白质组学应答,研究结果如下:(1)野牛草叶绿素含量、叶片和根系的细胞膜透性、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具有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差异光周期下各指标动态变化趋势不同,同一光周期下各指标变化趋势整体相对一致;野牛草叶片和根系中MDA含量的变化反映了野牛草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2)相较于12L/12光周期,6L/18D和18L/6D光周期下野牛草叶、根细胞中SOD、CAT活性增加,在植物抗氧化保护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3)不同光周期下野牛草叶、根中共鉴定出蛋白4717个,发生显着性变化(倍数上调大于2倍或下调小于0.5且P值小于0.05)的蛋白1103个;与12L/12光周期相比,6L/18D光周期下显着上调的蛋白198个,显着下调的蛋白197个;18L/6D光周期下显着上调的蛋白389个,显着下调的蛋白319个。(4)GO注释的结果显示受到光周期影响数量较多的蛋白质定位在细胞的膜脂、细胞器上,主要具有抗氧化活性、信号识别粒子、转运蛋白活性等分子功能,主要参与植物碳代谢、响应刺激、生物调节等途径。(5)KEGG 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光合作用通路、氧化磷酸化通路、光合生物的碳固定代谢通路、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通路、过氧化物酶体、苯丙素生物合成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植物昼夜节律等通路呈现蛋白质富集,在野牛草响应不同光周期处理中起主要作用。综上所述,对不同光周期下野牛草叶、根中生理指标及蛋白质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究,光周期改变,各生理指标的节律性变化趋势发生变化,同时野牛草通过光合作用、光合生物的碳固定、氧化磷酸化、昼夜节律等途径来调整适应新的光周期环境。6L/18D和18L/6D光周期下野牛草叶片、根系通过活性氧清除系统等途径减少光周期改变带来的细胞损伤,通过改变光合速率及昼夜节律来调整适应新的光周期环境并维持植株正常生长。(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8-04-01)

董珂珂,王璇,杨雪雨,朱小蕾[6](2017)在《基于蛋白质专一性力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与Roscovitine衍生物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子对接,将极化的蛋白质专一性电荷(PPC)替换AMBERFF03电荷,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和结合自由能计算等方法研究3种Roscovitine衍生物抑制剂与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的相互作用,分析药物与其周围残基之间的氢键作用以及蛋白质极化对静电作用和范德华作用等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3种抑制剂与CDK5的结合模式很相似,范德华力对亲和能有较大贡献。但残基分解分析表明Glu81、Cys83和Lys89与抑制剂形成静电相互作用能显着区分3种不同Roscovitine衍生物类抑制剂的生物活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胡小超,高春起,严会超,王修启[7](2016)在《不同繁殖周期种鸽嗉囊生理结构变化及鸽乳蛋白质合成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繁殖周期种鸽嗉囊生理结构的变化及鸽乳蛋白质合成的机制,为促进鸽乳蛋白质的合成及乳鸽生长提供理论指导。试验选取10只刚被种鸽哺喂完毕的1日龄雏鸽,采集鸽乳并进行常规养分分析;在孵化期第14、16天,哺喂期第1、3、7天和休产期分别选取5对种鸽,屠宰种鸽并收集血液和嗉囊样品,检测血清中激素含量、嗉囊生理结构变化以及嗉囊组织IRS1/Akt/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蛋白质约占总鸽乳成分的60%(干物质基础),随着哺育时间(哺育第1~7天)的增加,鸽乳中蛋白质的含量不断下降(P<0.05),而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着差异。2)随繁殖周期由休产期到哺育期的转变,种鸽嗉囊的绝对重量、相对重量和厚度均显着增加(P<0.05),并在哺育第3天达到峰值;嗉囊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休产期种鸽嗉囊内壁基本平滑,表层有少量矮小钉突,从孵化期到哺育期,嗉囊组织不断增厚,同时内壁钉突不断增大,在孵化末期(第16天)和哺育早期(第1~3天)相邻钉突出现融合现象,在哺育期第7天,相邻钉突逐渐分离。3)哺育期种鸽血清中催乳素和胰岛素含量分别为20.34ng/mL、1.41 nmol/mL,显着高于休产期的9.72 ng/mL、0.29 nmol/mL(P<0.05)。4)与休产期种鸽相比,哺育期种鸽嗉囊组织中p-IRS1、p-Akt、p-TOR、p-S6K、p-S6、p-4EBP1和eIF4E的表达均显着增加(P<0.05)。结果提示,蛋白质为鸽乳主要营养成分;随繁殖周期由休产期到哺育期的转变,种鸽嗉囊组织外观形态和生理结构均发生较大变化,形成了鸽乳合成的生理结构基础;哺乳期种鸽可能通过激活IRS1/Akt/TOR信号通路促进嗉囊中鸽乳蛋白质的合成。(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二次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10-21)

胡小超[8](2016)在《不同繁殖周期种鸽嗉囊生理结构及鸽乳蛋白质合成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肉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肉鸽产业规模正以15%的年增长速度不断发展壮大。乳鸽是肉鸽市场的主要消费形式,而其出壳后无法主动采食,乳鸽的前期生长离不开双亲种鸽嗉囊分泌鸽乳的哺育。鸽乳是1~7日龄雏鸽唯一的营养物质来源,其中富含各种氨基酸、免疫球蛋白IgA和IgG等,对乳鸽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然而,种鸽嗉囊组织中鸽乳蛋白合成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不同繁殖周期的美国王鸽为研究对象,选取30只雏鸽,采集鸽乳并分析其常规养分含量;在孵化期第14、16天,哺喂期第1、3、7天和休产期分别选取5对种鸽,解剖种鸽并收集嗉囊,检测嗉囊相对重量和厚度变化;在休产期和哺育期第1天分别选取5对种鸽,采集血液并制备血清,检测血清中催乳素和胰岛素含量变化,同时采集嗉囊分子样,并检测嗉囊组织中IRS1/Akt/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了不同繁殖周期种鸽嗉囊生理结构变化及鸽乳蛋白质合成的机制,旨在为鸽乳蛋白质的合成及乳鸽生长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蛋白质为鸽乳的主要营养成分,随着哺育时间(哺育第1~7天)的增加,鸽乳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不断下降,而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着差异。(2)与休产期相比,哺育期种鸽嗉囊的相对重量和厚度显着增加,并在哺育第叁天达到峰值;嗉囊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休产期种鸽嗉囊内壁基本平滑,表层有少量矮小钉突;从孵化期到哺育期,嗉囊组织不断增厚,同时内壁钉突不断增大,在孵化末期(第16天)和哺育早期相邻钉突出现融合现象;在哺育期第7天,相邻钉突逐渐分离。(3)哺育期种鸽血清中催乳素和胰岛素含量分别为20.34 ng/mL、1.41 nmol/mL,显着高于休产期的9.72 ng/mL、0.29 nmol/mL(P<0.05)。(4)与休产期种鸽相比,哺育期种鸽嗉囊组织中p-IRS1、p-Akt、p-TOR、p-S6K、p-S6、p-4EBP1和eIF4E的表达均显着增加(P<0.05)。结论:随繁殖周期由休产期到哺育期的转变,催乳素作用于种鸽嗉囊组织,其外观形态和生理结构均发生较大变化,形成了鸽乳合成的生理结构基础;哺乳期种鸽可能通过激活IRS1/Akt/TOR信号通路促进嗉囊中鸽乳蛋白质的合成。(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曹蕾[9](2016)在《1.口服益生菌对儿童特应性皮炎预防作用长期效果的系统评价 2.小鼠皮肤不同毛发周期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过敏性疾病在发达国家的发生率逐年增高。特应性皮炎是一常见过敏性疾病,该病自婴儿期发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加重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但是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只能缓解其病情发作,而不能避免其反复发作。有研究显示,孕期及出生后早期口服益生菌可以预防特应性皮炎发作,但是对其长期的预防效果报道不多。目的:系统评价口服益生菌对婴幼儿特应性皮炎预防作用的长期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和CNKI数据库,收集益生菌预防婴儿特应性皮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且评估时间距离服用益生菌的时间不少于5年。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7月31日。由2位评价员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并核对后,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研究,共1955个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均为较高质量的研究。异质性检验显示各项研究具有统计学上的同质性(p=0.10,I2=0.46),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生菌组的儿童特应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86,95%CI(0.77-0.96),p=0.005]。而两组间在IgE相关的特应性皮炎及敏感体质的干预作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在怀孕后期就开始服用益生菌者,儿童在5岁以后的特应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83,95%CI (0.74-0.94), p=0.002]。出生后才开始服用益生菌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结论:孕后期至出生后早期服用益生菌可以减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生率,并且这种作用可以维持到将来的五年以上。目的:筛选小鼠不同毛发周期,皮肤中差异表达的蛋白。方法:建立小鼠毛发周期循环的模型,取不同毛发周期(0d,8d,20 d)的皮肤样本,提取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通过质谱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并运用生物信息学、Gene Ontology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的分析。结果:有44个差异蛋白通过双向蛋白电泳及质谱分析得到鉴定,选取生长期表达上调的3个蛋白,行Western blotting进行验证。生物信息学发现所得到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与细胞凋亡、细胞增殖与分化和信号传导等有关。结论:初步筛选出小鼠不同毛发周期,皮肤中存在的44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彭巍,张君,徐尚荣[10](2016)在《不同剂量铝对小鼠F9畸胎瘤细胞周期、凋亡和DNA-蛋白质交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铝对小鼠F9畸胎瘤细胞周期、凋亡和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 crosslinks,DPC)的影响。不同水平的氯化铝(0、50、100、200μmol/L,Ⅰ~Ⅳ组)作用F9细胞24h后,采用MTT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毒性,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法分别研究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荧光比色法研究DPC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各剂量组细胞的增殖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不同水平的降低,S期细胞数量的百分比、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不同程度的升高,存在剂量-效应相关。结果表明:过量的铝能够打破F9细胞氧化抗氧化的平衡,对细胞DNA产生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周期蛋白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β(ERβ)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P2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及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6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组织中ERα、ERβ、CyclinD1和P2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Rα、ERβ、CyclinD1和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47.69%、32.31%、76.92%、49.23%)、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90.00%、46.67%、43.33%、66.67%)和正常子宫内膜(73.33%、63.33%、13.33%、96.67%)叁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α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最高,ERβ和P2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最高,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最高。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在Ⅲ-Ⅳ期、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ERβ在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Ⅰ-Ⅱ期病人(P<0.05);CyclinD1在低分化和肌层浸润深度≥1/2的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P<0.05);而P21在Ⅰ-Ⅱ期、高中分化以及肌层浸润深度<1/2的组织中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结论 ERα和ERβ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形成及进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可能发挥促进癌症形成及进展的作用,P21在子宫内膜癌中则可能发挥抑制癌症形成及进展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周期蛋白质论文参考文献

[1].崔博舒,衣同辉,郎尉雅,刘惠铭,刘洪羽.生物周期节律紊乱大鼠乳腺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广东医学.2019

[2].胡观丽,张晶波,董洁,胡胜男,刘建维.雌激素受体α、β及细胞周期蛋白D1、癌基因蛋白质P2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药.2019

[3].乌凤章,王贺新.笃斯越橘响应低温和短光周期的蛋白质组分析[J].园艺学报.2019

[4].钟梨,李楠,刘海鹰.LncRNARP1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质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8

[5].罗迪.野牛草叶、根对差异光周期的生理应答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

[6].董珂珂,王璇,杨雪雨,朱小蕾.基于蛋白质专一性力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与Roscovitine衍生物的作用机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胡小超,高春起,严会超,王修启.不同繁殖周期种鸽嗉囊生理结构变化及鸽乳蛋白质合成的机制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二次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8].胡小超.不同繁殖周期种鸽嗉囊生理结构及鸽乳蛋白质合成的机制[D].华南农业大学.2016

[9].曹蕾.1.口服益生菌对儿童特应性皮炎预防作用长期效果的系统评价2.小鼠皮肤不同毛发周期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

[10].彭巍,张君,徐尚荣.不同剂量铝对小鼠F9畸胎瘤细胞周期、凋亡和DNA-蛋白质交联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6

标签:;  ;  ;  

周期蛋白质论文-崔博舒,衣同辉,郎尉雅,刘惠铭,刘洪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