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论文-周其超,陶存炳,黄伟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论文-周其超,陶存炳,黄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控相控阵系统,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偏压控制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周其超,陶存炳,黄伟[1](2019)在《一种基于斜率检测算法的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偏压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在光控相控阵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外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稳定性下降、工作点易发生漂移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曲线斜率检测算法,利用STM32F103微处理器的偏置电压自动控制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偏压控制系统能够对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工作点进行有效调节控制,大大提高了调制器工作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雷达与对抗》期刊2019年03期)

胡宇宸,陈鹤鸣,周昊天[2](2019)在《基于光子晶体和纳米线波导的马赫-曾德尔型调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和纳米线波导的马赫-曾德尔型调制器.该调制器由硅基光子晶体平板波导、纳米线波导和光子晶体多模干涉耦合器(MMI)构成。在光子晶体与纳米线波导连接处采用了锥型结构,用于减少模式失配造成的损耗。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3D-FDTD)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调制器在工作波长1 550 nm下的插入损耗为0. 3 dB,消光比为15. 1 dB,器件尺寸仅46μm×8μm×0. 22μm,调制带宽可以达到68 GHz,且工作区域覆盖了以1 551 nm为中心波长20 nm的通信波段。该调制器结构紧凑,易于集成,可应用于高速光通信系统。(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亚园,白光富,胡林[3](2019)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产生叁角形光子微波及相似度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谐波分量对叁角形光子微波信号相似度的影响。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叁角波形的傅里叶级数保留至不同阶次时波形与理想波形的相似性。当傅里叶分量保留至叁阶时,波形与理想叁角波形的相似度达到0.989。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产生叁角形光子微波信号的方法。调节系统的6个参数,使得到的基频分量和叁次谐波分量的功率比值与理想叁角波形的一阶和叁阶傅里叶分量功率比值相等,从而得到叁角形光子微波信号。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产生6GHz的叁角形光子微波信号。(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焦晓妍[4](2019)在《基于热光效应的硅基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里,近红外波段的硅基光子器件因其在通信领域的重要应用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但是中红外波段(2.5-25 μm)硅基光子学的研究还亟待发掘。中红外波段的硅基集成光子器件包括波导、光源、调制器、探测器、光谱仪等,其中微型集成光谱仪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并开辟了在化学医药、生物传感和环境监测等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相对于传统色散型光谱仪具有光谱分辨率高、光谱范围宽、测量时间短等优点,但是作为其核心元件的传统迈克尔逊干涉仪仍具有光学损耗高、系统稳定性低等不足。因此,一种可应用于微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基于热光效应的新型干涉仪成为了人们近阶段研究的热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热光效应的中红外硅基马赫—曾德尔(Mach-Zehnder)干涉型调制器,其原理是在MZI型波导的信号臂上设计金属加热片,通过焦耳热调节信号臂的折射率实现光的有效控制输出。本文首先利用Lumerical仿真软件设计了MZI型热光调制器的基本结构,通过模拟优化了器件的结构参数和金属加热片尺寸,进而有效降低了波导传输损耗和热调制器的开关功率,最终确定了最佳的器件尺寸。经计算得到器件的理论传输损耗为1.6 dB/cm,调制功率达到40.80 mW。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设计的MZI调制器结构与其它基于SOI平台的微纳光学无源组件相结合,制备得到了完整的热光调制器。实验结果表明,在3.8 μm的工作波长下,波导的传输损耗约8.430 dB/cm,MZI型调制器的插入损耗为0.378 dB,消光比为25.4 dB。由于实际加工器件表面存在平整度的问题,且仿真中定义的材料物理性能参数与实际材料参数间存在差异,实验最终得到器件的调制功率低至35.2 mW。作为微型硅基中红外光谱仪的核心部件,该热光调制器在单一尺寸结构上实现了对不同波长的调制输出,并且降低了调制功耗,提高了系统稳定性。这一研究工作为实现中红外波段的微型集成芯片光谱仪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3-01)

张晓宇,邱鑫静,何瑞英,巩彩丽,魏永峰[5](2019)在《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全光混频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混频器只具备上变频或下变频的单一功能,为精简通信系统的收发模块,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实现上、下变频的全光混频器方案。该方案利用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分别驱动DPMZM上下两臂的子MZM,以实现本振和射频信号单边带调制;调节主MZM使DPMZM上、下两臂引入180°相位差从而使光载波相互抵消,输出光信号经光电探测器拍频后可得到中频信号或上变频信号。仿真结果表明:上、下变频信号抑制比皆超过了25dB,同时,无杂散动态范围达到89.7dBm。(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纪文珺,刘开贤,陈新桥[6](2019)在《基于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16倍频光毫米波的产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生高倍频系数的光毫米波(MM-Wave)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技术,它可以消除在中央站对高频率本机振荡器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通过级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产生16倍频光毫米波的方法,理论分析了该方法产生16倍频光毫米波的原理,并采用Optisystem光子模拟软件验证了其可行性。该方法可省去光滤波器,降低了系统成本,且具有较高的光边带抑制比(OSSR)和射频寄生边带抑制比(RFSSR),在毫米波光纤传输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王云新,许家豪,周涛,王大勇,杨登才[7](2018)在《采用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四倍频信号产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了一种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DPMZM)产生四倍频微波信号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微波四倍频的基本原理,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上臂子MZM加载射频信号,且上臂子MZM工作在最大传输点,下臂子MZM直通光载波,使DPMZM最终工作在载波抑制的偶次边带调制模式,结合光学带通滤波器滤除高阶杂散边带,提升四倍频信号的纯净度。搭建了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四倍频微波光子链路,并对四倍频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光边带抑制比和射频杂散抑制比分别达到了21.09dB和28.41dB。由于链路未引入额外的电子器件,系统可以产生高达80GHz的微波信号。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产生四倍频微波信号的方法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具有良好的倍频性能,可实现高纯净度和高频率的四倍频信号的产生。(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李静楠[8](2018)在《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光子混频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光子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微波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具有大带宽、低传输损耗、抗电磁干扰等固有优势,微波光子技术突破了传统微波系统中的电子学瓶颈,并在光载无线通信、光控相控阵雷达、微波毫米波的光子学产生等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上述应用中均需要对微波信号的频率进行转换,以满足系统对发射和接收频率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了叁种微波光子混频方法。首先介绍了微波光子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以及微波光子混频技术的研究现状。接下来,理论分析了微波光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之后,提出了叁种微波光子混频方法,对其原理进行了数学分析,并搭建了相应的实验系统完成了性能测试。最后总结全文并对微波光子混频技术进行了展望。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超宽带微波光子下变频方法。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parallel Mach-Zehnder modulator,DPMZM)、微波90°耦合器和光学带通滤波器的结合使用,可以对2~40 GHz的超宽带射频(Radio frequency,RF)和本振(Local oscillator,LO)信号实现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亚倍频程或多倍频程带宽的RF信号可以使用相应频率的LO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得到相应带宽的中频(Intermediate frequency,IF)信号。数学分析了该方案的工作原理,搭建了相应的实验系统并完成性能测试。系统输出的IF信号足够纯净,杂散抑制比为40 dB。系统的二阶和叁阶无杂散动态范围分别为71.0 dB-Hz~(1/2)和102.2 dB-Hz~(2/3)。2.提出了一种相位可调的微波光子下变频方法。使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和光学带通滤波器可以得到移相后的RF和LO单边带光信号,通过光电探测器拍频得到移相后的IF信号。数学分析了该方案的工作原理,搭建了相应的实验系统并完成性能测试。实验证明了该系统可以对RF信号同时实现下变频与移相。通过改变DPMZM的一个直流偏置电压,可以实现360°的全范围移相并拥有良好的稳定性。系统的转换效率和无杂散动态范围分别为-33 dB和100.2dB-Hz~(2/3)。3.提出了一种本振倍频的微波光子混频器。使用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微波90°耦合器和光学带通滤波器可以生成+2阶LO边带和-1阶RF边带。通过光电探测器进行光电转换可以得到相应的上变频IF信号。并且通过改变一个直流偏置电压可以将-1阶RF边带切换为+1阶RF边带以得到相应的下变频IF信号。数学分析了该方案的工作原理,搭建了相应的实验系统并完成性能测试。系统上变频和下变频的转换效率分别为-42.7 dB和-37.0 dB。系统无杂散动态范围为96.5 dB-Hz~(2/3)。(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袁牧野,刘波,王天亮,徐志康[9](2018)在《基于并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锯齿波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射频锯齿波产生技术的应用背景和技术类型。为克服电子波形生成办法的电子瓶颈,以外调制方法作为技术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的锯齿波生成的新方法。调整MZM直流偏置电压和射频信号幅度,以满足正交偏置点和调制系数的要求,保证经光电平衡二极管后生成的光电流各频率分量特性符合锯齿波函数分解的傅里叶级数。建立了数学仿真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引入方均根误差对结果进行衡量,并分析了消光比和电压漂流对输出信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灵活,具有优秀的可扩展性,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完成波形生成和正负斜率切换。(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8年07期)

李冰玉[10](2018)在《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光子混频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混频技术具有带宽受限、易受电磁干扰等缺点,不能顺应无线频率向更高扩展的趋势。微波光子技术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它具有带宽高、通信容量大、安全性好和损耗低等优势。将微波光子技术引入混频系统能够克服传统混频技术中的瓶颈问题,并能实现更高的本振射频隔离度、更好的抗电磁干扰效果等。然而随着应用数量的不断增加、要求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多功能、高性能的微波光子混频系统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本文通过将倍频技术和色度色散补偿技术引入到微波光子混频系统中,提出了能够在降低对本振频率和硬件要求的情况下,补偿远距离传输链路中由于色度色散导致的输出信号功率的周期性衰落的方案。本方案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通过合理地调节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为本振边带和射频边带引入适当的相移从而实现上述功能。本文对传统方案和提出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辅以公式推导,通过对传统方案与提出方案进行对比仿真和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显示:一、在功率衰落的最大点处,提出方案的系统增益比传统方案的提高了 40dB以上,无杂散动态范围提高了 20 dB以上。二、当传输距离为80公里以内时,保持一定的本振信号和射频信号频率不变,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补偿效果也随之增大。本文还针对微波光子一体化射频收发前端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传统方案的性能和调研现代应用对一体化收发系统的要求,提出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代替传统方案中的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和相位调制器的方案。通过对设计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本振射频隔离度和杂散抑制度都超过了 40 dB。(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1-09)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和纳米线波导的马赫-曾德尔型调制器.该调制器由硅基光子晶体平板波导、纳米线波导和光子晶体多模干涉耦合器(MMI)构成。在光子晶体与纳米线波导连接处采用了锥型结构,用于减少模式失配造成的损耗。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3D-FDTD)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调制器在工作波长1 550 nm下的插入损耗为0. 3 dB,消光比为15. 1 dB,器件尺寸仅46μm×8μm×0. 22μm,调制带宽可以达到68 GHz,且工作区域覆盖了以1 551 nm为中心波长20 nm的通信波段。该调制器结构紧凑,易于集成,可应用于高速光通信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1].周其超,陶存炳,黄伟.一种基于斜率检测算法的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偏压控制研究[J].雷达与对抗.2019

[2].胡宇宸,陈鹤鸣,周昊天.基于光子晶体和纳米线波导的马赫-曾德尔型调制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9

[3].孙亚园,白光富,胡林.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产生叁角形光子微波及相似度影响因素[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4].焦晓妍.基于热光效应的硅基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5].张晓宇,邱鑫静,何瑞英,巩彩丽,魏永峰.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全光混频器[J].光通信技术.2019

[6].纪文珺,刘开贤,陈新桥.基于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16倍频光毫米波的产生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9

[7].王云新,许家豪,周涛,王大勇,杨登才.采用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的四倍频信号产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

[8].李静楠.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光子混频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

[9].袁牧野,刘波,王天亮,徐志康.基于并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锯齿波生成方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

[10].李冰玉.基于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微波光子混频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标签:;  ;  ;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论文-周其超,陶存炳,黄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