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利息理论论文-樊弘,张雪琴,王丹

马克思利息理论论文-樊弘,张雪琴,王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克思利息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凯恩斯,产业资本家,供给价格,货币资本家

马克思利息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樊弘,张雪琴,王丹[1](2018)在《凯恩斯和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货币和利息理论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樊弘(1900—1988),四川江津人,我国着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曾担任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之职。1937—1939年,樊弘来到英国剑桥,师从着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莫里斯·多布。在剑桥学习期间,樊弘深入比较了马克思《资本论》和凯恩斯刚刚发表不久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撰写了《凯恩斯和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货币和利息理论的比较》一文。该文于1939年10月发表于英国的《经济研究评论》第7卷第1期。这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篇对凯恩斯和马克思进行比较的文章,樊弘在文中充分肯定了马克思的贡献,提出凯恩斯是以另一套术语讨论了马克思业已表达的观点。1968年,该文被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和现代经济学》所收录。在澳大利亚学者霍华德和金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中,樊弘也因这篇论文成为书中唯一被编入书后索引的中国学者。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同时也恰逢樊弘教授逝世30周年,本刊特地安排翻译了樊弘的这篇经典论文,以飨广大读者。(本文来源于《政治经济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曹昭[2](2015)在《机会成本:利息理论的一个新视角——关于熊彼特、庞巴维克、马克思等人利息理论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利息理论是政治经济学说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对比、分析熊彼特、庞巴维克、马克思等人利息理论的基础上,用机会成本概念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作出一个尝试性的解释,这对我们理解经济体系的内在本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5年03期)

李建建[3](2008)在《马克思利息理论的二重性与当代利率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叁卷中卓有成效地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息及利息率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研究,为后人留下了辩证统一的、博大精深的利息理论。对马克思利息理论要继承和坚持,这是我们所依循的根本原则。但是,面对现代市场经济实践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又不能按图索骥,而应结合实际,科学地认识和研究,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研究》期刊2008年11期)

连小超[4](2008)在《马克思利息理论与凯恩斯利息理论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认为"利率"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决定,而凯恩斯认为"利率"由货币的供求来决定,两者到底孰是孰非?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人们更经常接触到的往往是货币利率,无论是银行信贷、还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都离不开凯恩斯由货币供求决定的利率。这是否说明在现代凯恩斯的"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的观点的正确,而马克思的"利率由借贷资本供求决定"的观点过时了?因此,本文试图对马克思利息理论与凯恩斯利息理论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华商》期刊2008年16期)

史永立[5](2008)在《马克思利息理论与西方利息理论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对一国宏观经济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这就需要一个完整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利息理论的比较研究,探索适用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从而更好的指导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本文首先论述了马克思利息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利息的产生、利息的来源和本质、利息率的决定、利息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及利息率的经济作用;其次,将西方利息理论的研究划分为早期西方利息理论、近现代西方利息理论和当代西方利息理论的发展叁个阶段,简要介绍和分析了叁个阶段不同流派或个人的利息理论的主要内容;再次,将马克思利息理论与西方利息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包括:阶级立场和研究目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从总体上来看,马克思利息理论和西方利息理论在阶级立场和研究目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分歧,二者是属于两个根本对立的理论体系;而在具体研究内容上,它们在利息的来源与本质、利息率的决定、利息和利息率的作用以及利率政策效应等方面也存在着分歧;但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两种利息理论在市场利息率的决定、利率的功能作用、利率结构、利率政策等方面的认识上又存在着某些共通之处。最后,提出两种利息理论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意义,指出马克思的利息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息问题具有指导意义;而西方利息理论尽管具有明显的缺陷,但它对我国经济生活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要建立适合我国的科学的利息理论体系,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实际,吸收和借鉴西方利息理论中的合理成分,不断地赋予马克思利息理论以新的内容,从而更好的指导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8-06-30)

闫素仙[6](2008)在《马克思主义利息理论与西方现代利息理论的比较:继承与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家都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利息理论,但他们的利息理论无论是理论构建的出发点,还是理论内涵都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的利息理论与西方利息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以从根本上把握两大利息理论体系的优劣。对马克思利息理论既要继承和坚持,又要加以丰富和发展;对于西方利息理论,要有分析有鉴别地批判其非科学的成分,吸收其合理有用的成分。(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研究》期刊2008年06期)

董娟[7](2008)在《用马克思利息理论解读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马克思利息理论的阐述,用利率的市场性来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期刊2008年13期)

董建卫[8](2008)在《重新认识马克思利息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经济社会有一些特殊的不同于马克思生活时代的经济现象,这些现象包括利息率大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小于零和平均利润率形成的障碍等。通过深入的分析这些表面上似乎和马克思利息理论不符的经济现象,得出这些现象在本质上并没有违背马克思的利息理论,只是该理论的一些特殊表现形式。通过全面的分析最后得出马克思的利息理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应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08年04期)

李建建[9](2007)在《马克思利息理论的二重性与利率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叁卷中卓有成效地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息及利息率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研究,为后人留下了辩证统一的、博大精深的利息理论。对马克思利息理论既要继承和坚持,这是我们所依循的根本原则。但是,面对实践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又不能按图索骥,而应结合实际,科学地认识和研究,对其加以丰富和发展。(本文来源于《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7-12-01)

张福军[10](2007)在《应科学运用马克思的工资和利息理论——兼与关柏春等有关观点的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实行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形式,是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在私营和外资企业中,工资依然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而非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利息收入是非劳动收入,但是非劳收入并不等同于剥削收入。(本文来源于《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马克思利息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息理论是政治经济学说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对比、分析熊彼特、庞巴维克、马克思等人利息理论的基础上,用机会成本概念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作出一个尝试性的解释,这对我们理解经济体系的内在本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克思利息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樊弘,张雪琴,王丹.凯恩斯和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货币和利息理论的比较[J].政治经济学报.2018

[2].曹昭.机会成本:利息理论的一个新视角——关于熊彼特、庞巴维克、马克思等人利息理论的反思[J].社科纵横.2015

[3].李建建.马克思利息理论的二重性与当代利率实践[J].当代经济研究.2008

[4].连小超.马克思利息理论与凯恩斯利息理论的比较[J].华商.2008

[5].史永立.马克思利息理论与西方利息理论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8

[6].闫素仙.马克思主义利息理论与西方现代利息理论的比较:继承与借鉴[J].当代经济研究.2008

[7].董娟.用马克思利息理论解读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8].董建卫.重新认识马克思利息理论[J].时代金融.2008

[9].李建建.马克思利息理论的二重性与利率实践[C].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7

[10].张福军.应科学运用马克思的工资和利息理论——兼与关柏春等有关观点的商榷[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

标签:;  ;  ;  ;  

马克思利息理论论文-樊弘,张雪琴,王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