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付琳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付琳

关键词:抗震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用

引言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越来越多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入城市,从而对住房产生了极大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保障,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人们都离不开房屋建筑。那么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人们所居住的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就显得越发重要。尤其是对于处于高发地震带的区域,更应当重视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抗灾害能力。

1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分析

结构设计要以满足实际需求为基本原则,同时要保证建筑具有不错的抗震性能,从建筑结构和材料等方面入手做好把控,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抗震材料时要结合使用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其中,刚性材料具体包括水泥和砂石等,有着不错的抗渗透性能;使用的柔性材料具体包括油毡和玻璃布等,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2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进行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2.1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工程领域蓬勃发展,大量的建筑群一一落成,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场所。当前在建筑行业,建设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偷工减料,造成建筑物不能达到抗震设计的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再者,现阶段人们生活和谐稳定,认为地震距离自己很遥远,所以只看重房屋的地理位置以及美观程度,对房屋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重视不够。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我国房屋抗震设计发展进程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地震必将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我们要对房屋的抗震设计提起足够的重视。

2.2有利于推动城市规划的进程

首先,房屋建筑为了达到市政规范的要求就必须体现建筑的抗震设计能力,除此之外,在城市的规划中,往往需要很多的建筑单元,这些建筑都需要考虑整体的布局。其次,进行城市规划往往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因此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这样其他建筑单元落成的时候,可以结合城市规划的图纸进行对比,从而创造更加多元化的结构布局。如果建筑被损坏可能就会影响城市规划的进程。

2.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氛围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行房屋的抗震设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地震发生时,房屋良好的抗震能力能够减少人员的伤亡和人们财产的损失,这样人们就会及时脱离自然灾害的阴影,早日投入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去,有利于良好社会氛围的构建。因此,做好抗震设计不仅仅提高了房屋的使用寿命,甚至从宏观角度来说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3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3.1严格遵循地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标准是与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的。我国目前实行抗震设防依据的“双轨制”,即采用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参数。地震设防标准的制定是基于一定事实为依据的,因此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之中,严格遵循地震设防标准,针对不同房屋建筑的抗震度要求进行设计,确保所设计的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对于地震设防的相关要求。即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房屋建筑类型的不同,结合地震设防标准来考虑房屋建筑的实际抗震要求,确保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地追求房屋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选择合理建筑结构体系

对于房屋建筑的抗震效果而言,所选择的建筑结构体系将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抗震效果。所以在对房屋建筑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对于房屋建筑的整体情况务必要考虑周全,不能因为个别的建筑结构对整体建筑的抗震效果产生影响。将抗震设计应用到房屋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房屋建筑结构体系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唯有如此,才能够使得被设计出来的房屋建筑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又能够具有一定的抗地震灾害能力。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来设计每个构件,确保即使有部分地方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对房屋建筑整体的结构安全造成影响。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应注意分析当地地震的传递路径,对各项参数的计算应做到严格控制。在对竖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确保具备良好的应力水平,可以承担建筑自身的重力荷载。比如对于转换结构而言,应尽量做到使上部结构竖向构件传来的垂直重力荷载通过转换层一次至多二次转换。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应注意控制建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每个构建都可以承受均匀的作用。

3.3建筑物的刚度

对于建筑的抗震性设计,除了要加强建筑的外部防护,更重要的是建筑本身刚度的加强。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要确保材料质量可靠,从而保证房屋的稳固。这就需要在抗震设计时进一步加强对于建筑材料的分析,尽最大可能来寻找最优的建筑材料,使其应用效果达到最佳,这样不但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还能有效减少材料所需成本,以及由于建筑施工而产生的材料浪费现象。更重要的是,对材料进行优化,还可以对抗震性设计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为建筑物的结构奠定良好的内部基础。

3.4设置多重抗震防线

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的抗震性,应对频发的地震,需要设计多层的抗震防御措施。所谓多重抗震性设计,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以及建筑所处地带来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抗震设计,特别是对于组成建筑的各个构件方面。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选择具有良好刚度和延展性的构件,以此来构成建筑的第一道抗震防线,同时还要对其加以第二道、第三道的防线设置,从而有效的加强建筑抗震能力,当建筑的抗震防线体系形成后,如果地震较为严重,突破了我们所设立的第一道抗震防线,那么还会有后续的抗震措施来保护建筑,为人们提供人身财产安全。多重抗震设计对设计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给予抗震性设计充分的重视。

3.5合理计算建筑结构参数

通过分析近些年来的地震灾害现象,可以发现同一地震等级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房屋建筑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严格遵循地震设防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才能够使得所制定的抗震设计方案是科学的、有效的。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合理计算房屋建筑结构参数,确保所计算出来的结构参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好是可以进行地震灾害模拟试验,参考地震灾害模拟试验的实验结果来展开结构参数的计算,一方面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一方面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确保所设计的房屋建筑拥有符合地震设防标准的抗震性能。

结束语

从结构设计实践来说,做好抗震设计,合理选择建筑场地,做好地基与基础的优化设计等,对保证建筑性能有着积极的作用。现针对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抗震设计应用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楠.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居舍,2018(35):92+106.

[2]朱慧鹏.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8,44(35):42-43.

[3]刘鹏.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49):98-99.

[4]安少杰.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9):100-101.

标签:;  ;  ;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付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