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

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方法:选取肝HCC患者30例为HCC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肝胆管细胞癌患者30例为肝胆管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特点。结果:HCC组中有8例表现出肝内转移,1例有胆管结石,早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为767%;肝胆管癌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有肝内转移,6例有胆管结石,延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要点主要在于是否发生肝内转移及胆管结石,同时两者的强化阶段存在差异,必须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CT特点

肝细胞癌及肝胆管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常见类型,对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进行正确诊断,能够帮助医生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分别对肝HCC患者及肝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CT扫描,并总结两种疾病的CT诊断特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肝细胞癌患者30例为HCC组,另选取同期来院治疗的肝胆管细胞癌患者30例作为肝胆管癌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且经过术后病理学检查后确诊[1]。HCC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39±27)岁;肝胆管癌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45±2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使用CT机(美国GE公司生产的CT/e型CT扫描机)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膈顶位置至肝脏下缘部位,具体步骤为:①首先进行全肝平扫;②平扫后静脉注射碘海醇对比剂100ml,注入速率为4~5ml/s;③注入完毕后的20~30s及65~75s后分别进行螺旋CT动脉期及门脉期全肝扫描;④增强扫描后进行延迟扫描,延迟时间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一般为7~15min。扫描层厚均为8mm,部分病灶较小的患者进行35mm薄层扫描。

13疗效判断标准[2]根据患者的CT扫描结果,统计两组患者中发生肝内转移、胆管结石的病例数,并分别统计早期强化及延迟强化的患者数量。

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HCC组中有8例(267%)表现出肝内转移,1例(33%)患者有胆管结石,患者多为早期强化;肝胆管癌组患者中有2例(67%)患者有肝内转移,6例(200%)有胆管结石,延迟强化患者所占比例较大。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讨论

肝胆管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多伴有慢性胆管炎或胆管结石等合并症,有研究推断其发病原因与胆管系统的炎性反应有关[3]。肝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的确诊指标,患者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CT扫描能够及早发现病症的间接征象,为病症确诊提供条件。因此,分析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31平扫结果HCC组患者的病灶部位均呈现出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区域,有明显的占位效应,且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间的界限不明,肿瘤发生肝内转移的可能性较高,肝门部位病变患者的肝脏边缘部位有不同程度隆起;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显示,病灶大多为低密度片状区,肝脏边缘有不同程度的凹陷。本研究结果显示HCC组患者中发生肝内转移的患者比例为267%,远高于肝胆管癌组的67%。

32增强及延迟扫描的差异性HCC为血供良好的肿瘤类型,血供来源的90%为肝动脉;另有10%的血供来自门静脉[4]。CT增强扫描的早期结果显示:①病灶区有明显的环状强化,强化区域缺乏规律性,且肝动脉的内径明显增大;②门脉期病灶部位的强化效果变弱,直径超过6cm的病变区域中包括有不规则的组织坏死区域。同时,延迟扫描未表现出强化特点。肝胆管细胞癌患者的增强扫描特点有:①动脉期的肝脏边缘呈环形或延伸进肿瘤内,导致增强区域呈锥形;②病灶周围有异常灌注现象,且中心区域未坏死组织的强化结果不具有定型特点;③门脉期影像学特点显示,增强幅度减弱,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扫描范围内的胆管区域存在明显结石。本次研究中,HCC患者的早期强化率为767%,明显高于肝胆管癌组。此外,除了较为特殊的肝门区病变或肝内胆管扩张等病变类型外,其它HCC患者有胆管结石或钙化现象的可能性较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HCC组患者中有胆管结石的患者数量为1例。因此,影像学医师可通过观察早期强化图像中的病灶区域形状、门脉期病灶强化范围是否扩大及是否存在胆管结石,并注意延迟扫描图像中是否有强化特点等,对肝HCC和肝胆管细胞癌进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胆管结石、肝内转移及强化阶段差异等方面,临床诊断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滨,乔慧洁,于德新,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螺旋CT增强特征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的相关性[A].第二届放射青年医师学术论坛暨第一届全国MR功能成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2]胡晓燕.18F-FDGPET/CT显像对肝细胞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的比较研究[D].2011.

[3]雷晓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临床特征的对比研究并4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报告[D].2012.

[4]杨丽,马存文,韩丹.肝内型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CT表现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08,27(2):12-13.

标签:;  ;  ;  

肝HCC与肝胆管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