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门在哪里?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门在哪里?

刘权石(和静县223团中学新疆和静841300)

普遍有不少学生感到:学语文,是满天麻雀都要捉,太伤神费力。如果只有老师苦教,学生不爱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会成一句空话。良好的教学质量,来源于学生的勤奋,学生的勤奋来源于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来源于语文教师。

教师要能优化课堂结构。以前教学,我生怕耽误时间,常常是“我讲你听”包了场。只有教师语言信息的发出,没有学生语言信息的反馈。这种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的机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无兴趣,惰性产生,久而久之,学生感到学语文是个负担。这种弊病面前,我认真改变了课堂结构,采用“我问你答”“学生互问互答”的讨论式教学方式。既有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信息交流,还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例如:我在进入新课《宇宙里有什么》解题时问学生:“宇宙是什么”?一个学生说:“就是天嘛”。一个学生说:“不,是整个地球上”。我说:“真的这样吗?请同学们查查字典”。最后同学们明白了,四方上下为字,古往今来为宙,则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称。这种多向信息的交流,有疑问、有争论、有惊讶、有收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动变主动,集中了注意力,培养了思维能力,煅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过着愉快的精神生活,一点也不感到语文课难得过了。组织这种教学,教师必须首先熟烂教材,精心设计题目,讨论时能随机引导。

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教学中,与学生不相适应的东西越多,越易使学生感到压头。如果教师只看到学生需要教的一面,没有看到学生语文水平在不断提高的一面,不考虑到学生有独特见解的一面,这样教师只想到自己怎么去教,学生懂的东西在重复地教,不懂的不能涉及到。学生的积极性始终受到压抑,学生怎么能学得轻松,又怎能产生学习兴趣呢?

我在教《故乡》一文时,按资料上教学建议,着重分析闰土,而杨二嫂这个人物只带过就行了。可是教学中,有个学生问:“小说写闰土就足以反映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破产的悲惨景象了,为什么还要写杨二嫂这个人物呢”?备课要求与学生实际发生了矛盾。于是,我有意识地问大家:“杨二嫂是干什么的?她有什么变化吗”?学生踊跃发言了,有的说:“靠打豆腐度日,是个小市民。”有的说:“她比以前瘦了、颧骨高了、嘴唇薄了”。这时有个同学饶有兴趣地站起来开了腔:“闰土那样的人成了木偶人,杨二嫂这样的小市民又破产了,写杨二嫂是从各个不同阶级的角度来反映农村衰败景象”。这时我牵一毛动全身地点拨:作者为什么写“我”的辛苦展转,为什么还要抓住“水生的脸”“我的母亲的凄凉的神情”等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学生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教师要指导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学得苦,学得死是挫伤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以记忆为例,学生常常死记硬背,有不少学生越读越疲劳,横心放睛由它去。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就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在下野解的基础上,对篇幅长的,引导学生用分层记忆法。如《冯婉贞》先将记忆内容划分层次,分散难点,各个击破,再连贯记忆。对篇幅短的,如《陋室铭》我采用尝试回忆法,读个大概程度后,再一遍一遍地试背下去,发现哪些地方最容易遗忘,只要反复思考这些遗忘点与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在理解基础上重点突破,就不难背朗了。

又如:每当临考前,学生常常问:“老师,我们要复习些什么呀?”学生对学语文心中无底,平约不及早引导他们把握这个“底”,学生是会畏难放弃的。平时,我一方面在学生中读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讲清本年级的读书要求,另一方面,我让学生收集历次考试的试卷,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再分别以学过的单元为范围,要求学生自拟一份试卷,然后将“m”卷在全班交换做。开展拟卷、做卷的语文学习竞赛。“拟卷”做卷仿佛是他们在比“心计”,“拟卷”的都挖空心思地精拟拭题,接着能扎实地复习应付调换的试卷。多渠道的训练,相互取长补短,拓宽了知识面,在有趣的活动中,又自然牢固了知识点。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门”应当是有的。我们要放开手脚,大胆地闯,认真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是能从不同的角度找到这个“门”的。

标签:;  ;  ;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门在哪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